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4378U - 一种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4378U
CN205394378U CN201620167706.1U CN201620167706U CN205394378U CN 205394378 U CN205394378 U CN 205394378U CN 201620167706 U CN201620167706 U CN 201620167706U CN 205394378 U CN205394378 U CN 205394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head
operating head
action bars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77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晨
孟祥宇
李英俊
石义民
马孝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IREFEN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IREFE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IREFEN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IREFE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677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4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4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43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的扳手,包括操作杆和置于操作杆一端的操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操作头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头,所述操作头的端部向中间形成第一齿,所述第一齿呈长方体凸台状,所述第一齿与操作头通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部的端面呈三角形,所述操作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操作杆的一端,所述活动头可旋转地安装于操作头的一侧,所述活动头的端部向外形成第二齿。通过利用活动头上的第二齿和操作头上的第一齿卡入管牙接口的槽内固定,然后操作人员稍加用力即可旋紧或旋松管牙接口,不会受到操作空间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管牙接口在消防领域十分常见,管牙接口的开启或闭合一般都是通过扳手来实现,现有的扳手都是通过其两个操作杆夹紧管牙接口,并由操作人员一点一点旋紧。这种扳手一般在操作上十分不便,因为实际工作中由于操作空间的限制,操作人员很难找到合适位置操作,就会出现“有力使不上”的现象。再者,现有的扳手一般都很笨重,操作时容易与管牙接口或其他装置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的扳手。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扳手,包括操作杆和置于操作杆一端的操作头,所述操作杆的操作头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头,所述操作头的端部向中间形成第一齿,所述第一齿呈长方体凸台状,所述第一齿与操作头通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部的端面呈三角形,所述操作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操作杆的一端,所述活动头可旋转地安装于操作头的一侧,所述活动头的端部向外形成第二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头的端面呈四边形,所述第二齿的数量为2个,分别置于活动头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齿呈长方体凸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与活动头、第一齿与连接部、连接部与操作头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头与操作杆通过螺栓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头与操作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头的中间开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操作头和活动头的材质为中碳钢。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扳手的设计,通过活动头的旋转可以起到常用扳手夹持的效果,通过利用活动头上的第二齿和操作头上的第一齿卡入管牙接口的槽内固定,然后操作人员稍加用力即可旋紧或旋松管牙接口,不会受到操作空间的限制;
同时本申请的扳手整体采用中碳钢调制淬火制成,保证了扳手的强度,又降低了重量,操作人员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疲劳;
活动头上开有通孔,更加有效减轻了扳手的重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扳手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杆;2、操作头;3、活动头;4、第一齿;5、连接部;6、第二齿;7、通孔;8、管牙接口;9、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扳手,包括操作杆1和置于操作杆1一端的操作头2,操作杆1的操作头2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头3,操作头2的端部向中间形成第一齿4,第一齿4呈长方体凸台状,第一齿4与操作头2通过连接部5连接为一体,连接部5的端面呈三角形,操作头2可拆卸地安装于操作杆1的一端,活动头3可旋转地安装于操作头2的一侧,活动头3的端部向外形成第二齿6。
活动头3的端面呈四边形,第二齿6的数量为2个,分别置于活动头3上方的左右两侧,第二齿6呈长方体凸台状。
第二齿6与活动头3、第一齿4与连接部5、连接部5与操作头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操作头2与操作杆1通过螺栓安装固定。活动头3与操作头2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活动头3的中间开有通孔7。操作杆1、操作头2和活动头3的材质为中碳钢。
实际使用时,活动头3通过销轴与操作头2活动连接,可以随时旋转调整角度,操作头2上的第一齿4和活动头3上的第二齿6用以卡入管牙接口8外壁上的槽9内,当第一齿4和第二齿6卡入槽9内后,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操作杆1进行旋紧或旋松管牙接口8。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扳手的设计,通过活动头3的旋转可以起到常用扳手夹持的效果,通过利用活动头3上的第二齿6和操作头2上的第一齿4卡入管牙接口8的槽9内固定,然后操作人员稍加用力即可旋紧或旋松管牙接口8,不会受到操作空间的限制;
同时本申请的扳手整体采用中碳钢调制淬火制成,保证了扳手的强度,又降低了重量,操作人员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疲劳;
活动头3上开有通孔7,更加有效减轻了扳手的重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扳手,包括操作杆(1)和置于操作杆(1)一端的操作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的操作头(2)处活动连接有活动头(3),所述操作头(2)的端部向中间形成第一齿(4),所述第一齿(4)呈长方体凸台状,所述第一齿(4)与操作头(2)通过连接部(5)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部(5)的端面呈三角形,所述操作头(2)可拆卸地安装于操作杆(1)的一端,所述活动头(3)可旋转地安装于操作头(2)的一侧,所述活动头(3)的端部向外形成第二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3)的端面呈四边形,所述第二齿(6)的数量为2个,分别置于活动头(3)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齿(6)呈长方体凸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6)与活动头(3)、第一齿(4)与连接部(5)、连接部(5)与操作头(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头(2)与操作杆(1)通过螺栓安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3)与操作头(2)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头(3)的中间开有通孔(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1)、操作头(2)和活动头(3)的材质为中碳钢。
CN201620167706.1U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4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7706.1U CN205394378U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7706.1U CN205394378U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4378U true CN205394378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77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4378U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4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8492U (zh) 一种泵用叶轮锁紧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工装
CN205394378U (zh) 一种扳手
CN206412902U (zh) 一种电机端盖拆卸装置
CN203273029U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u形管夹
CN204458742U (zh) 自拆卸螺栓
CN204430138U (zh) 用于锻造操作机的夹头
CN203939822U (zh) 一种固定螺销
CN109216109B (zh) 一种ptc断电复位温控装置用防撞外壳
CN206952844U (zh) 一种用于拆装密集螺母的套筒扳手
CN205765809U (zh) 500kV拉线塔拉线棒下把螺帽拆卸套筒扳手
CN207686267U (zh) 一种脚手架的连接机构
CN204725381U (zh) 输电铁塔螺栓固定装置
CN206169995U (zh) 一种螺丝拆除工具
CN209579354U (zh) 一种简式油缸扳手
CN204487500U (zh) 多功能拆装工具
CN204640102U (zh) 80吨吊车液压油管维修专用工具
CN204430139U (zh) 用于锻造操作机的钳头
CN206763642U (zh) 一种钢卷防松散挡料臂
CN207757551U (zh) 一种多级降压阀阀座拆装工具
CN204431129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多功能汽车用套筒
CN214237951U (zh) 一种用于罗斯蒙特压力变送器后盖拆除的工具
CN115675782B (zh) 一种阳十字系留穴临时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201231458Y (zh) 新型内六角扳手
CN203062675U (zh) 一种狭缝中螺丝钉拆装专用螺丝刀
CN208575784U (zh) 一种拆装压力波动探头的专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