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3910A -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3910A
CN105533910A CN201610016698.5A CN201610016698A CN105533910A CN 105533910 A CN105533910 A CN 105533910A CN 201610016698 A CN201610016698 A CN 201610016698A CN 105533910 A CN105533910 A CN 105533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waterproof platform
heeled shoes
shoe
platfor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66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166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3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3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7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features of the material, e.g. foam, non liqui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7/00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 A43B17/02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wedge-like or resil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38Elevating, i.e. height increas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跟鞋鞋底结构和高跟鞋,高跟鞋鞋底结构包括中底防水台组件和鞋垫,防水台与中底连接构成中底防水台组件,所述鞋垫位于与前脚掌接触位置的底部设有缓震材料制成的第一凸块;在防水台设有容置第一凸块的凹槽。采用该鞋底结构的高跟鞋,还包括鞋面、大底以及鞋跟,在鞋垫下方设置凸块增加缓震材料的厚度,提升缓震率,能保护关节软骨的高跟鞋,既有缓震效果又不增加占用鞋内空间;调整填充的缓震材料厚度和形状,根据不同跟差调整缓震材料厚度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圆弧形过度的第一凸块能将受力均匀分散,使得脚掌感觉各个方向柔软度相同。

Description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跟鞋鞋底结构和高跟鞋。
背景技术
高跟鞋已经成为女性必备的鞋子种类之一,而且女性钟爱高跟鞋,穿着高跟鞋时,身体会因为脚跟提高,人的身体会自然前倾,为保持平衡必须挺胸抬头才能达到平衡的目的,因此腹部和臀部随之收紧挺高,从而令步伐体态更加优美;后跟的存在可以增加身高,拉长腿的比例,使身材更加修长,因此可以搭配很多不同类型的服装。
但是美丽的背后,是要付出健康的代价的。对人体穿着高跟鞋走路时腿部发出行走的力进行分解,分解成为水平方向的水平分力和垂直方向的竖向分力,竖向分力远远大于水平分力。水平分力通过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使人向前走;竖向分力最终影响足部落地的瞬间速度,且根据公式F=mV(其中F为冲量、m为质量、V为瞬间速度)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计算出脚在行走过程中的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冲击力会通过脚传递给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冲击力主要被人体内的关节软骨所吸收,即人体内的关节软骨承担了吸震功能,穿着高跟鞋走路过多会严重增加对关节软骨的伤害。
人的脚掌分为前脚掌、脚底外侧、脚后跟和足弓,涌泉穴位于脚掌卷足时前脚掌凹陷处,约当足底第二、第三脚趾趾缝头端与脚后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上,在涌泉穴往前推一定范围内为穿高跟鞋的着力部。
在穿高跟鞋站立的时候,身体60%重量需要前脚掌支撑,尤其是8厘米长后跟的高跟鞋,人体重量几乎全部都靠前脚掌支撑;在穿着高跟鞋走路的时候,脚部的受力发力位置改变,由脚后跟泻力和前脚掌发力变成前脚掌既泻力又发力,脚与地面接触的瞬间,地面反作用力将脚向下方向的分力变成向上方向的分力,前脚掌将承受双倍的压强,因此前脚掌容易发酸发痛。
现在市场上高跟鞋追求后跟高度,因此在鞋子前脚掌部位鞋垫与大底之间设置有防水台将前脚掌也相应垫高一些前脚掌以降低脚掌的倾斜度,这类型的高跟鞋制作工艺上一般将鞋面掹在防水台底部,再将大底贴合在防水台下方,即大底与防水台粘合夹紧鞋面的边缘,从外观上只能看到鞋面和大底看不见防水台(即防水台内置),同时该结构也更为稳定不至于防水台轻易脱落,同时也是为了美观。但是防水台的设置也增加了鞋体的重量,在走路过程中也会增加地面冲击力。现有的缓震方案是在防水台上面铺上鞋垫,再在鞋垫上放置软胶,高跟鞋制作鞋内空间原本就是贴合脚型制作,放置软胶会减少鞋内空间,因此存在使用限制;而且软胶滑动或压缩变形,高跟鞋走路比较难掌握平衡,软胶滑动使人更加难以掌握平衡。
综上所述,穿着高跟鞋走路会造成人体伤害为前脚掌接触地面产生的直接撞击,撞击会带来脚掌疼痛,以及冲击力传导到人关节处对关节软骨增加负担,前脚掌疼痛,前脚掌疼痛会使人感觉穿着高跟鞋走路很累,而且负荷过重容易损伤关节软骨,现有技术的缓震效果不高而且具有缺陷。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高跟鞋,能合理设置缓震结构但又不会额外增加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高跟鞋走路累脚疼,对关节软骨损伤大的缺陷。提供一种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高跟鞋鞋底结构,包括中底防水台组件和鞋垫,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包括防水台与所述防水台连接的中底,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的上表面具有承担脚掌压力的接触面,所述鞋垫放置在所述接触面上;所述鞋垫位于与前脚掌接触位置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于鞋垫的底部,所述第一凸块由缓震材料制成;所述防水台位于与前脚掌接触的位置设有容置所述第一凸块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块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为圆弧形凸块,所述圆弧形凸块中间厚边缘薄,底部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为平面偏心圆弧凸块,即顶部中间为平面,平面的侧部厚度圆弧过渡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的中间厚度为3~12mm,厚度越大缓震效果越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的中间厚度最大点设置在涌泉穴前方不大于5~~25mm范围内,即根据跟差的改变,脚掌倾斜度随之改变,前脚掌与地面的直接撞击点会从涌泉穴位置往跖趾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十。优选的,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五。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材料的硬度为20~25度。
进一步的,所述鞋垫的上表面在脚掌足弓位置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上部圆弧过渡,中间厚边缘薄,与脚掌足弓凹陷部位相配合。
一种高跟鞋,包括上述高跟鞋鞋底结构以及大底、鞋跟和鞋面,所述鞋面包合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所述大底贴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底部;所述鞋跟固定在大底的底部且位于脚掌后跟的位置。
一种高跟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裁剪缝合成鞋面,并制作带有凹槽的中底防水台组件以及带有第一凸块的鞋垫;
S2:将中底防水台组件台固定在楦头上;
S3:将鞋面套在楦头上,将鞋面的边沿粘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即鞋面包合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
S4:将大底粘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
S5:将鞋跟安装在大底上;
S6:取出楦头,在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上放置鞋垫,将所述第一凸块嵌入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将第一凸块粘合在凹槽内进一步防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鞋垫的下方设置第一凸块是增加缓震材料厚度,提升缓震率,与带凹槽的防水台搭配组合成高跟鞋既有缓震效果又不增加鞋内空间;调整填充的缓震材料厚度和形状,根据不同跟差对应调整缓震材料厚度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
2、圆弧形过度的第一凸块能将受力均匀分散,使得脚掌感觉各个方向柔软度相同。
3、鞋垫与第一凸块均为缓震材料,直接与脚掌接触,使得脚掌感受的柔软度提升;中底与防水台一体成型,缩减工艺流程,提升高跟鞋装配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人体脚掌示意图;
图2是防水台剖视示意图;
图3是中底和防水台侧视示意图;
图4是中底和防水台仰视示意图;
图5是鞋垫侧视示意图;
图6是优选实施例鞋垫侧视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如下:100、脚掌;110、前脚掌;120、脚底外侧;130、脚后跟;140、足弓;150、涌泉穴;160、着力部;2、防水台;21、凹槽;22、涌泉穴对应点;23、中间厚度最大点;3、中底;31、第一弧状部;32第二弧状部;4、鞋垫;41、第一凸块;42、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人的脚掌100分为前脚掌110、脚底外侧120、脚后跟130和足弓140,涌泉穴150位于脚掌100卷足时前脚掌110凹陷处,约当足底第二、第三脚趾趾缝头端与脚后跟130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上,在涌泉穴150往前到跖趾线范围内为穿高跟鞋的着力部160,穿平底鞋时主要是前脚掌110的外边沿和脚底外侧120对地面施加翻转力以达到调整平衡的作用,穿着高跟鞋后脚底外侧120悬空,前脚掌110也与地面之间隔着大底、防水台以及鞋垫,因此不易调整平衡。
高跟鞋鞋底结构实施例1: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跟鞋鞋底结构,包括防水台2、中底3和鞋垫4,所述防水台2与中底3连接构成中底防水台组件,所述中底3包括第一弧状部31和第二弧状部32,所述第一弧状部31表面设有与足弓140位置对应的凹陷,即所述防水台2、第一弧状部31以及第二弧状部32分别与前脚掌11、脚底外侧12以及脚后跟13接触构成接触面;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具有与承担脚掌100压力的接触面,所述鞋垫4放置在所述接触面上;所述鞋垫4位于与前脚掌110接触位置的底部设有第一凸块41,所述第一凸块41为缓震材料制成;所述防水台2位于与前脚掌110接触位置设有容置所述第一凸块41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与所述第一凸块41形状相配合。所述凹槽21为曲面凹槽,为中间厚边缘薄、底部圆弧过度结构,在凹槽21内填充缓震材料。圆弧形的缓震材料能均匀泻力使得前脚掌110在着力部160内各个点柔软度相同。第一凸块41与凹槽21相配合,设置缓震材料完全不会对鞋内空间造成占用。优选的,中底防水台组件一体成型,可以减少工艺步骤,降低加工成本。
高跟鞋的跟差为3cm时,由于跟差小,前脚掌110受力并不明显,受力重心接近涌泉穴对应点22,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3mm即可达到基本缓震效果,所述凹槽21内的中间厚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5mm处,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硬度为25度能让脚掌100感觉柔软舒适。
优选的,在跟差较小的情况下,所述凹槽21可以是平面偏心圆弧凹槽,所述平面偏心圆弧凹槽底部为平面,平面的周围厚度圆弧过渡逐渐减少。前脚掌110在受力上更加均匀。
优选的,缓震材料使用聚氨酯弹性材料,更优的,采用微发泡聚氨酯。
高跟鞋鞋底结构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高跟鞋鞋底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9cm时,由于跟差较大,前脚掌110受力大,由于脚后跟130翘起几乎脚尖掂地,脚掌100受力重心前移,参照与女性的脚型,由于女性的鞋码一般在34到40码,因此将凹槽21的中间厚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25mm处已经接近跖趾线,为撞击直接部位,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3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30%;硬度20度,降低硬度前脚掌110更为舒适。
高跟鞋鞋底结构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高跟鞋鞋底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9cm时,凹槽21的中间厚度最大点设23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15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12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90%,缓震效果达到优秀。
优选的,调整缓震材料性能,将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设置在百分之五,能有效控制缓震材料变形量,避免出现脚掌100逐渐下陷导致鞋内空间过大不合脚。
高跟鞋鞋底结构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高跟鞋鞋底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6cm时,凹槽21的中间厚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12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8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80%,缓震效果达到良好。
高跟鞋鞋底结构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高跟鞋鞋底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6cm时,凹槽21的中间厚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12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5mm,填充的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百分之十,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60%。
高跟鞋鞋底结构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高跟鞋鞋底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高跟鞋的跟差为3cm时,凹槽21的中间厚度最大点23设置在涌泉穴对应点22前方5mm处,所述凹槽21的中间厚度设置为12mm,经撞击测试机测得缓震率约为95%,发现缓震材料的厚度达到12mm后继续增厚缓震效果提升不明显。
优选的,如图6所示,在所述鞋垫4的上表面在脚掌100足弓140位置设有第二凸块42,所述第二凸块42中间厚边缘薄,所述第二凸块42的的上部圆弧过渡,其结构与脚掌100足弓140凹陷部位相配合。其作用是贴合足弓140,让足弓140也能对鞋垫4进行接触调整翻转力进而提升走路平衡性。
根据上表所示,该表为撞击测试机对跟差和厚度进行调整,测得的缓震率统计表。可以看出随着跟差的增加,缓震效果降低;随着缓震材料厚度的增加,缓震效果提升,但是达到12mm后继续增厚缓震效果提升不明显。随着跟差的增加,前脚掌110与地面直接撞击的接触点逐渐前移,因此将中间厚度最大点23相应前移以提升脚掌100舒适度。
高跟鞋实施例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跟鞋,本实施例的高跟鞋,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高跟鞋鞋底结构,还包括大底、鞋跟以及鞋面,所述鞋面包合所述鞋垫4和中底防水台组件,所述大底贴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底部,所述鞋跟安装在大底的底部且位于脚后跟130的位置。
一种制作上述高跟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裁剪缝合成鞋面、并制作中底防水台组件以及带有第一凸块的鞋垫4;
S2:将中底防水台组件固定在楦头上;
S3:将鞋面套在楦头上,将鞋面的边沿粘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即鞋面包合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
S4:将大底粘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
S5:将鞋跟安装在大底上;
S6:取出楦头,在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上放置鞋垫4,所述第一凸块41嵌入在所述凹槽21内,优选的,凸块21粘合在凹槽21内。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底防水台组件和鞋垫,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包括防水台和与所述防水台连接的中底,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的上表面具有承担脚掌压力的接触面,所述鞋垫放置在所述接触面上;
所述鞋垫位于与前脚掌接触位置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于鞋垫的底部,所述第一凸块由缓震材料制成;
所述防水台位于与前脚掌接触的位置设有容置所述第一凸块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块形状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为圆弧形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顶部为平面,所述第一凸块的侧部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中间厚度为3~1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中间厚度最大点设置在涌泉穴前方5~~25mm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材料的压缩变形率小于百分之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材料的硬度为20~2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跟鞋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的上表面在脚掌足弓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的上部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凸块的结构与脚掌足弓凹陷部位相配合。
9.一种高跟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跟鞋鞋底结构,还包括大底、鞋跟以及鞋面;
所述鞋面包合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
所述大底贴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底部;
所述鞋跟固定在大底的底部且位于脚掌后跟的位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跟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裁剪缝合成鞋面,并制作带有凹槽的中底防水台组件以及带有第一凸块的鞋垫;
S2:将中底防水台组件固定在楦头上;
S3:将鞋面套在楦头上,将鞋面的边沿粘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即鞋面包合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
S4:将大底粘合在中底防水台组件下方;
S5:将鞋跟安装在大底上;
S6:取出楦头,在所述中底防水台组件上放置鞋垫,将所述第一凸块嵌入在所述凹槽内。
CN201610016698.5A 2016-01-08 2016-01-08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5533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6698.5A CN105533910A (zh) 2016-01-08 2016-01-08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6698.5A CN105533910A (zh) 2016-01-08 2016-01-08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3910A true CN105533910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1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6698.5A Pending CN105533910A (zh) 2016-01-08 2016-01-08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391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1225A (zh) * 2017-09-06 2017-12-01 成都卡美奇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排气孔的四季可用型鞋底结构
CN110013072A (zh) * 2018-12-14 2019-07-16 卓辰浩 一种高跟鞋
CN111557524A (zh) * 2020-05-20 2020-08-21 王珍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89343A (zh) * 2020-05-20 2020-10-20 王珍 一种前掌部含有凸点的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1225A (zh) * 2017-09-06 2017-12-01 成都卡美奇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排气孔的四季可用型鞋底结构
CN110013072A (zh) * 2018-12-14 2019-07-16 卓辰浩 一种高跟鞋
CN110013072B (zh) * 2018-12-14 2024-04-19 卓辰浩 一种高跟鞋
CN111557524A (zh) * 2020-05-20 2020-08-21 王珍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89343A (zh) * 2020-05-20 2020-10-20 王珍 一种前掌部含有凸点的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4847B2 (en) Footwear with metatarsal offloading
US4901390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ustom insoles for athletic shoes
US8959798B2 (en) Shoe sole element
US5003708A (en) Custom insole for athletic shoes
US10624416B2 (en) Footwear and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EP2133000B1 (en) Shoe with insole
EP3013171B1 (en)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20190208860A1 (en) Footwear with Metatarsal Offloading
WO2007092002A1 (en) Cushioned insole
US20120047767A1 (en) Anatomical shoe insert assembly
WO2016178638A1 (en) Footwear structured with forc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absolute cushion, and foot-printing mechanism
CN105533910A (zh) 高跟鞋鞋底结构、高跟鞋以及高跟鞋制作方法
AU2014286929A1 (en) An improved high heeled shoe or boot
US4979252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custom insoles
CN111838877B (zh) 一种可缓解足部压力的折叠女跟鞋
CN111557524A (zh)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89343A (zh) 一种前掌部含有凸点的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CN205456412U (zh) 高跟鞋鞋底结构和高跟鞋
CN203969436U (zh) 鞋垫
CN214677811U (zh) 一种人体工学女跟鞋的中底及女跟鞋
CN205512674U (zh) 一种高跟鞋鞋垫
CN212306999U (zh)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
CN212306992U (zh) 一种前掌部含有凸点的折叠女跟鞋
CN209711714U (zh) 一种可缓震舒适鞋
CN208259166U (zh) 一种具有双高弹力量平衡软垫的鞋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