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1513U - 卧式行星磨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行星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61513U
CN205361513U CN201620062030.XU CN201620062030U CN205361513U CN 205361513 U CN205361513 U CN 205361513U CN 201620062030 U CN201620062030 U CN 201620062030U CN 205361513 U CN205361513 U CN 205361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picyclic gearbox
rotating disk
gear
grind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20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方勤
马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MALONG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MALONG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MALONG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MALONG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620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61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61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61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行星磨机,该卧式行星磨机包括:圆柱形的行星齿轮箱;圆柱形的转盘,转盘与行星齿轮箱彼此相对;两个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包括承托基座和设在承托基座上的两个承托构件,其中一个承托组件的两个承托构件同时支撑行星齿轮箱的底部,并沿着行星齿轮箱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行星齿轮箱在该承托组件上转动,而另一承托组件的两个承托构件同时支撑转盘的底部,并沿着转盘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转盘在该承托组件上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行星磨机,其能够提高行星磨筒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卧式行星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行星磨机。
背景技术
磨机是粉碎物料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建材、电力、冶金、矿山、化工等领域。近年来,卧式行星磨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卧式行星磨机主要利用若干个既可自转又可公转的磨筒来粉碎物料,由于每个磨筒的转速都突破了传统圆管形磨机的临界转速,其转速可达到原磨机转速的若干倍,使得粉磨效率能够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时还能够比传统圆管形磨机节能35-50%,因此其是一种高效粉磨设备。
如图1所示,现有的卧式行星磨机200包括两个驱动机构(未示出)、可自转的行星齿轮箱201、与行星齿轮箱201相对的转盘202、可转动地设于行星齿轮箱201与转盘202之间的行星磨筒203,以及连接行星齿轮箱201和转盘202的中空转轴204。在中空转轴204内设有主轴205,主轴205与一个驱动机构相连,使得该驱动机构能够通过设于行星齿轮箱201内的太阳轮和行星轮来驱动行星磨筒202绕其中轴线进行自转。行星齿轮箱201和转盘202通过贯穿两者的螺纹拉杆207和与螺纹拉杆207配合的螺母208连接在一起,使得另一个驱动机构能够通过中空转轴204来驱动转盘30转动,并迫使行星齿轮箱201和行星磨筒203跟随转盘202一同绕行中空转轴204转动。
然而,由于卧式行星磨机200的两个支撑装置206分别支撑中空转轴204的两端,使得两个支撑装置206之间的间隔距离过大,中空转轴204的中间部位很容易出现弯曲变形,从而影响行星磨筒20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大型的卧式行星磨机200中行星磨筒20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行星磨机,其能够提高行星磨筒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行星磨机,其包括:圆柱形的行星齿轮箱;圆柱形的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行星齿轮箱彼此相对;两个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基座和设在所述承托基座上的两个承托构件,其中一个所述承托组件的两个承托构件同时支撑所述行星齿轮箱的底部,并沿着所述行星齿轮箱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所述行星齿轮箱在该承托组件上转动,而另一所述承托组件的两个承托构件同时支撑所述转盘的底部,并沿着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所述转盘在该承托组件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行星磨机还包括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支架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挡轮,所述支架设置在一个所述承托基座上,并促使所述挡轮的外周面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一个端面或所述转盘的一个端面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基座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上的两对轴承座,每对所述轴承座均用于夹合一个所述承托构件,所述承托构件为通过轮轴与所述轴承座可转动连接的托轮。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基座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的顶部相铰接的两对支撑侧板,所述承托构件由一对间隔开的托轮组成,每对所述支撑侧板均能同时夹合一对所述托轮,所述托轮通过轮轴与所述支撑侧板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构件为托瓦。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箱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朝向所述转盘的侧壁上设有中央通孔,在所述箱体上可拆卸地设有太阳轮端盖,所述太阳轮端盖用于覆盖所述中央通孔;太阳轮,所述太阳轮通过中心轴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中心轴与太阳轮端盖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太阳轮的外径小于所述中央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行星磨机还包括:转盘轴,所述转盘的背向所述行星齿轮箱的侧壁与所述转盘轴的端部相连;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小齿轮和大齿轮,其中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联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小齿轮联动连接,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大齿轮安装在所述转盘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行星磨机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之间的行星磨筒,所述转盘轴具有内腔,所述内腔通过连通件与行星磨筒相连通,在所述转盘轴的靠近所述大齿轮的端部上设有可相对于所述转盘轴转动的进料管筒。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行星磨机包括:多个行星磨筒,各所述行星磨筒可转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之间;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也设在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之间,并通过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行星磨机包括:太阳轮,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内;多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内,并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带油齿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内,并与所述行星轮相啮合,所述带油齿轮的外周比所述行星轮的外周更靠近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的周壁内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行星磨机的两个承托组件同时支撑行星齿轮箱和转盘,促使两个承托组件之间的间距比较小,使得两个承托组件能够更好地支撑行星齿轮箱、转盘和行星磨筒,从而提高行星磨筒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行星磨机所使用的两个承托组件更适宜在卧式行星磨机大型化后稳定地支撑行星齿轮箱、转盘和行星磨筒,保持该行星磨筒在运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卧式行星磨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卧式行星磨机;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的行星磨筒、承托组件和阻挡机构;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的行星磨筒、承托组件和阻挡机构;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的行星磨筒、承托组件和阻挡机构;
图6显示了图2所示的卧式行星磨机的行星齿轮箱和行星磨筒;
图7为图2所示的卧式行星磨机的俯视图;
图8为沿图7中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沿图7中A-A线的剖视图;以及
图10为图2所示的卧式行星磨机的径向剖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10。该卧式行星磨机1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未显示)、第二驱动机构(在下文详述)、行星齿轮箱2、与行星齿轮箱2彼此相对的转盘3、可转动地设于行星齿轮箱2与转盘3之间的行星磨筒4,以及两个承托组件5。各承托组件5均包括承托基座51和设在承托基座51上的两个承托构件52。其中,一个承托组件5的两个承托构件52同时支撑行星齿轮箱2的底部,并沿着行星齿轮箱2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行星齿轮箱2在该承托组件5上转动;另一个承托组件5的两个承托构件52同时支撑转盘3的底部,并沿着转盘3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转盘3在该承托组件5上转动。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两个支撑装置206之间的间隔距离过大,中空转轴204的中间部位很容易出现弯曲变形,从而影响行星磨筒20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10的两个承托组件5同时支撑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两个承托组件5之间的间距较小,使得两个承托组件5能够更好地支撑行星齿轮箱2、转盘3和行星磨筒4,从而提高行星磨筒4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10所使用的两个承托组件5更适宜在卧式行星磨机大型化后稳定地支撑行星齿轮箱2、转盘3和行星磨筒4,保持该行星磨筒4在运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卧式行星磨机10包括还包括阻挡机构6。阻挡机构6包括支架61和可转动地设于支架61上的挡轮62。支架61设置在一个承托基座51上,并促使挡轮62的外周面与行星齿轮箱2的一个端面或转盘3的一个端面相抵靠。当挡轮62的外周面与行星齿轮箱2的一个端面相抵靠时,挡轮62能够阻止行星齿轮箱2朝向挡轮62的方向做进一步的运动,从而防止行星齿轮箱2朝向挡轮62方向运动并从承托组件5上脱离;当挡轮62的外周面与转盘3的一个端面相抵靠时,挡轮62能够阻止转盘3朝向挡轮62的方向做进一步的运动,从而防止转盘3朝向挡轮62方向运动并从承托组件5上脱离。优选地,阻挡机构6数量为两个,每个阻挡机构6都有一个挡轮62,挡轮62的数量也为两个,这两个挡轮62分别行星齿轮箱2的两侧相抵靠,或者这两个挡轮62分别转盘3的两侧相抵靠,由此可以有效地阻止行星齿轮箱2和行星磨筒4从相应的承托组件5上脱离。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承托基座51包括本体511和与本体511的顶部相铰接的两对支撑侧板512a,每对支撑侧板512a均能同时夹合一对托轮,承托构件52由一对间隔开的托轮组成,托轮通过轮轴513a与支撑侧板512a可转动连接。行星齿轮箱2能够被与之配合的承托组件5的托轮接触式支撑,该托轮能够将行星齿轮箱2的重力依次经过托轮、轮轴513a和支撑侧板512a传递至本体511上,使得承托基座51能够有效支撑行星齿轮箱2。由于托轮通过轮轴513a的作用可在支撑侧板512a转动,因此当行星齿轮箱2转动时,行星齿轮箱2能够带动与之配合的托轮一起转动。同理,转盘3能够被与之配合的承托组件5的托轮接触式支撑,该托轮能够将转盘3的重力依次经过托轮、轮轴513a和支撑侧板512a传递至本体511上,使得承托基座51能够有效支撑转盘3。由于托轮通过轮轴513a的作用可在支撑侧板512a转动,因此当转盘3转动时,转盘3能够带动与之配合的托轮一起转动。由于任意两个配对的支撑侧板512a都与本体511的顶部相铰接,使得支撑侧板512a可相对于本体511产生转动,因此当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能够被与之配合的托轮接触式支撑时,支撑侧板512a可将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的中轴线调整到预定位置。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承托基座51包括本体511和设于本体511上的两对轴承座512b,每对轴承座512b均用于夹合一个承托构件52,承托构件52为通过轮轴513b与轴承座512b可转动连接的托轮。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能够被与之配合的托轮接触式支撑,托轮能够将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的重力依次经过托轮、轮轴513b和支撑侧板512b传递至本体511上,使得承托基座51能够有效支撑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由于托轮通过轮轴513a的作用可在支撑侧板512a转动,因此当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转动时,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能够带动与之配合的托轮一起转动。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承托构件52为设置在承托基座51上的托瓦。托瓦的外部通过弹性件或直接与承托基座51相连接,而其弧形内表面与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匹配式接合,使得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的重力经过托瓦后传递至承托基座51上,使得承托基座51能够有效支撑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优选地,在托瓦的两端或一端可设有挡片,该挡片与行星齿轮箱2的一个端面或转盘3的一个端面相抵靠,以防止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朝向挡片的方向做进一步的运动,从而防止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朝向挡轮62方向运动并从承托组件5上脱离行星齿轮箱2或转盘3。
如图6所示,行星齿轮箱2包括圆柱形的箱体21。在箱体21的朝向转盘3的侧壁21a上设有中央通孔21d。中央通孔21d是指位于该侧壁21a的中央区域的通孔。同时,在箱体21的侧壁21a上还设有多个行星轮安装孔21e。多个行星轮安装孔21e可围绕着中央通孔21d,两者之间既可以没有相交区域,也可以有相交区域。行星齿轮箱2还包括太阳轮端盖22和行星轮端盖23。太阳轮端盖22可拆卸地设在箱体21上,用于覆盖中央通孔21d。同时,行星轮端盖23可拆卸地设在箱体21上,用于覆盖行星轮安装孔2e。其中,可拆卸的设置是指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可选为螺栓连接或卡接等常规的可拆卸连接。太阳轮端盖22与箱体21密封式接合,行星轮端盖23与箱体密21封式连接,以保证它们之间的接合部位具有较好的密封功能。密封式接合可通过在接合部位设置密封胶、密封条或迷宫密封的方式实现。
行星齿轮箱2还包括太阳轮24和行星轮25。太阳轮24和行星轮25设于箱体21内,并且太阳轮24和行星轮25彼此啮合。太阳轮24与太阳轮端盖22相对,行星轮安装孔2e与行星轮25相对。在太阳轮端盖22内设有中心轴轴承26。行星齿轮箱2还包括中心轴27和行星轴28。中心轴27的一端穿过箱体21的侧壁21b,以便接收第一驱动机构的扭矩。而中心轴27的另一端嵌入在太阳轮端盖22内的中心轴轴承26的内孔内,太阳轮24套设在中心轴27。行星轴28的一端依次穿过行星轮25和行星轮端盖23,以便该端部能够连接并驱动行星磨筒4。行星轴28的另一端可露出在箱体21的侧壁21b外,也可不露出在箱体21的侧壁21b外。其中,中心轴轴承26与太阳轮端盖22的安装方式和行星轮25与行星轮端盖23的安装方式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熟知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太阳轮24的拆装,中央通孔21d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太阳轮24的外径。由于中央通孔21d位于箱体21的侧壁2a,而中央通孔21d所对应的外部区域比较宽敞,因此当太阳轮端盖22拆下后,太阳轮24或带着中心轴27的太阳轮24可轻易地从中央通孔21d内拿出,或者可轻易地放入到中央通孔21d内,由此可大大简化太阳轮24的拆装过程,从而方便太阳轮24的更换和检修。也就是说,卧式行星磨机10的行星齿轮箱2的结构既能够方便使用者拆卸太阳轮24,又能够方便使用者安装太阳轮24,有利于提高卧式行星磨机10和行星齿轮箱2的装配效率,同时还可方便使用者对太阳轮24进行更换或检修。
如图7所示,该卧式行星磨机10包括与转盘3相连接的转盘轴31。转盘3安装在转盘轴31上,转盘3与转盘轴3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固定连接可选为焊接、铆接或一体成型常规固定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可选为法兰连接或卡接等。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3、行星磨筒2和行星齿轮箱3一同转动,其具体包括电动机11、减速机12、小齿轮13和大齿轮14。电动机11的转轴与减速机12的输入轴联动连接,减速机12的输出轴与小齿轮13联动连接,小齿轮13与大齿轮14相啮合,大齿轮14安装在转盘轴31上,使得电动机11能够将动力依次传递给减速机12、小齿轮13、大齿轮14和转盘3,从而促使转盘3进行旋转。其中,所述联动连接可选为固定连接、法兰连接或联轴器连接等。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电动机1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12的输入轴相连,以提高传动效率和传动时的稳定性。大齿轮14与转盘轴31之间的连接可选为固定连接或键连接,当然也可为其他连接。小齿轮13和大齿轮14的直径不作具体限定,只要小齿轮1的外径小于大齿轮14的外径既可。
然而,由于小齿轮13的转速比大齿轮14的转速大,因此小齿轮13与大齿轮14的配合能够充当减速机,起到降低转速和增加转矩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可以降低卧式行星磨机10对减速机12和电动机11的要求。首先,减速机12的减速比可以降低,使得减速机12的成本得以大幅度缩减。其次,电动机11的启动电压和启动电力可以大幅度降低,从而降低卧式行星磨机10的使用成本。虽然该卧式行星磨机10比现有磨机多了小齿轮13和大齿轮14,但是可降低对减速机12和电动机11的要求,尤其是减速机12的等级和减速比可以下降,综合考虑之下,该卧式行星磨机10的生产成本还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最重要的是,这种传动方式可以降低电动机11的启动电压和启动电流的要求,大大降低用户的电能消耗,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如图1所示,卧式行星磨机10还包括进料管筒15。转盘轴31具有内腔,该内腔通过连通件16与行星磨筒4相连通,进料管筒15与转盘轴31的靠近大齿轮14的端部相连接,并允许转盘轴31相对进料管筒15进行转动。该进料管筒15例如通过设于在转盘轴31的端部上的环形旋转体(常规技术)连接于进料管筒15,使得进料管筒15与转盘轴31可转动连接。由于进料管筒15与转盘轴31可转动连接,这样保证进料管筒15可相对进料管筒15进行转动,由此可以方便物料通过进料管筒15依次进入转盘轴31、连通件16和行星磨筒4内。进料管筒15用于接收物料,例如当其与能够向进料管筒15输出物料的装置、例如物料输送机相连接时,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进料。
如图8和图9所示,卧式行星磨机10还包括衔接管7。衔接管7可由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铁材料制成,以保证其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衔接管7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衔接管7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其可选为圆管、方管或横截面为不规则图形的管。衔接管7设置在行星齿轮箱2与转盘3之间,并通过其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箱2与转盘3相连接。衔接管7与行星齿轮箱2之间的连接可选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而衔接管7与转盘3之间的连接也可选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其中固定连接可为焊接或铆接等常规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可选为法兰连接或螺栓连接等常规可拆卸连接。由于衔接管7设于行星齿轮箱2与转盘3之间,并且衔接管7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箱2与转盘3相连接,因此衔接管7可通过两端对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的相对距离进行准确的控制,衔接管7与行星齿轮箱2的连接和衔接管7与转盘3的连接适用于简单的连接,例如焊接或法兰连接,由此大大简化行星齿轮箱2与转盘3的安装操作,进而提高卧式行星磨机10的装配效率。同时,与使用螺纹拉杆和螺母固定行星齿轮箱与转盘的卧式行星磨机相比,行星齿轮箱2、转盘3、行星磨筒4和衔接管7形成的组合体具有较高的刚度,同时其在绕转盘3和行星磨筒4的中心连接转动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衔接管7的数量为一个,在衔接管7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径向凹槽7a。径向凹槽7a的长度方向与衔接管7的中轴线相平行。各径向凹槽7a均用于容纳相应的行星磨筒4,即径向凹槽7a与行星磨筒4一一对应,一个径向凹槽7a容纳一个行星磨筒4。其中,径向凹槽7a可完整或部分地容纳行星磨筒4。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允许衔接管7的截面轮廓(即图3所示的轮廓)适当扩大,从而提高衔接管7的自身强度,进一步提高上述组合体的刚度和转动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干扰行星磨筒4自转。其中,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的中心连线既可以与衔接管7的中轴线相重合,也可以与衔接管7的中轴线相平行。不过为了提高组合体的转动稳定性,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的中心连线优选与衔接管7的中轴线相重合,使得衔接管7的重心与所述中心连线重合,有效避免衔接管7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促使组合体进行震动或摆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组合体在运转时的稳定性。径向凹槽7a的顶部开口宽度构造成大于行星磨筒4的直径,使得行星磨筒4能够通过径向凹槽7a的顶部开口顺利进入到径向凹槽7a内,从而方便行星磨筒4的安装。更优选地,径向凹槽7a的宽度沿其深度方向逐渐缩窄,由此可进一步地扩大衔接管7的截面轮廓,进一步提高衔接管7的自身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上述组合体的刚度和转动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行星磨筒4环绕着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的中心连线并沿着周向等距地间隔开,而多个径向凹槽7a沿着衔接管7的周向等距地间隔开。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再次提高上述组合体的刚度和运转时的稳定性。
衔接管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衔接管7和多个行星磨筒4一同环绕着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的中心连线,并沿着周向交替地间隔开。优选地,多个衔接管7和多个行星磨筒4一同环绕着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的中心连线,并沿着周向交替且等距地间隔开。多个衔接管7将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连接在一起后,能够增加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之间的稳定性,使得组合体的刚度和转动稳定性能够得以提高。更优选地,衔接管7的截面大致为梯形或圆底梯形(见图5),以便衔接管7的截面轮廓变得更大,从而再次提高衔接管7的强度。
如图10所示,该行星齿轮箱10还包括带油齿轮8,详见图2。带油齿轮8通过转轴29可转动地设于箱体21内,并与行星轮25相啮合。其中,带油齿轮8的外周8a(即齿顶所形成的外周)设置为比行星轮25的外周25a(即齿顶所形成的外周)更靠近箱体21的周壁内表面21g。由于带油齿轮8的外周8a设置为比行星轮25的外周25a更靠近箱体21的周壁内表面21g,因此当旋转的行星轮25无法接触和搅动箱体2的底部齿轮油和箱体2的周壁内表面21g上的齿轮油时,带油齿轮8可以接触并搅动箱体2的底部齿轮油和箱体2的周壁内表面21g上的齿轮油,并将齿轮油打散到或带到其他齿轮上,同时还可以直接粘附齿轮油并通过齿轮间的啮合方式来实现齿轮油在齿轮间的传递,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转动的齿轮之间都有较为充足的齿轮油,从而提高行星齿轮箱10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行星轮25的中轴线、行星轮24的中轴线和带油齿轮8的中轴线三者平行但不共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星轮25的中轴线、行星轮24的中轴线和带油齿轮8的中轴线三者平行但共面。由于当行星轮25的中轴线、行星轮24的中轴线和带油齿轮8的中轴线三者平行但共面时,行星轮25的外周25a到箱体21的周壁内表面21g上的齿轮油直接影响带油齿轮8的直径,使得带油齿轮8的带油效率受到了严重制约,但是当行星轮25的中轴线、行星轮24的中轴线和带油齿轮8的中轴线三者平行但不共面时,带油齿轮8的直径就可选为更大的尺寸,使得带油齿轮8的带油效率能够得以提高,从而便于提高行星齿轮箱10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带油齿轮8的外周8a到箱体21的周壁内表面21g的最短距离为5~20mm,详见图3。为避免带油齿轮8与箱体21的周壁内表面21g产生较大摩擦,并综合考虑目前加工工艺的水平,带油齿轮8的外周8a到箱体21的周壁内表面21g的最短距离优选为5~20mm,使得带油齿轮8的带油效果达到更佳,即将齿轮油更好地打散到或带到其他齿轮上,同时还可以更多地粘附齿轮油并通过齿轮间的啮合方式来实现齿轮油在齿轮间的传递,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行星齿轮箱10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卧式行星磨机10的两个承托组件5同时支撑行星齿轮箱2和转盘3,两个承托组件5之间的间距较小,使得两个承托组件5能够更好地支撑行星齿轮箱2、转盘3和行星磨筒4,从而提高行星磨筒4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柱形的行星齿轮箱;
圆柱形的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行星齿轮箱彼此相对;
两个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基座和设在所述承托基座上的两个承托构件,其中一个所述承托组件的两个承托构件同时支撑所述行星齿轮箱的底部,并沿着所述行星齿轮箱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所述行星齿轮箱在该承托组件上转动,而另一所述承托组件的两个承托构件同时支撑所述转盘的底部,并沿着所述转盘的周向间隔开,从而允许所述转盘在该承托组件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支架和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挡轮,所述支架设置在一个所述承托基座上,并促使所述挡轮的外周面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一个端面或所述转盘的一个端面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基座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上的两对轴承座,每对所述轴承座均用于夹合一个所述承托构件,所述承托构件为通过轮轴与所述轴承座可转动连接的托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基座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的顶部相铰接的两对支撑侧板,所述承托构件由一对间隔开的托轮组成,每对所述支撑侧板均能同时夹合一对所述托轮,所述托轮通过轮轴与所述支撑侧板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构件为托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箱包括:
箱体,在所述箱体的朝向所述转盘的侧壁上设有中央通孔,在所述箱体上可拆卸地设有太阳轮端盖,所述太阳轮端盖用于覆盖所述中央通孔;
太阳轮,所述太阳轮通过中心轴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中心轴与太阳轮端盖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太阳轮的外径小于所述中央通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盘轴,所述转盘的背向所述行星齿轮箱的侧壁与所述转盘轴的端部相连;
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小齿轮和大齿轮,其中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联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小齿轮联动连接,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大齿轮安装在所述转盘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之间的行星磨筒,所述转盘轴具有内腔,所述内腔通过连通件与行星磨筒相连通,在所述转盘轴的靠近所述大齿轮的端部上设有可相对于所述转盘轴转动的进料管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行星磨筒,各所述行星磨筒可转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之间;
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也设在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之间,并通过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箱与转盘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行星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轮,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内;
多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内,并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
带油齿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内,并与所述行星轮相啮合,所述带油齿轮的外周比所述行星轮的外周更靠近所述行星齿轮箱的箱体的周壁内表面。
CN201620062030.XU 2016-01-21 2016-01-21 卧式行星磨机 Active CN205361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2030.XU CN205361513U (zh) 2016-01-21 2016-01-21 卧式行星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2030.XU CN205361513U (zh) 2016-01-21 2016-01-21 卧式行星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61513U true CN205361513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4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2030.XU Active CN205361513U (zh) 2016-01-21 2016-01-21 卧式行星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615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8200A (zh) * 2016-01-21 2016-04-13 徐州马龙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行星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8200A (zh) * 2016-01-21 2016-04-13 徐州马龙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行星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8200A (zh) 卧式行星磨机
CN102961997A (zh) 溶剂类物料搅拌机
CN205361513U (zh) 卧式行星磨机
CN210978971U (zh) 一种直轮驱动式管道巡检机器人
CN208041561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云台
CN2770921Y (zh) 立轴行星搅拌机
CN207664759U (zh) 高输出稳定性防水电机
CN108525750B (zh) 一种单级对辊机及其制沙方法
CN105772163A (zh) 卧式行星磨机
CN206803017U (zh)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太阳光跟踪器
CN105316905A (zh) 一种减速离合器及洗衣机
CN210479918U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及外置式电动滚筒
CN105465297B (zh) 用于卧式行星磨机的行星齿轮箱和包括其的卧式行星磨机
CN208407129U (zh) 一种单级对辊机
CN212785048U (zh) 一种转轮回转驱动结构
CN213942080U (zh) 麻将机用旋转拨牌机构
CN209038282U (zh) 沥青储罐内加热盘管装置
CN206114678U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混匀装置
CN213954289U (zh) 麻将机洗牌大盘和拨牌器的差速传动机构
CN215806944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CN205281649U (zh) 售餐机旋转台
CN212445879U (zh) 一种高效不等距混合机
CN204917009U (zh) 一种稳定的送料机
CN209094194U (zh)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自动上料冷拔机
CN202266637U (zh) 一种大直径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