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5939U -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5939U
CN205345939U CN201620077838.5U CN201620077838U CN205345939U CN 205345939 U CN205345939 U CN 205345939U CN 201620077838 U CN201620077838 U CN 201620077838U CN 205345939 U CN205345939 U CN 205345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dust
air
groove
inlet sc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78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博锋
刘锦雄
黄军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ei Ke Heal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EIK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EIK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EIK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778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5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5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5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吸尘能力强、效率高、耗能低的吸尘式垃圾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在底部设置一“V”形凹槽,其“V”形的开口处为吸尘口,吸风通道的吸风口设在该“V”形凹槽的夹角处。“V”形结构凹槽可使凹槽与地面共同围合成的吸尘腔体达到最小化,越至吸风口,空间越小,其吸力越强,吸收效果越好;吸风通道的吸风口设置在位于V”形凹槽的夹角处,使位于吸尘口处吸力分布均匀;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改进,达到结构简单、吸尘能力强、效率高、整体耗能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吸尘能力强、效率高、耗能低的吸尘式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进行打扫时,通常先采用扫帚将地面上的纸屑或灰尘等垃圾聚拢起来,然后扫入簸箕中,再将簸箕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桶中。这种打扫方式需要人们不断地弯腰,对腰椎不好的中老年人是一种负担。
中国实用新型CN204606761U中揭示了一种智能自吸式垃圾桶,包括桶体,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垃圾的内胆(即內桶),在桶体的下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垃圾吸入管,垃圾吸入管的进口设置在桶体的底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垃圾输送管,垃圾输送管的出口连通内胆。可将垃圾直接扫至垃圾桶的底部,垃圾桶即可将垃圾吸入。在现有技术中,垃圾桶底部的设计如图1所示,为提高垃圾桶的吸尘量,将吸尘口10’的设置较大,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容纳较多的垃圾,而垃圾桶底部凹陷的吸尘腔体20’的内侧壁呈曲线设置,同样加大了吸尘腔体20’的容量,连通內桶的吸风通道的吸风口30’,则是以根据内部结构来确定吸风口30’的位置,并不是根据吸力的合理分布来确定吸风口30’的位置,如图中所示的吸风口30’的位置。大容量的吸尘口10’及吸尘腔体20’,可以容纳较多的垃圾,提高吸尘效率,这种结构是设计者的一种惯性思维。但,吸风口30’位置导致吸力不合理分布,再加上大容量的吸尘口10’及吸尘腔体20’,容易出现吸力不足,反而降低了吸尘效率,为补足这点缺陷,则需要加大吸力来满足,导致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针对垃圾桶的吸尘部位的改进,减小吸尘腔体的容量、合理布局吸尘口的大小及吸风口位置,达到吸力分布均匀、吸力强、效率高、耗能低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包括:外壳,设置在该外壳内的具有内腔体的內桶、吸风通道、电源模块及抽风泵,所述电源模块为抽风泵提供电源,所述外壳底部的中间位置凹陷设置一凹槽,该凹槽由内向外延伸至外壳的外侧壁形成吸尘口,该凹槽与地面共同围合成一具有吸尘口的吸尘腔体,所述在凹槽内开设一吸风口,该吸风口连接位于外壳内部的吸风通道,该吸风通道连接內桶的内腔体,抽风泵的抽风端连接內桶的内腔体,所述抽风泵通过吸风通道将吸尘口的垃圾吸入至內桶内,所述该凹槽为一“V”形凹槽,其“V”形的开口处为吸尘口,所述吸风通道的吸风口设在该“V”形凹槽的夹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为一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吸尘口占外壳的外侧壁投影圆周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该“V”形凹槽的夹角呈倒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一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沿外壳底部的“V”形凹槽的外边缘贴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感应端设置在外壳的吸尘口处,其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抽风泵的电源输入端,抽风泵使吸风通道产生空气吸力。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V”形结构凹槽可使凹槽与地面共同围合成的吸尘腔体达到最小化,越至吸风口,空间越小,其吸力越强,吸收效果越好;吸风通道的吸风口设置在位于V”形凹槽的夹角处,使位于吸尘口处吸力分布均匀;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改进,达到结构简单、吸尘能力强、效率高、整体耗能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包括:圆柱形桶状的外壳10,设置在该外壳10内的具有内腔体的內桶(未示出)、吸风通道(未示出)、电源模块90、红外感应模块60、控制模块70及抽风泵80;外壳1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凹陷设置一“V”形凹槽30,“V”形凹槽30与圆弧形的吸尘口20组成一扇形的结构,吸尘口20占外壳10的外侧壁投影圆周的六分之一。该凹槽30与地面共同围合成一具有吸尘口20的吸尘腔体,该“V”形凹槽30的夹角呈倒角设置。沿外壳10底部的“V”形凹槽30的外边缘贴附设置一密封条50,在凹槽30的夹角处开设一吸风口40,吸风口40连接位于外壳10内部的吸风通道,该吸风通道连接內桶的内腔体。电源模块90分别为红外感应模块60、控制模块70及抽风泵80提供电源,红外感应模块60的感应端设置在外壳10底部的吸尘口20的两端,其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70的输入端,控制模块70的控制端连接抽风泵80的电源输入端,抽风泵80的抽风端连接內桶的内腔体。
本实施例中,“V”形凹槽30与圆弧形的吸尘口20组成一扇形的结构,吸风口40设置在“V”形凹槽30的夹角处,使吸风口40至吸尘口20的边缘的距离均相同,均匀分布吸尘口20处的吸力,而“V”形的结构,可使凹槽30与地面共同围合成的吸尘腔体达到最小化,越至吸风口40,空间越小,其吸力越强,吸收效果越好。
本实施例中,吸尘口20占外壳10的外侧壁投影圆周的六分之一,通过适当的吸尘口20的大小,避免因吸尘口20太大导致吸力不足,也避免因吸尘口20太小导致无法容纳垃圾。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尘口20的大小可设置占外壳10的外侧壁投影圆周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V”形凹槽30的夹角呈倒角设置,倒角设置可将夹角处多余的尖角去除,进一步缩小吸尘腔体,同时,相较于“V”形夹角,倒角曲面状的侧壁不会卡住垃圾。
本实施例中,沿外壳10底部的“V”形凹槽30的外边缘贴附设置一密封条50,将垃圾桶放至地面上时,外壳10的底部与地面之间通过密封条50密封,避免地面或外壳10的底部的凹凸面导致漏风,影响吸力。
其工作原理如下:位于吸尘口20处的红外感应模块60感应到垃圾,并将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70中,控制模块70控制抽风泵80启动,抽风泵80通过吸风口40将空气吸入內桶中,位于吸尘口20处的垃圾跟随气流一同向吸风口40流动,越靠近吸风口40,因空间越小,吸力越大,垃圾通过强吸力被吸风口40吸入,被吸风口40吸入垃圾通过吸风通道流至內桶中。在內桶中的气流继续抽风泵80抽出,并通过抽风泵80的排风口排出。若在吸尘口20处的垃圾被清理完成,控制模块70控制抽风泵80关闭,完成吸尘。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V”形结构凹槽30可使凹槽30与地面共同围合成的吸尘腔体达到最小化,越至吸风口40,空间越小,其吸力越强,吸收效果越好,无需增大抽风泵80的功率即可达到理想的吸力;吸风通道的吸风口40设置在位于V”形凹槽30的夹角处,使位于吸尘口20处吸力分布均匀;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改进,达到结构简单、吸尘能力强、效率高、整体耗能低的特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吸尘式垃圾桶,包括:外壳,设置在该外壳内的具有内腔体的內桶、吸风通道、电源模块及抽风泵,所述电源模块为抽风泵提供电源,所述外壳底部的中间位置凹陷设置一凹槽,该凹槽由内向外延伸至外壳的外侧壁形成吸尘口,该凹槽与地面共同围合成一具有吸尘口的吸尘腔体,在所述凹槽内开设一吸风口,该吸风口连接位于外壳内部的吸风通道,该吸风通道连接內桶的内腔体,抽风泵的抽风端连接內桶的内腔体,所述抽风泵通过吸风通道将吸尘口的垃圾吸入至內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凹槽为一“V”形凹槽,其“V”形的开口处为吸尘口,所述吸风通道的吸风口设在该“V”形凹槽的夹角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吸尘口占外壳的外侧壁投影圆周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该“V”形凹槽的夹角呈倒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沿外壳底部的“V”形凹槽的外边缘贴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感应端设置在外壳底部的吸尘口处,其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抽风泵的电源输入端,抽风泵使吸风通道产生空气吸力。
CN201620077838.5U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Active CN205345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7838.5U CN205345939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7838.5U CN205345939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5939U true CN205345939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8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7838.5U Active CN205345939U (zh) 2016-01-27 2016-01-27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59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6802A (zh) * 2016-06-30 2016-09-28 厦门唯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垃圾袋的吸尘垃圾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6802A (zh) * 2016-06-30 2016-09-28 厦门唯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垃圾袋的吸尘垃圾桶
CN105966802B (zh) * 2016-06-30 2018-10-09 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套垃圾袋的吸尘垃圾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3302B (zh) 关于真空除尘器中的气流损耗的改良
CN103284658A (zh) 集尘筒内中央型旋风分离结构
CN205312334U (zh)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及吸尘式垃圾桶
CN201337897Y (zh) 一种喷雾干燥制粒机
CN107773151A (zh) 一种无线手持吸尘器
CN106628735A (zh) 一种套袋式智能垃圾桶
CN205345939U (zh)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
CN209611018U (zh) 扫地机的风道排风结构
CN214208244U (zh) 智能清洁系统
CN108294687A (zh) 旋风与储灰分离的过滤系统、手持式吸尘器及杆式吸尘器
CN103485299B (zh) 道路清扫车吸尘装置
CN216604407U (zh) 旋风集尘风机
CN207202828U (zh) 吸尘器吸嘴
CN205312333U (zh)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及吸尘式垃圾桶
CN211520474U (zh) 一种化肥储料仓
CN208326348U (zh) 一种吸尘垃圾桶
CN203498783U (zh) 道路清扫车吸尘装置
JP2014508614A (ja) 掃除機及びバッグ・フィルタを備える真空掃除装置
CN209194429U (zh) 一种环卫车吸尘装置
CN207898428U (zh) 一种吸尘风管
CN208363061U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处理装置
CN207090636U (zh) 折叠机吸风总成
CN207159911U (zh) 一种新型扫地车
CN208286939U (zh) 吸头及智能扫地机器人
CN110342140A (zh) 一种带自动除尘去异味功能的垃圾桶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3

Address after: 361000 unit 301, No. 26, Xiang Hong Road, torch high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Xiamen, Fujian

Patentee after: Xiamen Wei Ke Health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Fujian, Xiamen torch hi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Xiang Hong Road, No. 102, unit 16

Patentee before: XIAMEN WEIK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