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3949U - 监控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监控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3949U
CN205453949U CN201521139033.0U CN201521139033U CN205453949U CN 205453949 U CN205453949 U CN 205453949U CN 201521139033 U CN201521139033 U CN 201521139033U CN 205453949 U CN205453949 U CN 205453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unit
lens
monitoring camera
camera
camera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90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邦
印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aige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90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3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3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3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控摄像设备,其包括相机机身和带有镜头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通过距离可调机构连接,以使得所述镜头相对于被摄物的距离可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距离可调机构将镜头单元距离可调节地连接至相机机身,以使镜头相对于被摄物的距离可调,从而可以根据被摄物到镜头的距离,调节镜头单元的位置,进而调节镜头单元的观测范围。

Description

监控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监控摄像设备对建筑物等重点区域实施监控以及对人体数据进行采集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的监控摄像设备通常包括相机机身和设置在相机机身前端的镜头单元。监控摄像设备通常整体地安装在支架上使用。然而,一旦监控摄像设备安装到支架上以后,镜头单元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很难变化,导致镜头单元的观测范围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监控摄像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摄像设备,其包括相机机身和带有镜头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通过距离可调机构连接,以使得所述镜头相对于被摄物的距离可调节。
可选地,所述距离可调机构包括可调导轨。
可选地,所述可调导轨为两根,分别位于所述监控摄像设备的纵向轴线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所述可调导轨为可伸缩导轨。
可选地,所述可伸缩导轨一端固定于所述相机机身,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头单元。
可选地,所述监控摄像设备进一步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传递信号。
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线路板。
可选地,所述相机机身包括安装构件,用于安装所述监控摄像设备。
可选地,所述镜头带有镜头罩,所述镜头罩与所述镜头单元成一体。
可选地,所述监控摄像设备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的可伸缩罩体,以在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封闭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通过距离可调机构将镜头单元距离可调节地连接至相机机身,以使镜头相对于被摄物的距离可调,从而可以根据被摄物到镜头的距离,调节镜头单元的位置,进而调节镜头单元的观测范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调导轨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可调导轨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伸缩导轨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的俯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100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监控摄像设备100包括镜头单元110、相机机身120和距离可调机构。
镜头单元110具有镜头111。镜头111设置在镜头单元110的前端,是镜头单元110的主要光学元件。镜头111通常固定地连接至镜头单元110的前端,以使得镜头111与镜头单元110之间的距离不可变。镜头111例如可以包括光学系统、镜头控制器、光圈单元和镜筒等。镜头111的光学系统可选地可以包括可变焦距透镜、光学防抖(OIS)透镜及聚焦透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光圈单元是调节透过光学系统的光量的调节部件。相机控制器根据图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量和/或操作装置输入的操作等输出控制信号至镜头控制器,以对光学系统和光圈单元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光学系统的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光圈选择。操作装置输入的操作可以包括是否进行人脸识别、是否进行静止画面拍摄或运动画面拍摄、和/或是否进行优先设定光圈值等。光学系统、镜头控制器和光圈单元等都设置在镜头111的镜筒的内部。
镜头单元110包括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的镜头单元的主要电学元件。这些主要电学元件包括图像传感器、A/D转换器和相机控制器等。图像传感器、A/D转换器和相机控制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集成在相机电路板上。图像传感器将镜头111拍摄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生成图像数据。A/D转换器将图像数据数字化。数字化的图像数据通过相机控制器进行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在此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例如包括γ修正处理、白平衡修正处理、缺陷修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处理、JPEG压缩处理等。相机控制器除了能够实现上述图像采集和转换外,还能够对镜头111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镜头111的对焦和/或光圈选择。此外,相机控制器还可以与相机机身120电连接,以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发送至相机机身120。
相机机身120也包含处理模块。在相机机身120的该处理模块中,可以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活体判断模块、和/或控制模块等。人脸识别模块利用镜头单元110采集到的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在图像中自动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的身份等特征进行识别。活体判断模块用于确定图像或视频流中的检测目标是否为有生命的个体。通过活体检测,可以识别目标为活体,而非照片等无生命的物体。控制模块例如用于控制镜头单元110的开启、关闭和/或休眠等。作为示例,控制模块可以在检测目标靠近镜头单元110时开启镜头单元110,在检测目标离开镜头单元110或没有检测目标靠近镜头单元110时,控制镜头单元110关闭或处于休眠状态,以降低功耗。
相机机身120的体积相对于镜头单元110来说通常较大。相机机身120通常安装在支架上使用。为了实现镜头单元110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可调,镜头单元110可通过距离可调机构连接至相机机身120。距离可调机构用于调节镜头单元110到相机机身120的距离,以使镜头111相对于被摄物的距离可调节。距离可调机构使镜头单元110相对于相机机身120平移移动。当被摄物距离镜头单元110较远时,可以沿着远离相机机身120的方向平移镜头单元110。当被摄物距离镜头单元110较近时,可以沿着靠近相机机身120的方向平移镜头单元110。距离可调机构可以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示例,距离可调机构可以包括可调导轨130。可调导轨130的横截面可以呈工字型(如图2所示)或Y字型(如图3所示)等等。镜头单元110沿着可调导轨130可移动地安装在可调导轨130上。通过镜头单元110在可调导轨130上的移动来调节镜头单元110相对于相机机身120的距离。镜头单元110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紧固件可移动地安装在可调导轨13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调导轨130为可伸缩导轨。参见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可伸缩导轨的侧面的图4,可伸缩导轨130包括首尾相接的多个子导轨131、132和133。虽然图4中仅示出了3个子导轨,但是子导轨的数量不受图示实施例的限制。沿着从左至右的方向,相邻的两个子导轨中,右面的子导轨可收缩到左边的子导轨内,并且可伸出到左边的子导轨之外。子导轨132可收缩到子导轨131内,子导轨133可收缩到子导轨132内。这样,就形成了可伸缩导轨130。该可伸缩导轨130的最大长度近似等于多个子导轨之和,最小长度可以为单个子导轨的长度。可调导轨130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矩形、三角形等等。只要能够方便镜头单元110安装在其上即可。由于可伸缩导轨130本身的长度可调节,因此镜头单元110不一定要可移动地安装在可伸缩导轨130上,镜头单元110可以采用位置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可伸缩导轨130上,仅通过可伸缩导轨130自身的长度伸缩来调节镜头单元110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伸缩导轨530的一端固定于相机机身120。可伸缩导轨530的另一端例如通过卡扣、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镜头单元110。图5中与图1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简洁,本文不再对相同或相似的部件进一步详述。这样,当镜头单元110距离相机机身120较近时,也不会有多余的导轨留在外面(见图1)。由此可见,监控摄像设备100在距离调节前后都能够具有整洁、紧凑的外观,避免多余部分伸出至镜头单元110的外部,进而避免意外碰伤的可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调导轨130为两根,分别位于监控摄像设备100的纵向轴线P-P的左右两侧。两根可调导轨130可以平稳地支撑镜头单元110。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于两根可调导轨130,并且结构上更稳定一些,但是由于增加了可调导轨130的数量,会导致成本的升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可调导轨130的数量。
镜头单元110和相机机身120之间还需要进行数据和电力的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摄像设备100进一步包括柔性连接件140。如图1所示,柔性连接件140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器121和112与相机机身120和镜头单元110电连接,以便在相机机身120和镜头单元110之间传递信号,该信号包括电力信号和/或数据信号等。作为示例,柔性连接件140可以为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等优点,非常适于在镜头单元110和相机机身120之间传输数据量较大的图像或视频流等。
相机机身120包括安装构件(未示出)。该安装构件用于安装监控摄像设备。安装构件例如是安装孔、卡扣等等。将监控摄像设备例如可以安装在支架等支撑部件上。由于镜头单元110距离可调地安装在相机机身120上,因此只要通过安装构件固定了相机机身120的位置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镜头111带有镜头罩510。镜头罩510将镜头111容纳在其中。镜头罩510上设置有允许镜头111进行拍摄的窗口。该窗口可以在形状上与镜头111的前端相适配。镜头罩510连接至镜头单元110。可选地,镜头罩510可以连接至镜头单元110的前端。当然,镜头罩510也可以连接至镜头单元110的中部或后部等。相对而言,将镜头罩510连接至镜头单元110的前端能够使监控摄像设备100的整体设计更加紧凑。当使用该监控摄像设备100用于监控、安防时,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罩510可以不可拆卸地连接至镜头单元110,以避免人为打开镜头罩510后破坏镜头单元110及其内部的控制线等。作为示例,镜头罩510可以通过粘合、弹性体抱死或过盈配合等方式不可拆卸地连接至镜头单元110。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使用该监控摄像设备100用于人体数据采集(例如人脸识别)时,镜头罩510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镜头单元110,以方便该监控摄像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等。作为示例,镜头罩51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件或螺纹连接件等可拆卸地连接至镜头单元110。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罩510与镜头单元110成一体。所述的“成一体”是指镜头罩510与镜头单元110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从外观上看,可以将镜头罩510与镜头单元110当做一个部件,使外形更加整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监控摄像设备600进一步包括可伸缩罩体610。可伸缩罩体610连接在相机机身120和镜头单元110之间。可伸缩罩体610可以封闭相机机身120和镜头单元110之间的部件,例如柔性连接件140、距离可调机构等。可伸缩罩体610的长度可伸缩。可伸缩罩体610例如采用具有手风琴褶皱的材料制成。这样,在相机机身120和镜头单元11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能够封闭相机机身120和镜头单元110之间的间隙。当监控摄像设备600在室外使用时,该可伸缩罩体610非常有必要。可伸缩罩体61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防水材料制成,以便为相机机身120和镜头单元110之间的部件遮风挡雨、阻隔灰尘等。此外,通过该可伸缩罩体610的连接,还能够使监控摄像设备600的外观平整,方便日常维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距离可调机构将镜头单元距离可调节地连接至相机机身,以使镜头相对于被摄物的距离可调,从而可以根据被摄物到镜头的距离,调节镜头单元的位置,进而调节镜头单元的观测范围。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设备包括相机机身和带有镜头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通过距离可调机构连接,以使得所述镜头相对于被摄物的距离可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可调机构包括可调导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导轨为两根,分别位于所述监控摄像设备的纵向轴线的左右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导轨为可伸缩导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导轨一端固定于所述相机机身,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镜头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设备进一步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传递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线路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机身包括安装构件,用于安装所述监控摄像设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带有镜头罩,所述镜头罩与所述镜头单元成一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设备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的可伸缩罩体,以在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封闭所述相机机身和所述镜头单元之间的间隙。
CN201521139033.0U 2015-12-31 2015-12-31 监控摄像设备 Active CN205453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033.0U CN205453949U (zh) 2015-12-31 2015-12-31 监控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033.0U CN205453949U (zh) 2015-12-31 2015-12-31 监控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3949U true CN205453949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60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9033.0U Active CN205453949U (zh) 2015-12-31 2015-12-31 监控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39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218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杭州国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控相机镜头检测的控制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218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杭州国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控相机镜头检测的控制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27073A1 (en) Camera shak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optical apparatus using the camera shak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N212064118U (zh) 双目摄像机支架及具有其的双目摄像机
KR101361523B1 (ko) 렌즈 교환형 카메라용 기능성 렌즈 어댑터
JPH1164713A (ja) 着脱式レンズブロッ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ビデオカメラシステム
CN205453949U (zh) 监控摄像设备
CN105282410B (zh) 摄像头模块及其车辆部件
CN105227820B (zh) 拍照装置
CN205142338U (zh)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KR102006780B1 (ko) 카메라 모듈이 설치된 램프
CN111679535A (zh) 一种单焦点镜头切换机构
CN103916584A (zh) 图像采集系统
CN103379261A (zh) 拍照装置、控制拍照装置的方法、以及外部设备
CN110278410A (zh) 一种多目全景视频拼接方法及系统
CN205453871U (zh) 摄像机
CN203219352U (zh) 带有电子卡口的手机
JP2016096383A (ja) 監視カメラ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報知システム
US9386197B2 (en) Lens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20210200065A1 (en) Lens device with shading structure
EP2737366B1 (en) Camera with internal assembly frame and process for assembling the camera
KR101849777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1047710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654460B2 (en) Lens barrel
CN207541376U (zh) 一种应用于高空作业车的电子影像装置
CN203433253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摄远镜头
US9848110B2 (en) Inspection scop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cademy of Sciences, South Road, No. 2, block A, No. 313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maigewei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MEGVII INC.

Address before: 10019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cademy of Sciences, South Road, No. 2, block A, No. 313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er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atentee before: MEGVII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