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7790U -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7790U
CN205347790U CN201620012560.3U CN201620012560U CN205347790U CN 205347790 U CN205347790 U CN 205347790U CN 201620012560 U CN201620012560 U CN 201620012560U CN 205347790 U CN205347790 U CN 205347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machine
impeller
bionical
water
mov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25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
朱传绪
邓德喜
周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25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7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7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779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包括: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拨水筋,多个拨水筋相对于本体的中心成中心对称,每个拨水筋在本体的周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为迎流面和背流面,迎流面和背流面分别形成为弧形面且迎流面的弧形面和背流面的弧形面的朝向相对,迎流面以及背流面在本体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均在110-150°之间,迎流面和背流面分别相对于本体的上表面倾斜设置,迎流面与拨水筋的底面之间以及背流面与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均在70-80°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可提高洗衣机的洗涤效果,同时降低耗电量。

Description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波轮洗衣机在洗涤衣物时,通过波轮正反转带动水流、衣物进行转动和摆动从而达成洗涤效果。由于波轮依靠旋转时的离心力作用来洗涤衣物,为了提高衣物的洗净度,在波轮上表面上会设置拨水筋,同时波轮本体的上表面上一般还会布置一些辅洗或美化结构,这样的结构以及相关技术的拨水筋虽然使得波轮拨水能力较强,但同时也使得洗衣机的洗涤耗电量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洗衣机的仿生波轮,所述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在提高洗涤能力的同时可降低洗涤耗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洗衣机的仿生波轮的波轮洗衣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外轮廓形成为圆形,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拨水筋,多个所述拨水筋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中心成中心对称,每个所述拨水筋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为迎流面和背流面,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分别形成为弧形面且所述迎流面的弧形面和所述背流面的弧形面的朝向相对,所述迎流面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在110-150°之间,所述背流面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在110-150°之间,
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分别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迎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在70-80°之间,所述背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在70-8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可降低水流阻力,提高拨水筋的拨水力度,增加洗涤水的洗涤强度,进而提高洗涤效果,同时可降低耗电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拨水筋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内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25-31mm,所述拨水筋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37-43mm,所述内端的上表面与所述外端的上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内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28mm,所述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4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迎流面的内端切线与所述迎流面的外端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30°,所述背流面的内端切线与所述背流面的外端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迎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5°,所述背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在50-70°之间。
可选地,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60°。
可选地,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形成为弧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拨水筋的外端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的投影大致形成为鱼尾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拨水筋之间设有多个贴设在所述本体上表面上的鳞状面,多个所述鳞状面交替布置,相邻两个所述鳞状面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7-0.8mm。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鳞状面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6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拨水筋包括5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拨水筋与所述本体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上还设有多个沿其径向延伸且在周向上间隔开布置的排水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波轮洗衣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波轮洗衣机,可提高洗涤效果,降低洗涤耗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的仰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说明
100:仿生波轮;
1:拨水筋,11:迎流面,12:背流面,13:凹槽,14:长形槽;
2:鳞状面;
3:排水筋;
4:本体;
a:迎流面在本体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
b: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本体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
h1:拨水筋在本体的径向上的内端的上表面与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
h2:拨水筋在本体的径向上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首先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100可以包括本体4和多个拨水筋1。
具体而言,本体4的外轮廓形成为圆形,本体4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拨水筋1,多个拨水筋1相对于本体4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体4呈圆盘形状,在本体4的中心处形成有轮毂,每个拨水筋1沿本体4的径向延伸,每个拨水筋1从中心轮毂延伸至本体4的边缘处。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每个拨水筋1在本体4的周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为迎流面11和背流面12,迎流面11和背流面12分别形成为弧形面且迎流面11的弧形面和背流面12的弧形面的朝向相对,即如图1所示,迎流面11的弧形面和背流面12的弧形面的弯曲方向相对。这样,在仿生波轮100旋转时,洗衣机内的洗涤水流其中一部分可通过拨水筋1的迎流面11和背流面12向上涌起,以增强洗涤水的水流强度。
迎流面11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a在110-150°之间,背流面12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在110-150°之间。例如,如图1所示,迎流面11在本体4的径向上邻近在本体4中心的内端的弧度较小,迎流面11在本体4的径向上邻近本体4边缘的外端弧度较大。在仿生波轮100旋转时,拨水筋1的外端的旋转强度大于内端,迎流面11外端的弧度大于内端的弧度,背流面12外端的弧度大于内端的弧度。由此,可进一步地增加拨水筋1外端的拨水力度,促进洗衣机内洗涤水的水流强度。
迎流面11和背流面12分别相对于本体4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例如,如图3和图5所示,迎流面11和背流面12朝向相对的方向倾斜设置,拨水筋1沿本体4的周向的宽度在拨水筋1的底部到上端面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即迎流面11朝向背流面12的方向倾斜设置,背流面12朝向迎流面11的方向倾斜设置。
迎流面11与拨水筋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在70-80°之间,背流面12与拨水筋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在70-80°之间。由此,可以增加水流流动,提高洗涤效果,降低波轮转动时的耗电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洗衣机的仿生波轮100,通过限定拨水筋1的迎流面11和背流面12,其中,迎流面11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以及背流面12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均在110-150°之间。且迎流面11和背流面12相对于本体4的倾斜角度在70-80°之间。从而可降低水流阻力,提高拨水筋1的拨水力度,增加洗涤水的洗涤强度,进而提高洗涤效果,同时可降低耗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拨水筋1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内端的上表面与本体4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h1为25-31mm,拨水筋1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本体4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h2为37-43mm,内端的上表面与外端的上表面之间圆滑过渡,即拨水筋1的上表面可为弧形面。由此,可减小洗涤水水流阻力,增大洗涤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洗涤效果。
可选地,拨水筋1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内端的上表面与本体4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可以h1为28mm,拨水筋1在本体4的径向上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本体4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h2为40mm。实用新型人经过多次实验可得,此时,仿生波轮100正反转时洗涤水流均能达到最优的洗净效果和洗涤耗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迎流面11的内端切线与迎流面11的外端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a为130°,背流面12的内端切线与背流面12的外端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30°。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洗涤效果,降低耗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迎流面11与拨水筋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5°,背流面12与拨水筋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5°。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洗涤效果,降低耗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在本体4的径向上相对于本体4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本体4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可在50-70°之间。由此,洗涤水的一部分可沿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流动,以提高拨水筋1外端的水流流速,进而提高拨水筋1的拨水效果。可选地,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本体4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为60°。此时,可进一步地提高的洗净效果,降低洗涤耗电量。
可选地,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可形成为弧形面。其中,弧形面的外端延伸至本体4上表面上,与弧形面的外端相切的面与拨水筋1的底面形成的夹角角度为50-70°。从而更有利于洗涤水的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拨水筋1的外端在本体4的上表面上的投影大致形成为鱼尾形。从而提高水流的流速。可选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拨水筋1的外端形成有凹槽13,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上沿本体4的径向形成有多个长形槽14。通过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的水流在多个长形槽14和凹槽13之间可形成湍流,从而促进洗涤水的水流流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多个长形槽14可沿拨水筋1的上表面的延伸方向而倾斜延伸。例如,邻近于迎流面11的长形槽14可沿迎流面11的弧形面的朝向倾斜,邻近于背流面12的长形槽14可沿背流面12的弧形面的朝向倾斜。
具体地,由于拨水筋1外端通过的旋转水流流速很大,高速流体受粘性摩擦阻力影响最大,从而导致通过的水流动能和压力损失,降低了水流强度,增加了洗涤耗电。如图6所示,采用类似鱼尾形高低起伏尾翼外形的拨水筋1的外端的上表面可以保证通过的水流产生多个紧贴拨水筋1上表面的旋转湍流涡团,打乱原有的粘性阻力层,从而降低了带动洗衣机的仿生波轮100旋转的电机输出轴功率,提升了洗涤水流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任意两个相邻的拨水筋1之间设有多个贴设在本体4上表面上的鳞状面2,多个鳞状面2交替布置,相邻两个鳞状面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7-0.8mm。由此,使得本体4的上表面可出现多个交叠的涡团,使得衣物随着水流在旋转的同时不断的上升下降,由于这种强烈的湍流震荡洗涤效果,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衣物的洗涤效果。
如图1、图3-图6所示,多个鳞状面2可沿本体4的径向形成为多层,其中,每层的多个鳞状面2沿本体4的周向排列且每层的鳞状面2的大小以及形状可大致相同。可选地,本体4的外端的鳞状面2的面积可大于本体4中心处的鳞状面2的面积。相邻两层的鳞状面2交替布置且高度差可为0.7-0.8mm。可选地,相邻两个鳞状面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为0.65mm。即在本体4的径向上分布的相邻的鳞状面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为0.65mm。从而可更加优化衣物的洗涤效果。
可选地,拨水筋1可以包括5个。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5个拨水筋1沿本体4的径向延伸且沿本体4的周向分布。通过设置5个拨水筋1,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通过仿生波轮100的水流流动,使得水流更加激烈,以提高衣物的洗涤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拨水筋1与本体4可一体形成。由此,不仅可以增加本体4和拨水筋1之间的结构强度,且可简化仿生波轮100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本体4的下表面上还可设有多个沿其径向延伸且在周向上间隔开布置的排水筋3。由此,通过多个排水筋3可将仿生波轮100下方的水排挤入洗衣机的喷瀑板中,并从喷口喷出,以对衣物进行冲刷洗涤,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衣物的洗涤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通过设置上述洗衣机的仿生波轮100,改善了仿生波轮100上表面的多处的局部阻力和水流导向,使得衣物洗涤时水流更加激烈,衣物翻滚效果更好,从而保证在低能耗的前提下增强衣物的洗涤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波轮洗衣机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外轮廓形成为圆形,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拨水筋,多个所述拨水筋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中心成中心对称,
每个所述拨水筋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为迎流面和背流面,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分别形成为弧形面且所述迎流面的弧形面和所述背流面的弧形面的朝向相对,所述迎流面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在110-150°之间,所述背流面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两端的切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在110-150°之间,
所述迎流面和所述背流面分别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迎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在70-80°之间,所述背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在70-8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筋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内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25-31mm,所述拨水筋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37-43mm,所述内端的上表面与所述外端的上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28mm,所述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流面的内端切线与所述迎流面的外端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30°,所述背流面的内端切线与所述背流面的外端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5°,所述背流面与所述拨水筋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为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在所述本体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在50-7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筋的外端的上表面形成为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筋的外端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的投影大致形成为鱼尾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拨水筋之间设有多个贴设在所述本体上表面上的鳞状面,多个所述鳞状面交替布置,相邻两个所述鳞状面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7-0.8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鳞状面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6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筋包括5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筋与所述本体一体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上还设有多个沿其径向延伸且在周向上间隔开布置的排水筋。
15.一种波轮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的仿生波轮。
CN201620012560.3U 2016-01-07 2016-01-07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47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2560.3U CN205347790U (zh) 2016-01-07 2016-01-07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2560.3U CN205347790U (zh) 2016-01-07 2016-01-07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7790U true CN205347790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256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47790U (zh) 2016-01-07 2016-01-07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77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6912A (zh) * 2016-01-07 2016-04-20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N110863319A (zh) * 2019-11-18 2020-03-06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防缠绕式洗衣机用波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6912A (zh) * 2016-01-07 2016-04-20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N105506912B (zh) * 2016-01-07 2018-06-1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N110863319A (zh) * 2019-11-18 2020-03-06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防缠绕式洗衣机用波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8865U (zh) 用于洗衣机的波轮
CN105483968B (zh) 用于洗衣机的波轮
CN205420826U (zh) 波轮洗衣机
CN202500016U (zh) 一种防缠绕的洗衣机波轮
CN205347790U (zh)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N204509780U (zh) 波轮洗衣机
CN105506912B (zh) 洗衣机的仿生波轮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N105671879A (zh) 波轮洗衣机及其盛水桶盖
CN107354660A (zh) 一种波轮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CN106702656B (zh) 一种洗衣机波轮及洗衣机
CN107805917A (zh) 一种洗衣机外桶、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CN101851836B (zh) 使洗涤物上下翻动洗涤的波轮
CN205012036U (zh) 洗衣机波轮及具有它的洗衣机
CN110863319A (zh) 防缠绕式洗衣机用波轮
CN204039753U (zh) 波轮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6034103U (zh) 用于洗衣机的喷淋装置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6034108U (zh) 波轮洗衣机
CN110144706B (zh) 一种洗衣机
CN105986434B (zh) 波轮洗衣机的桶盖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WO2016015482A1 (zh) 波轮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6035894U (zh) 离心泵用叶轮结构
CN205954343U (zh) 洗衣机的内筒及洗衣机
CN2571804Y (zh) 双层复合式波轮
CN219174821U (zh) 一种盛水桶盖、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05821773U (zh) 波轮洗衣机的外桶和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