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3741U -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53741U
CN205353741U CN201520977321.7U CN201520977321U CN205353741U CN 205353741 U CN205353741 U CN 205353741U CN 201520977321 U CN201520977321 U CN 201520977321U CN 205353741 U CN205353741 U CN 205353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lay
nickelous carbonate
control system
produc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73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秉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ONGJIA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ONGJIA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ONGJIA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ONGJIAN MET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73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53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53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537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包括ARM处理器、移动终端设备、信号调理电路、PLC控制器及碳酸镍搅拌系统,所述碳酸镍搅拌系统包括电动机电路、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及继电器电路,所述电动机电路包括电动机M、二极管D1、电阻R1、发光二极管VD1、开关S、保险管FU及受继电器电路控制的继电器动触点K1-1,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开关S;在进行碳酸镍粉体生产时,利用远端智能设备进行远程遥控生产,使得操作员能够尽可能的远离操作现场,从而避免过多的吸入有毒粉体或气体,为技术员的身体健康做出有效的保障,整个电路具有控制灵敏度高,设计小巧,使用方便等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粉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粉体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粉体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碳酸镍
英文名称:NickelCarbonate
分子式:NiCO3
性质:斜方浅绿色结晶。300℃以上即分解。溶于氨水及稀酸中。不溶于水。由碱金属碳酸盐与硫酸镍反应制得。用于电镀、陶瓷器着色和釉药等。
国标:
指标名称指标
镍(NI)/%<40
盐酸不容物/%<0.02
重金属(以Cu计)/%<0.01
氯化物(以Cl计)/%<0.01
硫酸盐(以SO2计)/%<0.05
铁(Fe)/%<0.002
钴(Co)/%<0.3
锌(Zn)/%<0.05
硫化铵不沉淀物/%<0.7。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在进行碳酸镍粉体生产时,利用远端智能设备进行远程遥控生产,使得操作员能够尽可能的远离操作现场,从而避免过多的吸入有毒粉体或气体,为技术员的身体健康做出有效的保障,整个电路具有控制灵敏度高,设计小巧,使用方便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包括ARM处理器、移动终端设备、信号调理电路、PLC控制器及碳酸镍搅拌系统,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经信号处理电路连接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依次连接信号调理电路、PLC控制器及碳酸镍搅拌系统,所述碳酸镍搅拌系统包括电动机电路、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及继电器电路,所述电动机电路连接变压器电路,所述变压器电路连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继电器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控制连接电动机电路;所述电动机电路包括电动机M、二极管D1、电阻R1、发光二极管VD1、开关S、保险管FU及受继电器电路控制的继电器动触点K1-1,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开关S,所述继电器动触点K1-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的一端和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动触点K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动机M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保险管FU与变压器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端通过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VD1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VD1的负极端分别与变压器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二端、电机M的另一端及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220V交流电进行降压以备后续电路进行处理,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变压器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的第一端与保险管FU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的第二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降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输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堆VT,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出端并联稳压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整流后的电源进行稳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三端稳压器UI、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所述滤波电容C1并联在三端稳压器UI的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滤波电容C4并联在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出端分别与三端稳压器UI的输入端和地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与地并联在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继电器对电动机M进行控制,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KM、三极管Q1、三极管Q2、光敏电阻RL1、电位器W1、电阻R3及二极管D2,所述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和继电器KM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L1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继电器KM的第一端及二极管D2的负极共接,所述光敏电阻RL1和电位器W1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下偏置电阻,所述电阻R3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偏置电阻,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M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皆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接且接地,所述电位器W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为稳压电路通过一个合适的输入电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变压器T1为带磁芯的功率为12~15W变压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为继电器电路提供一个合适的电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三端稳压器采用12V三端稳压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ARM处理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处理性能,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还包括存储电路,所述存储电路与ARM处理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现场亦可进行整个离心机的控制,并方便使用者进行生产技术参数的设置,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与ARM处理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为ARM处理器提供工作电源,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ARM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碳酸镍粉体生产时,利用远端智能设备进行远程遥控生产,使得操作员能够尽可能的远离操作现场,从而避免过多的吸入有毒粉体或气体,为技术员的身体健康做出有效的保障,整个电路具有控制灵敏度高,设计小巧,使用方便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各元器件参数进行设置,从而改变不同的遥控接收操作距离,使得操作人员尽可能少的被粉尘所污染,避免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亦可以在生产现场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生产参数的设置,从而达到现场亦可有效控制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碳酸镍搅拌系统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ARM处理器、移动终端设备、信号调理电路、PLC控制器及碳酸镍搅拌系统,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经信号处理电路连接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依次连接信号调理电路、PLC控制器及碳酸镍搅拌系统,所述碳酸镍搅拌系统包括电动机电路、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及继电器电路,所述电动机电路连接变压器电路,所述变压器电路连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继电器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控制连接电动机电路;所述电动机电路包括电动机M、二极管D1、电阻R1、发光二极管VD1、开关S、保险管FU及受继电器电路控制的继电器动触点K1-1,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开关S,所述继电器动触点K1-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的一端和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动触点K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动机M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保险管FU与变压器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端通过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VD1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VD1的负极端分别与变压器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二端、电机M的另一端及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ARM处理器用于接收移动终端设备所发出的控制指令并解析后用于对碳酸镍搅拌系统进行控制;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从网络内所接收的网络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至ARM处理器内,或将ARM处理器内所反馈出来的信号转换成网络信号并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传输至移动终端设备内;
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将ARM处理器所处理后形成的控制策略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后通过PLC控制器对碳酸镍搅拌系统内的开关S进行控制。
在设计使用时,将220V交流电接入,当PLC控制器控制开关S闭合后,变压器电路将220V交流电降压后通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利用稳压电路稳压后供给继电器电路,继电器电路导通后将带动继电器动触点K1-1闭合,使得电动机M通电做功,而当需要远程调控时,继电器电路接到远程的调控信号后将截止,继电器KM将断开通电从而使得继电器动触点K1-1断开,进而截断电动机M的供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220V交流电进行降压以备后续电路进行处理,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变压器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的第一端与保险管FU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的第二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降压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输出,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堆VT,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出端并联稳压电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整流后的电源进行稳压,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三端稳压器UI、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所述滤波电容C1并联在三端稳压器UI的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滤波电容C4并联在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出端分别与三端稳压器UI的输入端和地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与地并联在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上;所述电容C1及电容C2皆采用电解电容,且电容C1、电容C2的负极端皆接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继电器对电动机M进行控制,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KM、三极管Q1、三极管Q2、光敏电阻RL1、电位器W1、电阻R3及二极管D2,所述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和继电器KM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L1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继电器KM的第一端及二极管D2的负极共接,所述光敏电阻RL1和电位器W1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下偏置电阻,所述电阻R3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偏置电阻,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M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皆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接且接地,所述电位器W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为稳压电路通过一个合适的输入电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变压器T1为带磁芯的功率为12~15W变压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为继电器电路提供一个合适的电压,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三端稳压器采用12V三端稳压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ARM处理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处理性能,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还包括存储电路,所述存储电路与ARM处理器相连接。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现场亦可进行整个离心机的控制,并方便使用者进行生产技术参数的设置,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与ARM处理器相连接。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为ARM处理器提供工作电源,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与ARM处理器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RM处理器、移动终端设备、信号调理电路、PLC控制器及碳酸镍搅拌系统,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经信号处理电路连接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依次连接信号调理电路、PLC控制器及碳酸镍搅拌系统,所述碳酸镍搅拌系统包括电动机电路、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及继电器电路,所述电动机电路连接变压器电路,所述变压器电路连接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连接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连接继电器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控制连接电动机电路;所述电动机电路包括电动机M、二极管D1、电阻R1、发光二极管VD1、开关S、保险管FU及受继电器电路控制的继电器动触点K1-1,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开关S,所述继电器动触点K1-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的一端和开关S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动触点K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动机M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开关S的另一端通过保险管FU与变压器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端通过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VD1的正极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VD1的负极端分别与变压器电路的输入端的第二端、电机M的另一端及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的第一端与保险管FU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的第二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堆VT,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入端与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出端并联稳压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三端稳压器UI、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所述滤波电容C1并联在三端稳压器UI的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滤波电容C4并联在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桥式整流堆VT的输出端分别与三端稳压器UI的输入端和地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与地并联在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KM、三极管Q1、三极管Q2、光敏电阻RL1、电位器W1、电阻R3及二极管D2,所述三端稳压器UI的输出端和继电器KM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敏电阻RL1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一端、继电器KM的第一端及二极管D2的负极共接,所述光敏电阻RL1和电位器W1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下偏置电阻,所述电阻R3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偏置电阻,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M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皆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接且接地,所述电位器W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为带磁芯的功率为12~15W变压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端稳压器采用12V三端稳压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电路,所述ARM处理器连接存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连接ARM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连接ARM处理器。
CN201520977321.7U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3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7321.7U CN205353741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7321.7U CN205353741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53741U true CN205353741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6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732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3741U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537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2626A (zh) * 2017-05-10 2017-08-29 成都卡诺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2626A (zh) * 2017-05-10 2017-08-29 成都卡诺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2702B (zh) 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及其电源适配器
CN205353741U (zh)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CN206697986U (zh) 一种共享充电桩
CN104682494A (zh) 一种快速无线太阳能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CN204244207U (zh) 直流电流信号输出装置
CN205301867U (zh) 一种用于碳酸镍生产的控制电路
CN105388871A (zh) 一种可远程管理的碳酸镍生产控制系统
CN204103577U (zh) 在线式集成一体化开关式恒流充电器
CN205419810U (zh) 具有辅助继电器控制的金属粉体材料生产控制电路
CN203021195U (zh) 一种起重机用智能控制器
CN104914911A (zh) 电压调节器及受电装置
CN105404192A (zh) 一种用于碳酸镍生产的控制电路
CN204035763U (zh) 焊机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CN204941104U (zh) 智能门把手的控制系统
CN205301974U (zh) 一种金属粉体材料生产控制系统
CN204068193U (zh) 一种小电流电子断路器
CN105600840A (zh) 具有辅助继电器控制的金属粉体材料生产控制电路
CN203153370U (zh) 窗帘控制系统
CN217590384U (zh) 一种用于巡检机器人实时充电的恒压输出装置
CN208255295U (zh) 用于分体式预付费电能表的防窃电装置
CN204633606U (zh) 基于dsp的大功率开关电源
CN104148781B (zh) 焊机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CN209435098U (zh)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
CN104253545A (zh) 整流装置
CN209088822U (zh) 一种显卡机专用专业服务器单路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