CN203576073U - 背靠垫 - Google Patents
背靠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76073U CN203576073U CN201320678716.8U CN201320678716U CN203576073U CN 203576073 U CN203576073 U CN 203576073U CN 201320678716 U CN201320678716 U CN 201320678716U CN 203576073 U CN203576073 U CN 2035760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back cushion
- human body
- cushion block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靠垫,包括:一左靠垫、一右靠垫和用以包覆左靠垫和右靠垫的一包覆套,在左靠垫的背面(面向椅背的一面)具有一左垫块,在右靠垫的背面具有一右垫块,在常态未受人体压靠时,左靠垫和右靠垫分别以左垫块和右垫块作为支撑点,令左靠垫和右靠垫在靠近脊椎的一侧和椅背间保持有一间距,当人体的背部压靠于左靠垫和右靠垫时,左靠垫和右靠垫在靠近脊椎的一侧被压向椅背,令左靠垫和右靠垫的两侧朝向人体背部的两侧贴紧,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及后腰部并可在背部的两侧产生包覆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软垫,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并在背部的两侧产生包覆效果的背靠垫。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型态的转变,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而且经常在一段长时间内维持同一种姿势,长久下来容易发生腰酸背痛的毛病。除了定时活动四肢舒展筋骨之外,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及如何使身体获得适当的支撑,都是可以预防上述问题产生的方法。基于保健和舒适的目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多种用于支撑人体使用的软垫或是垫体,例如:床垫、座垫、靠垫和枕垫。软垫应有的功能,除了提供柔软的舒适感,更应具备分散重量和充分支撑人体重量的功效。
已知的软垫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材料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实现支撑、散压和柔软的功效,一般常见的材料包括:泡棉、记忆棉(聚氨酯材料)、天然棉花,乳胶,和凝胶(Gel),这些已知的材料各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条件。
一般而言当人端坐在具有椅背的座椅时,依据人体的构造,只有人体背部的上半段会压靠在椅背,而在靠近腰部的部份并不会和椅背接触或是获得适当的支撑,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为了获得足够的支撑和舒适感,渐渐的就会变成陀背的姿势,这种情形对于长时间坐在椅子的人极为不利。为了提供后腰两侧足够的支撑,已知的软垫通过在对应后腰的位置加厚或是垫高的方式解决此一问题,这种具有腰靠的软垫通过固定的形状提供后腰所需的支撑,但是这种软垫无法跟随人体坐姿的变化自动调整形状,而且不能提供主动的包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软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出了一种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及后腰部并可在背部的两侧产生主动包覆效果的背靠垫。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构造,包括:一左靠垫、一右靠垫和用以包覆左靠垫和右靠垫的一包覆套,左靠垫的背面(面向椅背的一面)具有一左垫块,右靠垫的背面具有一右垫块,在常态未受人体压靠时,左靠垫和右靠垫分别以左垫块和右垫块作为支撑点,令左靠垫和右靠垫在靠近脊椎的一侧和椅背间保持有一间距,当人体的背部压靠于左靠垫和右靠垫时,左靠垫和右靠垫在靠近脊椎的一侧被压向椅背,令左靠垫和右靠垫的两侧朝向人体背部的两侧贴紧,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及后腰部并可在背部的两侧产生主动包覆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左靠垫对应人体的脊椎左侧的左背和左后腰部,右靠垫对应人体的脊椎右侧的右背和右后腰部,左靠垫和右靠垫由靠近脊椎的一侧分别向人体的两侧方向延伸并沿着人体背面弯曲成弧形,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及后腰部并可在背部的两侧产生包覆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用以包覆左靠垫和右靠垫的包覆套为一种袋状物,包覆套在左靠垫和右靠垫之间的位置具有一连接部,令左靠垫和右靠垫能借助连接部互相对折,以便收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包含有一基板和覆盖于该基板的表面的一散压缓冲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散压缓冲材可以是泡棉、凝胶其中任一种或是其前述各项的任意组合的构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包覆套还具有一束带,用以将背靠垫束紧固定于座椅的椅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左垫块及右垫块的断面为三角形,其中一表面与左靠垫及右靠垫的背面相贴合,而该左垫块及右垫块另外形成一顶点,该顶点远离左靠垫及右靠垫的背面,且该左垫块及右垫块靠近包覆套连接部的表面为一斜面或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左垫块及右垫块的断面为四角形,其中一表面与左靠垫及右靠垫的背面相贴合,该左垫块及右垫块靠近包覆套连接部的表面为一斜面或曲面,并在远离左靠垫及右靠垫背面的端部形成一顶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左垫块及右垫块可结合于包覆体外表面,同样贴合于左靠垫及右靠垫背面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左垫块及右垫块通过一个连结件与包覆体相连结固定。
由上述的新型内容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背靠垫通过的左靠垫和右靠垫背面左垫块及右垫块的设置,可以分别提供人体背部和后腰部所需的支撑,并且可以跟据使用者的坐姿,在受到挤压时从背部的两侧产生主动包覆(hold)的效果。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2为图1的实施例在II-II位置的构造断面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示意图,显示常态时背靠垫未受到挤压时的情形。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示意图,显示人体的背部压靠于背靠垫时,左靠垫和右靠垫主动包覆在背部两侧的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图,其中的包覆套还具有一束带。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图,其中的左垫块和右垫块系设置于左靠垫和右靠垫外表面。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图,其中的左垫块和右垫块为立体四面形。
10左靠垫 11左垫块 11’ 左垫块 12基板
13散压缓冲材 14背面 15顶点 15’顶点
16曲面 16’曲面 20右靠垫 21右垫块
21’ 右垫块 22基板 23散压缓冲材 24背面
25顶点 25’顶点 26曲面 26’曲面
30包覆套 31连接部 32束带 40连结件
B椅背 D间距 G脊椎 S1左后腰支撑部 S2右后腰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背靠垫的一种实施例构造,包括:一左靠垫10、一右靠垫20和用以包覆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的一包覆套30,该包覆套30接近中段处设置有一连接部31,使左靠垫10及右靠垫20位于连接部31的左侧及右侧。
左靠垫10的背面14(面向椅背B的一面)具有一左垫块11,右靠垫20的背面24(面向椅背B的一面)具有一右垫块21,如图3A所示,该左垫块11及右垫块21的断面为三角形,其中一表面与左靠垫10及右靠垫20的背面14、24相贴合,而另外会形成一顶点15、25,该顶点15、25远离左靠垫10及右靠垫20的背面14、24,且该该左垫块11及右垫块21靠近包覆套30连接部31的表面为一斜面或曲面16、26。使该在常态未受人体压靠时,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分别以左垫块11和右垫块21的顶点15、25作为支撑点与椅背B接触,该包覆套30的连接部31会与椅背B保持一间距D,且连接部31与脊椎G相对应,致使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在靠近脊椎G的一侧(即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相邻的一侧)同样和椅背B之间保持有一间距D(见图3A),当人体的背部压靠于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在靠近脊椎G的一侧被压向椅背B,该左垫块11及右垫块21的斜面或曲面16、26即会贴抵于椅背B,使左靠垫10与右靠垫20受到左垫块11即右垫块21的支撑,令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的两侧朝向人体背部的两侧贴紧(见图3B),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及后腰部并可在背部的两侧产生主动包覆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左靠垫10对应人体的脊椎G左侧的左背和左后腰部,右靠垫20对应人体的脊椎G右侧的右背和右后腰部,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由靠近脊椎G的一侧分别向人体的两侧方向延伸并沿着人体背面弯曲成弧形,换言之,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面向人体的一侧表面是依据背部和后腰部的曲线设计,并构成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形板状元件,例如在对应后腰的位置具有一较为突出的左后腰支撑部S1和右后腰支撑部S2,用以支撑人体的背部及后腰部,当人体的背部压靠于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令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的两侧朝向人体背部的两侧贴紧(见图3B),用于支撑人体的背部及后腰部并可在背部的两侧产生主动包覆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的构造互相对称,以左靠垫10为例说明其构造,如图2所示左靠垫10的一种实施方式包含有一基板12和覆盖于基板12的表面的散压缓冲材13(右靠垫20的对应构造为基板22和散压缓冲材23),其中基板12可以选用塑胶制成的硬板或半硬板,散压缓冲材13可以是泡棉、固态凝胶其中任一种或是其组合的构造,如图2所示,左垫块11设置在基板12的背面(面向椅背的一面),散压缓冲材13设置在基板12的正面(朝向使用者的背部的一面),用以提供柔软和吸震散压的效果。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直接选用具有弹性的半硬质材料如高密度泡棉制造,同样具有柔软、支撑和吸震的效果。
如图1所示,包覆套30为一种袋状物,可以将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包覆在其中,包覆套30在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之间的位置具有一连接部31,令左靠垫10和右靠垫20能借助连接部31互相对折,以便收纳。
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包覆套30还具有一束带32,束带32的两端分别和包覆套30连接在一起,借助束带32可以将背靠垫束紧固定于座椅的椅背。
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左垫块11即右垫块21可设置于包覆套30外,同样贴抵于左靠垫10及右靠垫20的背面位置,而左垫块11即右垫块21可以直接固定于包覆套30外,亦可通过一连结件40(例如魔鬼毡或磁铁)固定于包覆套30外,使左垫块11及右垫块21可视需求定位于包覆套30外的不同位置处。
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左垫块11’及右垫块21’可的断面为四角形,其中,该靠近包覆套30的连接部31的表面为一斜面或曲面16’、26’,使左垫块11’及右垫块21’在靠近椅背B处会形成一顶点15’、25’,所达成的功用与断面为三角形的结构相同,于此不在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但都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靠垫,可置于椅背用以支撑人体的背部和后腰部,其特征是包括:
一左靠垫、一右靠垫和用以包覆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的一包覆套,该左靠垫的背面具有一左垫块,该右靠垫的背面具有一右垫块,在常态未受压时,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分别以该左垫块和该右垫块作为支撑点,令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在靠近人体的脊椎的一侧和椅背间保持有一间距,当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在靠近人体的脊椎的一侧被压向椅背,使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的两侧朝向人体背部的两侧贴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左靠垫对应人体的脊椎左侧的左背和左后腰部,该右靠垫对应人体的脊椎右侧的右背和右后腰部,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由靠近人体的脊椎的一侧分别向人体的两侧方向延伸并沿着人体背面弯曲成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包含有一基板和覆盖于该基板的表面的一散压缓冲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散压缓冲材可以是泡棉、凝胶其中任一种或是前述各项的任意组合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包覆套为一种袋状物,该包覆套在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之间的位置具有一连接部,使该左靠垫和该右靠垫能藉连接部互相对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包覆套具有一束带,该束带的两端分别和该包覆套连接在一起,用以将该背靠垫束紧固定于座椅的椅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左垫块及右垫块的断面为三角形,其中一表面与左靠垫及右靠垫的背面相贴合,而该左垫块及右垫块另外形成一顶点,该顶点远离左靠垫及右靠垫的背面,且该左垫块及右垫块靠近包覆套连接部的表面为一斜面或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左垫块及右垫块的断面为四角形,其中一表面与左靠垫及右靠垫的背面相贴合,该左垫块及右垫块靠近包覆套连接部的表面为一斜面或曲面,并在远离左靠垫及右靠垫背面的端部形成一顶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左垫块及右垫块结合于包覆体外表面,且也贴合于左靠垫及右靠垫背面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靠垫,其特征是,该左垫块及右垫块通过一个连结件与包覆体相连结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78716.8U CN203576073U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背靠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78716.8U CN203576073U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背靠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76073U true CN203576073U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7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7871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76073U (zh) | 2013-10-30 | 2013-10-30 | 背靠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760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6743A (zh) * | 2016-04-14 | 2017-10-27 | 富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背垫结构 |
-
2013
- 2013-10-30 CN CN201320678716.8U patent/CN2035760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6743A (zh) * | 2016-04-14 | 2017-10-27 | 富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背垫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015628B1 (ko) | 스프링을 이용한 기능성 방석 | |
CN203576073U (zh) | 背靠垫 | |
CN201468584U (zh) | 双靠背椅子 | |
CN102138737A (zh) | 一种椅子 | |
CN206304020U (zh) | 一种多功能护腰带 | |
CN205457413U (zh) | 一种新型脊椎记忆靠垫 | |
CN201536846U (zh) | 背靠垫板结构 | |
CN203969868U (zh) | 一种带有坐垫的抱婴腰凳 | |
CN202104588U (zh) | 带有弹簧垫的办公座椅 | |
CN203106417U (zh) | 坐靠垫 | |
CN202743081U (zh) | 可调背靠垫 | |
KR20110010076U (ko) | 목베개 겸용 쿠션 | |
CN203244146U (zh) | 一种保健型椅子靠背 | |
CN205144075U (zh) |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靠背及其功能沙发 | |
CN205306472U (zh) | 靠椅 | |
CN206499214U (zh) | 一种新型乳胶沙发 | |
CN210870602U (zh) | 一种复合式枕垫结构及坐垫结构 | |
CN204908676U (zh) | 一种经济舒适单人沙发 | |
CN206006636U (zh) | 席梦思床垫 | |
CN110584387A (zh) | 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做内胆主撑的5g功能床垫 | |
CN103720235A (zh) | 一种睡眠腰垫 | |
CN212995821U (zh) | 一种具有凝胶结构的保健枕 | |
CN218185966U (zh) | 一种用于座椅的可弯曲树脂靠垫 | |
CN212938958U (zh) |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腰后靠枕 | |
CN203676602U (zh) | 舒压靠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