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2672U -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2672U
CN205402672U CN201620144027.2U CN201620144027U CN205402672U CN 205402672 U CN205402672 U CN 205402672U CN 201620144027 U CN201620144027 U CN 201620144027U CN 205402672 U CN205402672 U CN 205402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team pipe
equal
water tank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440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oyuan Therm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oyuan Therm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oyuan Therm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oyuan Therm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440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2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2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26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高加来汽管、门杆来汽管、连排来汽管和汽备用口,高加来汽管、门杆来汽管、连排来汽管和汽备用口均与二次蒸汽管连通;二次蒸汽管下端设有两层加热排管;水箱底部左端设有出水口;水箱顶部右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备用汽口、备用水口、疏水口、补充水入口和进水口,水箱内部右侧上端设有乏汽回收装置,备用汽口、备用水口、疏水口、补充水入口和进水口均与乏汽回收装置连通;乏汽回收装置下方设有均膜装置,均膜装置与主蒸汽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蒸汽排量,充分利用蒸汽能源,节省能源,提高节能效果,降低设备震动,提高除氧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冶金及化工等行业中用于锅炉供水的脱氧设备,具体是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背景技术
锅炉除氧设备一贯采用大气膜式除氧器或大气喷雾除氧器,近几年来主要采用大气膜式除氧器,这种型式的除氧器由除氧塔和除氧水箱组合而成,对小容量机组比较适应,而对于大容量机组,由于除氧水箱要求有较大的容积,但同时对水箱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因而不得已只能加大水箱的直径尺寸,由此导致除氧塔与水箱组合后,总体高度尺寸很大,过分增加了土建投资,同时也给安装及日常检修带来不便,近几年,有人引尝试引进国外整体大喷嘴技术,由于该喷嘴价格昂贵,并且除氧效果也不尽如意,因而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在此种背景下,国内有厂家开始探讨利用旋膜管技术设计无塔除氧器,主要技术是,把水汇集到旋膜管,由旋膜管喷出形成旋膜,把蒸汽供应到若干喷嘴,使喷嘴与各旋膜管逐一对应,落水再经水箱内的蒸汽喷管进行进一步除氧。该种结构容易使水膜来不及形成,就被吹到膜管上部氧浓度较高空间,再次溶解氧,不利于彻底除氧,由于受空间高度影响,汽水接触时间短,一次除氧效果低,为保证除氧效果,只得加大水箱蒸汽排管的流量,从而导致水箱水位波动加大,使用效果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高加来汽管、门杆来汽管、连排来汽管和汽备用口,所述高加来汽管、门杆来汽管、连排来汽管和汽备用口均与二次蒸汽管连通,二次蒸汽管位于水箱内中部;二次蒸汽管下端设有加热排管;水箱底部左端设有出水口;水箱顶部右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备用汽口、备用水口、疏水口、补充水入口和进水口,水箱内部右侧上端设有乏汽回收装置,所述备用汽口、备用水口、疏水口、补充水入口和进水口均与乏汽回收装置连通;乏汽回收装置下方设有均膜装置,所述均膜装置左侧连接主蒸汽口一端,主蒸汽口另一端伸出水箱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排管为两层,每层加热排管包括一根主管和若干支管,主管上开设有孔,支管安装在所述孔内;每层加热排管的支管长度方向与水箱轴线平行;支管上开设有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均膜装置中的均膜片是在一块立板上焊接或铸造若干长方形板片,所述长方形板片左右对称且与立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均膜片采用不锈钢板、碳钢板或铸铁制成;均膜片外沿开设有长方形孔,板片上下成若干层,相邻的两层板条之间的立板上开有长方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降低蒸汽排量,充分利用蒸汽能源,节省能源,提高节能效果,降低设备震动,提高除氧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均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均膜装置中均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加来汽管,2-门杆来汽管,3-连排来汽管,4-汽备用口,5-加热排管,6-主蒸汽口,7-备用汽口,8-备用水口,9-疏水口,10-补充水入口,11-进水口,12-乏汽回收装置,13-均膜装置,14-出水口,15-二次蒸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高加来汽管1、门杆来汽管2、连排来汽管3和汽备用口4,所述高加来汽管1、门杆来汽管2、连排来汽管3和汽备用口4均与二次蒸汽管15连通,二次蒸汽管15位于水箱内中部;二次蒸汽管15下端设有加热排管5;水箱底部左端设有出水口14;水箱顶部右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备用汽口7、备用水口8、疏水口9、补充水入口10和进水口11,水箱内部右侧上端设有乏汽回收装置12,所述备用汽口7、备用水口8、疏水口9、补充水入口10和进水口11均与乏汽回收装置12连通;乏汽回收装置12下方设有均膜装置13,所述均膜装置13左侧连接主蒸汽口6一端,主蒸汽口6另一端伸出水箱顶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排管5为两层,每层加热排管5包括一根主管和若干支管,主管上开设有孔,支管安装在所述孔内;每层加热排管5的支管长度方向与水箱轴线平行;支管上开设有小孔,蒸汽从小孔中喷出,对水实现三次加热。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均膜装置13中的均膜片是在一块立板上焊接或铸造若干长方形板片,所述长方形板片左右对称且与立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均膜片采用不锈钢板、碳钢板或铸铁制成;均膜片外沿开设有长方形孔,便于水从此处流出落到下一个板片上;板片上下成若干层,相邻的两层板条之间的立板上开有长方形孔,可为蒸汽流动提供通道。
本实用新型为无塔型式,内部设乏汽回收装置12,乏汽必须经该装置进行热交换。主要除氧装置是均膜装置13,均膜装置13的组成单元为均膜片。
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适用于100-3000t/h的水量除氧。对进水温度适应性强,因补充水与其它热水源混合,并得到预热,因而可适应于温度比较低(10℃)的补水。能源利用率高。由于余热装置能够吸收乏汽的余热,乏汽热量几乎没有浪费,蒸汽热量利用率高于现有的无塔除氧器和热力膜式除氧器。除氧效果彻底,待除氧水经过三次加热,尤其是在均膜装置内。水膜布置均匀,汽水频繁充分发生热交换,除氧效果极其明显,保证了除氧的彻底性。安装方便快捷,所有连接管口皆置于设备的上部及下部,呈一行布置,安装和检修省事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备用水口8、疏水口9、补充水入口10、进水口11进入的水合并进入由乏汽回收装置12形成的封闭水空间,与乏汽换热后,通过其下部的多孔板喷射出来,形成均匀的水柱空间,与从均膜装置13出来的蒸汽进行第一次热交换,把水均匀的喷洒在均膜装置13上部,在均膜装置13内部,水在均膜片上形成均匀水膜,水从均膜片留下时又形成垂直水膜,为水汽充分进行热交换提供了条件;主蒸汽口6把蒸汽输送到均膜装置13的左侧蒸汽室,由蒸汽室均布,蒸汽垂直于均膜装置13内的均膜片流动,对均膜片上方的水膜进行加热,并于向下流动的水膜发生激烈的汽水热交换;在这里进行了汽水的二次热交换,在这里完成了主要的除氧过程;从均膜装置13落下的水在从水箱右侧向右侧流动过程中,被加热排管5(分上下两排)喷出的二次蒸汽再次加热,实现了水与蒸汽的第三次热交换;水中的残余氧得以彻底清除;高加来汽管1、门杆来汽管2、连排来汽管3和汽备用口4均汇集到二次蒸汽管15,为第三次汽水热交换提供汽源;经过除氧的水从出水口14流出,由高压水泵供到锅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顶部左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高加来汽管(1)、门杆来汽管(2)、连排来汽管(3)和汽备用口(4),所述高加来汽管(1)、门杆来汽管(2)、连排来汽管(3)和汽备用口(4)均与二次蒸汽管(15)连通,二次蒸汽管(15)位于水箱内中部;二次蒸汽管(15)下端设有加热排管(5);水箱底部左端设有出水口(14);水箱顶部右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备用汽口(7)、备用水口(8)、疏水口(9)、补充水入口(10)和进水口(11),水箱内部右侧上端设有乏汽回收装置(12),所述备用汽口(7)、备用水口(8)、疏水口(9)、补充水入口(10)和进水口(11)均与乏汽回收装置(12)连通;乏汽回收装置(12)下方设有均膜装置(13),所述均膜装置(13)左侧连接主蒸汽口(6)一端,主蒸汽口(6)另一端伸出水箱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排管(5)为两层,每层加热排管(5)包括一根主管和若干支管,主管上开设有孔,支管安装在所述孔内;每层加热排管(5)的支管长度方向与水箱轴线平行;支管上开设有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膜装置(13)中的均膜片是在一块立板上焊接或铸造若干长方形板片,所述长方形板片左右对称且与立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均膜片采用不锈钢板、碳钢板或铸铁制成;均膜片外沿开设有长方形孔,板片上下成若干层,相邻的两层板条之间的立板上开有长方形孔。
CN201620144027.2U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2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4027.2U CN205402672U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4027.2U CN205402672U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2672U true CN205402672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4402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2672U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2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6903U (zh) 锅炉排污疏水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CN103920384A (zh) 一种常压法吸收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设备
CN204201873U (zh) 一种新型节能的锅炉除氧设备
CN205402672U (zh) 一种喷淋均膜式无塔除氧器
CN205505842U (zh) 一种气化器除霜装置
CN106152107A (zh) 一种废热锅炉除氧系统及除氧工艺
CN209196826U (zh) 一种锅炉定排疏水回收系统
CN201606866U (zh) 可回收乏汽热量的热力除氧器
CN207006205U (zh) 大型烟囱喷淋余热回收系统
CN206959628U (zh) 模块化组合式闭式冷却塔
CN204174154U (zh) 环保熄焦设备蒸汽余热回收塔
CN103879971A (zh) 一种硫酸低温热回收装置及利用其生产低压蒸汽的工艺
CN209237691U (zh) 一种非正常工况时的尾气及后续酸性水处理装置
CN202074677U (zh) 气-水余热回收设备
CN203479046U (zh) 一种生产中回收冷凝后蒸汽的装置
CN106287655A (zh)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工艺
CN205664352U (zh) 一种锅炉排污热量回收系统
CN207247959U (zh) 产汽过热一体化立式薄管板废热回收装置
CN205957137U (zh) 蒸汽锅炉排污热回收装置
CN205199259U (zh) 一种再生气低温输送系统
CN204478010U (zh) 一种喷雾填料式除氧器
CN220283984U (zh) 一种单汽包自除氧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725156U (zh) 一种静化釜改进结构
CN202546725U (zh)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3058307B (zh) 新型无塔多管旋膜除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