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3524U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53524U CN205353524U CN201620100340.6U CN201620100340U CN205353524U CN 205353524 U CN205353524 U CN 205353524U CN 201620100340 U CN201620100340 U CN 201620100340U CN 205353524 U CN205353524 U CN 2053535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printed circuit
- pockets
- backlight module
- guide 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胶框上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弯向所述容纳凹槽。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胶框上设置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的凹槽,以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弯向所述容纳凹槽,解决了因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折后形成的凸起与其他印刷电路板距离过近而造成的干涉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良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具有薄、无辐射、低能耗等优点,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组件之一,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盒供应亮度充足、分布均匀的光线,因而背光模组的品质决定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现有的背光模组中通常会包括特定长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该柔性印刷电路板一端从背光模组的第一侧伸入到背光模组内部,并与背光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后,沿背光模组的胶框弯折至与背光模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在这个过程中,弯折后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会隆起形成凸起。上述由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形成的凸起若与其它印刷电路板距离过近,会出现干涉现象,进而影响该柔性印刷电路或与其接触的其它印刷电路板内的信号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以实现杜绝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折后形成的凸起与其它印刷电路板距离过近而造成的干涉现象。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柔性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胶框上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弯向所述容纳凹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胶框上设置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的凹槽,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弯折后嵌入到所述容纳凹槽内,解决了因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折后形成的凸起与其它印刷电路板距离过近而造成的干涉问题,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良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背光模组沿A1-A2的剖面图;
图1c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折至背光模组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d是将图1b中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折至背光模组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背光模组沿B1-B2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将图2b中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折至背光模组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提供的背光模组沿A1-A2的剖视图。参见图1a和图1b,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20;其中,胶框10上设置有容纳凹槽11,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部分区域弯向容纳凹槽1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a和1b中示例性地将容纳凹槽11设置于胶框10的第一侧面12上,这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具体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容纳凹槽11设置于胶框10的第二侧面13或者其他侧面上。另外,在同一侧面上可以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容纳凹槽11,或者同时在多个侧面上设置容纳凹槽11,此处不作限制。此外,容纳凹槽11的宽度a应当大于等于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宽度b,以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20弯向容纳凹槽11时形成的凸起,可以嵌入到容纳凹槽11内。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胶框上设置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的凹槽,以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弯向所述容纳凹槽,解决了因柔性印刷电路弯折后形成的凸起与其他印刷电路板距离过近而造成干涉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良率的目的。
另外,在焊接过程中,柔性印刷电路板20可以伸出胶框的长度y会影响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与其他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焊接效果。利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工作人员在需要对柔性印刷电路板20进行焊接时,只需要拉出合适长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0进行焊接,在焊接后,将多余的长度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0塞回到容纳凹槽11内即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胶框10上设置容纳凹槽11时,容纳凹槽11的四个侧壁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示例性地,如图1c中,容纳凹槽11的四个侧壁的高度相同。但是,对于这种结构的背光模组,在将柔性印刷电路板20与其它柔性印刷电路板焊接完毕并弯折至背光模组背面时,背光模组的厚度L为L=L1+2L2,其中,L1为胶框的厚度,L2为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厚度。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显示面板薄型化的需求,优选的,如图1d所示,沿柔性印刷电路板20延伸方向上容纳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h1,小于垂直于柔性印刷电路板20延伸方向上容纳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h2。这样可以有效减薄背光模组的厚度,即将背光模组的厚度从L=L1+2L2减薄至L=L1+L2。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图2b为图2a提供的背光模组沿B1-B2的剖视图。与图1a提供的背光模组相比,图2a中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向结构。参见图2a和图2b,该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20;其中,胶框10上设置有容纳凹槽11,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部分区域弯向容纳凹槽11。另外,该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向结构31;导向结构31设置在容纳凹槽11的侧壁上,用于引导柔性印刷电路板20向容纳凹槽10内弯曲。
可选的,导向结构31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柔性印刷电路板20延伸方向垂直。导向杆的形状为柱形,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图2a和图2b示例性在容纳凹槽11内设置两个导向杆,分别为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12,并且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12的形状均为柱形,其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第一导向杆311与容纳凹槽11的第一侧壁111之间形成一个狭缝,第二导向杆312与和容纳凹槽11的第二侧壁112之间形成一个狭缝,位于凹槽11内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0的一端从第一导向杆311与容纳凹槽11的第一侧壁111之间的狭缝穿出后与背光源电连接,另一端从第二导向杆312与和容纳凹槽11的第二侧壁112之间的狭缝穿出与其它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在具体固定导向杆时,可以有多种固定方法,例如,如图2a,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12)的两端分别与容纳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或者,如图3,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12)的一端与容纳凹槽11的一个侧壁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悬空;亦或者,如图4,沿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12)的延伸方向上容纳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通孔313,导向杆31可以在通孔313内伸缩。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在容纳凹槽的开口处设置导向结构,可以更好地将柔性印刷电路板弯曲形成的凸起部分限定于容纳凹槽内,且有效地防止其从容纳槽11内掉出。
类似地,为了满足显示面板薄型化的需求,优选的,如图5所示,沿柔性印刷电路板20延伸方向上容纳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h1,小于沿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12)延伸方向上容纳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h2。在此基础上,在设计时,如图5,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311和第二导向杆312)与容纳凹槽11的侧壁连接位置高度h3,小于沿柔性印刷电路板20延伸方向上容纳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h1。这样设置导向杆可以很好地起到引导柔性印刷电路板20向容纳凹槽11内弯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6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背光模组1。所述背光模组1平行放置于液晶盒2的下方,为液晶盒2提供亮度充足、分布均匀的光线。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背光模组的胶框上设置用于容纳柔性电路板的凹槽,以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弯折后形成的凸起嵌入所述容纳凹槽内,解决了因柔性印刷电路弯折后形成的凸起与其他印刷电路板距离过近而造成的干涉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良率的目的。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和柔性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胶框上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弯向所述容纳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结构;
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的侧壁上,用于引导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向所述容纳凹槽内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形状为柱形,其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容纳凹槽的一个侧壁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悬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容纳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杆在所述通孔内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延伸方向上所述容纳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小于沿所述导向杆延伸方向上所述容纳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容纳凹槽的侧壁连接位置高度,小于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延伸方向上所述容纳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高度。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0340.6U CN205353524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100340.6U CN205353524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53524U true CN205353524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78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100340.6U Active CN205353524U (zh) | 2016-02-01 | 2016-02-01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5352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7311A (zh) * | 2018-01-19 | 2018-06-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09976051A (zh) * | 2019-04-15 | 2019-07-0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WO2020237838A1 (zh) * | 2019-05-27 | 2020-12-0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TWI835508B (zh) * | 2023-01-05 | 2024-03-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
2016
- 2016-02-01 CN CN201620100340.6U patent/CN20535352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7311A (zh) * | 2018-01-19 | 2018-06-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09976051A (zh) * | 2019-04-15 | 2019-07-0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9976051B (zh) * | 2019-04-15 | 2024-03-2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WO2020237838A1 (zh) * | 2019-05-27 | 2020-12-03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TWI835508B (zh) * | 2023-01-05 | 2024-03-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53524U (zh)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 | |
CN103968210B (zh) | 平板显示装置的底座及平板显示装置 | |
CN102287681A (zh) |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 |
CN102393578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机壳 | |
CN102121637B (zh) |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 |
CN102801007A (zh) | 一种滑盖手机及其fpc连接结构 | |
CN204358668U (zh) | 一种led交错连续电路板 | |
CN102313200B (zh) |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 |
JP5050876B2 (ja) | 液晶モジュール | |
CN102402056B (zh) | 平板显示装置以及立体显示装置 | |
CN205485158U (zh) | 背板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01417576Y (zh) | Led显示屏箱体 | |
CN202349921U (zh) | 平板显示装置的背框以及背光系统 | |
CN204287642U (zh) | 液晶模组和显示器 | |
CN102392973B (zh) | 一种反射板以及背光系统 | |
CN102376218B (zh) | 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及立体显示装置 | |
CN102401351A (zh) | 平板显示装置的背框以及背光系统 | |
CN102374490B (zh) | 背光系统 | |
CN212873893U (zh) |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器 | |
CN205942198U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1493218B (zh) | 光源模块及其电源板 | |
CN201107493Y (zh) | 平面显示模组 | |
US20210059063A1 (en) | Magnetic attraction type electronic building block construction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2349904U (zh) | 背框以及背光系统 | |
CN102376225B (zh) |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