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1901U - 管道的插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管道的插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1901U
CN205371901U CN201620057094.0U CN201620057094U CN205371901U CN 205371901 U CN205371901 U CN 205371901U CN 201620057094 U CN201620057094 U CN 201620057094U CN 205371901 U CN205371901 U CN 205371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nical surface
pressure unit
plu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70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张男
刘玉芝
熊蓓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男, 刘玉芝, 熊蓓蓓 filed Critical 张男
Priority to CN2016200570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1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1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19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的插接机构,包括开设有管道容纳孔的本体,还包括紧固套环和退管件,紧固套环内套于管道容纳孔中,外套于管道上,紧固套环上与管道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挤压锥面,紧固套环上与管道相背离的一侧具有第二挤压锥面;退管件一端为手压部,另一端为第一施压部,手压部位于本体的外侧,第一挤压锥面位于第一施压部插入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管道容纳孔的孔壁上具有第二施压部,第二施压部位于第二挤压锥面退出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接机构,拆卸时,人手通过手压部抵压退管件,使得退管件的第一施压部挤进紧固套环,撑开紧固套环以方便管道的退出,管道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且速度较快。

Description

管道的插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的插接机构。
背景技术
管道连接结构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连接结构,在部分领域如汽车生产中,需要对大量的管道进行快速的连接或拆卸,如此,管道连接和拆卸的速度就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最为常见的管道连接机构为抱箍,两个需要连接的管道相套接后,抱箍套于外层的管道上,通过拧紧抱箍,使得外层管道紧密的贴合到内层管道上,从而实现两个管道的连接。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抱箍的拧紧和松开需要相应的操作工具,导致安装和拆卸的时间均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的插接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插接机构的耗时时间较长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的插接机构,包括开设有管道容纳孔的本体,还包括:
紧固套环,其内套于所述管道容纳孔中,外套于所述管道上,所述紧固套环上与所述管道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挤压锥面,所述紧固套环上与所述管道相背离的一侧具有第二挤压锥面;
退管件,其一端为手压部,另一端为第一施压部,所述手压部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挤压锥面位于所述第一施压部插入所述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
所述管道容纳孔的孔壁上具有第二施压部,所述第二施压部位于所述第二挤压锥面退出所述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
所述紧固套环与所述管道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支撑套管,所述管道容纳孔开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支撑套管包括相连的卡接部和管套部,所述支撑套管通过卡接部卡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管道卡于所述孔壁与所述管套部之间。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壳体上卡接有套筒,所述第二施压部设置于所述套筒上。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第一施压部为第一锥面。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第一施压部为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锥形件,各所述锥形件间具有变形间隙。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退管件包括筒体,所述手压部为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径向凸出板。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第二施压部为第二锥面。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第二施压部为多个锥形部,多个所述锥形部沿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管道容纳孔的孔壁上。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孔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退管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遮挡于所述第二限位部退出所述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
上述的插接机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台阶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于所述台阶槽的槽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接机构,插接时管道直接插入管道容纳孔即完成安装,拆卸时,人手通过手压部抵压退管件,使得退管件的第一施压部挤进紧固套环,撑开紧固套环以方便管道的退出,如此,管道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且速度较快,耗时较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退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11、壳体;12、支撑套管;13、套筒;131、第二施压部;14、第一限位部;2、管道容纳孔;3、紧固套环;31、第一挤压锥面;32、第二挤压锥面;4、管道;5、退管件;51、手压部;52、第一施压部;53、变形间隙;54、第二限位部;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的插接机构,包括开设有管道容纳孔2的本体1,还包括紧固套环3以及退管件5,紧固套环3,其内套于管道容纳孔2中,外套于管道4上,紧固套环3上与管道4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挤压锥面31,紧固套环3上与管道4相背离的一侧具有第二挤压锥面32;退管件5,其一端为手压部51,另一端为第一施压部52,手压部51位于本体1的外侧,第一挤压锥面31位于第一施压部52插入管道容纳孔2的行程上;管道容纳孔2的孔壁上具有第二施压部131,第二施压部131位于第二挤压锥面32退出管道容纳孔2的行程上;紧固套环3与管道4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
具体的,本体1为插接机构的主体结构,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状的管道容纳孔2,插接机构用于连接两个管道,其中一个管道与本体1固接,如螺接、套接于本体1上,另外一个管道4内套于管道容纳孔2中,如此本体1完成两个管道的连接。管道容纳孔2中内套有紧固套环3,当管道4内套于管道容纳孔2中时,紧固套环3外套于管道4上,且紧固套环3与管道4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紧固套环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挤压锥面31,紧固套环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挤压锥面32。当紧固套环3紧套于管道4上时,通过第一挤压锥面31向紧固套环3的外侧挤压时,会减轻紧固套环3对管道4的挤压力,便于管道4脱离紧固套环3,而通过第二挤压锥面32向紧固套环3的内侧挤压时,会加大紧固套环3对管道4的挤压力,使得紧固套环3锁紧管道4。本实施例还具有退管件5,退管件5的两端分别为手压部51和第一施压部52,手压部51位于本体1的外侧,第一挤压锥面31位于第一施压部52插入管道容纳孔2的行程上,如此,操作人员通过手部挤压手压部51时,第一施压部52则会抵接上紧固套环3的第一挤压锥面31,从而迫使紧固套环3减轻对管道4的挤压力;管道容纳孔2的孔壁上具有第二施压部131,第二施压部131位于第二挤压锥面32退出管道容纳孔2的行程上,如此,当外力拉动管道4脱离本体1时,管道4带动紧固套环3同步脱离,紧固套环3运动抵接上第二施压部131,第二施压部131挤压紧固套环3加大紧固套环3对管道4的挤压力,使得管道4无法脱离本体1。
本实施例中,第一施压部52和第二施压部131可以是各种能够挤压锥面的凸起结构,第一挤压锥面31和第二挤压锥面32可以是位于紧固套环3上的环形锥面,也可以由间隔布置于紧固套环3上的多个斜面组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机构,本体1事先与一个管道固接,另一个管道4安装时,手持本体1,将需要安装的管道4插入管道容纳孔2并同步插入紧固套环3即可。管道4使用过程中,若因为外力(如内部流体的长期冲击)导致管道4脱离本体1时,管道4的脱离运动带动紧固套环3,而第二施压部131压迫紧固套环3使得管道4被更大的阻力紧固,从而防止管道4的误脱离;而在管道4拆卸时,操作人员通过退管件5放松紧固套环3,减轻其对管道4的压力,从而使得管道4顺利脱离,如此,管道4的安装和拆卸均较为方便,速度较快,而且使用过程中误脱离的概率较低。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本体1包括壳体11和支撑套管12,管道容纳孔2开设于壳体11上,支撑套管12包括相连的卡接部和管套部,支撑套管12通过卡接部卡于壳体11上,管道4卡于孔壁与管套部之间,如此本体1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壳体11和支撑套管12,支撑套管12位于管道容纳孔2中,管道4内套于管道容纳孔2中时,同步外套于支撑套管12上,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壳体11的生产更为方便,另一方面由内套和外套同步固定管道4,使得管道4的固定更为稳固,也使得本体1能够固定软性管道4。
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本体1上卡接有套筒13,第二施压部131设置于套筒13上,如此使得第二施压部131位于分体式结构上,便于第二施压部131的加工制造。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第一施压部52为第一锥面,锥面与锥面的配合较好,使得第一施压部52对第一挤压锥面31的挤压力较大。更为优选的,第一施压部52为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锥形件,各锥形件间具有变形间隙53,如此一方面使得第一施压部52对第一挤压锥面31的挤压力分布较为均匀,另一方面变形间隙53也使得第一施压部52的变形更为方便,防止因为挤压变形而发生破损。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退管件5包括筒体,手压部51为设置于筒体上的径向凸出板,径向凸出板具有较大的受力面,如此便于操作人员的施加挤压力。
本实施例中,更优选的,第二施压部131为第二锥面,锥面与锥面的配合较好,使得第二施压部131对第二挤压锥面32的挤压力较大。更为优选的,第二施压部131为多个锥形部,多个锥形部沿周向间隔布置于管道容纳孔2的孔壁上,如此第二施压部131对第二挤压锥面32的挤压力分布较为均匀。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4,退管件5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54,第一限位部14遮挡于第二限位部54退出管道容纳孔2的行程上,通过第一限位部14的限位,使得退管件5不会因为误操作或者外力退出本体1。本实施中的第一限位部14和第二限位部54可参见现有技术中各类的限位机构。作为优选的,第一限位部14为台阶槽,第二限位部54为凸起部,凸起部卡于台阶槽的槽壁上,孔壁上开设台阶槽较为方便。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管道的插接机构,包括开设有管道容纳孔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紧固套环,其内套于所述管道容纳孔中,外套于所述管道上,所述紧固套环上与所述管道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挤压锥面,所述紧固套环上与所述管道相背离的一侧具有第二挤压锥面;
退管件,其一端为手压部,另一端为第一施压部,所述手压部位于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挤压锥面位于所述第一施压部插入所述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
所述管道容纳孔的孔壁上具有第二施压部,所述第二施压部位于所述第二挤压锥面退出所述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
所述紧固套环与所述管道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支撑套管,所述管道容纳孔开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支撑套管包括相连的卡接部和管套部,所述支撑套管通过卡接部卡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管道卡于所述孔壁与所述管套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卡接有套筒,所述第二施压部设置于所述套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压部为第一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压部为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锥形件,各所述锥形件间具有变形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管件包括筒体,所述手压部为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径向凸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施压部为第二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施压部为多个锥形部,多个所述锥形部沿周向间隔布置于所述管道容纳孔的孔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退管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遮挡于所述第二限位部退出所述管道容纳孔的行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台阶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于所述台阶槽的槽壁上。
CN201620057094.0U 2016-01-20 2016-01-20 管道的插接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1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7094.0U CN205371901U (zh) 2016-01-20 2016-01-20 管道的插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7094.0U CN205371901U (zh) 2016-01-20 2016-01-20 管道的插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1901U true CN205371901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709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71901U (zh) 2016-01-20 2016-01-20 管道的插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19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8779A (zh) * 2016-01-20 2016-04-20 张男 管道的插接机构
CN114729720A (zh) * 2019-11-22 2022-07-08 韦文有限公司 用于接纳、保持和释放管道的管道接头和组装管道接头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8779A (zh) * 2016-01-20 2016-04-20 张男 管道的插接机构
CN114729720A (zh) * 2019-11-22 2022-07-08 韦文有限公司 用于接纳、保持和释放管道的管道接头和组装管道接头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1901U (zh) 管道的插接机构
CN110056725B (zh) 一种管件密封连接结构及其连接和拆卸方法
CN102673709A (zh) 握套总成
US20170082239A1 (en) Rotation type sliding bar with quick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WO2010009397A4 (en) Adapter for shaper charge casing
CN105508779A (zh) 管道的插接机构
ATE422481T1 (de) Einsatz für ein füllrohr und vorrichtung für eine steigleitung
AU2015200659B2 (en) Insert casing for fastening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object for fastening an insert casing of this type, and method for fastening an insert casing to an object
CN212361261U (zh) 一种大型管道内嵌式固定器
CN205781641U (zh) 管路连接组件和净水机
CN1323257C (zh) 从联结件和相应的联结装置上拆离管子端部的方法
CN201141379Y (zh) 旋转零件的安装机构
CN106764184B (zh) 插入式管道连接锁紧组件
US10178895B1 (en) Dual key ring
CN212093774U (zh) 一种模具液氮冷却恒温挤压装置
CN212338334U (zh) 一种用于环保阀门的阀体结构
CN205841147U (zh) 一种空压机活塞
CN205919047U (zh) 一种管道速接头
CN205780130U (zh) 一种定位用膨胀圆柱销
CN103861984B (zh) 一种冷压封头液压机的模圈装置
CN216781512U (zh) 一种反向扩径定位器
CN2146173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化学锚栓
CN221075635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法兰结构
CN219062715U (zh) 一种方便扣压安装的改进型套筒
CN219222233U (zh) 一种装配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0

Address after: 215152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Xiangcheng District Huang Dai Zhen Min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Suzho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221400 Xinyi City, Xuzhou Province, Xin'an Town, South Village, Chen Village, Jiangsu

Co-patentee before: Liu Yuzhi

Patentee before: Zhang Nan

Co-patentee before: Xiong Beibe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