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36250U -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36250U
CN205436250U CN201520974040.6U CN201520974040U CN205436250U CN 205436250 U CN205436250 U CN 205436250U CN 201520974040 U CN201520974040 U CN 201520974040U CN 205436250 U CN205436250 U CN 205436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briquetting
ultrasonic transducer
wafer
electrode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40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雄斌
邱宝兰
储著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elomatik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elomatik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elomatik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elomatik Machiner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40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36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36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362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包括预应力螺杆以及套设于预应力螺杆上的晶片组,晶片组包括若干片电极片和陶瓷晶片,若干片电极片与陶瓷晶片间隔设置,若干片电极片均分别电连接有导线,若干片电极片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线孔,导线的一端伸入导线孔并与电极片固接,导线与电极片之间形成了埋入式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的导线焊接于电极片表面相比,本申请的导线伸入到电极片内部使导线与电极片的连接更稳固,且便于电子在电极片与导线之间的移动,使导电性能更好;导线埋入式的连接方式,也避免了电极片与电极片之间的短路,增强了换能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超声换能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换能器目前主要的用途有:超声清洗、超声焊接、超声治疗、超声检测、超声化学等等。其中超声波清洗和超声波焊接以及超声化学对换能器功率要求较高,单个换能器振子需要有较大的功率容量。在大功率超声换能器中,换能器的实际输出功率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机械极限是制约换能器输出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结构包括预应力螺杆以及依次套接于所述预应力螺杆的换能器输出端、陶瓷晶片与电极片组、晶片压块、压块螺母,其中换能器输出端、陶瓷晶片与电极片组、晶片压块、压块螺母均开设有通孔,超声换能器与电源通过正、负极导线连接,正、负极导线分别焊接于超声换能器的正、负电极片上,由于超声换能器需要经常移动,且在超声换能过程中产生一些震动等均会导致导线与电极片的连接不稳固,导致超声换能器在使用中性能不稳定,甚至损坏,以致超声换能器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正、负极导线分别与正、负电极片连接稳固,并且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换能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包括预应力螺杆以及套设于预应力螺杆上的晶片组,晶片组包括若干片电极片和若干片陶瓷晶片,若干片电极片与若干片陶瓷晶片间隔设置,若干片电极片均分别电连接有导线,若干片电极片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线孔,每个导线的一端伸入导线孔并与其对应的电极片固接。
进一步,若干片电极片上均开设有螺钉孔,螺钉孔内设有螺钉,每个导线通过螺钉与对应的电极片固接。
进一步,螺钉孔的轴向垂直于导线孔的轴向。
进一步,每片电极片的厚度均大于等于4mm。
进一步,导线的线芯直径大于等于2mm。
进一步,导线孔为阶梯沉孔。
进一步,还包括晶片压块和压块螺母,晶片压块和压块螺母均设有通孔,晶片压块与压块螺母均套接于预应力螺杆,晶片压块的一端抵接于晶片组,晶片压块的另外一端抵接于压块螺母。
进一步,晶片压块靠近压块螺母的一端设有沉孔,压块螺母设置于沉孔内。
进一步,晶片压块抵接于晶片组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电极片。
进一步,预应力螺杆与晶片组之间设有绝缘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包括预应力螺杆以及套设于预应力螺杆上的晶片组,晶片组包括若干片电极片和若干片陶瓷晶片,若干片电极片与若干片陶瓷晶片间隔设置,若干片电极片均分别电连接有导线,若干片电极片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线孔,每个导线的一端伸入导线孔并与其对应的电极片固接,导线与电极片之间形成了埋入式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的导线焊接于电极片表面相比,本申请的导线伸入到电极片内部使导线与电极片的连接更稳固,且便于电子在电极片与导线之间的移动,使导电性能更好;导线埋入式的连接方式,也避免了电极片与电极片之间的短路,增强了换能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包括有:
1——预应力螺杆、
2——晶片组、
3——陶瓷晶片、
4——电极片、
5——绝缘套、
6——晶片压块、
7——压块螺母、
8——沉孔、
9——导线孔、
10——螺钉孔、
11——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包括预应力螺杆1以及套设于预应力螺杆1上的晶片组2、晶片压块6、压块螺母7以及输出端11,晶片组2包括若干片电极片4和若干片陶瓷晶片3,若干片电极片4与若干片陶瓷晶片3间隔设置,若干片电极片4均分别电连接有导线,若干片电极片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线孔9,每个导线的一端伸入导线孔9并与其对应的电极片4固接。若干片电极片4上均分别开设有螺钉孔10,螺钉孔10内设有螺钉,每个导线通过螺钉与其对应的电极片4固接。螺钉连接比焊接坚固耐用,耐振动、耐弯折,导线与电极片4连接稳定性好。螺钉孔10的轴向垂直于导线孔9的轴向,便于螺钉从垂直方向顶紧导线的线芯。每片电极片4的厚度均大于等于4mm。侧壁要开导线孔9,电极片4需要有一定的厚度,电极片4厚度增加,进一步增强导线与电极片4的导电性能,且电极片4不易损耗,进一步提到产品稳定性。导线的线芯直径大于等于2mm。导线线芯直径加大,增强导线与电极片4导电性能,导线孔9为阶梯沉孔,便于导线插入及导线线芯的固定,使导线固定稳固。
如图2、图4所示,晶片压块6和压块螺母7均设有通孔,晶片压块6与压块螺母7均套接于预应力螺杆1,晶片压块6的一端抵接于晶片组2,晶片压块6的另外一端抵接于压块螺母7。晶片压块6靠近压块螺母7的一端设有沉孔8,压块螺母7设置于沉孔8内。晶片压块6抵接于晶片组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电极片4。产品整体性好,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预应力螺杆1与晶片组2之间设有绝缘套5。与现有技术在晶片组2的通孔的内侧面涂覆绝缘材料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预应力螺杆1于晶片组2之间增设绝缘套5的技术方案,使晶片组2与预应力螺杆1之间保持绝缘,绝缘效果更好,且绝缘套5对晶片组2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防止涂覆的绝缘材料在震动中产生的磨损,稳定性好,使超声换能器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包括预应力螺杆1以及套设于预应力螺杆1上的晶片组2,晶片组2包括若干片电极片4和陶瓷晶片3,若干片电极片4与陶瓷晶片3间隔设置,若干片电极片4均分别电连接有导线,若干片电极片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线孔9,导线的一端伸入导线孔9并与电极片4固接,导线与电极片4之间形成了埋入式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的导线焊接于电极片4表面相比,本申的导线伸入到电极片4内部使导线与电极片4的连接更稳固,且便于电子在电极片4与导线之间的移动,使导电性能更好;导线埋入式的连接方式,也避免了电极片4与电极片4之间的短路,增强了换能器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预应力螺杆上的晶片组,所述晶片组包括若干片电极片和若干片陶瓷晶片,所述若干片电极片与若干片陶瓷晶片间隔设置,所述若干片电极片均分别电连接有导线,所述若干片电极片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线孔,每个所述导线的一端伸入所述导线孔并与其对应的所述电极片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片电极片上均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内设有螺钉,每个所述导线通过所述螺钉与对应的所述电极片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导线孔的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每片电极片的厚度均大于等于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线芯直径大于等于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孔为阶梯沉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片压块和压块螺母,所述晶片压块和所述压块螺母均设有通孔,所述晶片压块与所述压块螺母均套接于所述预应力螺杆,所述晶片压块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晶片组,所述晶片压块的另外一端抵接于所述压块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压块靠近所述压块螺母的
一端设有沉孔,所述压块螺母设置于所述沉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压块抵接于所述晶片组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电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螺杆与所述晶片组之间设有绝缘套。
CN201520974040.6U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36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4040.6U CN205436250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4040.6U CN205436250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36250U true CN205436250U (zh) 2016-08-10

Family

ID=5717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4040.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36250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362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9960A (zh) * 2015-11-30 2016-02-03 必诺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CN106179932A (zh) * 2016-09-07 2016-12-07 哈尔滨龙声超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环导线连接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9960A (zh) * 2015-11-30 2016-02-03 必诺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CN105289960B (zh) * 2015-11-30 2018-02-16 必诺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CN106179932A (zh) * 2016-09-07 2016-12-07 哈尔滨龙声超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环导线连接结构
CN106179932B (zh) * 2016-09-07 2018-12-18 哈尔滨龙声超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环导线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6250U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JP2007279724A5 (zh)
EP2453445A3 (en) Power and/or telecommunication cable comprising a reinforced ground-check conductor
CN203015835U (zh) 雾化器组件的导电机构、雾化器组件及电子香烟
WO2010080634A3 (en) Piezoelectric quasi-resonance motors based on acoustic standing waves with combined resonator
EP2362500A3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ables and electric apparatus
CN105289960A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超声换能器
CN103901113A (zh) 超声衍射法探头
CN201204307Y (zh) 伸缩插座
CN202797092U (zh) 一种复合压电微能源发生器
JP6559260B2 (ja)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CN205385259U (zh) 一种带均压装置的穿墙套管
CN207521783U (zh) 高频振动刀把装置
CN206864671U (zh) 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
CN206009167U (zh) 用于功率超声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环银层保护装置
CN202730256U (zh) 一种带表面导流槽的电极
CN208864321U (zh) 一种金盘电极
CN206098787U (zh) 一种压缩机插接一体式线接头
CN106357106B (zh) 一种极性快速转换的直流高压发生器及其方法
KR200488030Y1 (ko) 한국용 구형 콘센트
CN201674310U (zh) 一种端盖组件和微型马达
CN105390282B (zh) 一种带消声装置的电容元件
CN203260492U (zh) 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
KR200424259Y1 (ko) 피부관리장치
CN215011076U (zh) 一种谐振频率跟踪的超声驱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