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1827U - 一种旋流沉砂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流沉砂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1827U
CN205391827U CN201620148007.2U CN201620148007U CN205391827U CN 205391827 U CN205391827 U CN 205391827U CN 201620148007 U CN201620148007 U CN 201620148007U CN 205391827 U CN205391827 U CN 20539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ody
main shaft
rotational flow
grit chamber
flow gr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480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6201480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18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沉砂池。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池体;池体,其架设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池体上部设有沉沙区,池体中部设有缓冲区,池体下部设有砂斗;在所述沉沙区设有进水渠道和出水渠道;多级搅拌器,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池体的沉沙区,用于搅拌池体内介质;驱动装置,其通过桁架架设在所述池体的上方,驱动装置驱动多级搅拌器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多级搅拌器,能够提供较大的搅拌力,加快固液分离;池体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便于学生学习和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池体由有机玻璃制成,放空管和泵提砂管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旋流沉砂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教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旋流沉砂池。
背景技术
旋流沉砂池是利用水力涡流使泥砂和有机物分开,并加速砂粒的沉淀,而有机物则被留在污水中,砂斗内的沉砂可以采用空气提升、排砂泵排砂等方式排除,再经过砂水分离达到清洁排砂的标准。旋流沉砂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少、操作环境好、设备运行可靠、除砂效率高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在讲授“旋流沉砂池”内容时,教师除了运用语言讲述其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等知识点以外,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只有图片和简易的二维动画,学生无法直观地看到旋流沉砂池的立体结构,而在后续实习环节中由于污水处理企业的旋流沉砂池均处于运行状态,其内部结构被污水覆盖,所以学生仍然无法看到真实的旋流沉砂池的构造,而利用教学模型这种立体、直观、清晰的教学资源恰好可以解决上述难题。
此外,现有的旋流沉砂池通常只具备一级搅拌桨,其存在搅拌力度不够的问题。
因此,一种既能够使学生清晰了解其内部结构,又具有较好的搅拌力度的旋流沉砂池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沉砂池,既能够使学生清晰了解其内部结构,又具有较好的搅拌力度。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沉砂池,其池体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便于学生学习和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流沉砂池,包括:
底座,用于支撑池体;
池体,其架设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池体上部设有沉沙区,池体中部设有缓冲区,池体下部设有砂斗;在所述沉沙区设有进水渠道和出水渠道;
多级搅拌器,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池体的沉沙区,用于搅拌池体内介质;
驱动装置,其通过桁架架设在所述池体的上方,驱动装置驱动多级搅拌器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多级搅拌器包括:
一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一主轴和第一搅拌桨,第一主轴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轴连接,第一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下端;
二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二主轴和第二搅拌桨,第二主轴与第一主轴同轴设置,第二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的下端;
其中,在所述第二主轴与第一主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
优选的是,在所述多级搅拌器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变速器。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优选的是,在所述砂斗下部两侧分别设有放空管和泵提砂管。
优选的是,所述池体由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成。
优选的是,在所述放空管和泵提砂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放空管和泵提砂管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控制阀门由PVDF塑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进水渠道包括直线段和斜坡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多级搅拌桨,能够提供较大的搅拌力,加快固液分离;池体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便于学生学习和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池体由有机玻璃制成,放空管和泵提砂管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流沉砂池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旋流沉砂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底座120由碳钢材料制成。底座120与池体110中部缓冲区的外周相匹配,底座120用于支撑池体1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座120设有三条支撑腿,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
池体110架设在所述底座110上,在所述池体110的上部设有沉沙区111,在所述池体110中部设有缓冲区112,池体110下部设有砂斗113。所述沉沙区111呈圆柱体;所述缓冲区112呈圆台体,其半径逐渐减小;所述砂斗113上部呈圆柱体,砂斗113下部呈圆台体,其半径逐渐减小;在所述沉沙区111设有进水渠道140和出水渠道150。其中,所述进水渠道140设置在所述池体110的切线方向,所述出水渠道150与进水渠道140呈300°夹角,出水渠道150的宽度是进水渠道140的2倍。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池体110由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成。便于学生学习和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多级搅拌器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池体110的沉沙区,用于搅拌池体内介质使之产生径向流。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多级搅拌器包括:一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一主轴131和第一搅拌桨130,第一主轴131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轴连接,第一搅拌桨130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131的下端;二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二主轴135和第二搅拌桨136,第二主轴135与第一主轴131同轴设置,第二搅拌桨136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135的下端;其中,在所述第二主轴135与第一主轴131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137。
驱动装置通过桁架架设在所述池体110的上方,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器通过轴连接,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搅拌器旋转。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134。
在使用过程中,进水渠道140以旋流沉砂池切线方向与池体110相连,如此水流可经过进水渠道140切向流入池体110中,形成沿壁面的平面旋流,水中砂粒则由于离心力作用被分离到池壁,并附壁利用重力沉到池底,并由搅拌器130造成的竖直环流推向砂斗113,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由于多级搅拌桨可提供较大的搅拌力,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使沉砂池内固液分离,达到有效地除砂目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级搅拌器包括:一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一主轴131和第一搅拌桨130,第一主轴131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轴连接,第一搅拌桨130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131的下端;二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二主轴135和第二搅拌桨136,第二主轴135与第一主轴131同轴设置,第二搅拌桨136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135的下端;其中,在所述第二主轴135与第一主轴131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137。当电机正向旋转时,第一主轴转动,第二主轴不动,当电机正向旋转时,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一同转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搅拌器130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变速器133。能够调节多级搅拌器的转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转动过程中更平稳,噪音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砂斗113下部两侧分别设有放空管114和泵提砂管11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池体110由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成。便于学生学习和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放空管114和泵提砂管115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便于控制管路的工作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空管114和泵提砂管115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控制阀门由PVDF塑料制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渠道140由直段—斜坡段—直段组成。以便使可能沉积在进水渠道140底部的沉砂滑入沉砂池。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旋流沉砂池1,设有多级搅拌器,能够提供较大的搅拌力,加快固液分离;池体110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便于学生学习和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池体110由有机玻璃制成,放空管和泵提砂管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用于支撑池体;
池体,其架设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池体上部设有沉沙区,池体中部设有缓冲区,池体下部设有砂斗;在所述沉沙区设有进水渠道和出水渠道;
多级搅拌器,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池体的沉沙区,用于搅拌池体内介质;
驱动装置,其通过桁架架设在所述池体的上方,驱动装置驱动多级搅拌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搅拌器包括:
一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一主轴和第一搅拌桨,第一主轴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轴连接,第一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下端;
二级搅拌器,其包括第二主轴和第二搅拌桨,第二主轴与第一主轴同轴设置,第二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的下端;
其中,在所述第二主轴与第一主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级搅拌器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变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斗下部两侧分别设有放空管和泵提砂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由无色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空管和泵提砂管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和泵提砂管由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控制阀门由PVDF塑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道包括直线段和斜坡段。
CN201620148007.2U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旋流沉砂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8007.2U CN205391827U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旋流沉砂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8007.2U CN205391827U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旋流沉砂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1827U true CN205391827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4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4800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91827U (zh) 2016-02-26 2016-02-26 一种旋流沉砂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18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6193A (zh) * 2018-06-27 2018-11-13 李海强 分流式沉砂池
CN108862762A (zh) * 2018-06-27 2018-11-23 李海强 共振式沉砂池
CN110560250A (zh) * 2019-08-20 2019-12-13 余重阳 一种金属分离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6193A (zh) * 2018-06-27 2018-11-13 李海强 分流式沉砂池
CN108862762A (zh) * 2018-06-27 2018-11-23 李海强 共振式沉砂池
CN108786193B (zh) * 2018-06-27 2021-09-24 李海强 分流式沉砂池
CN108862762B (zh) * 2018-06-27 2021-11-23 李海强 共振式沉砂池
CN110560250A (zh) * 2019-08-20 2019-12-13 余重阳 一种金属分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1827U (zh) 一种旋流沉砂池
CN200964376Y (zh) 一种污泥厌氧反应装置
CN207973579U (zh) 一种污水曝气池
CN104043369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潜水搅拌机系统
CN206298435U (zh) 曝气池
CN107162170A (zh) 一种节能型清水驱动强化硝化二级处理式生物转盘
CN201411391Y (zh) 具有双层叶轮的曝气搅拌装置
US3620512A (en) Aerating apparatus
CN103420477B (zh) 一种污水处理细微化曝气方法
JP4716039B2 (ja) 矩形の攪拌反応槽
CN20354579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细微化曝气装置
CN206375737U (zh) 一种离心增压推流曝气机
CN206199074U (zh) 一种废水环保处理搅拌装置
CN107892399A (zh) 一种优化曝气组件的曝气池
CN207566975U (zh) 一种优化曝气组件的曝气池
CN105275769A (zh) 风轮水车
CN203329655U (zh) 一种带震动的多曲面搅拌机
CN21124629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高效混合搅拌装置
CN2877837Y (zh) 一种流体细化装置
KR101900593B1 (ko) 친환경 고효율 교반기
CN206502623U (zh) 一种废水处理专用防漏油使用安全的潜水搅拌机
CN107056004A (zh) 污泥水解罐内搅拌结构
CN20761911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器
CN220684941U (zh) 一种污泥浓缩装置
CN211837329U (zh) 一种小型潜水推流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