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7951U -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7951U
CN205377951U CN201521128662.3U CN201521128662U CN205377951U CN 205377951 U CN205377951 U CN 205377951U CN 201521128662 U CN201521128662 U CN 201521128662U CN 205377951 U CN205377951 U CN 20537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rib
mask frame
radome
impression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86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286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7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79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该屏蔽框包含框本体和设置于框本体内部的吸盘,吸盘设有连接肋;框本体和吸盘通过连接肋相结合;连接肋上与框本体结合的位置设有压痕。本实用新型中,只需将屏蔽框上的连接肋取下,即可取下电子设备的主芯片,进而对主芯片进行检测。其中,连接肋的拆卸方式较为简单,而且拆卸时不会造成屏蔽框的损坏,因此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通信设备领域中的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电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如今,计算机、手机、照相机等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电子设备中电路板上安装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在工作时也会发出高频电磁波,可能对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导致暂时性的功能失常,更有甚者,造成设备的损坏。
为了降低电磁辐射或者射频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电磁干扰,目前通常会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加设屏蔽罩,将需要被屏蔽的元器件围设在屏蔽罩内,从而达到减小射频电路和其他部分电路相互之间电磁干扰的目的,避免电子元件的电磁辐射。由于双件式屏蔽罩有利于维修和检查,所以双件式屏蔽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双件式屏蔽罩主要是通过贴片屏蔽框,扣合屏蔽盖来实现的。
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每做一款手机都要重新设计屏蔽罩,或者不同项目使用不同的屏蔽罩支架,每次试产量产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目前在对手机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或者在生产手机时对手机自检的过程中,技术员都会取下屏蔽盖,然后取下主芯片,对主芯片进行检测。但是屏蔽盖的拆卸方式较为复杂,势必会造成屏蔽框的损坏,进而造成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只需将屏蔽框上的连接肋取下,即可取下主芯片,对主芯片进行检测,连接肋的拆卸方式较为简单,而且拆卸时不会造成屏蔽框的损坏,所以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屏蔽框,包含框本体和设置于框本体内部的吸盘,吸盘设有连接肋;框本体和吸盘通过连接肋相结合;连接肋上与框本体结合的位置设有压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屏蔽罩,包含以上所描述的屏蔽框和屏蔽罩本体;屏蔽罩本体通过凹槽和凸点的相互配合扣合于屏蔽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以上所描述的屏蔽罩、主板和壳体;屏蔽罩固定于主板,主板固定于壳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设置在框本体内部的连接肋在与框本体结合的位置设有压痕,因此连接肋在压痕处的厚度比连接肋在压痕处以外的厚度要薄,使得在压痕处可以很方便的将连接肋剪下,从而使连接肋的拆卸方式较为简单,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节约成本。由于只需在压痕处将连接肋剪掉即可取出主芯片,对主芯片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对位于连接肋或者吸盘下的器件进行检测;因此不会造成屏蔽框的损坏,进而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连接肋上对应于压痕的位置设有倒角;从而可以减小压痕与连接肋的结合部位的应力集中,加强连接肋的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肋在压痕处的宽度小于连接肋在非压痕处的宽度;从而在不影响连接肋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很便捷的在压痕处将连接肋剪下,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吸盘与连接肋的结合部位设有倒角;使得吸盘与连接肋结合部位的过度较为平滑,从而结合部位所受的应力较为均匀。
进一步地,框本体、吸盘以及连接肋三者一体成型;从而使框本体、吸盘以及连接肋的设计方式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屏蔽框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屏蔽框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屏蔽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框本体,2为吸盘,3为连接肋,4为压痕,5为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屏蔽框。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该屏蔽框包含框本体1和设置于框本体1内部的吸盘2,吸盘2设有连接肋3;框本体1和吸盘2通过连接肋3相结合;连接肋3上与框本体1结合的位置设有压痕4。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框本体1内部设置用于连接框本体1和吸盘2的连接肋3,从而连接肋3可以增强框本体1的强度。通过在连接肋3上与框本体1结合的位置设有压痕4,因此连接肋3在压痕4处的厚度比连接肋3在压痕4处以外的厚度要薄,使得在压痕4处可以很方便的将连接肋3剪下,从而连接肋3的拆卸方式较为简单,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节约成本。由于只需在压痕4处将连接肋3剪下取下连接肋3,即可取下主芯片,对主芯片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对位于连接肋3或者吸盘2下的器件进行检测;因此不会造成屏蔽框的损坏,所以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中,连接肋3上对应于压痕4的位置设有倒角5。倒角5可以在压痕4与连接肋3的结合部位减小应力集中,加强连接肋3的强度。避免在安装屏蔽框时,由于压痕4与连接肋3的结合部位因受到应力而对连接肋3造成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连接肋3在压痕4处的宽度7小于连接肋3在非压痕4处的宽度6;从而在不影响连接肋3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很便捷的在压痕4处将连接肋3剪下,便于操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连接肋3位于压痕4处的宽度7可以设计为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2mm。连接肋3非位于压痕4处的宽度6可以设计为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1.8mm。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制连接肋3位于压痕4处的宽度7,以及连接肋3非位于压痕4处的宽度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的需求对上述宽度的具体数值作调整。
另外,吸盘2与连接肋3的结合部位设有倒角5;使得吸盘2与连接肋3结合部位的过度较为平滑,从而结合部位所受的应力较为均匀,避免屏蔽框因受力不均而造成损坏。
为了生产的方便,可以将框本体1、吸盘2以及连接肋3三者设计成一体式,即框本体1、吸盘2以及连接肋3可以通过模具加工一体成型;从而使屏蔽框的设计方式较为简单,易于实现,便于实际的生产且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节约成本,易于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该屏蔽框上设置的连接肋3较多,且连接肋3交叉设置,那么在连接肋3和连接肋3之间也可以设置压痕4,便于从压痕4处将连接肋3剪掉。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屏蔽框,该屏蔽框包含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屏蔽框和屏蔽罩本体;屏蔽罩本体通过凹槽和凸点的相互配合扣合于屏蔽框。
具体地说,可以在屏蔽框上设置若干凸点,在屏蔽罩本体上设置配合于屏蔽框凸点的若干凹槽;屏蔽罩本体通过凹槽和凸点的相互配合扣合于屏蔽框。或者,可以在屏蔽框上设置若干凹槽,在屏蔽罩本体上设置配合于屏蔽框凹槽的若干凸点;屏蔽罩本体通过凸点和凹槽的相互配合扣合于屏蔽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屏蔽罩本体与屏蔽框为可拆卸式连接,因此在需要对屏蔽罩内的器件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将屏蔽罩本体与屏蔽框分离。然后将连接肋剪掉,对屏蔽罩内的器件进行检测,而不会造成屏蔽框的损坏,进而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屏蔽框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主板、壳体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屏蔽罩;屏蔽罩固定于主板,主板固定于壳体。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可以为平板电脑,或者还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本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对电子设备中位于屏蔽罩内的器件进行检测时,只需将屏蔽罩本体与屏蔽框分离,然后将连接肋减下,即可取出主芯片,对主芯片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对位于连接肋或者吸盘下的器件进行检测;因此不会造成屏蔽框的损坏,进而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设备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屏蔽框,其特征在于,包含框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框本体内部的吸盘,所述吸盘设有连接肋;
所述框本体和吸盘通过所述连接肋相结合;
所述连接肋上与框本体结合的位置设有压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肋上对应于所述压痕的位置设有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肋在压痕处的宽度小于连接肋在非压痕处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与所述连接肋的结合部位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本体、吸盘以及连接肋三者一体成型。
6.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屏蔽框和屏蔽罩本体;
所述屏蔽罩本体通过凹槽和凸点的相互配合扣合于所述屏蔽框。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罩、主板和壳体;
所述屏蔽罩固定于所述主板,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
CN201521128662.3U 2015-12-30 2015-12-30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7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8662.3U CN205377951U (zh) 2015-12-30 2015-12-30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8662.3U CN205377951U (zh) 2015-12-30 2015-12-30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7951U true CN205377951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58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866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7951U (zh) 2015-12-30 2015-12-30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79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9895A (zh) * 2022-07-27 2022-09-20 苏州雄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框架的成型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9895A (zh) * 2022-07-27 2022-09-20 苏州雄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框架的成型工艺
CN115069895B (zh) * 2022-07-27 2022-12-23 苏州雄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框架的成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7870B2 (en) Noise frequency detection method and touch apparatus
CN104853573A (zh) Pcb板的屏蔽罩
CN105826655A (zh) 一种提高全金属手机三段式天线效率的制造方法
CN102036493A (zh) 一种有效利用pcb拼板边角料的方法
CN205510596U (zh) 电子设备及其面壳
CN205377951U (zh) 电子设备及其屏蔽框、屏蔽罩
US9968014B2 (en) Shielding cover, shielding cove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202634996U (zh) 电磁波屏蔽罩
CN207441967U (zh) 一种小体积金属天线
CN205017754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134907A (zh) 耳机插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5196229U (zh) 双件式屏蔽罩支架、双件式屏蔽罩及电子设备
CN205071605U (zh) 双件式屏蔽罩
CN205622671U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130284510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over an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8226082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5213255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蔽罩及移动终端
CN201805631U (zh) 一种pcb板的倒扣拼接结构
CN102655733A (zh) 具有高度调整功能的电磁屏蔽结构
CN205811045U (zh) 一种应用于平板电脑的lte全频段天线
US201302791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hield for receiving digital card
WO2017092429A1 (zh)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3933709U (zh) 电子设备
CN208570922U (zh) 一种基于全面屏小净空金属边框手机天线
CN104955271A (zh) 一种组合式pcb及其拼板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