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6616U - 一种链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6616U
CN205446616U CN201520953850.3U CN201520953850U CN205446616U CN 205446616 U CN205446616 U CN 205446616U CN 201520953850 U CN201520953850 U CN 201520953850U CN 205446616 U CN205446616 U CN 205446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ted disc
hole
sprocket wheel
latch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538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再明
李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anlijiangfa Sprock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anlijiangfa Sprock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anlijiangfa Sprock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anlijiangfa Sprock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538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6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6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6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轮,包括齿盘和固接设置于所述齿盘侧面上的卡齿,还包括排屑孔和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设置于所述卡齿根部,所述排屑孔设置卡齿内且贯穿所述卡齿两侧,所述排屑孔底部与所述排屑槽相通。当卡齿处沾染泥土后,在链轮转动的带动下,所沾染的泥土进入排屑孔内,因排屑孔底部与排屑槽相通,因此泥土再次进入到排屑槽内,然后在齿盘旋转的带动下,通过排屑槽排出,这就达到了能够有效的将沾染的泥土快速排出链轮的目的,从而减少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链轮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链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轮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链轮在高度旋转的过程中,容易沾上泥土,并且还泥土还不容排出,增大了链轮和链条之间的摩擦力,导致链轮或链条容易出现损坏,减少了链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因为泥土增大了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力,而导致链轮在运行时并不能与链条之间有效的配合,从而引发事故的情况发生。
因此,如果能将链轮上的泥土有效的排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轮,能够有效的将沾染的泥土快速排出,从而减少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链轮运行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链轮,包括齿盘和固接设置于所述齿盘侧壁上的卡齿,还包括排屑孔和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设置于所述卡齿根部,所述排屑孔设置卡齿内且贯穿所述卡齿两侧,所述排屑孔底部与所述排屑槽相通。
优选地,所述排屑槽横截面形状为环形,且围绕所述齿盘一周设置。
优选地,所述齿盘上还设有通孔12。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2-6个。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4个。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优选地,多个所述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齿盘轴心线两侧且镜像对应。
优选地,所述通孔宽度与所述齿盘直径的比例为3~6:1。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宽度与所述齿盘直径的比例为4:1。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链轮,增设了排屑槽和排屑孔,排屑槽设置于所述卡齿根部位置,排屑孔设置于卡齿内且贯穿与所述卡齿两侧,并且其底部还与排屑槽相通。在工作过程中,当卡齿处沾染泥土后,在齿盘转动的带动下,所沾染的泥土进入排屑孔内,因排屑孔底部与排屑槽相通,因此泥土再次进入到排屑槽内,然后在齿盘旋转的带动下,通过排屑槽排出,这就达到了能够有效的将沾染的泥土快速排出齿盘的目的,从而减少齿盘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链轮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链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齿盘,11为排屑槽,12为通孔,2为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链轮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链轮,包括齿盘1和固接设置于所述齿盘1侧面上的卡齿2,还包括排屑孔和排屑槽11,所述排屑槽11设置于所述卡齿2根部,所述排屑孔设置卡齿2内且贯穿所述卡齿2两侧,所述排屑孔底部与所述排屑槽11相通。
在工作过程中,当卡齿2处沾染泥土后,在齿盘1转动的带动下,所沾染的泥土进入通料孔内,因排屑孔底部与排屑槽11相通,因此泥土再次进入到排屑槽11内,然后在齿盘1旋转的带动下,通过排屑槽11排出,这就达到了能够有效的将沾染的泥土快速排出齿盘的目的,从而减少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链轮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排屑槽11的具体表现形式,所述排屑槽11横截面形状为环形,且围绕所述齿盘1一周设置。环形的排屑槽11并围绕齿盘1一周进行设置,可有效的将齿盘1侧面上的卡齿2处的排屑孔之间完全连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所述齿盘1上还设有通孔12。在链轮工作过程中,齿盘会进行高速的旋转,从而链条产生大量的热量,链轮的温度升高,在链轮旋转的过程中,因通孔12的设置,首先增大了齿盘的散热面,其次链轮在旋转的过程中,所带动的气流会从通过组中穿过,从而加快了链轮1的散热速度。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稳定性和增加了产品使用寿命。
又进一步,所述通孔12的数量为2-6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孔12的数量越多,齿盘1的刚性强度越弱,相反,通孔12的数量较少,散热效果越差。因此,将通孔12设置为2-6个,即可以实现快速将热,而且也并不会对齿盘1的刚性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当然,为了再次优化上述实施例,所述通孔12的数量为4个。4个通孔12为最为合适的通孔12配合,在正常工作中,4个通孔12即可实现将齿盘1的快速散热,还不会对齿盘1的刚性强度产生影响。
又进一步,所述通孔1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椭圆形通孔12的曲面部与齿盘1的外壁曲面角度相同,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散热效果,并且还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美观性。当然,通孔12横截面不仅仅可为椭圆形,还可以为其特的形状,如圆形、方形和泪滴型等。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12分别设置于所述齿盘1轴心线两侧且镜像对应。通过将通孔12设置于齿盘1轴心线两侧并且镜像对应,使齿盘1在旋转过程中所带动的气流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律形成对流,避免气流在齿盘1的带动下,不规律的流动,致使不能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并且镜像对应的通孔12,对齿盘1的刚度影响均匀,使产品整体结构和工作运转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宽度与所述齿盘1直径的比例为3~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孔12越大,对齿盘1的刚性强度的影响也就越大,也就是齿盘1的刚性强度越低,但是散热效果也就越好;相反,通孔12越小,对齿盘1的刚性强度的影响也就越小,也就是齿盘1的刚性强度越大,但是散热效果也就相对于通孔12较大时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将通孔12宽度与齿盘1直径的比例设置为3~6:1,这样就可以再保证齿盘1刚性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达到最快的散热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所述通孔12的宽度与所述齿盘的1直径的比例为4:1。该比例值为较为精确的比例,当通孔12支宽度为齿盘1直接的四分之一时,为最佳的长度。这样就可以对齿盘1刚性强度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小,并且其散热效果也最佳。
又进一步,相邻的所述通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工程过程中,齿盘1旋转所带动的气流,可形成较为规律的气流,避免气流紊乱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链轮,增设了排屑槽11和排屑孔,排屑槽11设置于所述卡齿2根部位置,排屑孔设置于卡齿2内且贯穿与所述卡齿2两侧,并且其底部还与排屑槽11相通。在工作过程中,当卡齿2处沾染泥土后,在齿盘1转动的带动下,所沾染的泥土进入排屑孔内,因排屑孔底部与排屑槽11相通,因此泥土再次进入到排屑槽11内,然后在齿盘1旋转的带动下,通过排屑槽11排出,这就达到了能够有效的将沾染的泥土快速排出链轮的目的,从而减少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链轮运行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链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链轮,包括齿盘(1)和固接设置于所述齿盘(1)侧面上的卡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屑孔和排屑槽(11),所述排屑槽(11)设置于所述卡齿(2)根部,所述排屑孔设置卡齿(2)内且贯穿所述卡齿(2)两侧,所述排屑孔底部与所述排屑槽(11)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11)横截面形状为环形,且围绕所述齿盘(1)一周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1)上还设有通孔(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数量为2-6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数量为4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7.如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12)分别设置于所述齿盘(1)轴心线两侧且镜像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宽度与所述齿盘(1)的直径的比例为3~6: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宽度与所述齿盘(1)直径的比例为4: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通孔(12)之间的距离相等。
CN201520953850.3U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链轮 Active CN205446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3850.3U CN205446616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链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3850.3U CN205446616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链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6616U true CN205446616U (zh) 2016-08-10

Family

ID=57180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53850.3U Active CN205446616U (zh) 2015-11-26 2015-11-26 一种链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66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1168A (zh) * 2016-12-23 2017-05-10 格源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输出同轴不同速的变矩差速器
CN106827084A (zh) * 2017-03-24 2017-06-13 张南征 一种自带排屑的电链锯导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1168A (zh) * 2016-12-23 2017-05-10 格源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输出同轴不同速的变矩差速器
CN106827084A (zh) * 2017-03-24 2017-06-13 张南征 一种自带排屑的电链锯导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46616U (zh) 一种链轮
CN205393540U (zh) 金属粉末输送装置及激光选区熔化设备
CN107469983A (zh) 一种碎边纸输送风机的叶轮
CN205627767U (zh) 一种蜂蜜混合装置
CN205761388U (zh) 一种对辊式破碎机
CN204137761U (zh) 一种色选机送料装置
CN205550147U (zh) 一种用于涂料的多重分散设备
CN206673190U (zh) 一种可拆分的组合式usb集线器
CN208309152U (zh) 一种染色机
CN208532275U (zh) 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回转式格栅机
CN204466861U (zh) 辣椒排序机
CN205124919U (zh) 一种茶叶匀堆机
CN107740855A (zh) 分体式传动齿轮
CN206315908U (zh) 一种破碎机进料装置
CN207480675U (zh) 一种黄桃切丁装置
CN206070069U (zh) 一种环锭纺纱机用纺杯
CN106809598A (zh) 一种茶叶垂直运输装置
CN205689436U (zh) 油分装置和螺杆压缩机
CN205995580U (zh) 立轴式冲击破碎机转子及立轴式冲击破碎机
CN109110473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用传送装置
CN204434797U (zh) 一种气流式棉花回收机的尘笼结构
CN204966158U (zh) 一种铜芯线冷却清洗装置
CN107639030A (zh) 一种茶叶进料机构
CN206278311U (zh) 新型排烟组件
CN204051856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粉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