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4010U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Google Patents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444010U CN205444010U CN201521106953.2U CN201521106953U CN205444010U CN 205444010 U CN205444010 U CN 205444010U CN 201521106953 U CN201521106953 U CN 201521106953U CN 205444010 U CN205444010 U CN 2054440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frame
- road
- plate
- automa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包括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自动翻转翻板系统、剪式自动举升系统和主体框架,所述剪式自动举升系统设置于主体框架中最底部,剪式自动举升系统上部连接有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与设置于主体框架一侧的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相连,自动翻转翻板系统设置于主体框架内中部。该系统总成采用机械传动代替人工布放和回收路锥,不仅节省了劳动力,并消除了高速路上人工作业的各种安全隐患,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更好的高速路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锥双向自动传送仓储系统,尤其是一种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背景技术
路锥双向自动传送仓储系统在国内还处于研究空白状态,路锥的回收和布放主要靠人工操作。随着我国公路里程以及道路运输量的增加,公路的建设与维护任务日渐繁重,路锥布放与回收工作量快速增加。道路保养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对道路保养工人人身安全和健康具有很大危害,而人工操作本身存在回收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所以路锥双向自动传送仓储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国外有关研究机构在路锥自动布放车方面进行过相关研究,研制了部分样机,并进行了有关道路实验,但这些路锥自动布放车存在可靠性差、成本高、布放与回收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国外的路锥自动布放车还处在研究、小范围试用和改进阶段,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该系统总成采用机械传动代替人工布放和回收路锥,不仅节省了劳动力,并消除了高速路上人工作业的各种安全隐患,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更好的高速路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包括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自动翻转翻板系统、剪式自动举升系统和主体框架,所述剪式自动举升系统设置于主体框架中最底部,剪式自动举升系统上部连接有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与设置于主体框架一侧的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相连,自动翻转翻板系统设置于主体框架内中部。
所述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压仓装置。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所述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之间设有固定于前述两者上部的路锥通道板。
所述前部框架包括支撑下前横梁、支撑上前横梁和四根纵支撑前梁,所述四根纵支撑前梁平行间隔设置,其中,中间两根纵支撑前梁间距小于与其它两根纵支撑前梁的间距,支撑下前横梁和支撑上前横梁分别焊接在四根纵支撑前梁的两端组成一框架结构。
所述后部框架包括支撑下后横梁、支撑上后横梁和四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纵支撑后梁,其中,中间两根纵支撑后梁间距小于与其它两根纵支撑后梁的间距,支撑下后横梁和支撑上后横梁分别焊接在四根纵支撑后梁的两端组成一框架结构。
所述路锥通道板有四块,分别固定于四根纵支撑前梁和四根纵支撑后梁上。
所述路锥通道板上设有两个平行的、不在同一直线上、位置高度不相同两个纵向槽。
所述压仓装置包括联动横梁,联动横梁上部设有若干压仓弹簧装置,压仓弹簧装置固定于支撑框架的支撑上前横梁上;联动横梁下部分别连接有与支撑框架的锥通道板相配合的联动机构和液压机构。
所述压仓弹簧装置包括弹簧支座、带螺纹的阶梯轴和压仓弹簧,所述带螺纹的阶梯轴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联动横梁上,阶梯轴通过套在其上的弹簧支座固定于支撑框架的支撑上前横梁上,弹簧支座下部的阶梯轴上套有压仓弹簧。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上端与联动横梁固定连接的压仓联动杆,压仓联动杆通过卡在其上的联动杆支座固定于支撑框架的纵支撑前梁上,压仓联动杆的下端连接有压仓机构。
所述压仓机构包括压仓轴连接件,压仓轴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交错连接有不同心的销轴和压仓轴,所述销轴前端为开口销,所述开口销固定于支撑框架的纵支撑后梁上;所述压仓轴上通过导向键套接有压仓爪;所述压仓爪上设有两个与所对应的路锥通道板上的两个纵向槽相对应伸出板。
所述液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液压缸支座,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出端与联动横梁中部相连,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缸支座固定于支撑框架的纵支撑前梁上。
该部分工作时,第一液压缸开始向上工作,通过销轴带动连接横梁,连接横梁压缩弹簧并带动联动杆上移,联动杆上移使得在联动杆长槽内的销轴向另一端移动,销轴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压仓轴连接件转动,压仓轴连接件带动压仓爪转动,压仓爪外部爪通过挤压路锥实现压入路锥的功能;压入路锥后,第一液压缸内压力消失,在压仓弹簧的作用下联动横梁下移,与入仓过程相反,恢复至工作开始状态。路锥出仓过程是在导向键的作用下压仓爪内移,压仓爪的内部爪工作,原理类似入仓。
所述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张紧装置、底部框架和带轮系统,所述动力装置、张紧装置和带轮系统均设置于底部框架上,所述动力装置与带轮系统相连,带轮系统上设有张紧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设置于液压马达支架上,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相连,减速机上设有两个动力输出主动轴,动力输出主动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于轴承座上,动力输出主动轴与带轮系统相连;所述液压马达支架和轴承座分别固定于底部框架上。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螺栓,张紧螺栓一端穿过张紧固定板与张紧拉环和张紧卡板焊接形成一体,张紧螺栓另一端上旋有张紧螺母;所述张紧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底部框架上,所述张紧卡板卡在底部框架上的穿孔中,张紧拉环套在穿过底部框架的穿孔的动力输出主动轴上。
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底架支撑前梁、底架支撑后梁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骨架,所述两个支撑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底架支撑前梁和底架支撑后梁上,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同步带支撑板;所述底架支撑前梁上分别设有液压马达支架连接底板、减速机连接板、轴承座连接板。
所述每个支撑骨架均为长条框架式结构。
所述带轮系统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机构、同步带和路锥托架,所述同步带绕在主动轮和从动轮机构上,路锥托架设置于同步带上,所述主动轮套设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主动轴上。
所述从动轮机构包括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二轴承设置于从动轴上,从动轴通过平键联接于支撑骨架上。
所述路锥托架上设有与路锥相配合的下凹弧形槽。
工作前需要同步带的张紧,张紧时,主动轴穿过张紧拉环,通过调节张紧螺栓使拉环移动,从而带动主动轴移动移动,当主动轴移动到使同步带拉紧的状态时用螺栓将轴承座固定在轴承座连接板上,之后将紧固螺母倒拧,使张紧拉环与主动轴之间有一定间隙,避免工作时发生碰撞,从而实现张紧功能。工作过程中,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将动力传送到主动轴,主动轴通过平键与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带轮和同步带的转动,同时同步带上的路锥随同步带的转动而移动,同步带支撑板在工作过程中支撑同步带底面,防止载荷过重使路锥滑动,从而实现路锥的回收和布放。
所述自动翻转翻板系统包括翻转装置和滑动通道;所述翻转装置通过螺栓与主体框架相连,滑动通道通过导轨与主体框架连接;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系统和翻板系统,液压动力系统与翻板系统通过连接销轴和销座连接。
所述翻板系统包括连接销座、翻板支撑连接板、路锥前卡板、翻板支撑架、连接合页、路锥后卡板、翻转板和翻转斜板;连接销座与翻转板通过螺栓连接,路锥前卡板和路锥后卡板通过螺栓与翻转板连接,翻转斜板与翻转板通过焊接连接并由肋板支撑,翻转板通过连接合页与翻板支撑架连接,保证翻转板能够正常翻转,翻板支撑连接板与翻板支撑架通过焊接连接,翻板支撑连接板与主体框架的纵支撑梁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连杆、压缩弹簧、连杆提升耳、提升管卡座、液压联动横梁、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支座、提升管和提升销轴;其中第二液压缸支座通过螺栓与主体框架的纵支撑梁连接,第二液压缸通过销轴与第二液压缸支座连接,液压联动横梁通过销轴与第二液压缸连接,提升管与液压联动横梁通过销轴连接,提升管卡座通过螺栓与提升管连接,连杆提升耳和压缩弹簧套在提升管上并被上下卡座压紧,连杆通过销轴与连杆提升耳连接,提升销轴与连杆通过开口销连接。
所述滑动通道包括通道支撑板、滑轮组、滑轮连接板和通道板,所述滑轮组通过螺栓与滑轮连接板连接,滑轮连接板与通道板通过螺钉连接,通道板上设有通道支撑板。
动力部分与翻板部分通过销轴连接,传递动力。翻板部分通过螺栓与总体的支撑框架刚联,动力部分通过螺栓与主体框架刚联。整套装置在底架举升系统停止工作并且举升时工作,举升过程底架部分上升,底架横梁与滑动通道接触使之上升,在力的作用下滑动通道沿滑动导轨上升,此时,液压缸动力系统的第二液压缸开始工作,带动液压联动横梁上升,三个提升管同时上升,分别带动拉杆上移,在销轴的作用下翻板以合页轴为中心向上翻转,翻转到一定角度后停止,举升底架系统此时举升到最高点,同时第二液压缸回返,在连杆作用下翻转板恢复到水平位置,举升系统下移,底架部分能顺利通过翻板间的空隙,而路锥落在翻转板上,路锥卡板和中间通道卡板保证路锥的位置,而不致滑移。
所述剪式自动举升系统包括第三液压缸,举升臂部件,第三液压缸与举升臂部件连接,举升臂部件包括举升臂Ⅰ、举升臂Ⅱ,举升臂Ⅰ与举升臂Ⅱ连接,其中举升臂Ⅰ上端设有举升臂固定支座,举升臂Ⅱ上端设有导轨,举升臂Ⅱ与下导轨连接。
所述举升臂固定支座固定端与举升臂Ⅰ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举升臂Ⅰ与举升臂Ⅱ在中间部位通过举升连接轴连接。
所述第三液压缸与举升臂部件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举升臂Ⅱ与下导轨通过导轮连接。
所述上导轨和举升臂固定支座上分别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平衡调节螺栓配合连接。
在工作时,第三液压缸在油压的作用下伸长,使举升臂受力,在力的作用下,导轮沿上下导轨移动,迫使举升臂之间夹角改变,上平面与下平面距离增加,实现举升功能;举升功能完成后,第三液压缸内压力消失,举升上平面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移动到平衡调节螺栓与下导轨接触,在4个平衡调节螺栓的作用下,举升系统恢复原来状态,实现复位功能。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框架底部、中间横支撑梁、提升管支撑座、框架顶部、中间通道卡板、路锥卡板、纵支撑梁和滑轮导轨;框架顶部和纵支撑梁通过螺栓连接,纵支撑梁与框架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纵支撑梁之间通过螺栓与中间横支撑梁连接形成总体框架,提升管支撑座与总体框架通过螺栓连接,中间通道卡板和路锥卡板通过螺栓与纵支撑梁通过螺栓连接,滑轮导轨焊接在纵支撑梁上。
整个装置工作过程可分为回收路锥和布放路锥两个环节。压仓装置将机械手传递来的路锥压入传送装置上,传送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如此反复工作,直到装满第一层的两排路锥后停止工作,此时举升系统和翻板系统开始工作,举升系统将传送系统和压仓装置慢慢举起,此时翻板在液压缸的作用下翻起,举升到达最高位置时,翻转板落下,举升系统开始下落,因为此时翻板已水平,此时路锥全部落在翻板上,举升系统、传送系统和压仓系统通过翻板之间的空隙下落,恢复到原来高度,传送系统转动直至路锥托架回到压仓系统位置;若此时还有未回收的路锥,压仓装置和传送系统继续工作,直至放满整排路锥,完成路锥回收工作。
布放路锥过程:首先传送装置转动,将放满的整排路锥向压仓装置方向移动,直到第一个路锥被送入压仓装置,路锥在压仓结构的作用下传递到机械手,反复工作将整排路锥一一导出,全部导出后,传送带转动将路锥托架移到开始工作的位置,停止工作,此时举升系统开始工作,将没放路锥的传送系统和压仓装置举升到最高位置,此时,路锥全部落在传送带上,之后,翻板系统开始工作,将翻板翻起,举升系统开始下落,直到最低位置,下落过程中翻板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路锥在传送带上道最低位置后,传送系统和压仓系统开始工作将路锥导出,实现路锥的布放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路锥的自动进出仓,送入路锥和布放路锥系统,工作可靠,动作响应快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收路锥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总体构造图;
图5是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中支撑框架构造图;
图6是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中压仓装置构造图;
图7是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中压仓机构构造图;
图8是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的压仓过程工作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总体构造图;
图10是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的动力装置的构造图;
图11是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的张紧装置构造图;
图12是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的支撑框架构造图;
图13是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的带轮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的从动带轮系列内部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翻转翻板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自动翻转翻板系统的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自动翻转翻板系统的翻转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8是自动翻转翻板系统的液压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自动翻转翻板系统的滑动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式自动举升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框架,2.自动翻转翻板系统,3.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4.剪式自动举升系统,5.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6.支撑框架,7.压仓装置,8.支撑下前横梁,9.连接件,10.纵支撑前梁,11.纵支撑后梁,12.支撑上前横梁,13.路锥通道板,14.支撑上后横梁,15.支撑下后横梁,16.压仓联动杆,17.联动横梁,18.弹簧支座,19.阶梯轴,20.压仓弹簧,21.连接销轴,22.联动杆支座,23.压仓机构,24.第一液压缸,25.第一液压缸支座,26.压仓轴连接件,27.垫片,28.开口销,29.销轴,30.压仓轴,31.压仓爪,32.动力装置,33.张紧装置,34.底部框架,35.带轮系统,36液压马达,37.液压马达支架,38.联轴器,39.减速机,40.动力输出主动轴,41.轴承座,42.第一轴承,43.张紧螺栓,44.张紧螺母,45.张紧固定板,46.张紧卡板,47.支撑骨架,48.张紧拉环,49.紧固螺栓,50.底架支撑前梁,51.液压马达支架连接底板,52减速机连接板,53轴承座连接板,54.底架支撑后梁,55.同步带支撑板,56.主动轮,57.同步带,58.从动轮机构,59.连接螺栓,60.路锥托架,61.平键,62.第二轴承,63.从动轴,64.轴用卡簧,65.从动轮,66.框架底部,67.中间横支撑梁,68.提升管支撑座,69.框架顶部,70.中间通道卡板,71.路锥卡板,72.纵支撑梁,73.滑轮导轨,75、翻转装置,76.液压动力系统,77.连杆,78.压缩弹簧,79.连杆提升耳,80.提升管卡座,81.液压联动横梁,82.第二液压缸,83.第二液压缸支座,84.提升管,85.提升销轴,86.翻板系统,87.连接销座,88.翻板支撑连接板,89.路锥前卡板,90.翻板支撑架,91.连接合页,92.路锥后卡板,93.翻转板,94.翻转斜板,95.滑动通道,96.通道支撑板,97.滑轮组,98.滑轮连接板,99.通道板,100.举升臂固定支座,101.第三液压缸,102.举升连接轴,103.上导轨,104.平衡调节螺栓,105.导轮,106.下导轨,107.举升臂Ⅰ,108.举升臂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路锥双向自动传送仓储系统包括: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自动翻转翻板系统2、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剪式自动举升系统4和支撑框架部分1。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与剪式自动举升系统4通过螺栓刚联,剪式自动举升系统4与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通过螺栓刚联,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与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通过螺栓刚联。
整个装置工作过程可分为回收路锥和布放路锥两个环节。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将机械手传递来的路锥压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上,之后传送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如此反复工作,直到装满第一层的两排路锥后停止工作,此时自动举升系统4和自动翻转翻板系统2开始工作,自动举升系统4将传送系统和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慢慢举起,此时翻板在液压缸的作用下翻起,自动举升系统4到达最高位置时,翻转板落下到水平位置,自动举升系统4开始下落,因为此时翻板已水平,所以路锥全部落在翻板上,自动举升系统图4、双向自动传送系统图3和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通过翻板之间的空隙下落,直至恢复到原来高度后,传送带转动直至路锥托架回到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相邻位置;若此时还有未回收的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和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继续工作,直至放满整排路锥,完成路锥回收工作。
布放路锥过程:首先传送带转动,将放满的整排路锥向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图5方向移动,直到第一个路锥被送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路锥在压仓结构的作用下传递到机械手,如此反复工作将整排路锥一一导出,全部导出后,传送带转动将路锥托架移到开始工作的位置,停止工作,此时自动举升系统4开始工作,将没放路锥的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和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举升到最高位置,此时,路锥全部落在传送带上,之后,自动翻转翻板系统2开始工作,将翻板翻起,自动举升系统4开始下落,直到最低位置,下落过程中翻板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路锥随传送带上到达最低位置后,双向自动传送系统3和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5开始工作将路锥导出,实现路锥的布放过程。
如图4-图8所示,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包括支撑框架6,支撑框架6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压仓装置7。
支撑框架6包括结构相同的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通过若干连接件9连接,所述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之间设有固定于前述两者上部的路锥通道板13。
前部框架包括支撑下前横梁8、支撑上前横梁12和四根纵支撑前梁10,所述四根纵支撑前梁10平行间隔设置,其中,中间两根纵支撑前梁10间距小于与其它两根纵支撑前梁10之间的间距,支撑下前横梁8和支撑上前横梁12分别焊接在四根纵支撑前梁10的两端组成一框架结构。
后部框架包括支撑下后横梁15、支撑上后横梁14和四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纵支撑后梁11,其中,中间两根纵支撑后梁11间距小于与其它两根纵支撑后梁11之间的间距,支撑下后横梁15和支撑上后横梁14分别焊接在四根纵支撑后梁11的两端组成一框架结构。
路锥通道板13有四块,分别固定于四根纵支撑前梁10和四根纵支撑后梁11上。路锥通道板13上设有两个平行的、不在同一直线上、位置高度不相同两个纵向槽。
压仓装置7包括联动横梁17,联动横梁17上部设有若干压仓弹簧装置,压仓弹簧装置固定于支撑框架6的支撑上前横梁12上;联动横梁17下部分别连接有与支撑框架6的锥通道板13相配合的联动机构和液压机构。
压仓弹簧装置包括弹簧支座18、带螺纹的阶梯轴19和压仓弹簧20,所述带螺纹的阶梯轴19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联动横梁17上,阶梯轴19通过套在其上的弹簧支座18固定于支撑框架6的支撑上前横梁12上,弹簧支座18下部的阶梯轴19上套有压仓弹簧20。
联动机构包括上端与联动横梁17固定连接的压仓联动杆16,压仓联动杆16通过卡在其上的联动杆支座22固定于支撑框架6的纵支撑前梁10上,压仓联动杆16的下端连接有压仓机构。
压仓机构包括压仓轴连接件26,压仓轴连接件26的两侧分别交错连接有不同心的销轴29和压仓轴30,所述销轴29前端为开口销28,所述开口销28通过垫片27固定于支撑框架6的纵支撑后梁11上;所述压仓轴30上通过导向键套接有压仓爪31;所述压仓爪31上设有两个与所对应的路锥通道板13上的两个纵向槽相对应伸出板。
液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24和第一液压缸支座25,所述第一液压缸24的液压杆伸出端与联动横梁17中部相连,第一液压缸24通过第一液压缸支座25固定于支撑框架6的纵支撑前梁10上。
工作原理:入仓过程第一液压缸24开始向上工作,通过销轴带动联动横梁17,联动横梁17压缩压仓弹簧20并带动压仓联动杆16上移,压仓联动杆16上移过程给套在联动杆槽内的销轴29一个力,在力的作用下,迫使压仓轴连接件26绕压仓轴开始转动,压仓轴连接件26与销轴29中间通过轴套连接,压仓轴连接件与压仓轴通过紧固螺栓刚性连接。压仓轴30连接件带动压仓爪31转动,压仓爪外部爪通过挤压路锥实现压入路锥的功能;压入路锥后,第一液压缸24内压力消失,在压仓弹簧20的作用下联动横梁17下移,与入仓过程相反,恢复至工作开始状态。路锥出仓过程是在导向键的作用下压仓爪内移,压仓爪的内部爪工作,原理类似入仓。
如图9-图14所示,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包括:动力装置32、张紧装置33、底部框架34和带轮系统35。其连接方式为:动力装置32与底部框架34通过螺栓刚联,张紧装置33与底部框架34通过螺栓刚联,带轮系统35通过键与动力装置32和底部框架34刚联。动力装置32、张紧装置33和带轮系统35均设置于底部框架34上,所述动力装置21与带轮系统35相连,带轮系统35上设有张紧装置33。
如图10所示,动力装置21包括:液压马达36、液压马达支架37、联轴器38、减速机39、动力输出主动轴40、轴承座41和带防尘罩的第一轴承42。液压马达36与液压马达支架37通过螺栓刚联,联轴器38分别通过键与液压马达36和减速机39刚联,动力输出主动轴40与减速机39通过普通平键刚联,动力输出主动轴40与轴承座41通过带防尘罩的轴承第一轴承42刚联。
液压马达36设置于液压马达支架37上,液压马达36通过联轴器38与减速机39的动力输入轴相连,减速机39上设有两个动力输出主动轴40,动力输出主动轴40通过第一轴承42设置于轴承座41上,动力输出主动轴40与带轮系统35相连;所述液压马达支架37和轴承座41分别固定于底部框架34上。
如图12所示,张紧装置33包括:张紧螺栓43、张紧螺母44、张紧固定板45、张紧卡板46、张紧拉环48和紧固螺栓49等。张紧螺栓43穿过张紧固定板45上的螺栓孔与张紧螺母44刚联,张紧螺栓43与张紧拉环48和张紧卡板46焊接形成一体,张紧卡板46卡在支撑骨架47的穿孔中,张紧固定板45通过紧固螺栓49与底架支撑骨架47刚联。
张紧螺栓43一端穿过张紧固定板45与张紧拉环48和张紧卡板46焊接形成一体,张紧螺栓43另一端上旋有张紧螺母44;张紧拉环48套在穿过底部框架34的穿孔的动力输出主动轴40上。
如图12所示,底部框架34包括:底架支撑前梁50、液压马达支座连接底板51、减速机连接板52、轴承座连接板53、支撑骨架47、支架支撑后梁54和同步带支撑板55。液压马达座连接底板51、减速机连接板52和轴承座连接板53通过焊接与底架支撑前梁50连接,底架支撑前梁50和底架支撑后梁54与支撑骨架47通过螺栓刚联。同步带支撑板55通过螺钉与支撑骨架47刚联。
两个支撑骨架47平行设置,两个支撑骨架47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底架支撑前梁50和底架支撑后梁54上,所述支撑骨架47上设有同步带支撑板55;所述底架支撑前梁50上分别设有用来固定液压马达支架37的液压马达支架连接底板51、用来固定减速机39的减速机连接板52、用来固定轴承座41的轴承座连接板53。每个支撑骨架47均为长条框架式结构。
如图13、图14所示,带轮系统35包括:主动轮56、同步带57、从动轮机构58、连接螺栓59和路锥托架60。从动轮机构58又包括:普通平键61、带防尘罩的第二轴承62、从动轴63、轴用卡簧64和从动轮65。同步带57连接在主动轮56和从动轮65上,路锥托架60通过连接螺栓59与同步带57刚联。从动轮65通过带防尘罩的第二轴承62与从动轴63刚联,从动轴63通过普通平键61与支撑骨架47刚联。
同步带57绕在主动轮56和从动轮机构58上,路锥托架60设置于同步带57上,所述主动轮56套设于动力装置32的动力输出主动轴40上。从动轮65通过第二轴承62设置于从动轴63上,从动轴63通过平键61联接于支撑骨架47上。路锥托架60上设有与路锥相配合的下凹弧形槽。
在工作前通过张紧装置33将同步带57张紧,然后将轴承座41固定在轴承座连接板53上,使张紧作用保持,然后调节张紧螺母44并移动张紧拉环48,防止工作时与动力输出主动轴40发生碰撞;工作过程中,液压马达36通过联轴器38带动减速机39转动,减速机39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主动轴40,进而带动动力输出主动轴40的转动,使同步带57转动,实现同步带上路锥的传送功能。
自动翻转翻板系统2和主体框架1如图16-图20所示,主体框架1与翻转装置75通过螺栓连接,滑动通道95与主体框架1通过导轨连接。
主体框架1包括:框架底部66、中间横支撑梁67、提升管支撑座68、框架顶部69、中间通道卡板70、路锥卡板71、纵支撑梁72和滑轮导轨73;框架顶部69和纵支撑梁72通过螺栓连接,纵支撑梁72与框架底部66通过螺栓连接,纵支撑梁72之间通过螺栓与中间横支撑梁67连接,形成总体框架,提升管支撑座68与总体框架通过螺栓连接,中间通道卡板70和路锥卡板71通过螺栓与纵支撑梁72通过螺栓连接,滑轮导轨73焊接在纵支撑梁72上。
翻转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系统76和翻板系统86,液压动力系统76与翻板系统86通过连接销轴和销座连接。
翻板系统86包括连接销座87、翻板支撑连接板88、路锥前卡板89、翻板支撑架90、连接合页91、路锥后卡板92、翻转板93和翻转斜板94;连接销座87与翻转板93通过螺栓连接,路锥前卡板89和路锥后卡板92通过螺栓与翻转板93连接,翻转斜板94与翻转板93通过焊接连接并由肋板支撑,翻转板93通过连接合页91与翻板支撑架90连接,保证翻转板93能够正常翻转,翻板支撑连接板88与翻板支撑架90通过焊接连接,翻板支撑连接板88与主体框架1的纵支撑梁73通过螺栓连接。
液压动力系统76包括连杆77、压缩弹簧78、连杆提升耳79、提升管卡座80、液压联动横梁81、第二液压缸82、第二液压缸支座83、提升管84和提升销轴85;其中第二液压缸支座83通过螺栓与主体框架1的纵支撑梁73连接,第二液压缸82通过销轴与第二液压缸支座83连接,液压联动横梁81通过销轴与第二液压缸82连接,提升管84与液压联动横梁81通过销轴连接,提升管卡座80通过螺栓与提升管84连接,连杆提升耳80和压缩弹簧78套在提升管84上并被上下卡座压紧,连杆77通过销轴与连杆提升耳79连接,提升销轴85与连杆77通过开口销连接。
滑动通道95包括通道支撑板96、滑轮组97、滑轮连接板98和通道板99,滑轮组97通过螺栓与滑轮连接板98连接,滑轮连接板98与通道板99通过螺钉连接,通道板99与通道支撑板96连接构成一体形成支撑体。
动翻转仓储系统在底架举升系统停止时工作,举升过程底架部分上升,底架横梁与滑动通道95接触使之上升,在力的作用下滑动通道95沿滑轮导轨74上升,此时液压缸动力系统76的第二液压缸82开始工作,带动液压联动横梁81上升,三个提升管84同时上升,分别带动拉杆77上移,在销轴的作用下翻转板93以连接合页91中心轴为中心向上翻转,翻转到一定角度后停止,举升底架系统此时举升到最高点,同时第二液压缸82回返,在连杆77作用下翻转板恢复到水平位置,举升系统下移,底架部分能顺利通过翻转板93间的空隙,而路锥落在翻转板93上,路锥卡板72和中间通道卡板保证路锥的位置,而不致滑移。
剪式自动举升系统4如图21所示,包括第三液压缸101,举升臂部件,举升臂部件包括举升臂Ⅰ107、举升臂Ⅱ108,举升臂Ⅰ107与举升臂Ⅱ108连接,第三液压缸101与举升臂部件连接,其中举升臂Ⅰ108上端设有举升臂固定支座100,举升臂Ⅱ108上端设有导轨105,举升臂Ⅱ108与下导轨106连接。举升臂固定支座100固定端与举升臂Ⅰ107通过销轴连接。举升臂Ⅰ107与举升臂Ⅱ108在中间部位通过举升连接轴102连接。第三液压缸101与举升臂部件通过销轴连接。举升臂Ⅱ108与下导轨通过导轮105连接。上导轨103和举升臂固定支座100上分别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平衡调节螺栓104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第三液压缸101在油压的作用下伸长,使举升臂Ⅰ107受力,在力的作用下,导轮105沿上导轨103、下导轨106移动,迫使举升臂Ⅰ107与举升臂Ⅱ108之间夹角改变,上平面与下平面距离增加,实现举升功能;举升功能完成后,第三液压缸101内压力消失,举升上平面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移动到平衡调节螺栓104与下导轨105接触,在4个平衡调节螺栓的作用下,举升系统恢复原来状态,实现复位功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包括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自动翻转翻板系统、剪式自动举升系统和主体框架,所述剪式自动举升系统设置于主体框架中最底部,剪式自动举升系统上部连接有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与设置于主体框架一侧的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相连,自动翻转翻板系统设置于主体框架内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路锥双向自动进出仓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压仓装置;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所述前部框架和后部框架之间设有固定于前述两者上部的路锥通道板;
所述前部框架包括支撑下前横梁、支撑上前横梁和四根纵支撑前梁,所述四根纵支撑前梁平行间隔设置,其中,中间两根纵支撑前梁间距小于与其它两根纵支撑前梁的间距,支撑下前横梁和支撑上前横梁分别焊接在四根纵支撑前梁的两端组成一框架结构;
所述后部框架包括支撑下后横梁、支撑上后横梁和四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纵支撑后梁,其中,中间两根纵支撑后梁间距小于与其它两根纵支撑后梁的间距,支撑下后横梁和支撑上后横梁分别焊接在四根纵支撑后梁的两端组成一框架结构;
所述路锥通道板有四块,分别固定于四根纵支撑前梁和四根纵支撑后梁上;
所述路锥通道板上设有两个平行的、不在同一直线上、位置高度不相同两个纵向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压仓装置包括联动横梁,联动横梁上部设有若干压仓弹簧装置,压仓弹簧装置固定于支撑框架的支撑上前横梁上;联动横梁下部分别连接有与支撑框架的锥通道板相配合的联动机构和液压机构;
所述压仓弹簧装置包括弹簧支座、带螺纹的阶梯轴和压仓弹簧,所述带螺纹的阶梯轴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联动横梁上,阶梯轴通过套在其上的弹簧支座固定于支撑框架的支撑上前横梁上,弹簧支座下部的阶梯轴上套有压仓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上端与联动横梁固定连接的压仓联动杆,压仓联动杆通过卡在其上的联动杆支座固定于支撑框架的纵支撑前梁上,压仓联动杆的下端连接有压仓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压仓机构包括压仓轴连接件,压仓轴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交错连接有不同心的销轴和压仓轴,所述销轴前端为开口销,所述开口销固定于支撑框架的纵支撑后梁上;所述压仓轴上通过导向键套接有压仓爪;所述压仓爪上设有两个与所对应的路锥通道板上的两个纵向槽相对应伸出板;
所述液压机构包第一括液压缸和第一液压缸支座,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伸出端与联动横梁中部相连,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缸支座固定于支撑框架的纵支撑前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路锥双向自动传送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张紧装置、底部框架和带轮系统,所述动力装置、张紧装置和带轮系统均设置于底部框架上,所述动力装置与带轮系统相连,带轮系统上设有张紧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设置于液压马达支架上,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相连,减速机上设有两个动力输出主动轴,动力输出主动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于轴承座上,动力输出主动轴与带轮系统相连;所述液压马达支架和轴承座分别固定于底部框架上;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螺栓,张紧螺栓一端穿过张紧固定板与张紧拉环和张紧卡板焊接形成一体,张紧螺栓另一端上旋有张紧螺母;所述张紧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底部框架上,所述张紧卡板卡在底部框架上的穿孔中,张紧拉环套在穿过底部框架的穿孔的动力输出主动轴上;
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底架支撑前梁、底架支撑后梁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骨架,所述两个支撑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底架支撑前梁和底架支撑后梁上,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同步带支撑板;所述底架支撑前梁上分别设有液压马达支架连接底板、减速机连接板、轴承座连接板;
所述每个支撑骨架均为长条框架式结构;
所述带轮系统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机构、同步带和路锥托架,所述同步带绕在主动轮和从动轮机构上,路锥托架设置于同步带上,所述主动轮套设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主动轴上;
所述从动轮机构包括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二轴承设置于从动轴上,从动轴通过平键联接于支撑骨架上;
所述路锥托架上设有与路锥相配合的下凹弧形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自动翻转翻板系统包括翻转装置和滑动通道;所述翻转装置通过螺栓与主体框架相连,滑动通道通过导轨与主体框架连接;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系统和翻板系统,液压动力系统与翻板系统通过连接销轴和销座连接;
所述翻板系统包括连接销座、翻板支撑连接板、路锥前卡板、翻板支撑架、连接合页、路锥后卡板、翻转板和翻转斜板;连接销座与翻转板通过螺栓连接,路锥前卡板和路锥后卡板通过螺栓与翻转板连接,翻转斜板与翻转板通过焊接连接并由肋板支撑,翻转板通过连接合页与翻板支撑架连接,翻板支撑连接板与翻板支撑架通过焊接连接,翻板支撑连接板与主体框架的纵支撑梁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连杆、压缩弹簧、连杆提升耳、提升管卡座、液压联动横梁、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支座、提升管和提升销轴;其中第二液压缸支座通过螺栓与主体框架的纵支撑梁连接,第二液压缸通过销轴与第二液压缸支座连接,液压联动横梁通过销轴与第二液压缸连接,提升管与液压联动横梁通过销轴连接,提升管卡座通过螺栓与提升管连接,连杆提升耳和压缩弹簧套在提升管上并被上下卡座压紧,连杆通过销轴与连杆提升耳连接,提升销轴与连杆通过开口销连接;
所述滑动通道包括通道支撑板、滑轮组、滑轮连接板和通道板,所述滑轮组通过螺栓与滑轮连接板连接,滑轮连接板与通道板通过螺钉连接,通道板上设有通道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剪式自动举升系统包括第三液压缸,举升臂部件,第三液压缸与举升臂部件连接,举升臂部件包括举升臂Ⅰ、举升臂Ⅱ,举升臂Ⅰ与举升臂Ⅱ连接,其中举升臂Ⅰ上端设有举升臂固定支座,举升臂Ⅱ上端设有导轨,举升臂Ⅱ与下导轨连接;
所述举升臂固定支座固定端与举升臂Ⅰ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举升臂Ⅰ与举升臂Ⅱ在中间部位通过举升连接轴连接;
所述第三液压缸与举升臂部件通过销轴连接;
所述举升臂Ⅱ与下导轨通过导轮连接;
所述上导轨和举升臂固定支座上分别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平衡调节螺栓配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其特征是,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框架底部、中间横支撑梁、提升管支撑座、框架顶部、中间通道卡板、路锥卡板、纵支撑梁和滑轮导轨;框架顶部和纵支撑梁通过螺栓连接,纵支撑梁与框架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纵支撑梁之间通过螺栓与中间横支撑梁连接形成总体框架,提升管支撑座与总体框架通过螺栓连接,中间通道卡板和路锥卡板通过螺栓与纵支撑梁通过螺栓连接,滑轮导轨焊接在纵支撑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06953.2U CN205444010U (zh) | 2015-12-25 | 2015-12-25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06953.2U CN205444010U (zh) | 2015-12-25 | 2015-12-25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444010U true CN205444010U (zh) | 2016-08-10 |
Family
ID=56579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0695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44010U (zh) | 2015-12-25 | 2015-12-25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44401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07178A (zh) * | 2015-12-25 | 2016-04-20 | 山东科技大学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CN109208502A (zh) * | 2018-09-21 | 2019-01-15 | 江南大学 | 一种曲柄滑块式核检测投放装置 |
-
2015
- 2015-12-25 CN CN201521106953.2U patent/CN20544401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07178A (zh) * | 2015-12-25 | 2016-04-20 | 山东科技大学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CN105507178B (zh) * | 2015-12-25 | 2018-08-31 | 山东科技大学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CN109208502A (zh) * | 2018-09-21 | 2019-01-15 | 江南大学 | 一种曲柄滑块式核检测投放装置 |
CN109208502B (zh) * | 2018-09-21 | 2021-02-23 | 江南大学 | 一种曲柄滑块式核检测投放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07178A (zh)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
CN102491097B (zh) | 一种扁钢自动收集堆垛机 | |
CN100554102C (zh) | 可拆式输送机 | |
CN205444010U (zh) | 高速路自动布放回收路锥仓储系统总成 | |
CN201980683U (zh) | 积放双链座椅输送线 | |
CN101823632A (zh) | 一种整体俯仰堆料机 | |
CN1958409B (zh) | 一种堆垛机及立体货架 | |
CN105625208B (zh) | 公路路锥布放与回收翻转仓储系统 | |
CN203938193U (zh) | 一种托盘拆码垛机 | |
CN104153613A (zh) | 一种家庭立体停车库 | |
CN202518984U (zh) | 免烧砖液压双联动运输机 | |
CN103303841A (zh) | 一种带横向水平移动装置的液压升降台 | |
CN206767140U (zh) | 一种薄膜回收生产线上料装置 | |
CN207121374U (zh) | 一种单驱动双链条传动的四柱升降机 | |
CN205933012U (zh) | 多功能起重跨运车 | |
CN112811145A (zh) | 翻转移载机和基于多锅翻转破碎的翻转出料设备 | |
CN206679805U (zh) | 一种自动翻转台 | |
CN103253611B (zh) | 一种带纵向水平移动装置的液压升降台 | |
CN103662872B (zh) | 一种纵横向可移动调节的自动整料装车机 | |
CN201424263Y (zh) | 多工位游走智能型垃圾压块装置 | |
CN104943595B (zh) | 一种甘蔗转运车的车厢提升装置 | |
CN2910681Y (zh) | 带液压吊具的铰接式拖拉机 | |
CN100352756C (zh) | 举升装置 | |
CN203319634U (zh) | 一种带纵向水平移动装置的液压升降台 | |
CN202518146U (zh) | 自装卸挂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