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23558U -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23558U
CN205423558U CN201620274579.5U CN201620274579U CN205423558U CN 205423558 U CN205423558 U CN 205423558U CN 201620274579 U CN201620274579 U CN 201620274579U CN 205423558 U CN205423558 U CN 205423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uide
race ring
hole
hollow cylinder
appli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45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Jiarun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Jiaru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Jiarun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Jiaru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745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23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23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235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包括一个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包括一个中间段,以及两个第一、第二油孔段。所述分段轴承圈还包括多排导油通孔,设置在第一油孔段上的导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内表面的螺旋槽。所述中空柱体包括一条中心轴线。所述多排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的夹角为8度至15度。所述导油槽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外表面,且该导油槽与其相对应的一排导油通孔中的其中一个导油通孔连通。所述分段轴承圈可以让润滑油依次导入到该轴承的表面的同时,控制该润滑油的导入速度使其与轴承的转动速度相匹配,同时由于所述导油槽和螺旋槽的存在可以加强该分段轴承圈内外表面自润滑的效果与节约润滑剂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轴承与转轴配合时,由于两者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从而在旋转时会产生高温,使得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润滑油劣质化,润滑效果大大下降,灰尘及摩擦所产生的杂屑也会逐渐积累下来,使得轴承与转轴之间因润滑不足,以及受热膨胀的影响,最终将导致卡死现象。
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先进的轴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达到自润滑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所述分段轴承圈包括一个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包括一个中间段,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轴向两端的第一、第二油孔段。所述分段轴承圈还包括多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油孔段上的导油通孔,设置在第一油孔段上的每一排导油通孔旁的导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内表面的螺旋槽。所述中空柱体包括一条中心轴线。所述多排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的夹角为8度至15度。所述导油通孔所占用的所述中空柱体的外表面的面积为所述中空柱体的总面积的一半。所述导油槽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外表面,且该导油槽与其相对应的一排导油通孔中的其中一个导油通孔连通。所述螺旋槽在沿从第二油孔段至第一油孔段的方向上的深度螺旋线性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柱体由钢材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柱体由青铜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通孔为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通孔的直径为2至5毫米。
进一步地,每一排导油通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槽的截面为V型。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0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槽的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的多排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与中心轴线的夹角设置在8度至15度之间,且导油通孔所占用的所述中空柱体的外表面的面积为所述中空柱体的总面积的一半,从而可以让该导油通孔中的润滑油在该轴承转动时每一排中的导油通孔中的润滑油依次导入到该轴承的表面的同时,控制该润滑油的导入速度使其与轴承的转动速度相匹配,同时由于所述导油槽和螺旋槽的存在可以加强所述分段轴承圈的内外表面润滑的效果与节约润滑剂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100包括一个中空柱体10,多排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10上的导油通孔11,以及多条设置在部分导油通孔11旁的导油槽1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的是,一个完整的轴承还包括其他一些构件,如轴承外圈或者是内圈,润滑油,必要的时候还包括滚珠,这些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转速中快速与慢速的界定中,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界定。但在工程机械及汽车领域中,每分钟小于1200转则认为是慢速,而大于每分钟1200转则认为是高速。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段轴承圈适用于每分钟小于1200转的装置中使用。
所述中空柱体10可以由钢材、陶瓷材料、青铜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柱体10由青铜制成。该中空柱体10的直径大小以及壁的厚度应根据所应用的领域来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也不对其进行限定,因此导油通孔11的参数设计应当使用百分比来限定,而不是具休的数值。可以想到的是,由于轴承的结构限定,所述中空柱体10一定是一个圆柱体,其具有一条中心轴线101,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通常所述轴或者是该中空柱体10都是围绕所述中心轴线101转动。所述中空柱体10分为三段,包括一个中间段102,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段102的两端的第一、第二油孔段103、104。所述中间段102的径向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第二油孔段103、104的径向厚度。
所述多排导油通孔11通过钻头开设在所述中空柱体10的第一、第二油孔段103、104的侧壁上。每一排的导油通孔11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也就是所述多个导油通孔11的排列方向,如图1的虚线所示。当轴在所述中空柱体10中转动时,所述导油通孔11的排列方向与中心轴线101的夹角会决定所述收纳在该导油通孔11中的润滑油的出油速度以及油膜形成的厚度。因此在慢速转动时且该分段轴承圈多用于较恶劣的环境,所述多排导油通孔1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101的夹角θ为8度至15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通孔1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101的夹角为10度。所述导油通孔11的直径大小可以为2毫米至5毫米之间以存贮润滑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通孔11的直径为3毫米。另外,由于不同直径与壁厚的中空柱体10,其外表面的面积大小也不同,其上开设的导油通孔11的疏密程度也不同,其所导致的润滑效果也不同。因此,对于慢速转动的机械装置,且多排导油通孔1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101的夹角为8度至15度时,所述导油通孔11所占用的所述中空柱体10的外表面的面积应为所述中空柱体10的总面积的一半。
所述导油槽12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10的第一油孔段103的外表面,并具有V形截面。所述导油槽12用于在使用过程中接收所述分段轴承圈的外表面过剩的润滑油,避免由起初阶段或初加润滑油阶段,造成润滑剂挤出而浪费。同时其收纳的润滑油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对该轴承进行添加必要的或漏掉的润滑剂。所述导油槽12与其相对应的一排导油通孔11中的其中一个导油通孔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槽12与最边上的一个导油通孔11相连通,从而可以将使中空柱体10的内外表面相连通,达到节约润滑剂的目的。所述导油槽12的延伸方向与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加强润滑效果。
所述螺旋槽13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10的内表面,其螺旋环绕所述中空柱体10的内表面开设,同时在沿所述第二油孔段104到第一油孔段103的方向上,所述螺旋槽12的开设深度是线性螺旋减小。可以想到的是,沿所述第二油孔段104到第一油孔段103的一个方向的该螺旋槽13的开设深度是线性螺旋增大,那沿从第一油孔段103到第二油孔段104的一个方向上该螺旋槽12的开设深度是线性增加的。从几何的角度讲,该螺旋槽12的螺旋线的螺旋半径朝所述中心轴线101的一个方向是线性增大或减小的。这种具有螺旋槽12的轴承圈特别适合在长时间,长距离滑动的螺杆上使用,如手扶电梯,船舶驱动轴等。该设置在中空柱体10的内表面的螺旋槽12用于在使用过程中该分段轴承圈的内表面接收过剩的润滑油,避免由起初阶段或初加润滑油阶段,造成润滑剂挤出而浪费,同时其收纳的润滑油还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对该轴承进行添加必要的或漏掉的润滑剂。
所述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100多用在处于不同的使用环境的机械中,如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林机械,所述第一油孔段103伸出机械的内部而处于一种环境,如沙尘环境,而第二油孔段104却设置在机械的内部,使用环境较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100的多排导油通孔11的排列方向与中心轴线的夹角设置在8度至15度之间,且所述导油通孔11所占用的所述中空柱体10的外表面的面积应为所述中空柱体10的总面积的一半,从而可以让该导油通孔11中的润滑油在该轴承转动时每一排中的导油通孔11中的润滑油依次导入到该轴承的表面的同时,控制该润滑油的导入速度使其与轴承的转动速度相匹配,同时由于所述导油槽12和螺旋槽12的存在可以加强该分段轴承圈的内外表面自润滑的效果与节约润滑剂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轴承圈包括一个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包括一个中间段,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轴向两端的第一、第二油孔段,所述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还包括多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油孔段上的导油通孔,设置在第一油孔段上的每一排导油通孔旁的导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内表面的螺旋槽,所述中空柱体包括一条中心轴线,所述多排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的夹角为8度至15度,所述导油通孔所占用的所述中空柱体的外表面的面积为所述中空柱体的总面积的一半,所述导油槽设置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外表面,且该导油槽与其相对应的一排导油通孔中的其中一个导油通孔连通,所述螺旋槽在沿从第二油孔段至第一油孔段的方向上的深度螺旋线性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由钢材制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由青铜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通孔为圆形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通孔的直径为2至5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每一排导油通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的延伸方向与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0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截面为弧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的截面为V型。
CN201620274579.5U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3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4579.5U CN205423558U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4579.5U CN205423558U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23558U true CN205423558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457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23558U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23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3550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23545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23558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23549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具有人字槽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23546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双向斜槽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78896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且具有内外沟槽型轴承圈
CN205533790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且具有内外沟槽的加强型轴承圈
CN205446415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且具有内外沟槽的加强型轴承圈
CN205423542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自润滑螺旋槽型轴承圈
CN105757123A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具有螺旋槽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23547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23557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具有人字槽的分段轴承圈
CN205401458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自润滑螺旋槽型轴承圈
CN205423548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具有双向斜槽的分段轴承圈
CN205503745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自润滑直槽加强型轴承
CN205503783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且具有内外沟槽型轴承圈
CN205401439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自润滑直槽加强型轴承
CN205388102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自润滑直槽型轴承
CN205423560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单向转动的自润滑内外槽轴承圈
CN205423561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单向转动的自润滑内外槽加强型轴承圈
CN205388100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单向转动的自润滑内外槽加强型轴承圈
CN205423543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自润滑双向斜槽型轴承
CN205401447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单向转动的自润滑内外槽轴承圈
CN205388101U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转动的自润滑直槽型轴承
CN205388099U (zh) 一种适用于慢速转动的自润滑内外槽型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