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0234U - 斜板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斜板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0234U
CN205340234U CN201521009206.7U CN201521009206U CN205340234U CN 205340234 U CN205340234 U CN 205340234U CN 201521009206 U CN201521009206 U CN 201521009206U CN 205340234 U CN205340234 U CN 205340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reverse
precipitate
plate
w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92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谨文
池万青
朱海涛
孟范屏
刘宏远
华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ool water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92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0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0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0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板净化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沉淀部件,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形成供沉淀物下落的通道,所述沉淀部件包括用于引流沉淀物的多片呈上下平行设置的倒V型翼板,相邻倒V型翼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通道的入口端设有第一挡流板,该通道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挡流板,所述第一挡流板、第二挡流板及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围设成供沉淀物流通的静液区,所述倒V型翼板的上表面设有沿水流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凸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运行阻力小,净水效率高,净水效果好。

Description

斜板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板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水净化处理技术工艺中,为了使水中含有细小的悬浮颗粒尽快、有效下沉实现与水分离,现有技术为加大水中颗粒加速沉降分离,提高表面水力负荷以及污泥颗粒的密度,往往采用在澄清或沉淀池中填充分离斜管或斜板的措施来形成异向流泥水分离澄清或加速沉淀,提高水处理效率,缩小占地面积,减少工程投资的办法。该沉淀装置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沉淀池及沉淀设备中,是目前在给水排水工程中采用最广泛而且成熟的一项水处理设备装置,其适用范围广,适用于进水口除砂,一般工业和生活给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矿浓缩等处理,尤其适用于水厂和污水处理工程。
而现有的斜管沉降池的污水进口是位于斜管下方,通过向下往上流动过程中沉降一些污泥和沉淀物,净化后的水通过设于斜管上方的集水槽流出,该方法水流上升流动方向与悬浮颗粒下沉运行方向相反,这样悬浮颗粒沉降过程必然受到上升水流冲击干扰造成脉动,影响下沉分离及下沉速度,影响泥水分离;而且这种结构的斜管装置过滤一次水需要的时间较长,需要等介质流经整个斜管通道方可排出,净水效率低下。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3495292公开了一种《横向分流式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该横向分流式斜板净化装置由多组沉淀部件排列而成,沉淀部件包括导流板、沿流体流通方向设置的多片翼板、设于导流板前后两侧的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该沉降池具有由多组沉淀部件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而成的净化装置。上述净化装置将介质的流通方向改为水平方向流动,提高了处理的净化效率,改善了净化质量。但是上述发明存在一些缺点,其各组沉淀部件都设有供沉淀物流通的通道,施工成本较高,而且占地空间较大,减少了有效使用面积,再者其整体平衡性较差,适应性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水效率高,净水效果好的斜板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板净化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沉淀部件,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形成供沉淀物下落的通道,所述沉淀部件包括用于引流沉淀物的多片呈上下平行设置的倒V型翼板,相邻倒V型翼板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通道的入口端设有第一挡流板,该通道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挡流板,所述第一挡流板、第二挡流板及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围设成供沉淀物流通的静液区,所述倒V型翼板的上表面设有沿水流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凸起之间形成供沉淀物下滑的滑道。
作为优选,所述滑道为倒V型翼板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纵截面呈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延伸至整个倒V型翼板的上表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流板呈V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挡流板呈V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共用同一供沉淀物下落的通道,不仅排泥效果好,而且沉淀部件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少了通道的数量,相应节约了施工材料,而且节省了空间,最大限度利用了使用面积,进而降低了施工和使用成本;2)倒V型翼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用于引流沉淀物的区域,实现了短距离沉淀颗粒、多面固液分离的技术,提高了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提高至现有技术的6倍以上;3)沉淀部件可以使用一体成型的V字型板材,不需要焊接,简化了加工工艺,更加节能环保;4)流体通过沉淀部件时整体平衡性更好,而且流体通过的体积相对较大;5)沉淀部件之间相互独立存在,通过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因此倒V型翼板不需要使用较厚的原料板材,节省了制造材料;6)沉淀部件的宽度可以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整,适用范围较广;7)V型挡流板起到分流作用,从而流入相邻沉淀部件的水流更加均匀,而且避免其对水流造成较大的阻力;8)两个凸起之间形成滑道,凸起阻挡了水流的冲刷,即滑道内形成相对较小的另一个静液区,使得沉淀物在滑道内下滑进入通道,进一步改善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倒V型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所示,一种斜板净化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沉淀部件,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形成供沉淀物下落的通道1,每组沉淀部件包括多片上下平行设置的倒V型翼板2,相邻倒V型翼板2之间形成水流通道3。通道1的入口端设有第一挡流板41,该第一挡流板41的左侧与沉淀部件的各片倒V型翼板2的前侧壁相连,为了增加水流的流通面积,第一挡流板41仅仅将倒V型翼板2的壁厚部分遮挡住。该第一挡流板41的右侧与相邻一组沉淀部件的各片倒V型翼板2的前侧壁相连,同样的,为了增加水流的流通面积,第一挡流板41仅仅将倒V型翼板2的壁厚部分遮挡住。通道1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挡流板42,该第二挡流板42的左侧与沉淀部件的各片倒V型翼板2的后侧壁相连,为了增加水流的流通面积,第二挡流板42仅仅将倒V型翼板2的壁厚部分遮挡住。该第二挡流板42的右侧与相邻一组沉淀部件的各片倒V型翼板2的后侧壁相连,同样的,为了增加水流的流通面积,第二挡流板42仅仅将倒V型翼板2的壁厚部分遮挡住。两组相邻的沉淀部件与引流部件4的后壁围设形成供沉淀物流通的静液区。从而两组相邻的沉淀部件与第一挡流板41的后壁、第二挡流板42的前壁之间围设形成供沉淀物流通的静液区。
为了将水流进行分流,使其均匀流向各组沉淀部件,第一挡流板41可以是V型结构,同样的,为了将水流进行分流,使其均匀流向出水区,第二挡流板42也可以是V型结构。
为了便于沉淀物顺利地沿着倒V型翼板2的两侧落入通道1,可以在倒V型翼板2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导流板23和第二导流板24,第一导流板23、第二导流板24可以与流体流通方向垂直设置,也可以与倒V型翼板2的两侧呈一定的倾斜角度设置,沉淀物通过第一导流板23流向下一层倒V型翼板2的上表面,再通过下一层倒V型翼板的导流板继续流向下一层的倒V型翼板2,最后经通道1落入静液区。相应的第二导流板24也以上述形式设置。第一挡流板41分别与第二导流板24及相邻沉淀部件的第一导流板侧壁相连。
第一导流板23、第二导流板24的高度可以根据需净化的介质的浓度不同而相应作出调整,当待净化的介质浓度较高时,导流板的高度可以相应设计得较小,从而上下沉淀部件之间的间隙较大,即供沉淀物通过流入通道1的空间较大;当待净化的介质浓度较低时,导流板的高度可以相应设计得较大,从而上下沉淀部件之间的间隙较小,即供沉淀物通过流入通道1的空间较小。
倒V型翼板2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凸起21,各个凸起21沿着水流方向间隔排布在两侧翼板的上表面,凸起21沿着倒V型翼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整个翼板的上表面,同时凸起21沿着倒V型翼板2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整个翼板的上表面。凸起21的纵截面可以是弧形结构,也可以是三角形结构。
相邻的凸起21之间形成滑道22,该滑道22的底面可以是水平面结构,也可以是倒V型翼板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结构。
多片倒V型翼板2沿垂直于流体流通方向上下平行地设置,上下相邻的倒V型翼板2之间留有供沉淀物通过的间隙,即位于上方倒V型翼板2的导流板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倒V型翼板2的顶面之间保证留有供沉淀物自然顺利通过的间隙。一种斜板净化装置包括多组沉淀部件,各组沉淀部件左右并排布设,相邻沉淀部件之间留有空间形成供沉淀物下落的通道1。该通道1的入口端设有第一挡流板41,通道1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挡流板42,第一挡流板41和第二挡流板42的横截面都呈V型结构,与水流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
图中箭头表示流体流通方向,即水平方向,运行时,介质由入口端穿过各组沉淀部件,第一挡流板41对介质进行分流和阻挡,加上重力作用,与水流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的倒V型翼板2的右侧翼板通过第二导流板24将沉淀物引流至通道1,同样的,相邻一组沉淀部件的倒V型翼板2的左侧翼板也通过第一导流板将沉淀物引流至同一通道1。由于两组沉淀部件之间的第一挡流板41和第二挡流板42阻挡了流体的冲击力,避免将沉淀物向流体流动方向继续冲刷,沉淀物将不会被水流再次冲散而是积聚在静液区内。被净化的水沿着沉淀部件顺利地向出口处流动,流动过程中沉淀物被逐步沉淀下来,经由通道1滑落至静液区,不会影响倒V型翼板2内水流的清澈度。
当水流经过凸起21时,凸起21对水流进行了相对的阻挡作用,而滑道22由于两侧凸起21的阻挡,形成另一个相对平稳的静液区,沉淀物积聚在滑道22内。由于倒V型翼板2具有的倾斜度,沉淀物顺着滑道22进入通道1,最终进入供沉淀物流通的静液区。
本实用新型中垂直于水流方向设置了多片倒V型翼板2,将水流分成多层进行流动沉淀净化,每片倒V型翼板2左右对称设置,每一层的水流中的沉淀物只需从倒V型翼板2两侧的各个滑道22内滑落就完成了分离净化,大大缩短了沉淀物的沉淀距离,而且实现了多面固液分离的高效力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净化效率。第一挡流板41和第二挡流板42截面呈V型的设计,也起到了分流作用,使得带沉淀物的水流均匀引流到各组沉淀部件进行分离净化。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斜板净化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组沉淀部件,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形成供沉淀物下落的通道(1),所述沉淀部件包括用于引流沉淀物的多片呈上下平行设置的倒V型翼板(2),相邻倒V型翼板(2)之间形成水流通道(3);所述通道(1)的入口端设有第一挡流板(41),该通道(1)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挡流板(42),所述第一挡流板(41)、第二挡流板(42)及相邻沉淀部件之间围设成供沉淀物流通的静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型翼板(2)的上表面设有沿水流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凸起(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凸起(21)之间形成供沉淀物下滑的滑道(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22)为倒V型翼板(2)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弧形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的纵截面呈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延伸至整个倒V型翼板(2)的上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流板(41)呈V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流板(42)呈V型结构。
CN201521009206.7U 2015-12-08 2015-12-08 斜板净化装置 Active CN205340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9206.7U CN205340234U (zh) 2015-12-08 2015-12-08 斜板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9206.7U CN205340234U (zh) 2015-12-08 2015-12-08 斜板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0234U true CN205340234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9206.7U Active CN205340234U (zh) 2015-12-08 2015-12-08 斜板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02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828A (zh) * 2021-06-25 2021-11-09 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土工袋灌装用分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9828A (zh) * 2021-06-25 2021-11-09 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土工袋灌装用分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9056A (zh) 平向流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
CN103495292B (zh) 横向分流式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
CN107381858B (zh) 一种船用油污水清洁装置
CN205360687U (zh) 平向流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
CN210521863U (zh) 一种水平流沉淀装置
CN100368311C (zh) 一种沉淀池及废水沉淀方法
CN205340234U (zh) 斜板净化装置
CN203648264U (zh) 一种高效率选矿泥浆水沉淀处理池
CN205340233U (zh) 平流式斜板净化装置
CN203678024U (zh) 横向分流式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
CN201410314Y (zh) 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
CN103585798B (zh) 涡流式固液分流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
CN205360688U (zh) 一体式平向流净化装置
CN216778203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203281084U (zh) 防堵沉淀器
CN105363249A (zh) 一种平流式沉淀装置及其净水方法
CN213221092U (zh) 一种高效旋流沉淀净水器
CN210438466U (zh) 适配装置及水处理池
CN114588666A (zh) 一种低脉动斜板沉淀装置
CN207605417U (zh) 一种砂滤池及其配水槽
CN212651397U (zh) 立体斜板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淀池
CN105457348A (zh) 一种连续沉淀分离斜管
CN112044121A (zh) 往复流斜板沉淀池
CN203678025U (zh) 涡流式固液分流净化装置及具有该净化装置的沉降池
CN105585090B (zh) 一种重辅絮凝澄清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West No. 1500 Building 2 room 413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pool water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21 West No. 1500 Building 2 room 413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7, building 18, No. 998, Wenyi West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STOCK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13, building 2, 1500 Wenyi West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IANCHI WATER EQUIPMENT STOCK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