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7738U -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17738U
CN205417738U CN201620239756.6U CN201620239756U CN205417738U CN 205417738 U CN205417738 U CN 205417738U CN 201620239756 U CN201620239756 U CN 201620239756U CN 205417738 U CN205417738 U CN 205417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ted eye
installing plate
steering column
felt block
pressur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397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锋
张宏博
麦克斯·奥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397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17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17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17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上支架和夹紧组件,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手柄、夹紧螺栓、凸块、凸轮盘、轴承和螺母,所述夹紧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手柄、所述凸轮、所述凸轮盘、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轴承和所述螺母,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轴承之间还安装有毛毡块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将所述毛毡块压紧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第二安装板与轴承之间安装有毛毡块和压紧板,压紧板将毛毡块压紧在第二安装板上。当手柄松开时,毛毡块有一定的回复变形,能够用于吸收沿夹紧螺栓的轴线方向的振动,起到降噪的效果。由于毛毡块为非金属件、变形量较大,因此降噪的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转向管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上支架1′和夹紧组件2′,夹紧组件2′包括手柄21′、夹紧螺栓22′、凸轮23′、凸轮盘24′、轴承25′和螺母26′,夹紧螺栓22′依次穿过手柄21′、凸轮23′、凸轮盘24′、上支架1′、轴承25′和螺母26′,实现夹紧组件2′与上支架1′的安装。当夹紧组件2′的手柄21′松开时,可以调节转向管柱的倾斜角度。由于夹紧组件2′与上支架1′之间的夹紧区域没有柔性部分用于吸收刚性金属部件之间的碰撞,调节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
如图3所示,现有的做法是在轴承25′与螺母26′之间增加板簧27′,板簧27′能够减少调节转向管柱时的噪音。但是,由于板簧27′为金属件,变形量小(通常为0.6-1mm),降噪的效果有限。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降噪效果更好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噪效果更好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上支架和夹紧组件,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手柄、夹紧螺栓、凸块、凸轮盘、轴承和螺母,所述夹紧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手柄、所述凸轮、所述凸轮盘、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轴承和所述螺母,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轴承之间还安装有毛毡块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将所述毛毡块压紧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毛毡块上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压紧板上开设有第三槽孔,并且所述第三槽孔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延伸出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穿过所述第二槽孔插入到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夹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三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为金属薄片,所述金属薄片上形成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压装后用于压紧所述毛毡块。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边缘,所述金属薄片的面积大于所述轴承的面积,所述毛毡块的面积大于所述轴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毛毡块上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压紧板上开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一槽孔朝向所述毛毡块冲出第二翻边,所述压紧板面向所述毛毡块的一侧面上在所述第三槽孔的外围形成收容槽,所述第二翻边穿过所述第二槽孔后进入到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夹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三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板为金属块,所述毛毡块胶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块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毛毡块的面积,所述金属块的面积大于所述轴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孔内收容有空心圆柱形的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夹紧螺栓外。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盘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夹紧螺栓外。
进一步地,所述毛毡块的厚度为1-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第二安装板与轴承之间安装有毛毡块和压紧板,压紧板将毛毡块压紧在第二安装板上。当手柄松开时,毛毡块有一定的回复变形,能够用于吸收沿夹紧螺栓的轴线方向的振动,起到降噪的效果。由于毛毡块为非金属件、变形量较大,因此降噪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爆炸图;
图3是现有的带有板簧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金属薄片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金属薄片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上支架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金属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上支架2′-夹紧组件21′-手柄
22′-夹紧螺栓23′-凸块24′-凸轮盘
25′-轴承26′-螺母27′-板簧
1-上支架2-夹紧组件3-毛毡块
4-压紧板5-第一缓冲件6-第二缓冲件
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21-手柄
22-夹紧螺栓23-凸块24-凸轮盘
25-轴承26-螺母31-第二槽孔
41-第三槽孔42-第一翻边43-安装孔
44-收容槽111-长条形槽孔121-第一槽孔
122-安装凸起123-第二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5和8-9所示,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上支架1和夹紧组件2,上支架1包括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夹紧组件2包括手柄21、夹紧螺栓22、凸块23、凸轮盘24、轴承25和螺母26,夹紧螺栓22依次穿过手柄21、凸轮23、凸轮盘24、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轴承25和螺母26,第二安装板12与轴承25之间还安装有毛毡块3和压紧板4,压紧板4将毛毡块3压紧在第二安装板12上。
其中,图4-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在第二安装板12与轴承25之间安装有毛毡块3和压紧板4,压紧板4将毛毡块3压紧在第二安装板12上。又由于毛毡块3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手柄21锁紧,毛毡块3被压紧板4压紧在第二安装板12上时,毛毡块3被压缩。当手柄21松开时,凸块23、凸轮盘24、上支架1、轴承25和螺母26沿夹紧螺栓22的轴线方向有一定的松动,由于毛毡块3有一定的回复变形,能够用于吸收沿夹紧螺栓22的轴线方向的松动间隙,减小碰撞产生的噪音,达到降噪的效果。由于毛毡块3为非金属件、变形量较大,因此降噪的效果相比于没有板簧的调节系统和带有板簧的调节系统都更好。
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例。
参见图4-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7所示,第二安装板12上开设有第一槽孔121,毛毡块3上开设有第二槽孔31,压紧板4上开设有第三槽孔41,并且第三槽孔41朝向第二安装板12延伸出第一翻边42,第一翻边42穿过第二槽孔31插入到第一槽孔121中,夹紧螺栓22穿过第一槽孔121、第二槽孔31和第三槽孔41。
其中,夹紧螺栓22穿过第一槽孔121、第二槽孔31和第三槽孔41后,夹紧螺栓22与第一翻边42接触,夹紧螺栓22不与毛毡块3直接接触。安装时,毛毡块3可以先套在第一翻边42的外周,然后将毛毡块3和压紧板4一起压紧到第二安装板12上。压紧后,压紧板4挤压毛毡块3,使得毛毡块3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由于第一翻边42隔离在毛毡块3的第二槽孔31与夹紧螺栓22之间,因此毛毡块3的变形不会影响到夹紧螺栓22。避免因为毛毡块3的变形,导致第二槽孔31变形,进而避免第二槽孔31与夹紧螺栓22之间发生干涉。
如图5-6所示,压紧板4为金属薄片,金属薄片上形成多个安装孔43,第二安装板12上对应安装孔43设有多个安装凸起122,安装凸起122插入到安装孔43中压装后用于压紧毛毡块3。
其中,压紧安装前,安装凸起122沿压紧方向,与第二安装板12的本体相互垂直。安装凸起122插入到安装孔43后,将安装凸起122向内或向外压弯,使得金属薄片不会从第二安装板12上脱落,进而将毛毡块3压紧在第二安装板12上。
如图5所示,安装凸起122位于第二安装板12的边缘,金属薄片的面积大轴承25的面积,毛毡块3的面积大于轴承25的面积。
其中,金属薄片的面积略小于第二安装板12的面积。由于毛毡块3的材料特性,变形量也较大,能够吸收的松动间隙也更大,降噪效果更好。与现有技术中的板簧相比,降噪的效果也明显优于板簧。
如图5所示,凸轮盘24与第一安装板11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件6,第二缓冲件6套设在夹紧螺栓22外。
第二缓冲件6安装在凸轮盘24面向第一安装板11的一面上,手柄21锁紧后,第二缓冲件6位于第一安装板11的长条形槽孔111(参见图10)内。因此,第二缓冲件6起到了隔离夹紧螺栓22与长条形槽孔111的作用。防止转向管柱调整时,夹紧螺栓22与长条形槽孔111之间产生碰撞,进一步起到降噪的效果。
参见图8-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11所示,第二安装板12上开设有第一槽孔121,毛毡块3上开设有第二槽孔31,压紧板4上开设有第三槽孔41,第一槽孔121朝向毛毡块3冲出第二翻边123,压紧板4面向毛毡块3的一侧面上在第三槽孔41的外围形成收容槽44,第二翻边123穿过第二槽孔31后进入到收容槽44内,夹紧螺栓22穿过第一槽孔121、第二槽孔31和第三槽孔41。
其中,夹紧螺栓22穿过第一槽孔121、第二槽孔31和第三槽孔41后,由于毛毡块3套设在第二翻边123外,夹紧螺栓22不与毛毡块3直接接触,第二翻边123起到了隔离夹紧螺栓22和毛毡块3。安装时,毛毡块3先套设在第二安装板12的第二翻边123外,然后将压紧板4扣合在毛毡块3上,通过锁紧手柄21,利用轴承25和螺母26使得压紧板4、毛毡块3与第二安装板12压紧。压紧后,压紧板4挤压毛毡块3,使得毛毡块3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由于第二翻边123隔离在毛毡块3的第二槽孔31与夹紧螺栓22之间,因此毛毡块3的变形不会影响到夹紧螺栓22。避免,因为毛毡块3的变形,导致第二槽孔31变形,使得第二槽孔31与夹紧螺栓22之间发生干涉。
第二种实施例中,压紧板4为金属块,毛毡块3胶接在第二安装板12上。压紧板4利用手柄21、轴承25和螺母26的锁紧,来实现对毛毡块3的压紧。在金属块上开设收容槽44,通过配合第二翻边123的作用,可以确保金属块在手柄打开和关闭时,其相对于支架的侧向位置不变。如图8-9所示,金属块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毛毡块3的面积,金属块的面积大于轴承25的面积。
其中,毛毡块3的面积小于第二安装板12的面积,金属块的面积与毛毡块3的重合面积为毛毡块3的实际变形面积。由于毛毡块3的材料特性,变形量也较大,能够吸收的松动间隙也更大,降噪效果更好。与现有技术中的板簧相比,降噪的效果也明显优于板簧。
如图9所示,第一槽孔121内收容有空心圆柱形的第一缓冲件5,第一缓冲件5套设在夹紧螺栓22外。
其中,第一缓冲件5起到了隔离夹紧螺栓22与第一槽孔121的作用,即起到了隔离夹紧螺栓22与第二翻边123的作用。在调节转向管柱时,防止夹紧螺栓22与第一槽孔121之间发生金属碰撞,产生噪音。
优选地,毛毡块3的厚度为1-2mm。因此,毛毡块3的变形量可以达到大于1mm,而现有技术中的板簧的变形量在0.6-1mm之间。因此,毛毡块3的变形量大于板簧的变形量,能够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包括上支架和夹紧组件,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手柄、夹紧螺栓、凸块、凸轮盘、轴承和螺母,所述夹紧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手柄、所述凸轮、所述凸轮盘、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轴承和所述螺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轴承之间还安装有毛毡块和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将所述毛毡块压紧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毛毡块上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压紧板上开设有第三槽孔,并且所述第三槽孔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板延伸出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穿过所述第二槽孔插入到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夹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三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为金属薄片,所述金属薄片上形成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对应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压装后用于压紧所述毛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边缘,所述金属薄片的面积大于所述轴承的面积,所述毛毡块的面积大于所述轴承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毛毡块上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压紧板上开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一槽孔朝向所述毛毡块冲出第二翻边,所述压紧板面向所述毛毡块的一侧面上在所述第三槽孔的外围形成收容槽,所述第二翻边穿过所述第二槽孔后进入到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夹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和所述第三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为金属块,所述毛毡块胶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毛毡块的面积,所述金属块的面积大于所述轴承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内收容有空心圆柱形的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夹紧螺栓外。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盘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套设在所述夹紧螺栓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毡块的厚度为1-2mm。
CN201620239756.6U 2016-03-25 2016-03-25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Active CN205417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9756.6U CN205417738U (zh) 2016-03-25 2016-03-25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39756.6U CN205417738U (zh) 2016-03-25 2016-03-25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17738U true CN205417738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49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39756.6U Active CN205417738U (zh) 2016-03-25 2016-03-25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17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387A (zh) * 2017-11-24 2018-04-06 宜兴市奥华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气囊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387A (zh) * 2017-11-24 2018-04-06 宜兴市奥华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气囊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8576B2 (en) Device for pressing on a gear rack
US7575088B2 (en)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US20060043656A1 (en) Engine mount
CN205417738U (zh) 转向管柱的调节系统
CN106090241A (zh) 一种转向管柱与车身过孔的密封结构
CN206136180U (zh) 显示装置
JP2009115136A (ja) 防振装置
CN205105016U (zh) 一种电机减振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油烟机
CN108999506B (zh) 一种机柜及其防脱落装置
CN209593169U (zh) 一种汽车电机的固定装置
JP4205424B2 (ja) 防振装置
CN211280749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饰盖结构及汽车座椅
CN218642211U (zh) 一种用于电梯导轨的减振支架
CN207797336U (zh) 电机安装板组件及空调柜机
US20090314569A1 (en) Axle nut cover assembly
CN208816683U (zh) 一种汽车转向轴防尘罩
CN207880057U (zh) 一种自动转换挡手柄按键防脱落结构
CN219769688U (zh) 一种汽车座椅位置调节结构及其壳体组件
CN207725344U (zh) 转向管柱防尘结构
CN220731076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04494680B (zh) 一种方向盘总成以及汽车
CN211749093U (zh) 一种高密封的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11107255U (zh) 前围板隔音件的安装结构及具其的车辆
CN212195775U (zh) 一种平衡车的转轴机构
KR101961083B1 (ko) 마운팅 브래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