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7270U - 防震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震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7270U
CN205387270U CN201620131934.3U CN201620131934U CN205387270U CN 205387270 U CN205387270 U CN 205387270U CN 201620131934 U CN201620131934 U CN 201620131934U CN 205387270 U CN205387270 U CN 205387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ventitia
hot
sealing line
inner membrance
refractor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19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Ai Erke Padded Coam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Ai Erke Padded Coam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Ai Erke Padded Coam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Ai Erke Padded Coam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319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7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7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7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外膜、第二外膜、第一内膜和第二内膜,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为左侧热封线和右侧热封线;所述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由纵向热封线连接形成多个气柱,气柱上方设置进气通道,气柱和进气通道由设置在耐热层上的进气道热封线分隔;所述耐热层涂覆于第一内膜或第二内膜上,耐热层对应于每个纵向热封线的顶部,第一内膜和第二内膜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的上边缘;在所述第一内膜和第二内膜的耐热层处形成的气体入口连通进气通道和该耐热层所处纵向热封线两侧的气柱。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入气口直接开启,充气速度较快;并且减少原料的浪费,提高充气效率。

Description

防震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震缓冲装置,尤其是一种保护物品以实现防震的包装用气柱袋。
背景技术
产品包装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撞防震,大多采用空气填充的防震包装袋进行包装。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气柱缓冲包装袋,包括两层外膜和两层内膜,两层内膜之间设有耐热层,两层内膜位于两层外膜之间,将两层内膜、两层外膜和耐热层合叠后热压垫封线,在包装袋上形成充气道和储气区,充气道和储气区由进气道热封线为界;在所述充气道上施予热封线,由于耐热层的耐热特性,充气道中耐热层处两层内膜不连接形成入气口,内膜和外膜分别连接;所述储气区由纵向热封线分隔成若干个气柱,储气区与充气道相连的区域通过气阀热封线将两层内膜与一层外膜热封在一起,从而在两层内膜之间形成连通气柱和入气口并形成止逆的气阀。当充气时充气道膨胀拉开两层外膜,使入气口间接开启,充气后气柱内压因升高而压迫进气道热封处,使内膜将入气口顶住而封闭,使空气只能入而不能出。
采用上述结构的气柱缓冲包装袋在充气时,是通过充气道膨胀拉开两层外膜,再使入气口间接开启,充气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在充气道中需要施予热封线,将内膜和外膜分别连接,在两内膜间形成入气口;因此,内膜的上端需要伸入充气道区域,在批量生产中需要耗费的原料用量较大。
另外,现有的气柱袋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1)上薄膜和气阀膜在模具中热压形成止回阀结构;(2)上薄膜和下薄膜在模具中热压形成气柱结构;(3)上薄膜和下薄膜的上下端在模具中热成形成上封线和下封线;(4)收卷后进行裁切。在裁切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气柱袋每个气柱的顶部对应一个止回阀结构,为了防止气柱漏气,裁切时气柱袋两侧都会保留一定的余量,一般是个半气柱的宽度;这就造成了生产过程中气柱袋原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震缓冲装置,可以实现入气口直接开启,充气速度较快;并且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充气过程的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外膜、第二外膜、第一内膜、第二内膜以及设置在第一内膜和第二内膜之间的耐热层,所述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为左侧热封线和右侧热封线;所述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由纵向热封线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气柱,气柱上方设置进气通道,气柱和进气通道由设置在耐热层上的进气道热封线分隔;所述耐热层涂覆于第一内膜或第二内膜上,耐热层分别对应于每个纵向热封线的顶部,第一内膜和第二内膜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的上边缘;在所述第一内膜和第二内膜的耐热层处形成的气体入口连通进气通道和该耐热层所处纵向热封线两侧的气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膜、第二内膜由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与第一外膜或第二外膜热封在一起,在第一内膜和第二外膜之间形成连通气柱和进气通道的气体导向通路。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的顶部和底部分形成顶部热封线和底部热封线,气柱的上下端分别位于进气道热封线和底部热封线之间,进气通道位于顶部热封线和进气道热封线之间,进气通道位于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为充气口,进气通道的另一端封闭。
进一步的,在所述左侧热封线和右侧热封线的上部均具有耐热层,在该耐热层处设置端部热封线,端部热封线分别包围左侧热封线和右侧热封线上部的耐热层,将耐热层与进气通道相分隔。
所述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外膜、第二外膜、以及位于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之间的一层内膜,在内膜上涂覆耐热层,耐热层位于内膜和第一外膜之间或者位于内膜或第二外膜之间;所述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为左侧热封线和右侧热封线;所述第一外膜和第二外膜由纵向热封线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气柱,气柱上方设置进气通道,气柱和进气通道由设置在耐热层上的进气道热封线分隔;所述耐热层分别对应于每个纵向热封线的顶部,内膜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的上边缘;在所述内膜和第一外膜或第二外膜的耐热层处形成的气体入口连通进气通道和该耐热层所处纵向热封线两侧的气柱。
进一步的,所述内膜通过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和第一外膜或第二外膜贴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震气柱袋具有以下优点:(1)一方面在充气过程中,每个耐热层处可以同时对两个气柱进行充气,提高充气的效率;(2)另一方面,由于耐热层结构的变化,结合端部热封线结构,使得生产裁切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裁切的精度,使裁切线沿着气柱热封线进行裁切,不会造成原料的浪费;(3)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耐热层处的入气口直接开启,充气速度较快;并且可以节省一定的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气体入口处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所述防震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外膜11、第二外膜12、第一内膜21、第二内膜22、耐热层3、顶部热封线41、底部热封线42、纵向热封线43、进气道热封线44、左侧热封线45、右侧热封线46、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47、端部热封线48、气柱5、进气通道6、充气口61、气体导向通路7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震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在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之间设置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在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的顶端低于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的顶端,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的宽度与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的宽度相同,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的长度小于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的长度。
在所述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上形成顶部热封线41、底部热封线42、多条纵向热封线43和进气道热封线44,纵向热封线43将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连接在一起形成位于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之间的多个气柱5,气柱5的上下端分别位于进气道热封线44和底部热封线42之间;所述顶部热封线41和进气道热封线44之间形成进气通道6,进气通道6位于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之间,进气通道6的一端为充气口61,进气通道6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为左侧热封线45和右侧热封线46,即防震缓冲装置的成品侧边不存在裁切余量,生产时可以极大地减少浪费。
在所述第一内膜11和第二内膜12之间间隔地涂覆多个耐热层3,耐热层3涂覆于第一内膜21上(如图3所示)或第二内膜22上,耐热层3分别对应与每个纵向热封线43的顶部;所述进气道热封线44横跨各个耐热层3,从而在进气道热封线44的耐热层3处形成位于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之间的多个气体入口,每个气体入口使进气通道6与相应纵向热封线43两侧的气柱5相连通;在进气道热封线44上没有耐热层3的位置处,第一外膜11、第二外膜12、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由进气道热封线44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充气时,由进气通道6一端的充气口61进行充气,进气通道6膨胀拉开两层外膜,由于进气通道6中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均不与外膜连接,从而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之间的入气口直接开启,对纵向热封线43两侧的气柱5同时进行充气,提高充气的效率。
所述第一内膜21、第二内膜22由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47与第一外膜11或第二外膜12热封在一起,从而在第一内膜21和第二外膜22之间形成连通气柱5和气体入口的气体导向通路7;所述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47的作用是在完成充气之后,使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紧密贴压于第一外膜11或第二外膜12,封闭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之间的气体导向通路7,产生止逆功能,防止气柱5内的气体漏出。
为了模具制造的方便以及生产工艺的简便,每个气柱5的宽度一致;每一气柱5也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尺寸,而每一气柱5的形状除了长条柱状之外,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的形状,以配合包装物品的需求。由于每个气柱5之间均由纵向热封线43加以分隔,因此当某一气柱破裂,气体泄露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柱仍维持气密的状况。
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左侧热封线45和右侧热封线46的上部由于具有耐热层3,为了防止气体由该耐热层3漏出,在该处设置端部热封线48,端部热封线48分别包围左侧热封线45和右侧热封线46上部的耐热层3,使耐热层3与进气通道6相分隔。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耐热层3涂覆于第二内膜22上,第二内膜22(即涂覆有耐热层3的内膜)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第一内膜21的顶端位于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下边缘的上部。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与实例一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在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之间只设置一层第一内膜21(去掉第二内膜22),第一内膜21上涂覆耐热层3,耐热层3位于第一内膜21和第二外膜12之间;所述第一内膜21通过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47和第二外膜12贴合在一起,第一内膜21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

Claims (7)

1.一种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外膜(11)、第二外膜(12)、第一内膜(21)、第二内膜(22)以及设置在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之间的耐热层(3),所述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为左侧热封线(45)和右侧热封线(46);所述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由纵向热封线(43)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气柱(5),气柱(5)上方设置进气通道(6),气柱(5)和进气通道(6)由设置在耐热层(3)上的进气道热封线(44)分隔;所述耐热层(3)涂覆于第一内膜(21)或第二内膜(22)上,耐热层(3)分别对应于每个纵向热封线(43)的顶部,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在所述第一内膜(21)和第二内膜(22)的耐热层(3)处形成的气体入口连通进气通道(6)和该耐热层(3)所处纵向热封线(43)两侧的气柱(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膜(21)、第二内膜(22)由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47)与第一外膜(11)或第二外膜(12)热封在一起,在第一内膜(21)和第二外膜(22)之间形成连通气柱(5)和进气通道(6)的气体导向通路(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的顶部和底部分形成顶部热封线(41)和底部热封线(42),气柱(5)的上下端分别位于进气道热封线(44)和底部热封线(42)之间,进气通道(6)位于顶部热封线(41)和进气道热封线(44)之间,进气通道(6)位于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通道(6)的一端为充气口(61),进气通道(6)的另一端封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左侧热封线(45)和右侧热封线(46)的上部均具有耐热层(3),在该耐热层(3)处设置端部热封线(48),端部热封线(48)分别包围左侧热封线(45)和右侧热封线(46)上部的耐热层(3),将耐热层(3)与进气通道(6)相分隔。
6.一种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外膜(11)、第二外膜(12)、以及位于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之间的一层内膜,在内膜上涂覆耐热层(3),耐热层(3)位于内膜和第一外膜(11)之间或者位于内膜或第二外膜(12)之间;所述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为左侧热封线(45)和右侧热封线(46);所述第一外膜(11)和第二外膜(12)由纵向热封线(43)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气柱(5),气柱(5)上方设置进气通道(6),气柱(5)和进气通道(6)由设置在耐热层(3)上的进气道热封线(44)分隔;所述耐热层(3)分别对应于每个纵向热封线(43)的顶部,内膜的顶端与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平齐或者超出进气道热封线(44)的上边缘;在所述内膜和第一外膜(11)或第二外膜(12)的耐热层(3)处形成的气体入口连通进气通道(6)和该耐热层(3)所处纵向热封线(43)两侧的气柱(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震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膜通过气阀热封线和/或气阀热封点(47)和第一外膜(11)或第二外膜(12)贴合在一起。
CN201620131934.3U 2016-02-22 2016-02-22 防震缓冲装置 Active CN205387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1934.3U CN205387270U (zh) 2016-02-22 2016-02-22 防震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1934.3U CN205387270U (zh) 2016-02-22 2016-02-22 防震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7270U true CN205387270U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75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1934.3U Active CN205387270U (zh) 2016-02-22 2016-02-22 防震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72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6474A (zh) * 2017-11-25 2018-03-23 杭州巨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无耐热油墨层的单层气阀膜气柱袋
CN108275368A (zh) * 2018-01-29 2018-07-13 厦门三德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气柱袋
CN113043666A (zh) * 2021-04-02 2021-06-29 瑞安市胜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无印刷气阀气柱袋成型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6474A (zh) * 2017-11-25 2018-03-23 杭州巨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无耐热油墨层的单层气阀膜气柱袋
CN108275368A (zh) * 2018-01-29 2018-07-13 厦门三德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气柱袋
CN113043666A (zh) * 2021-04-02 2021-06-29 瑞安市胜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无印刷气阀气柱袋成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7337U (zh) 直线气阀型空气包装装置
CN105151529B (zh) 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充气阀和制造方法
CN205387270U (zh) 防震缓冲装置
CN100582536C (zh) 止气阀及带有该止气阀的空气密封体
CN105151530A (zh) 双重保护的充气包装体
CN204150430U (zh) 一种立体折叠式空气包装装置
CN104843333B (zh) 防震气柱袋
CN105197414A (zh) 流体包装袋及其应用
CN105083756B (zh) 一种立体折叠式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5150651U (zh) 气柱式缓冲装置
CN205132069U (zh) 气柱式缓冲包装袋
CN204675098U (zh) 防震气柱袋
CN105173401B (zh) 可顺畅填充流体的流体容器及其应用
CN204872094U (zh) 用于制作防震气柱袋的模具组
CN106185036B (zh) 一种缓冲气袋
CN205633601U (zh) 充气缓冲袋
CN204726888U (zh) 一种防漏气的薄膜气囊包装垫
CN101012020A (zh) 具有多段式气柱的气体包装袋
CN205150655U (zh) 一种薄膜自动填平式包装袋
CN205186905U (zh) 流体包装袋
CN205738773U (zh) 内嵌式充气包装装置
CN205060410U (zh) 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充气阀
CN204713719U (zh) 气柱袋
CN105109825A (zh) 气柱式保护装置
CN204957332U (zh) 气柱式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