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0105U -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 Google Patents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60105U
CN205360105U CN201521005124.5U CN201521005124U CN205360105U CN 205360105 U CN205360105 U CN 205360105U CN 201521005124 U CN201521005124 U CN 201521005124U CN 205360105 U CN205360105 U CN 205360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blood
port
lin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51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凡
曾静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51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60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60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60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中,血浆吸附系统包括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血浆分离器、血液回路静脉管路、血浆管路、血浆吸附器及旁接在血浆管路上的旁接管路,血浆管路包括血浆动脉管路与血浆静脉管路。旁接管路与血浆管路、血浆吸附器、血浆分离器、血液回路动脉管路及血液回路静脉管路构成多条以旁接管路的进口为通道进口的液体通道;血浆分离器与血浆吸附器分别位于两条相互独立的液体通道中;所有液体通道合并构成的总液体通道完全覆盖血浆吸附系统中的血液通道及血浆通道。有效避免完成预冲之后的管路拆装,以提高血浆吸附治疗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背景技术
血浆吸附治疗过程为将血液引出人体后,经血浆分离器将血浆与血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相分离,血浆经血浆吸附器吸附以清除其中某些特定物质,经吸附处理后的血浆将与有形成分混合后再输回人体内。在临床治疗中,常使用由血浆分离器、血浆吸附器及连接管路组成的血浆吸附系统对患者进行血浆吸附治疗。
公告号为CN203329103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进行血浆吸附治疗的双泵透析机,其包括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血浆分离器、血液回路静脉管路、血浆动脉管路、血浆吸附器及血浆静脉管路。在该血浆吸附系统中,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设有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动脉端、动脉压力传感器、血泵、动脉壶,血液回路静脉管路设有由血液导管连接的静脉压力传感器、静脉壶、血液气泡传感器、截止阀及静脉端。血液回路动脉管路的后端口与血浆分离器的动脉端口连接,血液回路静脉管路的前端口与血浆分离器的静脉端口连接;血浆动脉管路的前端口与血浆分离器的血浆出口连接,后端口与血浆吸附器的动脉端口连接;血浆静脉管路的前端口与血浆吸附器的静脉端口连接,后端口与静脉壶侧管的端口连接。此外,其还具有用于对血浆进行置换的置换管路,其包括设于血浆动脉管路上的置换液泵及置换导管。
在使用上述血浆吸附系统进行血浆吸附治疗之前,需对血浆分离器、血浆吸附器及连接管路进行预冲,以对它们进行肝素化的同时,对器械内部的保存液、微粒等物质进行清除。由于血浆分离器与血浆吸附器的自身理化性质及残留物质不相同,为了避免在预冲过程中产生交叉污染,要求对二者进行单独预冲。该血浆吸附系统的管路设计使其预冲过程为:先连接好管路和血浆分离器,对血浆分离器和管路进行预冲,及对血浆吸附器进行不与血浆管路连接的单独预冲,预冲完成后再接入血浆管路中。这种预冲方式增加了细菌侵入血浆吸附系统中的风险,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复杂度,也不符合保准操作程序(SOP)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以提高具有该管路的血浆吸附系统的治疗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管路构建的血浆吸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包括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血液回路静脉管路、血浆管路及旁接在血浆管路上的旁接管路,血浆管路包括血浆动脉管路与血浆静脉管路。血液回路动脉管路的后端口用于与血浆分离器的动脉端口连接,血液回路静脉管路的前端口用于与血浆分离器的静脉端口连接;血浆动脉管路的前端口用于与血浆分离器的血浆出口连接,后端口用于与血浆吸附器的动脉端口连接;血浆静脉管路的前端口用于与血浆吸附器的静脉端口连接,后端口与血液回路静脉管路连通。旁接管路与血浆管路、血浆吸附器、血浆分离器、血液回路动脉管路及血液回路静脉管路构成多条以旁接管路的进口为通道进口的液体通道;血浆分离器与血浆吸附器分别位于两条相互独立的液体通道中;所有液体通道合并构成的总液体通道完全覆盖血浆吸附系统中的血液通道及血浆通道。
由以上方案可见,使用该管路构建血浆吸附系统,在完成连接管路与血浆分离器及血浆吸附器的连接后,通过旁接管路进口向血浆吸附系统输入预冲液,可通过多个液体通道对血浆吸附系统中的血液通道或血浆通道进行预冲,以实现预冲及血浆吸附治疗管路一体化,免除在预冲完成后还需要再拆装管路才能开始进行吸附治疗,有效降低细菌入侵患者血液的风险,降低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血浆吸附治疗的安全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此外,血浆分离器与血浆吸附器位于两个相互独立的液体通道中,即从其中一条通道流入血浆分离器或血浆吸附器内的液体不会再流入另一者内,可避免在预冲过程中,血浆吸附器中的吸附剂碎片对血浆分离器造成污染或者破坏血浆分离器中的分离膜,确保血浆分离器的安全有效性。
一个具体的方案为旁接管路包括旁接在血浆动脉管路上的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由导管顺序连接的进口、第一排气壶、第一泵管及出口,其出口与第一泵管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旁接管路的进口包括第一支路的进口。旁接管路的结构简单。
更具体的方案为沿血浆在导管中的行进方向,血浆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一三通、第二泵管、第二排气壶及后端口。第一支路的出口与第一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沿血浆在导管中的行进方向,血浆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加热袋及后端口。
再具体的方案为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动脉端、第四泵管、动脉排气壶及后端口,动脉端与第四泵管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前端口、静脉排气壶及静脉端,静脉排气壶与静脉端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血液回路静脉管路的前端口与静脉排气壶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血浆静脉管路的后端口与静脉排气壶的一侧管连接。
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旁接管路包括旁接在血浆动脉管路上的第一支路及旁接在血浆静脉管路上的第二支路。旁接管路的进口包括第二支路远离血浆静脉管路的端口。
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第一支路包括由导管顺序连接的出口、第一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及进口,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与第一支路的进口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浆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一三通、第二泵管、第二排气壶及后端口,血浆动脉管路的前端口与第一三通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第二排气壶与血浆动脉管路的后端口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第一支路的进口与第一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第二排气壶上设有端口与第一连接端口相匹配的侧管。
另一个更具体的方案为第一支路包括由导管连接的出口与进口,第一支路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沿血浆在导管中的行进方向,血浆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二泵管、第二排气壶、第一三通及后端口。第一三通与血浆动脉管路的后端口之间的血浆管路上设有截止阀。第一支路的进口与第一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
优选的方案为第二支路包括由导管顺序连接的进口、第三排气壶、第三泵管及出口。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浆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二三通、加热袋及后端口;第二支路的出口与第二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
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为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动脉端、第四泵管、动脉排气壶及后端口,动脉端与第四泵管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前端口、静脉排气壶及静脉端,静脉排气壶与静脉端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血浆静脉管路的后端口与静脉排气壶的一侧管连接。
另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为第二三通与加热袋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第三泵管与第二支路出口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浆吸附系统包括管路及连接在管路中的血浆分离器与血浆吸附器。管路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中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血浆分离器及血液回路静脉管路之间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中旁接管路、血浆管路及血浆吸附器之间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二实施例中旁接管路、血浆管路及血浆吸附器之间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二实施例中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血浆分离器及血液回路静脉管路之间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三实施例中旁接管路、血浆管路及血浆吸附器之间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各实施例主要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血浆吸附系统,由于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在血浆吸附系统实施例的说明中已包含对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实施例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血浆吸附系统由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血浆分离器21、血液回路静脉管路3、血浆动脉管路4、血浆吸附器22、血浆静脉管路5、第一支路6及第二支路7构成。第一支路6与第二支路7构成本实施例的旁接管路,血浆动脉管路4与血浆静脉管路5构成本实施例的血浆管路。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血液回路静脉管路3、血浆管路及旁接管路构成本实施例的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
参见图2,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依次设有通过血液导管10连接的动脉端11、第四泵管13、动脉排气壶14及后端口15,并在动脉排气壶14上设有侧管141及侧管142;位于动脉端11与第四泵管13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12,用于控制该段血液导管的通断状态;侧管141及侧管142上分别设有一个截止阀,侧管141用于向动脉排气壶141中注入肝素等药物,侧管142用于连接血压监测计,以对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中的血压进行监测。
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静脉管路3依次设有通过血液导管30连接的前端口34、静脉排气壶33及静脉端31,并在静脉排气壶33上设有侧管332、连接管333及侧管331,侧管332上设有一个截止阀,血液管路30上设有一个截止阀32。前端口34为连接管333的端口。
后端口15与血浆分离器21的动脉端口211连接,前端口34与血浆分离器21的静脉端口214连接,即连接管333的端口与静脉端口214连接。
参见图3,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浆动脉管路4具有由血浆导管40依次连接的前端口41、第一三通43、第二泵管44、第二排气壶45及后端口47,第二排气壶45上设有注射用的侧管451,侧管451上设有截止阀,前端口41与第一三通43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42,第二排气壶45与后端口47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46。
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浆静脉管5具有由血浆管路50依次连接的前端口51、第二三通52、加热袋54及后端口55,第二三通52与加热袋54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53。
沿液体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第一支路6依次设有由导管60连接的出口61、第一连接端口64、第二连接端口65及进口63,第二连接端口65与进口63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62,第一连接端口64与第二连接端口6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沿液体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第二支路7依次设有由导管70连接的进口71、第三排气壶72、第三泵管73及出口75,第三排气壶72上设有注射用的侧管721,侧管721上设有截止阀,第三泵管73与出口75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74。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泵管44、第三泵管73、第四泵管13分别嵌合于第二血泵、第三血泵第四血泵上,由血泵为泵管中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源。加热袋54为置于加热装置中的血袋或盘成多个管圈的结构,用于对流经其内部的血浆进行加热。
血浆动脉管路4的前端口41与血浆分离器21的血浆出口212连接,第一支路6的进口63与第一三通43的一个接口连接,血浆动脉管路4的后端口47与血浆吸附器22的动脉端口221连接,血浆静脉管路5的前端口51与血浆吸附器22的静脉端口222连接,第二支路7的出口75与第二三通52的一个接口连接,血浆静脉管路5的后端口55与静脉壶33的侧管331连接。
将连接管路与血浆分离器21及血浆吸附器22连接好之后,对血浆分离器21、血浆吸附器22及连接管路进行预冲操作,以在对整个血浆吸附系统进行肝素化的同时,去除血浆吸附器22与血浆分离器21中的有害物质,以确保血浆吸附治疗的安全性。在预冲操作过程中,除了需要通过侧管进行注射药品或检测血压等操作外,设于侧管上的截止阀始终处于闭合状态。
对血浆吸附系统的预冲过程如下:
(1)将进口71与预冲液源连接,静脉端31、动脉端11、出口61分别与废液袋连接,使截止阀74、53、46、62、32均处于开启状态,截止阀42、12及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均处于闭合状态,第三血泵及第二血泵处于开机状态,第四血泵处于停机状态。当血泵处于停机状态时,嵌合于血泵中的泵管处于液体不能流通状态,即处于停机状态的血泵相当于一个处于关闭状态的截止阀。同时由于第三血泵的泵速大于第二血泵的泵速,预冲液经由第二支路7后在第二三通52处分为两路,一路流经血浆吸附器22、第二排气壶45、第二泵管44、第一三通43、进口63、第二连接端口65、第一连接端口64及出口61后排入废液袋中,另一路流经加热袋54、静脉排气壶33及静脉端31后排入废液袋中,以完成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由于第四血泵处于停机状态,所以预冲液无法进入血浆分离器21的上半部分及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中。
(2)关闭截止阀32,并打开截止阀42,使第二路预冲液流经加热袋54、静脉排气壶33、血浆分离器21下半部分、血浆出口212、第一三通43及进口63后与第一路预冲液混合并从出口61排入废液袋中,以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在该过程中,第一路预冲液与第二预冲液分别对血浆吸附器22及血浆分离器21下半部分的预冲过程中,为相互独立的两路液体通道,即对一者进行的预冲的预冲液不会流入另一者中,防止对另一者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3)打开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并关闭截止阀42,第二路预冲液将流经加热袋54、静脉排气壶33及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以对血浆分离器21的外腔进行预冲。
(4)打开截止阀12及第四血泵,并关闭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第二路预冲液流经加热袋54、静脉排气壶33、血浆分离器21、动脉排气壶14、第四泵管13及动脉端11后排入废液袋中,以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
在整个预冲过程中,旁接管路与血浆动脉管路5、血浆吸附器22、血浆静脉管路4、血浆分离器21、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及血液回路静脉管路3构成多条以第二支路7的进口为通道进口的预冲液通道,由这些预冲液通道合并构成的总预冲液通道完全覆盖了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血浆分离器21、血液回路静脉管路3、血浆动脉管路4、血浆吸附器22及血浆静脉管路5中的血浆通道及血液通道,以实现对血浆通道或血液通道的完全预冲,满足血浆分离器21和血浆吸附器22的单独预冲,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此外也对第一支路6及第二支路7内的预冲液通道进行了预冲。
完成对血浆吸附系统的预冲后,开始进行血浆吸附治疗,在血浆吸附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通过侧管进行注射药品或检测血压等操作外,设于侧管上的截止阀始终处于闭合状态。
吸附治疗过程如下:
使截止阀12、42、46、53、32处于开启状态,截止阀62、74处于闭合状态,第四血泵、第二血泵处于开机状态,第三血泵处于停机状态,使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后经血液回路动脉管路1、血浆分离器21,由血浆分离器21分离出的血浆依次经过血浆动脉管路4、血浆吸附器22、血浆静脉管路5,然后流入至血液回路静脉管路3,并与由血浆分离器21分离出的血液有形成分汇集,再回人患者体内,从而完成对患者的血浆吸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血浆置换,断开第一连接端口64与第二连接端口65,第一连接端口64与侧管451的端口连接,进口71与血浆源连接,关闭截止阀46,并打开截止阀74、第三血泵及设于侧管451上的截止阀,从而进行血浆置换。
在本实施例中,血浆分离器21与血浆吸附器22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预冲和治疗,即可在不拆卸管路的情况实现单独预冲和联合治疗,从而避免了环境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浆吸附系统中,提高血浆吸附系统的安全有效性。
血浆吸附系统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4,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浆动脉管路84具有由血浆导管840依次连接的前端口841、第二泵管844、第二排气壶845、第一三通843及后端口847,第二排气壶845上设有注射用的侧管8451,侧管8451上设有截止阀,第一三通843与后端口847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846。
第一支路86上设有由导管860连接的出口861及进口863,导管860上设有截止阀862。
参见图2及图4,连接好管路之后,对血浆分离器21、血浆吸附器22及连接管路进行预冲。
对血浆吸附系统的预冲过程如下:
(1)将进口71与预冲液源连接,静脉端31、动脉端11、出口861分别与废液袋连接,使截止阀74、32、53处于开启状态,截止阀12、846、862处于闭合状态,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处于关闭状态,第三血泵处于开机状态,第四血泵及第二血泵处于停机状态。预冲液经由第二支路7后,流经第二三通52、加热袋54、静脉壶33及静脉端31后排入废液袋中。以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
(2)打开截止阀862,关闭截止阀32,打开第二血泵,打开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且第三血泵的泵速大于第二血泵的泵速,预冲液经第二支路7后,流经第二三通52、加热袋54、后端口55、静脉排气壶33、血浆分离器21,并在血浆分离器21处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血浆出口212、前端口841、第二泵管844、第二排气壶845、第一三通843、进口863并从出口861排入废液袋中,以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另一路预冲液流经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流出,以对血浆分离器21的外腔进行预冲。
(3)打开截止阀12,并关闭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打开第四血泵,使第二路预冲液从血浆分离器21处流经动脉排气壶14、第四泵管13及动脉端11排入废液袋中,以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
(4)打开截止阀846,关闭截止阀53,关闭第二血泵及第四血泵,预冲液通过第二支路管7后流经第二三通52、血浆吸附器822、第一三通843、进口861及出口863后排入废液袋中,完成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
使用血浆吸附系统进行吸附治疗过程如下:
使截止阀12、846、53、32处于开启状态,截止阀862、74处于闭合状态,第四血泵、第二血泵处于开机状态,第三血泵处于停机状态,使血液\血浆沿着通路的管路流动,从而对患者进行血浆吸附治疗。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血浆置换,将出口861连接废液袋,进口71连接血浆源,打开第三血泵、截止阀74及截止阀862,并关闭截止阀846,进行血浆置换。
血浆吸附系统第三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5,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液回路静脉管路93依次设有通过血液导管930连接的前端口934、静脉排气壶933及静脉端931,并在静脉排气壶933上设有侧管9332、连接管9333及侧管9331,侧管9332上设有一个截止阀,血液管路930上设有一个截止阀932,连接管9333与前端口934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935。
参见图6,旁接管路为第一支路96,第一支路96具有由导管960依次连接的进口961、第一排气壶962、第一泵管963及出口965,第一泵管963与出口965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964。第一泵管963嵌合在第一血泵中,第一血泵为第一泵管963中的液体流通提供动力源。
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血浆动脉管路94具有由血浆导管940依次连接的前端口941、第一三通943、第二泵管944、第二排气壶945及后端口947,第二排气壶945上设有侧管9451,侧管9451上设有截止阀。
第一支路96的出口965与第一三通943的一个接口连接。
血浆静脉管路95具有由血浆导管950依次连接的前端口951、加热袋954及后端口955。
血浆静脉管路95的后端口955与侧管9331的端口连接。
参见图5及图6,连接好管路之后,对血浆分离器21、血浆吸附器22及连接管路进行预冲。
对血浆吸附系统的预冲过程如下:
(1)进口961与预冲液源连接,静脉端31及动脉端11分别与废液袋连接,使截止阀964、935、932处于开启状态,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处于关闭状态,截止阀12处于关闭状态,第四血泵处于停机状态,第一血泵、第二血泵处于开机状态,且第一血泵的泵速大于第二血泵的泵速。预冲液经第一支路96之后在第一三通943处分为两路,第一路流经第二泵管944、第二排气壶945、血浆吸附器22、加热袋954、静脉排气壶933及静脉端931后排入废液袋中,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第二路流经血浆出口212、血浆分离器21下部分、静脉排气壶933及静脉端931后排入废液袋中,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进行预冲。
(2)关闭截止阀935,打开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使第二路预冲液从上端出口213流出,完成对血浆分离器21的外腔进行预冲。
(3)关闭血浆分离器21的上端出口213,并打开第四血泵及截止阀12,第二路预冲液流经血浆分离器21、动脉排气壶14、第四泵管944及动脉端11并排入废液袋中,完成对它们及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预冲。
使用血浆吸附系统进行吸附治疗过程如下:
使截止阀12、935、932处于开启状态,截止阀964处于关闭状态,第四血泵、第二血泵处于开机状态,第一血泵处于停机状态,使血液\血浆沿着通路的管路流动,从而对患者进行血浆吸附治疗。
血浆吸附系统第四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3,略去截止阀53。
血浆吸附系统第五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五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血浆吸附系统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3,略去截止阀53。
血浆吸附系统第六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六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血浆吸附系统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5,略去截止阀935。
血浆吸附系统第七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血浆吸附系统第七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血浆吸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3,在第二支路7上,通过在截止阀51与第三泵管73之间设有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端口与第四连接端口,当预冲结束后,关闭截止阀62和74,并根据需要通过拆开第一连接端口64与第二连接端口的连接而将第一支路6的部分管路拆卸下来,及通过拆开第三连接端口与第四连接端口的连接而将第二支路7的部分管路拆卸下来,以提高后续治疗过程中的操作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在血浆管路上旁接一旁接管路,以避免完成预冲之后的管路拆装,提高血浆吸附治疗的安全性。根据本构思,旁接管路、血浆管路的结构及二者之间的连接关系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

Claims (11)

1.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包括血液回路动脉管路、血液回路静脉管路及血浆管路;
所述血浆管路包括血浆动脉管路与血浆静脉管路;
所述血液回路动脉管路的后端口用于与血浆分离器的动脉端口连接,所述血液回路静脉管路的前端口用于与所述血浆分离器的静脉端口连接;
所述血浆动脉管路的前端口用于与所述血浆分离器的血浆出口连接,后端口用于与血浆吸附器的动脉端口连接;
所述血浆静脉管路的前端口用于与所述血浆吸附器的静脉端口连接,后端口与所述血液回路静脉管路连通;
其特征在于:
旁接管路,所述旁接管路旁接在所述血浆管路上,所述旁接管路与所述血浆管路、所述血浆吸附器、所述血浆分离器、所述血液回路动脉管路及所述血液回路静脉管路构成多条以所述旁接管路的进口为通道进口的液体通道;
所述血浆分离器与所述血浆吸附器分别位于两条相互独立的所述液体通道中;
所述液体通道合并构成的总液体通道完全覆盖所述血浆吸附系统中的血液通道及血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接管路包括旁接在所述血浆动脉管路上的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由导管顺序连接的进口、第一排气壶、第一泵管及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泵管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旁接管路的进口包括所述第一支路的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沿血浆在导管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浆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一三通、第二泵管、第二排气壶及后端口;
所述第一支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
沿血浆在导管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浆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加热袋及后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液回路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动脉端、第四泵管、动脉排气壶及后端口,所述动脉端与所述第四泵管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液回路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前端口、静脉排气壶及静脉端,所述静脉排气壶与所述静脉端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血液回路静脉管路的前端口与所述静脉排气壶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血浆静脉管路的后端口与所述静脉排气壶的一侧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接管路包括旁接在所述血浆动脉管路上的第一支路及旁接在所述血浆静脉管路上的第二支路;
所述旁接管路的进口包括所述第二支路远离所述血浆静脉管路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由导管顺序连接的出口、第一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及进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支路的进口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浆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一三通、第二泵管、第二排气壶及后端口,所述血浆动脉管路的前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第二排气壶与所述血浆动脉管路的后端口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第一支路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壶上设有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相匹配的侧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由导管连接的出口与进口,所述第一支路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沿血浆在导管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浆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二泵管、第二排气壶、第一三通及后端口,所述第一三通与所述血浆动脉管路的后端口之间的血浆管路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第一支路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由导管顺序连接的进口、第三排气壶、第三泵管及出口;
沿血浆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浆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浆导管连接的前端口、第二三通、加热袋及后端口;
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液回路动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动脉端、第四泵管、动脉排气壶及后端口,所述动脉端与所述第四泵管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沿血液在管路中的行进方向,所述血液回路静脉管路包括由血液导管连接的前端口、静脉排气壶及静脉端,所述静脉排气壶与所述静脉端之间的血液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血浆静脉管路的后端口与所述静脉排气壶的一侧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三通与所述加热袋之间的血浆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第三泵管与所述第二支路的出口之间的导管上设有截止阀。
11.血浆吸附系统,包括管路及连接在所述管路中的血浆分离器与血浆吸附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为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血浆吸附系统用管路。
CN201521005124.5U 2015-12-04 2015-12-04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Active CN205360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5124.5U CN205360105U (zh) 2015-12-04 2015-12-04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5124.5U CN205360105U (zh) 2015-12-04 2015-12-04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60105U true CN205360105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5124.5U Active CN205360105U (zh) 2015-12-04 2015-12-04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601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0415A (zh) * 2016-09-27 2017-01-11 上海江夏血液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血细胞分离与血浆吸附技术的脑卒中治疗系统
WO2023226109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净化设备体外循环系统及其自动预冲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0415A (zh) * 2016-09-27 2017-01-11 上海江夏血液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血细胞分离与血浆吸附技术的脑卒中治疗系统
WO2023226109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净化设备体外循环系统及其自动预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7420B2 (ja) 血液サンプル最適化システム及び血液隔離装置
CN101336095B (zh) 可预充气的流体过滤方法和器械
CN105120917B (zh) 体外血液处理装置的流体系统的填充和再循环装置
CN205360105U (zh) 血浆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CN105214156A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系统
CN109568700A (zh) 一种血液分离综合治疗机整机
CN103002933B (zh) 漂洗导管、医学技术功能装置、医学技术治疗装置及方法
CN205055021U (zh) 一种封闭式臭氧加注输血器
CN204072883U (zh) 多功能采输血器
CN204766771U (zh) 一种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
CN108114333B (zh) 血液净化装置、血液净化系统及其预冲方法
CN205108526U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系统
CN205360101U (zh) 血液净化系统及其用管路
CN105214158A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血液净化系统
CN205360106U (zh)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及其用管路
CN206577184U (zh) 采用血细胞分离与血浆吸附技术的脑卒中治疗系统
CN104906648B (zh) 血液灌流器及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系统
CN205460102U (zh)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滤过系统
CN106377808A (zh) 血液去脂与红细胞臭氧加入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2699702U (zh) 血液净化密闭式透析废液排放装置
CN209864814U (zh) 一种血液分离综合治疗机整机
CN206526330U (zh) 血液净化器和血液净化系统
CN205360107U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血液净化系统
CN104524649A (zh) 一种血细胞分离装置
CN205215817U (zh) 闭合式人工肾连接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80 Zhuhai hi tech Zone No. six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98

Patentee after: Jianfan Bio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80 Zhuhai hi tech Zone No. six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98

Patentee before: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