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5990U -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5990U
CN205425990U CN201520786563.8U CN201520786563U CN205425990U CN 205425990 U CN205425990 U CN 205425990U CN 201520786563 U CN201520786563 U CN 201520786563U CN 205425990 U CN205425990 U CN 205425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ter
nacelle
rear end
end shelter
carrier 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65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玮
朱奕
范玉林
袁企乡
卢皓
徐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COMPUTER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207865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5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5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5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系统包括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前端方舱通过光纤与后端方舱连接,前端方舱通过箭地连接电缆与运载火箭连接;前端方舱包括地面电源、控制设备、测量设备以及数据传输设备,地面电源、控制设备、测量设备以及数据传输设备设置于多个机柜中,多个机柜之间的连线设置在所述前端方舱底部;后端方舱包括多个操控台、多个单人工作台、多个双人工作台、多台大屏幕显示器和多台翻盖式计算机,通过操控台遥控前端方舱内的设备,执行整个测发流程,显示测试信号。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可连接一运输底盘便于运输。

Description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分为前后端两大部分,前端部分位于火箭发射塔架上,一般需要占据若干层发射塔架平台的空间,后端部分位于发射指挥大厅中,前后端通过光纤连接。这样的系统布局复杂,设备繁多。由于每次发射前后需要将测发控系统所有设备打包整理、存放在特定的维护区域,因此电缆和设备连接展开、撤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现代的运载火箭正往快速、机动的方向发展,庞大、复杂的测发控系统成为制约运载火箭快速机动发射的重大因素。基于军用方舱结构的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首次将军用方舱结构形式应用在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中,整套系统分为前、后两个方舱,分别对应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方舱间通过光纤连接。方舱内的电缆为固定铺设,不需要重复连接、断开,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方舱还可通过专运底盘车方便、快捷地运输。
虽然军用方舱在导弹武器等型号的测试设备、指挥设备中有所应用,但在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领域,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分别与运载火箭和后端方舱连接,包括: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以及舱体;
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分别通过避震器安装在所述舱体内;
所述舱体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顶式空调,所述舱体的底面设有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所述强电电缆线槽还设有用于增强电磁隔离的屏蔽层;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通过所述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实现布线;
所述舱体还设有用于整体移动的移动底盘。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舱体在安装有所述电源机柜的一侧以及安装有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的一侧各设有一个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与机柜直接形成供维修人员活动的维修区;
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均为背面维护式机柜。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安装于所述舱体的同一侧,所述电源机柜安装在所述舱体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电源机柜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的安装位置之间设置有便携式机柜存贮位,所述便携式机柜存贮位与所述舱体的大门相对。
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后端方舱,分别与前端方舱和遥测设备连接,包括舱体、操控台、工作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
所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安装于所述舱体内的仓顶,悬于若干所述操控台上方并朝向所述操作台和工作台;所述操控台和工作台均通过避震器安装在所述舱体内;
所述舱体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顶式空调,所述舱体的底面设有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所述强电电缆线槽还设有用于增强电磁隔离的屏蔽层;所述操控台、工作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通过所述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实现布线;
所述舱体还设有用于整体移动的移动底盘。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工作台包括单人工作台和双人工作台;所述单人工作台和双人工作台均嵌设有翻盖式计算机。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移动底盘都为运输轮。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舱体都包括钢板外壳、钢筋框架中层、聚酯泡沫内层;所述钢筋中层与钢板外壳焊接固定,所述聚酯泡沫填充满所述钢筋框架中层并形成所述舱体的内壁;
所述聚酯泡沫形成所述内壁的表面还涂有防静电材料。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舱体侧壁上都设置有抽风口和壁盒;
所述抽风口从内到外设置有风扇、金属屏蔽网、防尘网;
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都通过所述壁盒与外部通信和接电。
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包括所述的前端方舱和所述的后端方舱,所述前端方舱通过箭地连接电缆与运载火箭连接,通过光纤与所述后端方舱连接,所述后端方舱通过光纤连接遥测设备;
所述全段方舱在测试时向运载火箭提供地面供电和测发控激励信号,并采集火箭反馈信号,所述后端方舱用于通过与操控台遥控前端方舱内的设备,执行整个测发流程,显示测试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前端方舱通过箭地连接电缆直接与运载火箭对接,前端、后端方舱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原本在各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大量电缆,每次需要人工手动断开、连接。在采用军用方舱结构形式后,这些电缆直接一次性固定在方舱内部,无需每次断开、连接。
方舱机柜内的设备采用后维护形式,即通过进入维护区拔下设备后断开电缆,再从机柜前部抽出设备。
由于方舱结构形式具备底盘运输能力,每次发射前后,只需要通过专用车辆将方舱整体运输至特定区域即可,避免了设备来回单独的搬运。
采用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具备快速、机动、灵活等优势,为未来新型运载火箭的快速、机动测试发射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设计的创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在火箭发射场的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架构图;
图2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后端方舱外形示意图;
图3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示意图;
图4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后端方舱示意图;
图5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设备布局示意图;
图6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后端方舱设备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如图1所示分别与运载火箭和后端方舱连接,包括如图3和图5所示的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以及舱体;
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分别通过避震器安装在所述舱体内;
所述舱体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顶式空调,所述舱体的底面设有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所述强电电缆线槽还设有用于增强电磁隔离的屏蔽层;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通过所述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实现布线;
所述舱体还设有用于整体移动的移动底盘。
顶式空调的空调外设于方舱顶部,且外形较为扁平。该顶式空调的设计有利于方舱整体保持方形结构,便于在火车或其他运输车辆上的装载运输。
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利于电磁隔离,而通常情况下将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分别设置在方舱相对的两条棱边内,以保证两线槽之间间隔的最大化。
由于方舱内安装了各种电子设备,因此电磁隔离也是方舱设计的重点,整个方舱内壁都涂有防静电材料,抽风口也设置有金属屏蔽网,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止电磁干扰或电磁泄漏。
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的背面都设有电缆绑扎支架,该电缆绑扎支架用于固定机柜的各种外接电缆。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舱体在安装有所述电源机柜的一侧以及安装有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的一侧各设有一个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与机柜直接形成供维修人员活动的维修区;
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均为背面维护式机柜。
所述背面维护式机柜即为在机柜的背面设置维修位置,以便维修人员从维修门进入后对机柜的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安装于所述舱体的同一侧,所述电源机柜安装在所述舱体的另一侧。将电源机柜与其他机柜都分离开来设置,由于防止电源设备的强电干扰。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电源机柜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的安装位置之间设置有便携式机柜存贮位,所述便携式机柜存贮位与所述舱体的大门相对。所述便携式机柜存贮位的设计有利于便携式机柜存的安放。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后端方舱,如图1所示,分别与前端方舱和遥测设备连接,包括如图4和图6所示的舱体、操控台、工作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
所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安装于所述舱体内的仓顶,悬于若干所述操控台上方并朝向所述操作台和工作台;所述操控台和工作台均通过避震器安装在所述舱体内;
所述舱体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顶式空调,所述舱体的底面设有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所述强电电缆线槽还设有用于增强电磁隔离的屏蔽层;所述操控台、工作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通过所述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实现布线;
所述舱体还设有用于整体移动的移动底盘。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工作台包括单人工作台和双人工作台;所述单人工作台和双人工作台均嵌设有翻盖式计算机。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移动底盘都为运输轮。所述移动底盘也可以是履带等移动装置,用于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移动运输,实现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的可移动化。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舱体都包括钢板外壳、钢筋框架中层、聚酯泡沫内层;所述钢筋中层与钢板外壳焊接固定,所述聚酯泡沫填充满所述钢筋框架中层并形成所述舱体的内壁;
所述聚酯泡沫形成所述内壁的表面还涂有防静电材料。
聚酯泡沫可以起到隔热、减重以及支撑的作用。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舱体侧壁上都设置有抽风口和壁盒;
所述抽风口从内到外设置有风扇、金属屏蔽网、防尘网;
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都通过所述壁盒与外部通信和接电。
整个方舱为电磁屏蔽结构,但抽风口的缺口很可能影响整体的屏蔽效果,因此在抽风口上附加金属屏蔽网,以保证方舱的电磁屏蔽性能。
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的四周都设置有若干所述壁盒,方舱与外部的任何电性连接都通过所述壁盒实现。
所述前端方舱和后端方舱的舱体外壁上都设置有可拆卸的维修梯7,如图4所示,相关人员可以沿所述维修梯7爬至方舱顶面,对顶式空调8或抽风口9等顶部设备进行维修工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所述前端方舱和所述后端方舱,所述前端方舱通过箭地连接电缆与运载火箭连接,通过光纤与所述后端方舱连接,所述后端方舱通过光纤连接遥测设备;
所述全段方舱在测试时向运载火箭提供地面供电和测发控激励信号,并采集火箭反馈信号,所述后端方舱用于通过与操控台遥控前端方舱内的设备,执行整个测发流程,显示测试信号。
后端方舱通过与前端方舱的有线连接实现有线连接的信号控制和传输,后端方舱通过所述遥测设备可以实现无线连接的信号控制和传输。
图5是一实施例中前端方舱1的设备布局图,前端方舱1为测发控系统测发流程的执行机构载体,舱内共安装8个标准机柜,并留有2个便携式机柜存贮位61、62。
方舱左右两侧设置维修门11、12和维修区21、22,可以容纳一人进入维修区21、22内插拔、连接各机柜组合的电缆。机柜内设备都是背面维护式机柜,即通过进入维护区21、22拔下设备后断开电缆,再从机柜前部抽出设备。机柜之间的连接电缆铺设在方舱底部。前端方舱1内电源机柜31、32、33、34用于给运载火箭供应直流电和交流电。电控制机柜41、42和数据传输机柜51、52用于实现电控和数据传输。各机柜实际使用高度35U,深度700mm。用于在测试时向运载火箭提供地面供电和测发控激励信号,并采集火箭反馈信号。
图6是一实施例中后端方舱2的设备布局图,后端方舱2为测发控系统测发流程的指控机构载体,后端电气方舱内岗位人员较多,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节省空间、便于操作的要求。
后端方舱2内设置3个操控台71、72、73,2张单人工作台81、82,2张双人工作台91、92,共9个工位。
3个操控台上方各挂有一台24英寸大屏幕显示器,可供舱内所有人员观看基地IPTV。各座椅可以自由移动(方舱运输时则固定)。
后端方舱2后侧留有维修门和维修区,可供人员从维修门进入,维修、拆卸3个操控台内的设备。
后端方舱2中间放置6张工作台,桌面上内嵌翻盖式计算机,可供系统负责人、判读人员等人员操作。翻盖式计算机在不使用时可以直接合盖,工作台即可作为会议桌使用,用于浏览图纸、召开班前会等。在进行测试时,显示器再翻开。
前端方舱通过箭地连接电缆直接与运载火箭对接,前端、后端方舱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原本在各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大量电缆,每次需要人工手动断开、连接。在采用军用方舱结构形式后,这些电缆直接一次性固定在方舱内部,无需每次断开、连接。
方舱机柜内的设备采用后维护形式,即通过进入维护区拔下设备后断开电缆,再从机柜前部抽出设备。
由于方舱结构形式具备底盘运输能力,每次发射前后,只需要通过专用车辆将方舱整体运输至特定区域即可,避免了设备来回单独的搬运。
采用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具备快速、机动、灵活等优势,为未来新型运载火箭的快速、机动测试发射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3)

1.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分别与运载火箭和后端方舱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以及舱体;
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分别通过避震器安装在所述舱体内;
所述舱体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顶式空调,所述舱体的底面设有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所述强电电缆线槽还设有用于增强电磁隔离的屏蔽层;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通过所述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实现布线;
所述舱体还设有用于整体移动的移动底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在安装有所述电源机柜的一侧以及安装有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的一侧各设有一个维修门,所述维修门与机柜直接形成供维修人员活动的维修区;
所述电源机柜、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均为背面维护式机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安装于所述舱体的同一侧,所述电源机柜安装在所述舱体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前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柜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控制设备机柜、测量设备机柜、数据传输机柜的安装位置之间设置有便携式机柜存贮位,所述便携式机柜存贮位与所述舱体的大门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方舱的移动底盘为运输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方舱的舱体包括钢板外壳、钢筋框架中层、聚酯泡沫内层;所述钢筋框架中层与钢板外壳焊接固定,所述聚酯泡沫填充满所述钢筋框架中层并形成所述舱体的内壁;
所述聚酯泡沫形成所述内壁的表面还涂有防静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方舱的舱体侧壁上设置有抽风口和壁盒;
所述抽风口从内到外设置有风扇、金属屏蔽网、防尘网;
所述前端方舱通过所述壁盒与外部通信和接电。
8.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后端方舱,分别与前端方舱和遥测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操控台、工作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
所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安装于所述舱体内的仓顶,悬于若干所述操控台上方并朝向所述操控台和工作台;所述操控台和工作台均通过避震器安装在所述舱体内;
所述舱体的顶面设有至少一个顶式空调,所述舱体的底面设有相互独立的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所述强电电缆线槽还设有用于增强电磁隔离的屏蔽层;所述操控台、工作台、悬挂式大屏显示器通过所述强电电缆线槽和弱电电缆线槽实现布线;
所述舱体还设有用于整体移动的移动底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后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单人工作台和双人工作台;所述单人工作台和双人工作台均嵌设有翻盖式计算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方舱的移动底盘为运输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方舱的舱体包括钢板外壳、钢筋框架中层、聚酯泡沫内层;所述钢筋框架中层与钢板外壳焊接固定,所述聚酯泡沫填充满所述钢筋框架中层并形成所述舱体的内壁;
所述聚酯泡沫形成所述内壁的表面还涂有防静电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方舱的舱体侧壁上设置有抽风口和壁盒;
所述抽风口从内到外设置有风扇、金属屏蔽网、防尘网;
所述后端方舱通过所述壁盒与外部通信和接电。
13.一种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方舱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端方舱,所述前端方舱通过箭地连接电缆与运载火箭连接,通过光纤与所述后端方舱连接,所述后端方舱通过光纤连接遥测设备;
所述前端方舱在测试时向运载火箭提供地面供电和测发控激励信号,并采集火箭反馈信号,所述后端方舱用于通过与操控台遥控前端方舱内的设备,执行整个测发流程,显示测试信号。
CN201520786563.8U 2015-10-12 2015-10-12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Active CN205425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6563.8U CN205425990U (zh) 2015-10-12 2015-10-12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6563.8U CN205425990U (zh) 2015-10-12 2015-10-12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5990U true CN205425990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18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6563.8U Active CN205425990U (zh) 2015-10-12 2015-10-12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59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569A (zh) * 2021-04-29 2021-09-03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电动伺服高压配电器
CN114552505A (zh) * 2022-01-20 2022-05-2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脱拔电缆防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569A (zh) * 2021-04-29 2021-09-03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电动伺服高压配电器
CN114552505A (zh) * 2022-01-20 2022-05-2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脱拔电缆防护装置
CN114552505B (zh) * 2022-01-20 2024-02-02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运载火箭脱拔电缆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2279B2 (en) Container-type data center
CN205425990U (zh) 可移动的运载火箭地测发控系统及其前端方舱、后端方舱
CN104934912B (zh) 一种网络布线系统、桥架及可装卸配线装置
EP3555391B1 (en) Portable multi-functional system and realiz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409989A (zh) 预制舱内机架式模块化二次屏柜
CN102809327A (zh) 基于军用方舱结构的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
CN204732805U (zh) 一种网络布线系统、桥架及可装卸配线装置
CN204925417U (zh) 一种可快速布置的一体化x射线安全检查系统
CN205002683U (zh) 一种采用军用方舱结构的运载火箭动力测发控系统
JP2011012407A (ja) データセンター用建物
CN105652172A (zh) 一种500kV换流变直流耐压试验一体化装置
CN108040299A (zh)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用可屏蔽型机箱
CN205539340U (zh) 500kV换流变直流耐压试验一体化装置
CN208158082U (zh) 用于拼舱型预制舱的电缆转换箱
CN203300954U (zh) 一种组合式二次设备
CN105140835A (zh) 一种idc机房六类线固线器
CN210391537U (zh) 一种球载机组
CN206932551U (zh) 移动终端检测设备
CN208300211U (zh) 一种基于阻容电路的抗干扰设备
CN209497165U (zh) 一种新型预装集装箱式配电装置
CN204689586U (zh) 一种带有智能绝缘工具柜模块的新型绝缘斗臂车
CN206389008U (zh) 舱柜合一电站舱
CN103227964B (zh) 基站主设备单元mu安装施工方法及壁挂式可伸缩综合架
CN211788467U (zh) 一种可拆卸变压器保护装置
CN110104070A (zh) 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23

Address after: 200050 Anhua Road, Shanghai, No. 492, No.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EROSPACE COMPUTER TECHNOLOGY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00080 Shanghai city Hongkou District street Xingang Tianbao Road No. 88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