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2338U -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2338U
CN205142338U CN201520664549.0U CN201520664549U CN205142338U CN 205142338 U CN205142338 U CN 205142338U CN 201520664549 U CN201520664549 U CN 201520664549U CN 205142338 U CN205142338 U CN 205142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unit
fuselage
control line
protective cover
camera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645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邦
印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aige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Aper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Aper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645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2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2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2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控摄像设备。该监控摄像设备包括:机身;镜头单元,所述镜头单元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前端;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从所述机身的前端伸出并电连接至所述镜头单元;以及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连接至所述机身,并容纳所述镜头单元以及所述控制线的位于所述机身之外的部分,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允许所述镜头单元进行拍摄的窗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控制线从机身的前端引出并电连接至镜头单元,可以缩短控制线的长度,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将镜头单元和控制线的裸露部分都包围在保护罩内部,可以防止由于误碰控制线而导致的机器故障和使用寿命缩短。

Description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监控摄像设备对建筑物等重点区域实施监控以及对人体数据进行采集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的监控摄像设备通常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前端的镜头单元。机身与镜头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控制线来完成。现有的监控摄像设备的控制线大部分是从机身的后端引出,在机身的外部绕过机身侧面电连接至设置在前端的镜头单元。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使用的控制线较长,导致成本升高;以及控制线大部分裸露在外部,经常发生控制线被误碰的情况,导致控制线与镜头单元和/或机身的连接松动,影响监控摄像设备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监控摄像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摄像设备,包括:机身;镜头单元,所述镜头单元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前端;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从所述机身的前端伸出并电连接至所述镜头单元;以及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连接至所述机身,并容纳所述镜头单元以及所述控制线的位于所述机身之外的部分,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允许所述镜头单元进行拍摄的窗口。
可选地,所述保护罩连接至所述机身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保护罩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机身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保护罩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机身的前端;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的前端,所述固定圈的内圆形成所述窗口;以及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二端之间,以遮挡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筒体的长度与所述镜头单元的长度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固定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保护罩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机身。
可选地,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所述窗口的盖体。
可选地,所述窗口的上方设置有延伸超过所述镜头单元的防雨檐。
可选地,所述监控摄像设备构造为用于人脸识别。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控制线从机身的前端引出并电连接至镜头单元,可以缩短控制线的长度,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将镜头单元和控制线的裸露部分都包围在保护罩内部,可以防止由于误碰控制线而导致的机器故障和使用寿命缩短。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的立体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100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摄像设备100的分解图。如图1-2所示,监控摄像设备100包括机身110、镜头单元120、控制线130和保护罩140。
机身110包括壳体以及位于该壳体内的监控摄像设备100的主要电学元件。这些主要电学元件包括图像传感器、A/D转换器和相机控制器等。图像传感器、A/D转换器和相机控制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集成在相机电路板上。图像传感器将镜头单元120拍摄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电信号,生成图像数据。A/D转换器将图像数据数字化。数字化的图像数据通过相机控制器进行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在此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例如包括γ修正处理、白平衡修正处理、缺陷修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处理、JPEG压缩处理等。相机控制器除了能够实现上述图像采集和转换外,还能够对镜头单元120进行控制。相机控制器将用于控制镜头单元120的信号经由控制线130发送至镜头单元120的镜头控制器,例如控制镜头单元120的对焦和/或光圈选择。此外,相机控制器还可以与操作装置电连接,以从操作装置接收(例如由操作者输入)的操作信号。与监控摄像设备100电连接的操作装置通常与该监控摄像设备100分开设置,例如设置在单独的操作间内。
镜头单元120设置在机身110的前端。镜头单元120例如可以包括光学系统、镜头控制器、光圈和镜筒等。镜头单元120的光学系统可选地可以包括可变焦距透镜、光学防抖(OIS)透镜及聚焦透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光圈单元是调节透过光学系统的光量的调节部件。相机控制器根据图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量和/或操作装置输入的操作等输出控制信号至镜头控制器,以对光学系统和光圈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光学系统的自动对焦和/或自动光圈选择。操作装置输入的操作可以包括是否进行人脸识别、是否进行静止画面拍摄或运动画面拍摄、和/或是否进行优先设定光圈值等。光学系统、镜头控制器和光圈等都设置在镜筒的内部。
控制线130从机身110的前端伸出,并电连接至镜头单元120。作为示例,可以将机身110内用于电连接控制线130的接口设置在机身110的前部,以方便控制线130布线。控制线130的一端例如电连接至机身110的机身控制器,且另一端例如电连接至镜头单元120的镜头控制器。将控制线130从机身110的前端引出,一方面可以缩短控制线130的长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保护罩140将镜头单元120和控制线130都容纳在其中,起到对镜头单元120和控制线130的保护作用。
保护罩140将镜头单元120容纳在其中。保护罩140上设置有允许镜头单元120进行拍摄的窗口。该窗口可以在形状上与镜头单元120的前端相适配。此外,保护罩140还容纳了控制线130的位于机身110之外的部分。通过将镜头单元120和控制线130的裸露部分都包围在保护罩140内部,可以防止由于误碰控制线130而导致的机器故障和使用寿命缩短。保护罩140连接至机身110。可选地,保护罩140可以连接至机身110的前端。当然,保护罩140也可以连接至机身110的中部或后部等。相对而言,将保护罩140连接至机身110的前端能够使监控摄像设备100的整体设计更加紧凑。当使用该监控摄像设备100用于监控、安防时,保护罩140优选地不可拆卸地连接至机身110,以避免人为打开保护罩140后破坏镜头单元120和/或控制线130。作为示例,保护罩140可以通过粘合、弹性体抱死或过盈配合等方式不可拆卸地连接至机身110。当使用该监控摄像设备100用于人体数据采集(例如人脸识别)时,保护罩140优选地可拆卸地连接至机身110,以方便该监控摄像设备100的日常维护、维修等。作为示例,保护罩14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件或螺纹连接件等可拆卸地连接至机身110。
在保护罩140连接在机身110的前端的实施例中,保护罩140的截面形状优选地与机身110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如图1所示,以使保护罩140和机身110看起来成一体,使外形更加整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保护罩140可以包括筒体141、固定圈142和遮挡件143。
筒体141沿着镜头单元120的延伸方向延伸,也就是沿着该监控摄像设备的前后方向延伸。本文所说的“前”和“后”均是相对于被摄体而言的。举例来说,正常拍摄时,镜头单元120通常距离被摄体较近,而机身110距离被摄体较远,因此镜头单元120在前,机身110在后。在筒体141的延伸方向上,筒体14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41A和第二端141B。筒体141的第一端141A连接至机身110的前端。筒体141的第二端141B可间接地连接至镜头单元120。可选地,筒体141的长度与镜头单元120的长度相适配。
固定圈142设置在镜头单元120的前端。固定圈142可以套设在镜头单元120的前端上。固定圈142也可以从镜头单元120的前端卡合在镜头单元120的前端。为了避免镜头单元120损坏,可以使用弹性材料来制作固定圈142。此外,固定圈142与镜头单元120的前端之间也可以留有一定间隙。固定圈142的内圆形成了允许镜头单元120进行拍摄的窗口142A。
遮挡件143连接在固定圈142与筒体141的第二端141B之间,以遮挡固定圈142和筒体141的第二端141B之间的间隙。遮挡件143可以如图2中所示地呈片状。遮挡件143也可以具有其它任意形状,只要能够遮挡固定圈142与筒体141的第二端141B之间的间隙即可。
为了便于组装,可选地,筒体141、固定圈142和遮挡件14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构件。
可选地,保护罩140上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窗口142A的盖体(未示出)。盖体可以通过铰链可枢转地连接至保护罩140。此外,盖体还可以通过设置在保护罩140上的插槽可插拔地连接至保护罩140或从保护罩140上移除。
可选地,在窗口142A的上方可以设置有延伸超过镜头单元120的防雨檐。防雨檐可以呈片状。防雨檐可以沿着窗口142A上方的轮廓弯曲。防雨檐可以从上方遮挡镜头单元120的镜头(即位于镜头单元120最前端的透镜)。当在户外使用监控摄像设备100时,防雨檐不但可以阻挡部分雨水淋在镜头上,而且对于防止镜头积灰还能够起到一定帮助。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控制线从机身的前端引出并电连接至镜头单元,可以缩短控制线的长度,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将镜头单元和控制线的裸露部分都包围在保护罩内部,可以防止由于误碰控制线而导致的机器故障和使用寿命缩短。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9)

1.一种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镜头单元,所述镜头单元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前端;
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从所述机身的前端伸出并电连接至所述镜头单元;以及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连接至所述机身,并容纳所述镜头单元以及所述控制线的位于所述机身之外的部分,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允许所述镜头单元进行拍摄的窗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连接至所述机身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机身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机身的前端;
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的前端,所述固定圈的内圆形成所述窗口;以及
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二端之间,以遮挡所述固定圈与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长度与所述镜头单元的长度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机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可开启和关闭所述窗口的盖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的上方设置有延伸超过所述镜头单元的防雨檐。
CN201520664549.0U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Active CN205142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4549.0U CN205142338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4549.0U CN205142338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2338U true CN205142338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2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64549.0U Active CN205142338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23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458A (zh) * 2017-12-18 2018-05-1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点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34236A (zh) * 2018-11-27 2019-03-29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在辐射环境下使用的起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458A (zh) * 2017-12-18 2018-05-1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点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34236A (zh) * 2018-11-27 2019-03-29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在辐射环境下使用的起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64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142338U (zh) 一种监控摄像设备
US20100245659A1 (en) Battery cover structure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621585B1 (ko) Cctv 카메라용 하우징
CN208337709U (zh) 一种视频会议用摄像头
US9989834B2 (en) Camera module assembly
CN204887169U (zh) 具有可更换电源模块的多功能网络摄影机
CN214851518U (zh) 一种一体化钟摆式ircut
CN205453949U (zh) 监控摄像设备
US11650485B1 (en) Attachment of smartphone for film camera
CN209823871U (zh) 一种影像采集设备
CN205389235U (zh) 一种基于h.265视频编码标准的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
CN204627372U (zh) 一种光学、电子可视两用门镜
US9547219B2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having an external optical component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551585A (zh) 全景模式的影像摄取装置
CN208971632U (zh) 一种抗冲击手机摄像头模组
CN207766411U (zh)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动作监控系统
CN207283708U (zh) 执法仪
CN112673618A (zh) 相机系统及线缆
JP4624256B2 (ja) 透光体を選択的に配置する電気機器
CN210274232U (zh) 多镜头拍照设备
CN111355943A (zh) 一种监控设备、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218547192U (zh) 一种防尘摄像取景器
CN209767655U (zh) 双摄记录仪
US8564677B2 (en) Network camera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image sensor of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cademy of Sciences, South Road, No. 2, block A, No. 313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maigewei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MEGVII INC.

Address before: 10019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cademy of Sciences, South Road, No. 2, block A, No. 313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er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atentee before: MEGVI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