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7804U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7804U
CN205427804U CN201620188950.6U CN201620188950U CN205427804U CN 205427804 U CN205427804 U CN 205427804U CN 201620188950 U CN201620188950 U CN 201620188950U CN 205427804 U CN205427804 U CN 205427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sub
display panel
contro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89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鹏
杨康鹏
吴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889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7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7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7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层,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触控感测电极层,所述触控感测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触控感测电极,且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为多条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兴起,电容式触摸屏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与触摸屏的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容,根据检测电极上的电流变化,可以得出触摸点位置。
现有架构中,需要分别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制作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其中触控感测电极是在彩膜基板上表面镀一层透明导电薄膜,然后在彩膜基板外围区域通过金属引线将触控感测电极连接至柔性线路板,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至驱动芯片的相应引脚。因此传统的触控显示面板制作工艺复杂,并且触控感测电极的阻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以实现减少触控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层,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触控驱动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触控感测电极层,所述触控感测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触控感测电极,且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为多条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触控感测电极层设置为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触控感测电极,且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为多条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透明导电薄膜式触控感测电极层,显著减小了触控感测电极层的阻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其中,第一基板100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层110,触控驱动电极层11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触控驱动电极111。所述第二基板200包括触控感测电极层210,所述触控感测电极层21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触控感测电极211,且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211为多条导线212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图1中示例性的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一定夹角。
本实施例通过将触控感测电极层设置成多个平行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触控感测电极,并且设置子触控感测电极为多条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透明导电薄膜式触控感测电极层,可以显著减小触控感测电极层的阻抗。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摸感测线213。其中,至少一条触摸感测线213(图1示例性的设置一条)与一对应的子触控感测电极211连接。并且触摸感测线213与子触控感测电极211在同一制作工艺中,由同种材料制成。由于子触控感测电极211为多条导线212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因此可以在同一制作工艺中,采用同种材料制成触摸感测线213和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两道工艺分别形成触摸感测线和子触控感测电极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减少工艺制程,提升良率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每个子触控感测电极211可以与多条触摸感测线213电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单条触摸感测线213断裂引起触控失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每个子触控感测电极211所对应的触摸感测线213的数量不作限制。
图3中示例性的设置连接奇数行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触摸感测线213,与连接偶数行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触摸感测线213位于第二基板的相对侧,即图3中将连接奇数行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触摸感测线213设置在第二基板的左侧,将连接偶数行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触摸感测线213设置在第二基板的右侧,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减减小周边电路区的宽度,进而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触控显示面板中各元器件设置位置的实际情况,将所有的触摸感测线213均设置在第二基板的同一侧,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示例性的设置触摸感测线213为实心的金属导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优选的还可以设置触摸感测线213为多条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进一步降低触摸感测线213的阻抗,以及防止触摸感测线213断线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电极层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下面将就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单元112,每个所述像素单元112包括多个子像素113(例如子像素R、子像素G和子像素B)。沿像素单元112排布的阵列行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212间隔一个像素单元11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如图5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基板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单元112,每个所述像素单元112包括多个子像素113(例如子像素R、子像素G和子像素B)。沿像素单元112排布的阵列行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212间隔两个像素单元11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如图6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基板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单元112,每个所述像素单元112包括多个子像素113(例如子像素R、子像素G和子像素B)。沿像素单元112排布的阵列行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212间隔一个子像素11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子触控感测电极的局部俯视图。如图7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基板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单元112,每个所述像素单元112包括多个子像素113(例如子像素R、子像素G和子像素B)。沿像素单元112排布的阵列行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212间隔四个子像素113。
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7仅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例,只要保证沿像素单元排布的阵列行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间隔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或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即可,本实用新型对间隔的像素单元以及子像素的数量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沿像素单元排布的阵列列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间隔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图4-图7示例性的设置沿像素单元112排布的阵列列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212间隔一行像素单元112。本实用新型对间隔的像素单元的行数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设置子触控感测电极在第二基板内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基板的黑矩阵内。即网格状结构中的多条导线在第二基板内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基板的黑矩阵内。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子触控感测电极的网格结构不影响各像素单元的开口率。
需要说明的是,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极层可以单独作为触控用的电极,也可以复用为用以显示的公共电极层,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显示状态的工作模式下,触控驱动电极层起到提供公共电压的作用;而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状态的工作模式下,触控驱动电极层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触控驱动电极层与公共电极层复用,可以进一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触控驱动电极层与公共电极层复用,在制作过程中只需一次刻蚀工艺,无需对触控驱动电极层与公共电极层分别制作掩膜板,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制程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触控感测电极层既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近邻第一基板的一侧,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优选的,本实施例设置触控感测电极层位于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将触控感测电极层设置在第二基板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将色阻层等设置在第二基板近邻第一基板的一侧,便于在第二基板上绑定柔性线路板,用于接收触控感测电极产生的触控感测信号。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相交的多条数据线120和多条扫描线130。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数据线120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扫描线130的延伸方向相同。绝缘相交的多条数据线120和多条扫描线130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各子像素呈阵列式排布。本实施例示例性的设置阵列行方向,子触控感测电极211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导线间隔一个子像素。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层140,像素电极层与触控驱动电极层110电性绝缘。像素电极层140可以位于触控驱动电极层110的上方或下方。图8示例性的将像素电极层140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层110的上方,且将触控驱动电极层110复用为公共电极层。每个子像素均包括一个晶体管150,晶体管150的源极与对应的数据线120电性连接,晶体管150的漏极与像素电极层140中对应的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晶体管150的栅极与对应的扫描线130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处理一帧画面的时间分为显示阶段和触控阶段,触控驱动电极层110在显示阶段时接收公共电极信号,在触控阶段时接收触控驱动信号,通过对触控驱动电极110分时驱动,实现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具体地,触控阶段时,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110中的各子触控驱动电极111被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检测电极层210中的各子触控感测电极211输出检测信号,各子触控驱动电极111与各子触控感测电极211之间耦合,从而改变子触控驱动电极111和子触控感测电极211之间的电容量。检测触控点位置的方法为对各子触控驱动电极111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同时在各子触控感测电极211接收输出的检测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子触控驱动电极111和子触控感测电极211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控显示面板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
其中,本实施例中触控驱动电极层和触摸感测线可采用各种金属或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还可以设置相邻两条子触控驱动电极的间隙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数据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交叠。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划分的子触控驱动电极的间隙显示可见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数据线之间可以设置一子触控驱动电极,还可以是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垂直方向上,每个子触控驱动电极覆盖多条数据线。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8中所示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诸多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在图中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相同之处在后续附图中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触控显示装置400包括上述各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30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支持触控显示装置正常工作的电路及器件,上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纸、电子相框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各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因此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与触控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411、第二柔性电路板412、第一驱动芯片413、第二驱动芯片414以及连接器415。其中,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各子触控感测电极211通过触摸感测线213与第二柔性电路板412相连;第二柔性电路板41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芯片414;第一驱动芯片413设置在第一基板100上。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各子触控驱动电极111通过触摸驱动线114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413相连。第一柔性电路板411与第一驱动芯片413相连。第一柔性电路板411通过连接器415与第二柔性电路板412连接。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411、第二柔性电路板412、第一驱动芯片413以及连接器415;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各子触控感测电极211通过触摸感测线213与第二柔性电路板412相连;第一驱动芯片413设置在第一基板100上,触控显示面板300中的各子触控驱动电极111通过触摸驱动线114与第一驱动芯片413相连;第一柔性电路板411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413相连;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11通过连接器415与第二柔性电路板412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层,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触控驱动电极;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触控感测电极层,所述触控感测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子触控感测电极,且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为多条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触摸感测线;
其中,至少一条所述触摸感测线与一对应的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连接;所述触摸感测线与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在同一制作工艺中,由同种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测线为多条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
沿像素单元排布的阵列行方向,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所述导线间隔至少一个所述像素单元,或间隔至少一个子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像素单元排布的阵列列方向,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的网格状结构中相邻所述导线间隔至少一行所述像素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触控感测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内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黑矩阵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层复用为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划分为多个平行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子触控驱动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相交的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扫描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以及连接器;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各子触控感测电极通过触摸感测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相连;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芯片;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各子触控驱动电极通过触摸驱动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相连;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相连;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二柔性电路板、第一驱动芯片以及连接器;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各子触控感测电极通过触摸感测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相连;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各子触控驱动电极通过触摸驱动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相连;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相连;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
CN201620188950.6U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427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8950.6U CN205427804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8950.6U CN205427804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7804U true CN205427804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8950.6U Active CN205427804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780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5236A (zh) * 2016-10-11 2017-0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287620A (zh) * 2017-01-09 2018-07-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其触摸感应装置
CN108829283A (zh) * 2018-05-28 2018-11-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58526A (zh) * 2019-12-30 2020-05-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60949B2 (en) 2020-11-06 2022-10-0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5236A (zh) * 2016-10-11 2017-02-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445236B (zh) * 2016-10-11 2021-04-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287620A (zh) * 2017-01-09 2018-07-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其触摸感应装置
CN108287620B (zh) * 2017-01-09 2021-03-26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其触摸感应装置
CN108829283A (zh) * 2018-05-28 2018-11-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29283B (zh) * 2018-05-28 2022-03-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58526A (zh) * 2019-12-30 2020-05-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58526B (zh) * 2019-12-30 2024-04-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60949B2 (en) 2020-11-06 2022-10-0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0749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855762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22128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3809316B (zh)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509447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013086B2 (en)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793118B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205427804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571715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9870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20906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以及显示装置
CN104407760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9811227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04503648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698666B (zh)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3927070B (zh) 一种内嵌式电磁触摸显示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9782941A (zh) 带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4022127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205353991U (zh) 一种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触控显示装置
CN104991683A (zh)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27071B (zh)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3995617A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其操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460080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93144A (zh) Ltps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5375424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