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7777U - 混凝土砌块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砌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7777U
CN205387777U CN201620228287.8U CN201620228287U CN205387777U CN 205387777 U CN205387777 U CN 205387777U CN 201620228287 U CN201620228287 U CN 201620228287U CN 205387777 U CN205387777 U CN 205387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sed line
groove
tenon
block body
concret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82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华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282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7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7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77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砌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粘接不牢固、灰缝质量难控制、保温性能差和自防水能力差的问题。第一凸条、中间凸条和第二凸条设置于砌块本体的上表面,第一凸条和中间凸条与砌块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凹槽,中间凸条和第二凸条与砌块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三凸条设置于砌块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一侧,第四凸条设置于砌块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另一侧,第一凸榫和第二凸榫设置于砌块本体的下表面,第三凸条与第一凸榫之间形成第三凹槽,第一凸榫与第二凸榫之间形成中间凹槽,第二凸榫与第四凸条之间形成第四凹槽;砌块本体内部设置有腔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粘接牢固、灰缝质量易受控、保温性能好、自防水效果好。

Description

混凝土砌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砌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砌块。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一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非承重墙一般采用的是砌块垒砌的方式填充。如今,砌块的种类繁多,品种多样,比如泡沫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等,不同的砌块用于不同的建筑场合。
如今,环保、节能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在混凝土砌块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砌块正朝向质轻、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人们开发出了具有各种不同中空结构的混凝土砌块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但是普通的中空混凝土砌块上表面和下表面水平,普通的中空混凝土砌块在垒砌的过程中需要在上表面和端面涂覆上一层砂浆,然后把混凝土砌块垒砌在下方的混凝土砌块上,依此类推。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砌块由于上表面和下表面水平,所以混凝土砌块之间粘接不牢固,容易发生横向的相互移动的问题,即容易开裂。
第二:普通的非中空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需要钉入钉子满足人们钉挂的需求时,钉入的钉子不牢固、不满足人们的钉挂需求。
第三:普通的中空混凝土砌块为开孔结构,自防水能力差。
第四:普通的混凝土砌块的高度一般是190mm,竖向灰缝的质量(厚度、饱满程度、密实程度)难控制,粘接不够牢固,影响节能效果。
第五: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是0.19-0.22W/(m·K),保温性能不够理想,碎石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是1.28-1.51W/(m·K),保温性能较差,在住宅外墙上还需要涂覆一层保温层来进行保温。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砌块存在的问题是:混凝土砌块粘接不牢固、灰缝的质量难控制、保温性能差和自防水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砌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凝土砌块粘接不牢固、灰缝的质量难控制、保温性能差和自防水能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第一凸条、中间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10、第四凸条11、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12、第四凹槽13、中间凹槽14、第一凸榫和第二凸榫;
所述第一凸条、所述中间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设置于所述砌块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中间凸条位于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之间,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中间凸条与砌块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中间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与砌块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凸条10设置于砌块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一侧,所述第四凸条11设置于砌块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另一侧,所述第三凸条10与所述第一凸条垂直,所述第四凸条11与所述第二凸条垂直,所述第一凸榫和所述第二凸榫设置于所述砌块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凸条10与所述第一凸榫之间形成第三凹槽12,所述第一凸榫与所述第二凸榫之间形成中间凹槽14,所述第二凸榫与所述第四凸条11之间形成第四凹槽13;所述砌块本体内部设置有腔室9;
多个混凝土砌块砌筑时,所述第一凸榫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凸榫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中间凸条卡接于所述中间凹槽14内,所述第一凸条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12内,所述第二凸条卡接于所述第四凹槽13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榫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上,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榫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上,所述中间凸条与所述中间凹槽14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条、所述中间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榫和所述第二凸榫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或梯形截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凹槽12和所述第四凹槽13设置为缺角凹槽结构,所述中间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为U型凹槽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凸榫和所述第二凸榫的宽度宽6~9mm,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比所述第一凸榫和所述第二凸榫的高度大3~6mm。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凸条的宽度不小于10mm,所述第一凸榫和所述第二凸榫的间距大于所述中间凸条的宽度至少6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所述第三凸条10和所述第四凸条11高出砌块本体的高度为4~11mm,宽度不小于6mm。
更进一步地,所述腔室9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腔室9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凸条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腔室9设置为单个或多个组合的圆柱形腔室9或者矩形腔室9。
更进一步地,所述腔室9内部填充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或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由于不同的混凝土砌块纵向排布时,第一凸榫卡接于第一凹槽内部,第二凸榫卡接于第二凹槽内部。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砌块的粘合面,可以避免混凝土砌块之间的横向位移,保证混凝土砌块垒砌过程中的牢固粘接和强度。
第二:混凝土砌块的凸条之间围起的空间,让砂浆的厚度、饱满程度、密实程度在砌筑时得到保障,砌筑质量得到控制。
第三:由于粘合面的增加以及粘合线路的方向改变,增强了砌体结构自防水的效果。
第四:砌块本体内部设置有腔室9,腔室9的设计可以减轻混凝土砌块本身的重量,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可以达到质轻的效果。腔室9内部填充了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导热系数是0.06W/(m·K)]、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是0.07或0.085W/(m·K)]等保温性能好的材料的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的有益效果为:粘接牢固、灰缝质量易受控、保温性能好、自防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砌块的垒砌方式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砌块本体;2-第一凸条;3-第一凹槽;
4-中间凸条;5-第二凹槽;6-第二凸条;
7-第一凸榫;8-第二凸榫;9-腔室;
10-第三凸条;11-第四凸条;12-第三凹槽;
13-第四凹槽;14-中间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砌块,包括砌块本体、第一凸条、中间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10、第四凸条11、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12、第四凹槽13、中间凹槽14、第一凸榫和第二凸榫;
如图3所示,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设置于混凝土砌块的上表面,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均贯穿于砌块本体1的上表面。中间凸条4位于第一凸条2和第二凸条6之间,第一凸条2和中间凸条4与砌块本体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与砌块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5。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或者梯形截面结构。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与砌块本体1一体连接。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与砌块本体1一体浇筑成型。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的支撑力在支撑上部混凝土砌块重量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砌块本体1自身的强度。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中间凸条4的宽度不小于10mm。由于中间凸条4是应力集中区,中间凸条4如果宽度过小,在整个混凝土砌块的受力过大的情况下,应力集中在中部区域,极有可能造成中间位置折断的问题发生。
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对称设置于中间凸条4的两侧,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设置为U型凹槽结构,如图2所示,垒砌混凝土砌块时,不同的混凝土砌块之间,第一凸榫7卡接于第一凹槽3内,第二凸榫8卡接与第二凹槽8内,依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U型凹槽结构在工艺上容易加工生产,而且U型凹槽结构容易实现卡接的组装方式。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凹槽的深度不小于6mm。当凹槽的深度过大,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的强度会相应降低;当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受到横向的剪切应力时容易发生折断的现象,而且在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和第二凸条6深度过大的情况下,混凝土砌块之间组装比较困难;如果凹槽的深度过小,混凝土砌块的凹槽和凸榫之间横向固定不够牢固,容易发生横向位移。所以恰当的凹槽深度对混凝土砌块的强度至关重要。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一凹槽3或者第二凹槽5的宽度比第一凸榫7或者第二凸榫8的宽度大6~9mm,第一凹槽3或者第二凹槽5的深度比第一凸榫7或者第二凸榫8的高度大3~6mm。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宽30mm或者80mm(视砌块的宽度而定),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深8mm,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宽24mm或74mm(视砌块的宽度而定),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高5mm。
第三凸条10和第四凸条11设置于砌块本体的前后表面。第三凸条10设置在砌块本体的一侧,第四凸条11设置在砌块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凸条10与所述第一凸条垂直,所述第四凸条11与所述第二凸条垂直。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三凸条10设置有两条,砌块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对应设置一条。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四凸条11设置有两条,砌块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对应设置一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凸条10和第四凸条11可以满足混凝土砌块横向垒砌时,横向的不会发生位移。
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设置于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的贯穿于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对称设置于中间凸条4的两侧。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设置为长方体凸起结构。垒砌混凝土砌块时,第一凸榫7卡接于第一凹槽3内部,第二凸榫8卡接于第二凹槽5内部。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设置为长方体的凸起结构。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设置为截面为方形的凸起结构。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凸出下表面的高度不小于3mm。当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凸出下表面的高度过小,那么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分别插入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的深度较小,则达不到相互之间紧固的目的,当混凝土砌块受到较大的横向剪切力时,第一凸榫7和第一凹槽3或第二凸榫8和第二凹槽5之间的配合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凸出下表面的高度为5mm。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3与第一凸榫7或者第二凹槽5与第二凸榫8之间的固定除了结构上的相互配合还需要通过黏着剂进行最终的固定,建筑上通常采用的黏着剂是水泥砂浆,混凝土砌块之间涂覆的黏着剂的厚度约为3mm,所以第一凸榫7与第一凹槽3或者第二凸榫8与第二凹槽5的接触面之间需要预留不少于3mm的间隙,又由于第一凸榫7或第二凸榫8是两个侧面与第一凹槽3或者第二凹槽5配合,第一凹槽3或者第二凹槽5的宽度比第一凸榫7或者第二凸榫8的宽度大至少6mm,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5的深度比第一凸榫7或第二凸榫8的高度高至少3mm。
第三凹槽12、中间凹槽14和第四凹槽13设置于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第三凹槽12设置在第三凸条10与第一凸榫的转角位置,第四凹槽13设置在第四凸条11和第二凸榫的转角位置,中间凹槽14设置在第一凸榫和第二凸榫的中间位置。第三凹槽12和所述第四凹槽13设置为缺角凹槽结构,所述中间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为U型凹槽结构。
当多个混凝土砌块纵向垒砌时,第一凸条2卡接在第三凹槽12内,中间凸条4卡接在中间凹槽14内,第二凸条6卡接在第四凹槽13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凹槽和与多个凹槽相配合的凸榫。例如可以设置3个凹槽和与之配合的3个凸榫,也可以设置5个凹槽和与之配合的5个凸榫。设置凹槽和凸榫的原则之一为:凹槽和凸榫相配合的界面预留至少3mm的空隙。
砌块本体1设置有腔室9,腔室9的数量设置为2个,2个腔室9对称设置于中间凸条4两侧。腔室9设置为单个或多个组合的圆柱形腔室9或者矩形腔室9。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地可实施方式,腔室9设置为圆柱形腔室。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地可实施方式,腔室9设置为矩形腔室。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地可实施方式,腔室9的最外侧距离砌块本体1侧边的距离不小于10mm。腔室9的最外侧距离砌块本体1侧边的距离设置为不小于10mm的原因在于:保证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如果腔室9的最外侧距离砌块本体1侧边的距离过小,那么可能发生混凝土砌块侧边折断的问题,如果腔室9的最外侧距离砌块本体1侧边的距离过大,就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从成本和强度上综合考虑,腔室9的最外侧距离砌块本体1侧边的距离设置为不小于10mm较为合适。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地可实施方式,腔室9的最外侧距离砌块本体1侧边的距离设置为15mm。
需要说明地是:腔室9的存在对混凝土砌块的质轻效果和保温效果至关重要。首先,腔室9减少了砌块本体1内部的重量,达到质轻的效果。其次,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导热系数是0.06W/(m·K)]、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是0.07或0.085W/(m·K)]等保温性能好的材料的导热系数比混凝土砌块本体1的隔热系数小很多,腔室9内部的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可以有效阻隔冷空气从室外传递到室内,也可以防止热空气从室内传递到室外,因而腔室9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由于不同的混凝土砌块纵向排布时,第一凸榫7卡接于第一凹槽3内部,第二凸榫8卡接于第二凹槽5内部。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砌块的粘合面,可以避免混凝土砌块之间的横向位移,保证混凝土砌块垒砌过程中的牢固粘接和强度。
第二:混凝土砌块的凸条之间围起的空间,让砂浆的厚度、饱满程度、密实程度在砌筑时得到保障,砌筑质量得到控制。
第三:由于粘合面的增加以及粘合线路的改变,增强了砌体结构自防水的效果。
第四:砌块本体内部设置有腔室9,腔室9的设计可以减轻混凝土砌块本身的重量,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可以达到质轻的效果。腔室9内部填充了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导热系数是0.06W/(m·K)]、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是0.07或0.085W/(m·K)]等保温性能好的材料的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本体(1)、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第二凸条(6)、第三凸条(10)、第四凸条(11)、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5)、第三凹槽(12)、第四凹槽(13)、中间凹槽(14)、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
所述第一凸条(2)、所述中间凸条(4)和所述第二凸条(6)设置于所述砌块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中间凸条(4)位于所述第一凸条(2)和所述第二凸条(6)之间,所述第一凸条(2)和所述中间凸条(4)与砌块本体(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所述中间凸条(4)和所述第二凸条(6)与砌块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5),所述第三凸条(10)设置于砌块本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一侧,所述第四凸条(11)设置于砌块本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另一侧,所述第三凸条(10)与所述第一凸条(2)垂直,所述第四凸条(11)与所述第二凸条(6)垂直,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设置于所述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凸条(10)与所述第一凸榫(7)之间形成第三凹槽(12),所述第一凸榫(7)与所述第二凸榫(8)之间形成中间凹槽(14),所述第二凸榫(8)与所述第四凸条(11)之间形成第四凹槽(13);所述砌块本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9);
多个混凝土砌块砌筑时,所述第一凸榫(7)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3)内,所述第二凸榫(8)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5)内,所述中间凸条(4)卡接于所述中间凹槽(14)内,所述第一凸条(2)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12)内,所述第二凸条(6)卡接于所述第四凹槽(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与所述第一凸榫(7)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1)上,所述第二凹槽(5)与所述第二凸榫(8)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1)上,所述中间凸条(4)与所述中间凹槽(14)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2)、所述中间凸条(4)、所述第二凸条(6)、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或梯形截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2)和所述第四凹槽(13)设置为缺角凹槽结构,所述中间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5)设置为U型凹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5)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的宽度宽6~9mm,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5)的深度比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的高度大3~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条(4)的宽度不小于10mm,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的间距大于所述中间凸条(4)的宽度至少6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2)、所述第二凸条(6)、所述第三凸条(10)和所述第四凸条(11)高出砌块本体(1)的高度为4~11mm,宽度不小于6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9)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腔室(9)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凸条(4)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9)设置为单个或多个组合的圆柱形腔室或者矩形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9)内部填充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或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CN201620228287.8U 2016-03-22 2016-03-22 混凝土砌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7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8287.8U CN205387777U (zh) 2016-03-22 2016-03-22 混凝土砌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8287.8U CN205387777U (zh) 2016-03-22 2016-03-22 混凝土砌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7777U true CN205387777U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76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828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7777U (zh) 2016-03-22 2016-03-22 混凝土砌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77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5165A (zh) * 2019-11-04 2020-03-24 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井、建筑体及构筑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5165A (zh) * 2019-11-04 2020-03-24 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井、建筑体及构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7777U (zh) 混凝土砌块
KR100583988B1 (ko) 건축용 리모델링 블럭
CN105756209B (zh) 一种建筑外墙夹芯保温构造用复合板
CN210767582U (zh) 一种拼接砖、预制墙板、保温隔层以及预制保温墙
CN205224396U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轻质隔墙板
CN213539576U (zh) 一种具备隔热保温功能的陶瓷地板砖
CN106284821A (zh) 一种复合自保温砖块
CN213477379U (zh) 一种保温预制板
CN102373761B (zh) 一种t形锁扣式节能防渗砌块
CN202299099U (zh) 一种台阶形穿插式绝热砌块
CN205116530U (zh) 一种组合自保温砌块及其自保温墙体
CN102720298A (zh) 带拉结件的复合自保温砌块
CN107620421B (zh) 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砌块
CN201016198Y (zh) 轻骨料复合保温砌块
CN205742689U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断冷桥砌块
CN206408821U (zh) 一种可竖向卡合式自保温砌块
CN204112572U (zh) 自保温混凝土连接砌块及采用该连接砌块的外墙保温结构
CN203475687U (zh) 一种自保温复合空心砌块
JP4138647B2 (ja) ガラス煉瓦
CN212715424U (zh) 一种高平整度eps保温板复合墙体结构
CN203924459U (zh) 用于砌筑墙体的保温砌块
CN205329966U (zh) 一种隔断式高效保温砌块
CN211817369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CN215106528U (zh) 一种轻质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CN212582955U (zh) 一种隔热防火的断桥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