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6614U - 一种吊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6614U
CN205346614U CN201620126347.5U CN201620126347U CN205346614U CN 205346614 U CN205346614 U CN 205346614U CN 201620126347 U CN201620126347 U CN 201620126347U CN 205346614 U CN205346614 U CN 205346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loading board
vertical loading
hole
han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63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文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ng Kang Xi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263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6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6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6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设备,包括托底框架和吊装杆,托底框架的至少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吊装杆至少为两根,且每根吊装杆均部分穿过通孔插入托底框架内设置,每根吊装杆插入所述托底框架内的部分均连接有阻挡件,以阻挡所述吊装杆整体从通孔中滑出。本实用新型吊装设备采用内藏式的形式,大大减少了其整体的占用空间,同时避免造成安全隐患。且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重量较重或拉伸强度较高的产品,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吊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升机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吊装设备与吊索具配合使用,能对设备实现装、运和安装等多项工作。传统的吊装主要采用的是顶部吊装的方式,这种吊装方式对于整体重量较重的产品不能实现安全稳定的吊装过程。例如高压变频器,其一般是由变压器、控制单元、控制电器组成,250~1000KW的高压变频器为了节省现场占地,一般做成一体柜,整体重量一般在3500~8500Kg。若采用顶部吊装的方式,顶部吊装架和柜体本身一般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吊装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柜体较重,若柜体本身的抗拉强度要求比较高,还容易出现柜体变形。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顶部吊装的方式不适宜于高压变频器及其他整体重量较重的产品的装、运等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吊装设备由于一般采用顶部吊装的方式从而无法对整体重量较重的产品实现安全稳定地装、运等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装设备,包括托底框架和吊装杆,所述托底框架的至少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吊装杆至少为两根,且每根所述吊装杆均部分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托底框架内设置,每根吊装杆插入所述托底框架内的部分均连接有阻挡件,以阻挡所述吊装杆整体从通孔中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托底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n根支撑杆,且n≥4,其中,分别位于所述托底框架两侧的支撑杆为第一支撑杆和第n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邻的支撑杆为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n支撑杆相邻的支撑杆为第(n-1)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间隔距离与所述第n支撑杆和所述第(n-1)支撑杆的间隔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第n支撑杆和所述第(n-1)支撑杆上也对应开设有通孔,每根所述吊装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对应的通孔设置或穿过所述第n支撑杆和所述第(n-1)支撑杆对应的通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托底框架中n=5,所述支撑杆分别为间隔距离相等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五支撑杆,所述吊装杆的长度不大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之间的间隔距离。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杆均为槽钢,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n支撑杆的槽口均朝向所述托底框架的外侧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n支撑杆之间的多根支撑杆的槽口均朝向所述托底框架的中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吊装杆为四根,呈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n支撑杆的两侧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杆位于所述托底框架外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挡板,所述外侧挡板的板面部分或全部凸出所述第二端端面的外轮廓。
优选地,所述外侧挡板凸出所述第二端端面外轮廓的部分板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托底框架上对应所述第一圆孔也开设有第二圆孔,以使螺栓通过插入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后将所述吊装杆固定在所述托底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吊装杆插入所述托底框架内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阻挡件为内侧挡板,所述内侧挡板贴合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设置,且所述内侧挡板的板面部分或全部凸出所述第一端端面的外轮廓。
优选地,所述托底框架为网格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装设备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吊装设备可直接作为产品的底座,在使用时通过与锁具配合,可对产品实现托底吊装。同时,本实用新型吊装设备中吊装杆在不使用时可缩入托底框架内。吊装设备整体呈内藏式的设置形式大大减少了其整体的占用空间,避免造成安全隐患,使用过程也非常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吊装设备采用的是托底吊装的方式,故可适用于重量较重或抗拉强度较高的产品,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均得到较大的提升。此外,本实用新型吊装设备通过设置有内侧挡板和外侧挡板,能确保吊装杆的使用状况良好,通过将托底框架设置为多根间隔距离相等的支撑杆的形式,并采用四根吊装杆,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吊装设备整体的受力均匀,吊装设备的整体强度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吊装设备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吊装设备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托底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吊装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吊装杆的剖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吊装设备安装有高压变频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托底框架,11-通孔,
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
14-第三支撑杆,15-第四支撑杆,
16-第五支撑杆,17-第二圆孔,
18-第n支撑杆,2-吊装杆,
21-阻挡件,22-外侧挡板,
221-第一圆孔,3-柜体,
31-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装设备,包括托底框架1和吊装杆2,托底框架1的至少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11,吊装杆2至少为两根,且每根吊装杆2均部分穿过通孔11插入托底框架1内设置,每根所述吊装杆2插入所述托底框架1内的部分均连接有阻挡件21,以阻挡所述吊装杆2整体从通孔11中滑出。
本吊装设备可直接作为需吊装产品的底座,即可将产品直接固定安装在本实施例的吊装设备上。请参阅图6,例如高压变频器,可直接将高压变频器的柜体3部分安装到吊装设备的框架上。在无需使用到本实施例吊装设备时,可将吊装杆2通过通孔11朝托底框架1内部插入,实现对吊装杆2的收合。在使用时,只需将各吊装杆2沿通孔11向外抽出,直至吊装杆2上的阻挡件21与托底框架1抵接,从而使得吊装杆2与托底框架1的相对位置固定,将用于吊装的锁具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各吊装杆2上,在锁具和吊装设备的配合使用下,实现对产品的吊运。当然,以高压变频器为例,为了增加高压变频器的柜体3强度和防止吊装时柜体3表面喷塑或油漆被锁具划伤,在锁具与柜体3接触的地方,一般为柜体3上部的两侧安装有防护板31。
本实施例的吊装设备为内藏式,可作为产品的底座与产品形成一体,也可与产品呈分离形式设置在产品的底部,不占用空间,同时,可收合和抽出的吊装杆2不仅节省了吊装设备的整体占用空间,而且使其使用过程更加方便。由于采用托底吊装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顶部吊装的方式,承重量更大,吊装过程更为稳定和安全,对于本身抗拉强度较高的产品,也避免了产品变形等情况的发生。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实施例吊装设备的承重量和安全性,托底框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n根支撑杆,且n≥4,其中,分别位于托底框架1两侧的支撑杆为第一支撑杆12和第n支撑杆18,与第一支撑杆12相邻的支撑杆为第二支撑杆13,与第n支撑杆18相邻的支撑杆为第(n-1)支撑杆,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的间隔距离与第n支撑杆18和第(n-1)支撑杆的间隔距离相等,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上对应开设有通孔11,第n支撑杆18和第(n-1)支撑杆上也对应开设有通孔11,每根吊装杆2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对应的通孔11设置或穿过第n支撑杆18和第(n-1)支撑杆对应的通孔11设置。
现以n=4为例,托底框架1上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和第四支撑杆15,且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第三支撑杆14和第四支撑杆15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部分吊装杆2穿过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上各对应开设的通孔11,部分吊装杆2穿过第四支撑杆15和第三支撑杆14上各对应开设的通孔11。各吊装杆2的阻挡件21位于第一支撑杆12和第四支撑杆15之间。在不使用本实施例吊装设备时,各吊装杆2向托底框架1内部收入;使用时,将各吊装杆2向托底框架1外侧拉出,使得各吊装杆2上的阻挡件21分别与支撑杆抵接。将锁具的一端固定在伸出托底框架1的部分吊装杆2上,即可通过吊装设备和锁具的配合使用,对产品实现托底吊装。
由于在吊装过程中,各吊装杆2穿过两个支撑杆设置,从而使得本实施例吊装设备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其承重量变大,吊装过程更加安全。且各吊装杆2依次穿过的两个支撑杆的间隔距离相等,从而使得每个吊装杆2受力均匀,增强了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n=5,则托底框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五根支撑杆,分别为间隔距离相等的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第四支撑杆15和第五支撑杆16,且每根吊装杆2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一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4的间隔距离。
在将吊装杆2收合时,由于每根吊装杆2的长度不大于第一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4的间隔距离,所以每根吊装杆2沿通孔11可完全收入到托底框架1中。且由于吊装杆2分布在托底框架1的两侧,当其对称设置时,也避免了各收入到托底框架1内的吊装杆2相互抵接,影响吊装杆2的整体收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支撑杆均采用槽钢,其中,第一支撑杆12和第n支撑杆18的槽口均朝向托底框架1的外侧设置,位于第一支撑杆12和第n支撑杆18之间的多根支撑杆的槽口均朝向托底框架1的中心设置。位于托底框架1中心支撑杆的槽口朝向无限制。
槽钢是截面形状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本实施例中支撑杆采用槽钢的形式,两侧支撑杆的槽口朝向托底框架1的外部,使得吊装杆2在收入到托底框架1中时,伸出托底框架1两侧的吊装杆2前部可以收入在支撑杆的槽口内,以免凸出于托底框架1的部分吊装杆2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内部支撑杆的槽口朝向托底框架1的中心位置,方便在吊装杆2从托底框架1抽出后,支撑杆的槽口对阻挡件21进行卡合,在吊装过程中更好地稳定住吊装杆2在托底框架1中的位置,吊装过程也更高效、稳定和安全。
进一步地,吊装杆2优选为四根,呈两两对称插入第一支撑杆12和第n支撑杆18的两侧通孔11中设置。
在吊装过程中,锁具配合四根吊装杆2实现产品的输送,整个托底框架1的四角受力均匀,不仅吊装设备的承重量得到提升,而且产品在吊装过程中更平稳。
请参阅图4和图5,为了防止吊装杆2在缩入托底框架1时难以拉出,吊装杆2位于托底框架1外的一端为第二端,该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挡板22,外侧挡板22的板面部分或全部凸出第二端端面的外轮廓。本实施例中外侧挡板22选为3mm左右的矩形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吊装杆2第二端端面上。
在吊装杆2的长度过小,无需吊装的情况下,将吊装杆2沿通孔11收入托底框架1中时,吊装杆2第二端上设置的各外侧挡板22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杆形成抵接,防止吊装杆2完全收入托底框架1后难以抽出进行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外侧挡板22凸出第二端端面外轮廓的部分板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孔221,托底框架1上对应第一圆孔221也开设有第二圆孔17,以使通过在第一圆孔221和第二圆孔17中插入螺栓后将吊装杆2固定在托底框架1上。
吊装杆2与托底框架1是自由组装的方式,吊装杆2能在托底框架1中自由移动,在吊装杆2沿通孔11完全收入托底框架1中时,外侧挡板22与两侧的支撑杆形成抵接,此时,为了避免吊装设备晃动的过程中,吊装杆2易从通孔11中滑出,可通过将螺栓插入外侧挡板22上开设的第一圆孔221和托底框架1上开设的第二圆孔17,以使吊装杆2固定在托底框架1上。本实施例优选在每块外侧挡板2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221。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具体地,吊装杆2插入托底框架1内的一端为第一端,阻挡件21为内侧挡板,该内侧挡板贴合第一端的端面设置,且内侧挡板的板面部分或全部凸出第一端端面的外轮廓。本实施例中外侧挡板22选为3mm左右的圆形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吊装杆2第一端的端面上。
在将吊装杆2从托底框架1中拉出时,吊装杆2一端的内侧挡板与支撑杆内侧抵接,起到对吊装杆2限位的作用。当然,该阻挡件21还可采用其他形式,固定在吊装杆2的管壁上,也可同样起到阻挡吊装杆2整体滑出托底框架1的作用。
如图1~3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实施例托底框架1的强度,该托底框架1优选为网格型。当然,该托底框架1也可采用全面板立方体型,其承重量和强度都很大,但成本较高,不适合广泛采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9)

1.一种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设备包括托底框架(1)和吊装杆(2),所述托底框架(1)的至少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吊装杆(2)至少为两根,且每根所述吊装杆(2)均部分穿过所述通孔(11)插入所述托底框架(1)内设置,
每根所述吊装杆(2)插入所述托底框架(1)内的部分均连接有阻挡件(21),以阻挡所述吊装杆(2)整体从通孔(11)中滑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框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n根支撑杆,且n≥4,其中,分别位于所述托底框架(1)两侧的支撑杆为第一支撑杆(12)和第n支撑杆(18),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2)相邻的支撑杆为第二支撑杆(13),与所述第n支撑杆(18)相邻的支撑杆为第(n-1)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间隔距离与所述第n支撑杆(18)和所述第(n-1)支撑杆的间隔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上对应开设有通孔(11),所述第n支撑杆(18)和所述第(n-1)支撑杆上也对应开设有通孔(11),每根所述吊装杆(2)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3)对应的通孔(11)设置或穿过所述第n支撑杆(18)和所述第(n-1)支撑杆对应的通孔(1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框架(1)中n=5,所述支撑杆分别为间隔距离相等的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第四支撑杆(15)和第五支撑杆(16),所述吊装杆(2)的长度不大于第一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4)之间的间隔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杆均为槽钢,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所述第n支撑杆(18)的槽口均朝向所述托底框架(1)的外侧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所述第n支撑杆(18)之间的多根支撑杆的槽口均朝向所述托底框架(1)的中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杆(2)为四根,呈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所述第n支撑杆(18)两侧的通孔(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杆(2)位于所述托底框架(1)外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侧挡板(22),所述外侧挡板(22)的板面部分或全部凸出所述第二端端面的外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挡板(22)凸出所述第二端端面外轮廓的部分板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孔(221),所述托底框架(1)上对应所述第一圆孔(221)也开设有第二圆孔(17),以使通过在所述第一圆孔(221)和所述第二圆孔(17)中插入螺栓后将所述吊装杆(2)固定在所述托底框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杆(2)插入所述托底框架(1)内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阻挡件(21)为内侧挡板,所述内侧挡板贴合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设置,且所述内侧挡板的板面部分或全部凸出所述第一端端面的外轮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框架(1)为网格型。
CN201620126347.5U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吊装设备 Active CN205346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347.5U CN205346614U (zh)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吊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347.5U CN205346614U (zh)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吊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6614U true CN205346614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9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6347.5U Active CN205346614U (zh) 2016-02-18 2016-02-18 一种吊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6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1078U (zh) 一种箱式房顶框底框与墙板连接构造
CN205346614U (zh) 一种吊装设备
CN202295580U (zh) 一种大卷装铝箔包装箱
CN206211377U (zh) 一种有源滤波电源柜
CN201712906U (zh) 一种用于板材存放、堆码及运输的组合架
CN202850395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栏杆
CN202796475U (zh) 一种聚合物电解电容器制备过程中用的载架
CN213000102U (zh) 一种用于新型实验的分体式台柜
CN211210092U (zh) 方便拆卸的机柜
CN211847055U (zh) 一种快速拼装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04561403U (zh) 多功能放置架
CN203854992U (zh) 板材运输架
CN203834911U (zh) Lng储罐内罐悬挂式平台
CN213092541U (zh) 一种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展示机构
CN104563290A (zh) 一种组合式活动房
CN205275572U (zh) 分体式发酵箱
CN204895611U (zh) 一种发动机检修口框架结构
CN105172906A (zh) 一种发动机检修口框架结构
CN220368892U (zh) 一种用于辅助设备上架装入机柜的安装结构
CN203493250U (zh) 多层陈列架
CN204427178U (zh) 一种贮物柜
CN205847156U (zh) 一种光伏展架横梁
CN218384365U (zh) 新型装配式移动标识牌悬挂架
CN209661211U (zh) 一种多功能置物架
CN210896036U (zh) 一种具有拼装的多用途展示板架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Daxing District Yizhu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oxing Road No. two, No. 3, No.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ang Kang Xi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176 Daxing District Yizhu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oxing Road No. two, No. 3, No.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