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3836U - 循环冷却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循环冷却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3836U
CN205383836U CN201620016938.7U CN201620016938U CN205383836U CN 205383836 U CN205383836 U CN 205383836U CN 201620016938 U CN201620016938 U CN 201620016938U CN 205383836 U CN205383836 U CN 205383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er bin
water
condensing tube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69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行平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D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Di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Dishe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Di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69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3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3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3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水冲泵,水冲泵后依次连有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第一冷却箱内设有第一冷却腔和第一冷凝管,第一冷凝管贯穿第一冷却箱且第一冷凝管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一冷却腔内;第二冷却箱内设有第二冷却腔和第二冷凝管,第二冷凝管贯穿第二冷却箱且第二冷凝管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二冷却腔内;在水冲泵带动下,冷却水从水冲泵依次流向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后回至水冲泵内;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内均通有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从第二冷凝管流向第一冷凝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损耗小、耗能少、冷却效果好且的循环冷却水装置。

Description

循环冷却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操作中,经常会产生热量,如化学放热反应、机器产热。水作为一种相对廉价的资源,被广泛运用在工业中作为冷却的媒介。工业用水中90%左右为冷却循环水,而冷却水是工艺生产试验的关键因素,也是产品质量的保障因素,在工业项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冷却水的节能对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冷却水循环系统中通常会采用冷冻机来冷却水。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1779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淬火处理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其冷却水通过冷冻机组进行冷,高温的水直接引入冷冻机内会影响冷冻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损耗小、耗能少、冷却效果好且的循环冷却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水冲泵,所述水冲泵后依次连有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所述第一冷却箱内设有第一冷却腔和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贯穿第一冷却箱且第一冷凝管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一冷却腔内;所述第二冷却箱内设有第二冷却腔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二冷凝管贯穿第二冷却箱且第二冷凝管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二冷却腔内;在所述水冲泵带动下,冷却水从水冲泵依次流向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后回至水冲泵内;所述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内均通有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从第二冷凝管流向第一冷凝管。
先将冷却水通过第一冷却箱进行第一次冷却(也称初步冷却),在此次冷却中其冷却介质的温度相对第二次冷却的温度较高,其只能起到初级冷却的效果,一般能将冷却水的温度将至25-30℃。第一次冷却后冷却水进入第二冷却箱内进行第二次冷却,此步将冷却水冷却至15-20℃,达到化学反应的冷却要求。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两次冷却,可以提高冷却效果;另外冷却水在多个管道内之间通过时热量发生损失,能减少其冷却所需的能耗,有利于降低冷却成本;将冷却介质先通过第二冷凝管流向第一冷凝管再流出循环冷却水装置,有利于第一冷凝管内的冷却介质重复利用;另外,其未使用冷冻机这类机器进行冷却,不会损耗机械设备;总体上,比仅一次冷却的冷却效果好且冷却耗能少,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均为蛇形双螺旋冷凝管。
采用上述结构,增加冷却介质的通过时间,有利于增强冷却效果,特别适用于温度相对低的冷却水的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冷却腔的上部设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出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入口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冷却效果好且耗能少:冷却介质先通过第二冷凝管流向第一冷凝管,有利于第一冷凝管内的冷却介质重复利用。一般第二冷凝管内的冷却介质为-20℃~-5℃,第一冷凝管内的冷却介质为-5℃~10℃。将第二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二冷却介质出口设在第二冷却腔的上部,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设在第一冷却腔的上部,可以增加冷却介质的的通过时间,有利于增强冷却效果,特别适用于温度相对低的冷却水的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水冲泵上设有循环入水口和循环出水口;所述第一冷却腔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入口,第一冷却腔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冷却水入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冷却腔的上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所述循环出水口和第一冷却水入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冷却水出口和第二冷却水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和循环入水口通过管路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冷却水从水冲泵依次流向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再回至水冲泵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冷却效果好。
作为优选,在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冷却箱高于水冲泵,水冲泵高于第一冷却箱,且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高于循环入水口,循环出水口高于一冷却水入口。
采用上述结构,当水冲泵内的冷却水到达循环出水口后,在无外力作用冷却水可通过管路到达可以第一冷却箱。还方便第二冷却箱3后冷却水能在重力作用下回至水冲泵1内。
作为优选,在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冷却箱高于第一冷却箱1~10m。
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在无外力作用下冷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从第二冷却箱进入第一冷却箱;且第二冷却箱高于第一冷却箱之间的管路也能起到冷却冷却水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水冲泵和第一冷却箱之间设有循环出口启闭阀。
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两者之间的单独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温度指示计和第一启闭阀。
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之间的单独工作,当第一温度指示计指示冷却水到达进入第二冷却箱的温度要求,则可以进行开启第一启闭阀,使第一冷却箱内的冷却水能在水冲泵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冷却箱进行二次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和循环入水口之间设有循环入管路,所述循环入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温度指示计和第二启闭阀;所述循环入管路上连有再冷却管路,所述再冷却管路设在第二温度指示计和第二启闭阀之间,且再冷却管路上设有第三启闭阀。
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保证通向循环入管路上的冷却水已达进入反应釜的标准,有利于保证化学反应的冷却效果;同时可以将冷却效果不合格的冷却水再通过冷却管路进入第一冷却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损耗小、耗能少、冷却效果好,其能将冷却水冷却至15~20℃,达到化学反应的冷却水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冲泵;101、循环入水口;102、循环出水口;2、第一冷却箱;21、第一冷却腔;22、第一冷凝管;23、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4、第一冷却介质出口;25、第一冷却水入口;26、第一冷却水出口;3、第二冷却箱;31、第二冷却腔;32、第二冷凝管;33、第二冷却介质入口;34、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5、第二冷却水入口;36、第二冷却水出口;4、循环出管路;5、循环出口启闭阀;6、第一管路;7、第一温度指示计;8、第一启闭阀;9、循环入管路;10、再冷却管路;11、第三启闭阀;12、第二温度指示计;13、第二启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循环冷却水装置,按照冷却水的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水冲泵1、第一冷却箱2和第二冷却箱3,三者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水平高度上,第二冷却箱3高于水冲泵1,水冲泵1高于第一冷却箱2。一般将第一冷却箱2设在地面上,第二冷却箱3设在水平高度上高于第一冷却箱1~10m处。水冲泵1主要用于将设备中的冷却水引入循环冷却水装置,第一冷却箱2主要用于冷却水的初级冷却,第二冷却箱3主要用于将经初级冷却的冷却水再次冷却使其温度达到15~20℃,达到化学反应的冷却水要求。当水冲泵1内的冷却水高于循环出水口102,则冷却水通过高于循环出水口102进入第一冷却腔21,之后当第一冷却腔21内充满一定的冷却水,可在其自身推动或泵作用下冷却水流至第二冷却腔31内,当其冷却合格后冷却水流回至水冲泵1内。
水冲泵1上设有循环入水口101和循环出水口102。水冲泵1和第一冷却箱2之间设有循环出管路4,循环出管路4的一端与设在水冲泵1上的循环出水口102连接,其另一端与设在第一冷却箱2的上部的第一冷却水入口25连接。循环出管路4上设有循环出口启闭阀5。
第一冷却箱2和第二冷却箱3之间设有第一管路6。从第一冷却箱2至第二冷却箱3方向上,第一管路6上依次设有第一温度指示计7和第一启闭阀8。第一管路6的一端与设在第一冷却箱2的上部的第一冷却水出口26连接,其另一端与设在第二冷却箱3的上部的第二冷却水入口35连接。
第一冷却箱2内设有第一冷却腔21,其分别与第一冷却水入口25和第一冷却水出口26连通。第一冷却腔21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入口25,第一冷却腔2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26,第一冷却水出口26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冷却水入口25的水平高度。
第二冷却箱3和水冲泵1之间设有循环入管路9。从第二冷却箱3至水冲泵1方向上,循环入管路9上依次设有第二温度指示计12和第二启闭阀13。循环入管路9的一端与设在第二冷却箱3的上部的第二冷却水出口36连接,其另一端与设在水冲泵1上的循环入水口101连接。
第二冷却箱3内设有第二冷却腔31,其分别与第二冷却水入口35和第二冷却水出口36连通。第二冷却腔31的上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35和第二冷却水出口36。
循环入管路9上还设有再冷却管路10。再冷却管路10的一端设在第二温度指示计12和第二启闭阀13之间的循环入管路9上,其另一端与循环出管路4连通。再冷却管路10上设有第三启闭阀11。
循环出水口102和第一冷却水入口25通过循环出管路4连通,第一冷却水出口26和第二冷却水入口35通过第一管路6连通,第二冷却水出口36和循环入水口101通过循环入管路9连通。第一冷却箱2和第二冷却箱3内分别设有第一冷凝管22和第二冷凝管32。第一冷凝管22贯穿第一冷却箱2且第一冷凝管22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一冷却腔21内。第二冷却箱3内设有第二冷却腔31和第二冷凝管32,第二冷凝管32贯穿第二冷却箱3且第二冷凝管32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二冷却腔31内。第一冷却腔21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3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24。第二冷却腔31的上部设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33和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4。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4和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3连通。第一冷凝管22和第二冷凝管32内均通有冷却介质,如冰盐水,且冷却介质从第二冷凝管32流向第一冷凝管22。第二冷却水出口36高于循环入水口101,循环出水口102高于一冷却水入口25。
使用时,先打开第二冷却介质入口33、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4、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3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24,冷却介质依次充满第二冷凝管32和第一冷凝管22;先打开循环出管路4上的循环出口启闭阀5,水冲泵1内的冷却水顺流至第一冷却腔21内,冷却水与第一冷凝管22发生热交换,当第一管路6上的第一温度指示计7显示温度为目标值(一般为30℃),则开启第一启闭阀8,可选择打开泵;冷却水进入第二冷却腔31内,冷却水与第二冷凝管32发生热交换,当循环入管路9的第二温度指示计12显示温度为目标值(一般为15-20℃),则开启第二启闭阀13使其进入水冲泵,反之则开启第三启闭阀11使其进入第一冷却腔21再次冷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水冲泵(1),其特征是:所述水冲泵(1)后依次连有第一冷却箱(2)和第二冷却箱(3);所述第一冷却箱(2)内设有第一冷却腔(21)和第一冷凝管(22),所述第一冷凝管(22)贯穿第一冷却箱(2)且第一冷凝管(22)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一冷却腔(21)内;所述第二冷却箱(3)内设有第二冷却腔(31)和第二冷凝管(32),所述第二冷凝管(32)贯穿第二冷却箱(3)且第二冷凝管(32)的外表面全部裸露在第二冷却腔(31)内;在所述水冲泵(1)带动下,冷却水从水冲泵(1)依次流向第一冷却腔(21)、第二冷却腔(31)后回至水冲泵(1)内;所述第一冷凝管(22)和第二冷凝管(32)内均通有冷却介质,且冷却介质从第二冷凝管(32)流向第一冷凝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冷凝管(22)和第二冷凝管(32)均为蛇形双螺旋冷凝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冷却腔(31)的上部设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33)和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4),所述第一冷却腔(21)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3)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24);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出口(34)和第一冷却介质入口(2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冲泵(1)上设有循环入水口(101)和循环出水口(102);所述第一冷却腔(21)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却水入口(25),第一冷却腔(2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冷却水出口(26),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26)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冷却水入口(25)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冷却腔(31)的上部设有第二冷却水入口(35)和第二冷却水出口(36);所述循环出水口(102)和第一冷却水入口(25)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冷却水出口(26)和第二冷却水入口(35)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36)和循环入水口(101)通过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在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冷却箱(3)高于水冲泵(1),水冲泵(1)高于第一冷却箱(2),且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36)高于循环入水口(101),循环出水口(102)高于一冷却水入口(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在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冷却箱(3)高于第一冷却箱(2)1~1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冲泵(1)和第一冷却箱(2)之间设有循环出口启闭阀(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冷却箱(2)和第二冷却箱(3)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温度指示计(7)和第一启闭阀(8)。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36)和循环入水口(101)之间设有循环入管路(9),所述循环入管路(9)上依次设有第二温度指示计(12)和第二启闭阀(13);所述循环入管路(9)上连有再冷却管路(10),所述再冷却管路(10)设在第二温度指示计(12)和第二启闭阀(13)之间,且再冷却管路(10)上设有第三启闭阀(11)。
CN201620016938.7U 2016-01-07 2016-01-07 循环冷却水装置 Active CN205383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6938.7U CN205383836U (zh) 2016-01-07 2016-01-07 循环冷却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6938.7U CN205383836U (zh) 2016-01-07 2016-01-07 循环冷却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3836U true CN205383836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8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6938.7U Active CN205383836U (zh) 2016-01-07 2016-01-07 循环冷却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38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7931A (zh) * 2018-10-17 2019-01-15 江西省瑞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镀膜水冷机
CN112034142A (zh) * 2019-06-03 2020-1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7931A (zh) * 2018-10-17 2019-01-15 江西省瑞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镀膜水冷机
CN109207931B (zh) * 2018-10-17 2023-12-12 江西省瑞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镀膜水冷机
CN112034142A (zh) * 2019-06-03 2020-1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37766A1 (en) Closed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7009559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回路及燃料电池
CN205383836U (zh) 循环冷却水装置
CN106925765B (zh) 基于辐射换热的铸件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7552380U (zh) 一种余热回收的环保型淬火池
CN111810067A (zh) 一种钻井液冷却系统
CN104232872B (zh) 具有对中频炉冷却功能的钢球淬火装置
CN206192154U (zh) 泥浆冷却装置
CN212671622U (zh) 一种钻井液冷却系统
CN106799826A (zh) 一种挤塑机机筒冷却系统
CN207469352U (zh) Tbm内循环水系统
CN208567581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循环冷却塔
CN105953490A (zh) 一种组网运行的空冷系统
CN104864770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换热器在线清洗系统及方法
CN203382792U (zh) 一种箱式等温淬火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05956002U (zh) 一种电厂凝汽器用水环式真空泵冷却系统
CN211384960U (zh) 一种减损节能的物料循环系统
CN106197081B (zh) 用于气井开采的驱动装置的空冷机
CN205260647U (zh) 一种水冷高温轴承座
CN205156435U (zh) 一种油冷却系统、制冷系统及制冷机组
CN204080034U (zh) 具有对中频炉冷却功能的钢球淬火装置
CN207384889U (zh) 一种用于钛液中硫酸亚铁真空结晶的处理系统
CN201317795Y (zh) 用于对工件进行淬火处理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4524203U (zh) 非晶薄带设备制带机铜辊封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962723U (zh) 一种用于整流柜的气液热交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9

Address after: 354003 Jintang Industrial Park, Shaowu City,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D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4555, Yancheng City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oastal industrial zone (North Zone), Zhongshan three road

Patentee before: YANCHENG DISHENG CHEM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