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6436U -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6436U
CN205456436U CN201620022142.2U CN201620022142U CN205456436U CN 205456436 U CN205456436 U CN 205456436U CN 201620022142 U CN201620022142 U CN 201620022142U CN 205456436 U CN205456436 U CN 205456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platform
bradyseism
groove
sole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21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221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6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6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64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新型防水台包括防水台本体,所述防水台本体的中间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缓震材料,所述凹槽大小与前脚掌着力部相匹配;所述凹槽为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能均匀泻力使得前脚掌在着力部内各个点舒适度相同。所述缓震材料中间厚度为3~~12mm、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十以及硬度为20~25度。有效降低走路撞击对关节软骨造成的损伤,且能让脚掌更舒适走路不累;根据不同跟差对调整填充的凹槽深度和形状,以调整缓震材料厚度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中底防水台组件包括新型防水台和与之相连接的中底,一体注塑而成减少高跟鞋制作工序,节省必要劳动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跟鞋组件,尤其是一种新型的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背景技术
高跟鞋已经成为女性必备的鞋子种类之一,而且女性钟爱高跟鞋,穿着高跟鞋时,身体会因为脚跟提高,人的身体会自然前倾,为保持平衡必须挺胸抬头才能达到平衡的目的,因此腹部和臀部随之收紧挺高,从而令步伐体态更加优美;后跟的存在可以增加身高,拉长腿的比例,使身材更加修长,因此可以搭配很多不同类型的服装。
但是美丽的背后,是要付出健康的代价的。对人体穿着高跟鞋走路时腿部发出行走的力进行分解,分解成为水平方向的水平分力和垂直方向的竖向分力,竖向分力远远大于水平分力。水平分力通过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使人向前走;竖向分力最终影响足部落地的瞬间速度,且根据公式F=mV(其中F为冲量、m为质量、V为瞬间速度)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计算出脚在行走过程中的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冲击力会通过脚传递给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冲击力主要被人体内的关节软骨所吸收,即人体内的关节软骨承担了缓震功能,穿着高跟鞋走路过多会严重增加对关节软骨的伤害。
人的脚掌分为前脚掌、脚底外侧、脚后跟和足弓,涌泉穴位于脚掌卷足时前脚掌凹陷处,约当足底第二、第三脚趾趾缝头端与脚后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上,在涌泉穴往前推一定范围内为穿高跟鞋的着力部。
在穿高跟鞋站立的时候,身体60%重量需要前脚掌支撑,尤其是8厘米长后跟的高跟鞋,人体重量几乎全部都靠前脚掌支撑;在穿着高跟鞋走路的时候,脚部的受力发力位置改变,由脚后跟泻力和前脚掌发力变成前脚掌既泻力又发力,脚与地面接触的瞬间,地面反作用力将脚向下方向的分力变成向上方向的分力,前脚掌将承受双倍的压强,因此前脚掌容易发酸发痛。
现在市场上高跟鞋追求后跟高度,因此在鞋子前脚掌部位鞋垫与大底之间设置有防水台将前脚掌也相应垫高一些以缩小脚后跟与前脚掌的差距,脚后跟与防水台之间的差距是影响脚掌倾斜度的主要参数,因此定义高跟鞋后跟与防水台的差距为跟差。直接在鞋底上做增厚改进的高跟鞋跟差极限为5cm,否则会鞋底变形严重或者过硬不便于走路。高后跟的高跟鞋做成带防水台的结构才有足够的支撑保障,制作工艺上需要将鞋面掹在防水台底部,再将大底贴合在防水台下方,即大底与防水台粘合夹紧鞋面的边缘,从外观上只能看到鞋面和大底看不见防水台(即防水台内置),同时该结构也更为稳定不至于防水台轻易脱落。但是防水台的设置也增加了鞋体的重量,在走路过程中也会增加地面对脚的冲击力。
综上所述,穿着高跟鞋走路会造成的人体伤害为前脚掌接触地面产生的直接撞击,撞击会带来脚掌疼痛,以及冲击力传导到人关节处对关节软骨增加负担,关节软骨容易损伤,引发关节上的疾病;前脚掌疼痛和关节处疼痛均会使人感觉穿着高跟鞋走路很累。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防水台,作为制作高跟鞋的组件之一,能合理设置缓震结构但又不会额外增加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能具有缓震效果但不会额外增加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新型防水台,包括防水台本体,所述防水台本体的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缓震材料,所述凹槽的大小与前脚掌的着力部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圆弧形凹槽,即所述圆弧形凹槽为中间厚边缘薄、底部圆弧过度结构,圆弧形凹槽能均匀泻力使得前脚掌在着力部内各个点舒适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部为平面,所述凹槽的侧部为弧面,即所述凹槽为平面偏心圆弧凹槽,所述平面偏心圆弧凹槽底部为平面,平面的周围厚度圆弧过渡逐渐减少。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中间深度为3~~12mm。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的中间深度最大点设置在涌泉穴前方5~~25mm处。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十。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五。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材料的硬度为20~25度。
一种中底防水台组件,其包括上述的防水台和中底,所述防水台与中底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台本体和中底一体成型,优选的,一体注塑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防水台上开设凹槽可以填充缓震材料具有缓震效果,但是不会额外占用鞋内空间。
2、圆弧形凹槽限制形成曲面的缓震材料能将受力均匀分散,使得脚掌感觉各个方向舒适度相同。
3、可以调整凹槽的深度和形状,根据不同跟差对应调整缓震材料厚度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
4、中底防水台组件一体成型,进一步缩减工艺,减少制作高跟鞋的步骤,节省必要劳动时间的同时减少一个可能出错环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人体脚掌示意图;
图2是防水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水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底防水台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中底防水台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脚掌;110、前脚掌;120、脚底外侧;130、脚后跟;140、足弓;150、涌泉穴;160、着力部;2、防水台;21、凹槽;22、涌泉穴对应点;23、中间深度最大点;3、中底;31、第一弧状部;32、第二弧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人的脚掌100分为前脚掌110、脚底外侧120、脚后跟130和足弓140,涌泉穴150位于脚掌100卷足时前脚掌110凹陷处,约当足底第二、第三脚趾趾缝头端与脚后跟130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上,在涌泉穴150往前到脚掌100跖趾线范围内为穿高跟鞋的着力部160。穿平底鞋时主要是前脚掌110和脚底外侧120对地面施加翻转力以达到调整平衡的作用,穿着高跟鞋后脚底外侧120悬空,因此不易调整平衡。
新型防水台的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防水台,包括防水台2,所述防水台2中间设有用于填充缓震材料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大小与前脚掌110的着力部160相匹配。所述凹槽21为圆弧形凹槽,为中间厚边缘薄、底部圆弧过度结构,在凹槽21内填充缓震材料。圆弧形的缓震材料能均匀泻力使得前脚掌110在着力部160内各个点舒适度相同。
高跟鞋的跟差为3cm时,由于跟差小,前脚掌110受力并不明显,受力重心接近涌泉穴150,所述凹槽21的中间深度设置为3mm即可达到基本缓震效果,所述凹槽21内的中间深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5mm处,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硬度为25度能让脚掌100感觉柔软舒适。
优选的,在跟差较小的情况下,所述凹槽21可以是平面偏心圆弧凹槽,所述平面偏心圆弧凹槽底部为平面,平面的周围厚度圆弧过渡逐渐减少。前脚掌110在受力上更加均匀。
优选的,缓震材料使用聚氨酯弹性材料,更优的,采用微发泡聚氨酯。
新型防水台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新型防水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9cm时,由于跟差较大,前脚掌110受力大,由于脚后跟130翘起几乎脚尖掂地,脚掌100受力重心前移,参照与女性的脚型,由于女性的鞋码一般在34到40码,因此将凹槽21的中间深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25mm处已经接近跖趾线,为撞击直接部位,所述凹槽21的中间深度设置为3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30%;硬度20度,降低硬度前脚掌110更为舒适。
新型防水台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新型防水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9cm时,凹槽21的中间深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25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12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90%,缓震效果达到优秀。
优选的,调整缓震材料性能,将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设置在百分之五,能有效控制缓震材料变形量,避免出现脚掌100逐渐下陷导致鞋内空间过大不合脚。
新型防水台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新型防水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6cm时,凹槽21的中间深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15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8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80%,缓震效果达到良好。
新型防水台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新型防水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6cm时,凹槽21的中间深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15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5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60%。
新型防水台的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新型防水台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3cm时,凹槽21的中间深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5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12mm,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95%,发现缓震材料的厚度达到12mm后继续增厚缓震效果提升不明显。
根据上表所示,该表为撞击测试机对跟差和厚度进行调整测得的缓震率统计表。可以看出随着跟差的增加,缓震效果降低;随着缓震材料厚度的增加,缓震效果提升,但是达到12mm后继续增厚缓震效果提升不明显。随着跟差的增加,前脚掌110与地面直接撞击的接触点逐渐前移,因此将中间深度最大点23相应前移以提升脚掌100舒适度。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底防水台组件,包括防水台本体2和中底3,所述防水台本体2与中底3连接;所述中底3包括第一弧状部31和第二弧状部32,所述第一弧状部31表面设有与足弓140位置对应的凹陷,即所述防水台2、第一弧状部31以及第二弧状部32分别与前脚掌110、脚底外侧120以及脚后跟130接触构成着力部;优选的,中底和防水台本体一体成型注塑而成,可以减少工艺步骤,降低加工成本。
在制鞋流程,包含如下步骤:
1、裁剪缝合鞋面;
2、制作中底防水台组件,在凹槽21内放置缓震材料;
3、将中底防水台组件钉在楦头上;
4、把鞋面套在楦头上,将鞋面边沿贴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
5、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贴合大底;
6、在鞋后跟位置钉上后跟;
7、取出楦头,在中底防水台组件面上贴合鞋垫。
需指出的是硬度的单位为行业通用的ASKER-C测量仪的测量单位;压缩变形率为压缩变形缩减的体积占原体积的百分比;缓震率为撞击测试机撞击经缓震后数值占未缓震数值的百分比。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台本体,所述防水台本体的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缓震材料,所述凹槽的大小与前脚掌的着力部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圆弧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为平面,所述凹槽的侧部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中间深度为3~~1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的中间深度最大点设置在涌泉穴前方5~~25mm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材料的硬度为20~25度。
9.一种中底防水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底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防水台,所述防水台本体与中底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底防水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台本体和中底一体成型。
CN201620022142.2U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6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2142.2U CN205456436U (zh)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2142.2U CN205456436U (zh)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6436U true CN205456436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6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21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6436U (zh) 2016-01-08 2016-01-08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6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4416B2 (en) Footwear and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10264847B2 (en) Footwear with metatarsal offloading
US20120297641A1 (en) Shoe Sole Element
WO2016178638A1 (en) Footwear structured with forc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absolute cushion, and foot-printing mechanism
CN104366896B (zh) 一种基于生物力学的童鞋鞋底
US20170202306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new insole board and insole structure to absorb shock and keep resilience at forefoot and heel areas of foot
CN105533910A (zh)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CN203969436U (zh) 鞋垫
CN111838877B (zh) 一种可缓解足部压力的折叠女跟鞋
CN111557524A (zh)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MX2011012922A (es) Zapato de bienestar y metodo.
CN205512674U (zh) 一种高跟鞋鞋垫
CN205456436U (zh) 一种新型防水台和中底防水台组件
CN205456412U (zh) 高跟鞋鞋底结构和高跟鞋
CN212306999U (zh)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
CN214677811U (zh) 一种人体工学女跟鞋的中底及女跟鞋
CN207940398U (zh) 一种内外足弓独立支撑的鞋垫
CN208259166U (zh) 一种具有双高弹力量平衡软垫的鞋底结构
CN207574610U (zh) 可调节的减震高跟鞋
CN205757527U (zh) 高跟鞋
CN205568035U (zh) 足弓枕鞋垫
CN111789344B (zh) 一种可折叠的女跟鞋
CN202760300U (zh) 前高跟保健鞋
CN204351178U (zh) 舒缓压力的女高跟鞋底和鞋
CN212520980U (zh) 一种可缓解足部压力的女跟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