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9562U -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 Google Patents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9562U
CN205339562U CN201520908866.2U CN201520908866U CN205339562U CN 205339562 U CN205339562 U CN 205339562U CN 201520908866 U CN201520908866 U CN 201520908866U CN 205339562 U CN205339562 U CN 205339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medicine
mixer
medicine mixer
mixed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088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宇
李科
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umm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088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9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9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9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药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混药通道和混药杯,以及一体式结构的十字针和弹性卡座,所述混药杯由杯壁和杯底构成。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混药器的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带混药器的输液软袋,实现了安全配药且使用方便,能够即配即用。

Description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药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混药杯的混药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西林瓶盛装的粉针剂、冻干粉针剂或水针剂时,需要通过注射器将输液软袋中的药水或注射用水抽出注入西林瓶内,重复上述工作,直到西林瓶内有足够的药液;然后再将西林瓶反复摇动直到瓶内的药剂混合均匀,再用注射器将西林瓶内药液抽出注入输液软袋中,如此反复,直到瓶内的药液被抽完为止。
首先,上述的混药操作过程比较费时、费力、费耗材如注射器,更为严重的是,在上述混药过程中,非常容易将外面的空气注入到西林瓶以及输液软袋中,一般条件下空气中存在非常多的各种尘埃、病菌,混入注射药液后再进入人体,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医疗事故。
其次,传统的配液方式,是先配药再注射,事先将西林瓶中的药抽吸至输液软袋中,再将配好药的输液软袋带至病房给患者输液。在配完药后,空置的西林瓶被放置一边,患者保护医护人员完全不知道输液软袋中所配的是什么药,不具备可追溯性。一旦医护人员在配液时稍不注意出现差错,将药液配错用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次,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譬如需要即配即用的药物,传统的配药方式非常不便,而且在本专利之前披露的各种混药器结构,并未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最后,在本专利之前披露的各种混药器结构,一直未能解决混药之后药液渗漏的问题。
出于对更高的医疗服务水平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使用便捷、安全、可靠、无安全隐患的输液产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便捷可靠且无安全隐患的输液软袋及与之相关的混药器、接口。
本发明所提出的混药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混药通道和混药杯,十字针,所述混药杯由杯壁和杯底构成;
所述十字针由一体成型的针板以及具备中空通道的上针和下针构成,所述上针和下针的中空通道彼此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穿过所述基座,上端穿过所述杯底,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杯底之间的所述混药通道内设有隔膜,在所述隔膜和所述杯底之间的混药通道内设有密封胶塞;
所述杯壁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突起,所述十字针安装进所述混药杯后,所述限位突起将所述针板限定在所述限位突起和所述杯底之间而不能被取出;
所述杯底上表面与所述隔膜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下针的长度。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突起为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上端沿所述杯壁的内壁周沿均匀布置且固定,所述弹性卡爪下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爪从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药杯中心倾斜结构;
所述针板位于所述下端和所述杯底之间。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与所述杯底之间的距离和西林瓶盖的厚度基本一致。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的上表面略高于所述杯底上表面或与所述杯底上表面基本平齐。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中心区域设有穿刺区,所述穿刺区比边缘区薄;
所述针板下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一环形突起,所述穿刺区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重合或位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内。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与所述杯底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胶塞的厚度一致。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设置有凸环或凹槽,所述胶塞下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或凸环;
所述隔膜与所述胶塞通过凸环与凹槽彼此嵌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上针的针头侧壁上;
和/或;
所述下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针的针头侧壁上。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和/或;
所述下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本发明所提出的另一种结构的混药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混药通道和混药杯,十字针,所述混药杯由杯壁和杯底构成;
所述十字针由一体成型的针板以及具备中空通道的上针和下针构成,所述上针和下针的中空通道彼此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穿过所述基座,上端穿过所述杯底,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杯底之间的所述混药通道内设有隔膜,在所述隔膜和所述杯底之间的混药通道内设有密封胶塞;
还包括弹性卡座,所述弹性卡座包括一卡环,所述卡环下侧设置有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上端沿所述卡环均匀布置且固定,所述弹性卡爪下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爪从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药杯中心倾斜结构;
所述针板安装于所述混药杯内的所述弹性卡爪之下;
所述杯壁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突起,所述弹性卡座安装于所述混药杯内而被所述限位突起限制;
所述杯底上表面与所述隔膜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下针的长度。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卡座具有一体成型的底板、支撑柱、所述卡环和所述弹性卡爪,所述底板外周设置有支撑柱对所述卡环形成支撑固定;
所述底板设有中心孔,所述下针穿过所述中心孔从而对所述双针形成定位;
所述针板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弹性卡爪之间。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和西林瓶盖的厚度基本一致。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卡座安装于所述混药杯内而被所述限位突起限制后,所述底板贴紧所述杯底。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一环形突起,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与所述中心孔完全重叠,且与所述混药通道同轴设置;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杯底。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的上表面略高于所述杯底上表面或与所述杯底上表面基本平齐;
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胶塞和/或对所述胶塞形成一个压力。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中心区域设有穿刺区,所述穿刺区比边缘区薄;
所述穿刺区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重合或位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内。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与所述杯底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胶塞的厚度一致。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设置有凸环或凹槽,所述胶塞下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或凸环;
所述隔膜与所述胶塞通过凸环与凹槽彼此嵌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上针的针头侧壁上;
和/或;
所述下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针的针头侧壁上。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和/或;
所述下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一种混药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混药通道和混药杯,以及十字针和弹性卡座,所述混药杯由杯壁和杯底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卡座具有一体成型的底板、支撑柱、卡环和弹性卡爪,所述底板外周设置有所述支撑柱以对所述卡环形成支撑固定,
所述卡环下侧设置有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上端沿所述卡环均匀布置且固定,所述弹性卡爪下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爪从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药杯中心倾斜结构;
所述十字针包括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中心的上针和下针,所述上针和下针的中空通道穿过所述底板中心并彼此连通;
所述弹性卡座安装在所述混药杯中且在被推压至所述杯底时,被所述杯壁限制而不能取出;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穿过所述基座,上端穿过所述杯底,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杯底之间的所述混药通道内设有隔膜,在所述隔膜和所述杯底之间的混药通道内设有密封胶塞;
所述杯底上表面与所述隔膜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下针的长度。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和西林瓶盖的厚度基本一致。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中心区域环所述下针设置有一环形突起;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杯底。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的上表面略高于所述杯底上表面或与所述杯底上表面基本平齐;
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胶塞和/或对所述胶塞形成一个压力。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中心区域设有穿刺区,所述穿刺区比边缘区薄;
所述穿刺区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重合或位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内。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与所述杯底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胶塞的厚度一致。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设置有凸环或凹槽,所述胶塞下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或凸环;
所述隔膜与所述胶塞通过凸环与凹槽彼此嵌合。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上针的针头侧壁上;
和/或;
所述下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针的针头侧壁上。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和/或;
所述下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
所述混药杯的所述杯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以增强所述杯壁的抗压强度。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杯壁内侧沿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一体布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密封式混药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杯的杯口被密封。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密封所述混药杯的杯口的是密封膜。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膜是易撕膜。
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杯口内,且被所述密封膜覆盖。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口处沿所述杯壁设有台阶状内沿,盖板搁置在所述内沿上;
所述盖板上表面与所述杯口平齐或略低于所述杯口;
所述密封膜热压在所述杯壁上端表面,从而对所述杯口形成密封。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横截面是多边形。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与所述十字针同轴设置;
所述上针的针尖正对所述盖板中心。
如上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小于所述上针外径,所述上针的针尖位于所述通孔内但不穿过所述通孔。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带混药器的硬双接口,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药器的所述基座上相对于所述混药通道的另一侧,设有一输液通道。
如上所述的硬双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基座一体成型;
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混药通道并排平行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带硬双接口的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双接口是如上任一所述的硬双接口。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混药器的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器是如上任一所述的混药器;
所述混药器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软袋接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输液接口,所述输液接口设置在所述混药器同侧,或者设置在与所述混药器相对的另一侧。
附图说明
图1基座及混药杯截面图
图2胶塞顶视图
图3弹性卡座截面图
图4十字针
图5通孔侧开的十字针
图6通孔侧开的十字针立体图
图7包覆有弹性可伸缩膜的十字针
图8可伸缩膜压缩后的十字针
图9安装弹性卡座及十字针后的混药器
图10十字针与弹性卡座一体化结构图
图11安装有一体化弹性卡座的混药器结构图
图12内设弹性卡爪的混药杯截面图
图13安装有十字针的混药器
图14西林瓶装进混药器后的结构图
图15带易折柄的混药器
图16带混药器的输液软袋
图17加强结构混药杯
图18加强结构盖板
附图标记说明:1输液软袋、2基座、3混药杯,3-1杯壁,3-2杯底,3-3混药杯加强筋、4弹性卡座,4-1弹性卡爪,4-2环形突起,4-3中心孔,4-4支撑柱,4-5底板,4-6卡环、5十字针,5-1针板,5-2上针,5-3下针,5-4侧孔,5-5针尖、6胶塞,6-1穿刺区,6-2凸环/凹槽,6-3凸环/凹槽、7混药通道、8隔膜、9西林瓶、10易折柄、11输液通道,12盖板,12-1通孔,12-2盖板加强筋、13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2,混药杯3,隔膜8以及混药通道7,上述由基座2、混药杯3、隔膜8及混药通道7构成的混药器本体结构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胶塞6安放于混药通道中,位于隔膜8之上。
如图3所述的弹性卡座4安放于混药杯中,如图4‐8所示的十字针5安放于弹性卡座4中,从而形成如图9所示的混药器,在弹性卡座4和十字针5安装完毕后,在混药杯3的杯口位置安放有盖板12,然后覆盖密封膜13对混药杯进行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输液通道11,可以和上述混药器本体结构一起一体成型,也可以在软袋制袋时采用另外的输液接口。
混药通道7穿过基座2向上延伸直通混药杯3的杯底3‐2,隔膜8的作用是隔绝药液与胶塞的直接接触,做到使用前的完全密封,理论上可以位于胶塞6之下的混药通道中的任何位置,譬如图1、11所示的隔膜8紧贴于胶塞6之下;又或者如图9、12、13所示的,隔膜8位于胶塞之下的位置。不过考虑到如果隔膜8位置过低的话,导致十字针5的下针5‐3过长,故而优选的是隔膜8位于胶塞6之下且紧贴着胶塞6的下表面。
胶塞6安放在混药通道中,隔膜之上。胶塞的作用是保证下针5‐3在穿刺胶塞6与隔膜8之后,药液从隔膜8与下针5‐3外壁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后不至于渗出混药通道,也就是说,胶塞6的外径与混药通道的内径相匹配,使得胶塞6与混药通道紧密接触。
优选的是,胶塞6上表面与杯底3‐2上表面基本平齐或略高于上表面,如此一来,如图3所示的弹性卡座4的下表面,压住胶塞6的上表面。
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隔膜8位于胶塞6之下且紧贴着胶塞6的下表面,可以更好的防止药液在下针刺穿隔膜后渗入混药通道。尤其是,如图2所述的胶塞表面上设有由凸环或凹槽6‐2、6‐3限定的较薄的穿刺区6‐1,与胶塞上的凸环或凹槽相对的是,隔膜8上表面相应的位置也设有凹槽或凸环。显而易见的是,胶塞上的凸环或凹槽与隔膜8上的凹槽或凸环相互嵌合,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止药液渗漏的目的。
设置有相互嵌合的凹槽或凸环的胶塞6与隔膜8,在弹性卡座4对胶塞6形成一个挤压作用后,能够完全杜绝混药之后药液的渗漏。
对于如图3所示的弹性卡座4,包括一卡环4‐6,所述卡环下侧设置有弹性卡爪4‐1,所述弹性卡4‐1上端沿所述卡环均匀布置且固定,所述弹性卡爪4‐1下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爪从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药杯中心倾斜结构。所述弹性卡座具有一体成型的底板4‐5、支撑柱4‐4、卡环4‐6和弹性卡爪4‐1,所述底板4‐5外周设置有支撑柱4‐4对所述卡环4‐6形成支撑固定。
所述底板4‐5设有中心孔4‐3,所述下针5‐3穿过所述中心孔从而对所述双针形成定位。环绕中心孔4‐3周围设置有一圈环形突起4‐2,在弹性卡座4安装于混药杯中之后,弹性卡座4上的环形突起4‐2能对胶塞形成一个挤压作用。
所述杯壁3‐1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突起(未示出),所述弹性卡座4安装于所述混药杯内而被所述限位突起限制。
如图4‐8所述的双针5,其针板5‐1安装于所述混药杯内的所述弹性卡爪4‐1之下,底板4‐5之上。双针5包括一体成型的中空的上针5‐2和下针5‐3、以及将上针和下针结合为一体的针板5‐1,上针5‐2、下针5‐3头部设置有针尖5‐5。
对于双针5,上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5‐4,可以开设在所述上针5‐2的针头侧壁上;同样的,所述下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针5‐3的针头侧壁上(未示出)。如此设置,是为了避免上针、下针在穿刺胶塞、瓶塞时,出口的边缘对塞子形成直接切割而产生大量的碎屑。通过将出口设置在针头的侧壁上,针尖直接刺入胶塞中,不会形成直接切割作用,降低碎屑的产生。
又或者,如图7‐8所示,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在穿刺后弹性收缩膜受到压缩,堆积在穿刺孔周围,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药液沿穿刺孔的缝隙渗漏出来。显而易见的是,下针同样可以包覆一层弹性收缩膜,以解决药液沿穿刺孔的缝隙出现渗漏的问题。
对于双针5、弹性卡座4以及混药杯3、基座2的组合,如图9所述,混药杯及基座一体成型,而弹性卡座4安放于混药杯之3中,双针5卡设在弹性卡座4中。
具体而言,弹性卡座4安放于混药杯3中后,被设置于杯壁3‐1的内壁上的限位突起(未示出)限制住,从而使得弹性卡座4在安放好之后不会滑出混药杯。另外,弹性卡座4被限制的位置,使得弹性卡座4的底部能接触所述混药杯3的杯底3‐2。在优选的胶塞6的设置方案中,弹性卡座4底部的环形突起4‐2能对胶塞6形成挤压。
安装于弹性卡座4之中的双针5,双针5的针板5‐1位于弹性卡爪4‐1和底板4‐5之间,设置完成之后,下针5‐3不刺穿胶塞6。
当然,也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之前,下针5‐3部分刺入胶塞6中,或者如图9所示对胶塞6完全穿刺,或者更为优选的是胶塞6中心预设一个小孔,形成环形胶塞,下针5‐3通过小孔穿刺胶塞6,均是可行的方案。在设计成环形胶塞时,胶塞中心小孔直径比下针5‐3小,使得下针5‐3插入胶塞6中的小孔并穿过胶塞6后,下针5‐3对胶塞6不会形成切割作用,从而能有效避免下针5‐3在穿刺胶塞6时形成微屑对药液造成的污染。而且,由于小孔直径比下针5‐3的外径小,胶塞6依然能紧贴下针5‐3从而避免漏液。
至于使用的状态,如图14、15所示,西林瓶9插入混药杯3中,西林瓶9的瓶盖被压进弹性卡座4内,使得弹性卡爪4‐1的自由端位于西林瓶9的瓶颈处并卡在所述瓶颈处,从而对西林瓶9卡死不能从混药杯3中退出。
同时,西林瓶9的瓶盖被上针5‐2刺穿,瓶盖向下推压针板5‐1,从而推动下针5‐3刺穿胶塞6、继而刺穿隔膜8,使得混药通道7通过双针5而与西林瓶连通。
显而易见的是,弹性卡座4的卡环4‐6内径与西林瓶外径基本一致,或略大于所述西林瓶外径。而为了更好的固定限制住西林瓶9,使得西林瓶9不滑动,西林瓶9的瓶盖厚度应该与弹性卡爪4‐1的自由端到底板4‐5之间的距离基本一致,使得西林瓶9刚好通过瓶盖卡在弹性卡爪4‐1的自由端与底板4‐5之间,且不能上下移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出于加工容差等的考虑,弹性卡爪4‐1的自由端到底板4‐5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瓶盖厚度,也不会显著影响西林瓶的对接和固定。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安全、方便、快捷的配药、加药,完全解决了在配药环节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也能保证输液可追溯,因为从西林瓶9对接固定到混药杯3的弹性卡座4上之后,西林瓶9就不能非破坏性的取出。也就是说,从配药,到输液完成,直至回收环节,都能追溯到所加、所注射的是何种药物。
而对于一类需要特殊保存的药物,譬如说需要即配即注型的,上述混药器可能还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因为必须把西林瓶灌装的药物带到病房,再将西林瓶与混药器对接、然后在病房配药当即使用。
为了更方便的满足医护人员即配即用的需求,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了易折柄10,如图15所示。
在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易折柄10,在如图15所示的,将西林瓶9与混药杯3中的弹性卡座4完成对接和穿刺后,带至药房,在输液前掰断易折柄10,打通混药通道,即可完成现场配药,现场使用。
如图1所示,混药器与并排设置于基座2的输液通道11一起,构成硬双接口。
将混药器与输液软袋1通过焊接的方式接在一起,构成带混药器的输液软袋1,如图16所示。所述混药器通过所述基座2与输液软袋接1合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输液通道11可以与混药器并排的设置在基座2上,正如图1所示。输液通道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基座单独的焊接在输液软袋1上,设置于输液软袋1与混药器同侧或者相对的另一侧,或者输液软袋1的其他部位,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均是显而易见的设置。
关于基座的形状及结构,为了避免混药器、输液通道或者带混药器及输液通道的硬双接口焊接在软袋上之后,在储存、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基座焊接部位对输液软袋造成的损坏,基座设计为哑铃形或船形,如图1中的基座2所示,且混药通道7、输液通道11的下端与基座2的下端平齐。基座2的四周侧壁上均布焊接纹路,这样能很好的保证在于输液软袋的焊接过程中,即使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基座2也能和软袋2很好的熔合焊接。而且,船形或哑铃形的基座,流线型好,不尽改善了焊接的力学性能,而且没有锋锐的角度,可以使硬双接口与输液软袋2的结合更平滑,不易损坏软袋。
最后,为了保证输液软袋在使用时的安全无菌,需要对混药杯进行密封。密封混药杯一般采用易撕膜,比较优选的是pp易撕膜,优选的是带有一定透气性的pp易撕膜。将易撕膜直接压合在混药杯杯口处,使用时直接撕掉易撕膜即可。
因为在输液软袋1灌装之后,进行封口,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如果不对混药杯进行密封的话,灭菌之后带混药器的输液软袋,由于混药杯中带有穿刺的十字针5依然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运输使用时必可避免的会被污染,依然不能保证其无菌性。
而密封之后的混药杯,在灭菌时,由于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由医用聚合物材料构成的混药杯的杯体,以及密封混药杯的易撕膜材料,会变软收缩;混药杯封闭的内部和外部,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压力差,在高压的作用下,混药杯和易撕膜均会变形,冷却后会混药杯和易撕膜完全被压坏,从而破坏了混药器结构,导致混药器完全不能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比较优选的做法是对混药杯的杯壁,优先的是在杯壁下半部,设置加强筋3‐3,如图17所示。
加强筋可以是设置在杯壁内侧和/或外侧的均匀分布的突起的与混药杯一体成型的竖条,或者横条,或者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优选的是沿杯壁内侧下半部均匀分布的竖条状结构;更优选的是突起的竖条从杯壁内侧下半部延伸至杯底,最优选的是竖条突起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平滑的连续增加。
在杯壁上设置加强筋3‐3基本上可以解决灭菌过程中混药杯不被压变形,但是还存在着密封混药杯的密封膜在灭菌时被压缩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混药杯杯口处还设置有一如图18所示的盖板12,密封膜13覆盖盖板12,使得盖板对密封膜形成有效的支撑,防止密封膜在灭菌时被压缩变形。在杯口处沿所述杯壁设有台阶状内沿,盖板搁置在所述台阶状内沿上,使得设置在杯口处的盖板的上表面与杯口平齐或略低于所述杯口,对密封膜热压在所述杯壁上端表面的密封工艺不会造成影响。
对于盖板12的形状,可以呈圆形,与混药杯杯口一致,但是,优选的盖板形状是横截面呈多边形,譬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变形。
对于盖板12的设置,优选的盖板与十字针同轴设置,上针的针尖5‐5正对盖板中心。
更有优选的是,盖板中心设有一通孔12‐1,通孔内径小于上针5‐2的外径,上针5‐2的针尖5‐5部分位于通孔内但不能穿过所述通孔,从而使得上针5‐2对盖板也有一个支撑作用。
而优选设计的盖板形状——多边形且中间带孔的结构,实验表明,在采用了气压平衡手段后,这种优选设计,能更快的让混药杯内外的气压达到平衡,从而在湿热法灭菌工艺中,表现更为出色——密封膜平整如初,混药杯没有丝毫变形。这是因为多边形且中间带孔的盖板,能加大盖板之下和盖板之上区域的气体交换速度,能更快的让混药杯内的气压均衡,让混药杯内外其他平衡。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卡座4的设置方式,在如图12所示的在实施例2中,采用直接固定于混药杯内壁上的限位突起4来代替实施例1中的弹性卡座4。限位突起4优选的是弹性卡爪;更为优选的是,作为限位突起4的弹性卡爪与所述混药杯3一体成型。弹性卡爪上端沿所述杯壁的内壁周沿均匀布置且固定,所述弹性卡爪下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爪4从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药杯中心倾斜结构,如图12所示。
在使用如图4‐8所示的十字针安装进带限位突起4的混药杯之后,如图13所示,限位突起4将十字针5的针板5‐1限定在限位突起和杯底之间而不能被取出。图13所示的是十字针5已经刺穿了胶塞6而尚未刺穿隔膜8的状态。
显而易见的是,杯底上表面与隔膜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下针的长度。
对于混药器的其他结构,具有和实施例1一样的设置。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卡座4的设置方式,在如图10所示的在实施例3中,将双针5与所述弹性卡座4直接固定,优选的是双针5与弹性卡座一体成型。
和实施例1中的弹性卡座一样,弹性卡座包括一卡环4‐6,所述卡环下侧设置有弹性卡爪4‐1,所述弹性卡爪4‐1上端沿所述卡环均匀布置且固定,所述弹性卡爪4‐1下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爪从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药杯中心倾斜结构。所述弹性卡座具有一体成型的底板4‐5、支撑柱4‐4、卡环4‐6和弹性卡爪4‐1,所述底板4‐5外周设置有支撑柱4‐4对所述卡环4‐6形成支撑固定。
所不同的是取消了所述底板4‐5上的中心孔4‐3,双针5一体成型的直接固定在底板上。上针5‐2与下针5‐3的结构依然如图4‐8所示的结构一样,上针5‐2和下针5‐3的中空通道穿过弹性卡座4的底板4‐5的中心并彼此连通。
在下针5‐3的根部,设置有一圈环形突起4‐2,在弹性卡座4安装于混药杯中之后,弹性卡座4上的环形突起4‐2能对胶塞形成一个挤压作用。
在使用前,所述弹性卡座4安装在所述混药杯4中且在被推压至所述杯底时,被所述杯壁限制而不能取出。如图11所示,带十字针5的弹性卡座4被推至杯底时,下针对胶塞6和隔膜8均形成穿刺。当然,
对于混药器的其他结构,具有和实施例1一样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25)

1.一种混药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混药通道和混药杯,十字针,所述混药杯由杯壁和杯底构成;
所述十字针由一体成型的针板以及具备中空通道的上针和下针构成,所述上针和下针的中空通道彼此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穿过所述基座,上端穿过所述杯底,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杯底之间的所述混药通道内设有隔膜,在所述隔膜和所述杯底之间的混药通道内设有密封胶塞;
还包括弹性卡座,所述弹性卡座包括一卡环,所述卡环下侧设置有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上端沿所述卡环均匀布置且固定,所述弹性卡爪下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卡爪从固定的所述上端到自由的所述下端呈向所述混药杯中心倾斜结构;
所述针板安装于所述混药杯内的所述弹性卡爪之下;
所述杯壁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突起,所述弹性卡座安装于所述混药杯内且在被推压至所述杯底时被所述限位突起限制而不能回退;
所述杯底上表面与所述隔膜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下针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卡座具有一体成型的底板、支撑柱、所述卡环和所述弹性卡爪,所述底板外周设置有支撑柱对所述卡环形成支撑固定;
所述底板设有中心孔,所述下针穿过所述中心孔从而对所述十字针形成定位;
所述针板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弹性卡爪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和西林瓶盖的厚度基本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一环形突起,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与所述中心孔完全重叠,且与所述混药通道同轴设置;
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杯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的上表面略高于所述杯底上表面或与所述杯底上表面基本平齐;
所述环形突起贴紧所述胶塞和/或对所述胶塞形成一个压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塞中心区域设有穿刺区,所述穿刺区比边缘区薄;
所述穿刺区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重合或位于所述环形突起限定的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与所述杯底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胶塞的厚度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上表面设置有凸环或凹槽,所述胶塞下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或凸环;
所述隔膜与所述胶塞通过凸环与凹槽彼此嵌合。
9.如权利要求1-6、8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上针的针头侧壁上;
和/或;
所述下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针的针头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上针的针头侧壁上;
和/或;
所述下针的中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所述下针的针头侧壁上。
11.如权利要求1-6、8、10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和/或;
所述下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和/或;
所述下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和/或;
所述下针包覆有一层弹性收缩膜。
14.如权利要求1-6、8、10、12-13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通道下端,设置有易折柄,并通过所述易折柄对所述混药通道的下端进行密封。
18.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混药器;
所述混药杯的所述杯壁上,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以增强所述杯壁的抗压强度;
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杯壁内侧沿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一体布置。
19.一种密封式混药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药杯的杯口被密封膜所密封;
所述密封膜是易撕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杯口内,且被所述密封膜覆盖;
所述杯口处沿所述杯壁设有台阶状内沿,盖板搁置在所述内沿上;
所述盖板上表面与所述杯口平齐或略低于所述杯口;
所述密封膜热压在所述杯壁上端表面,从而对所述杯口形成密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横截面是多边形。
22.如权利要求20-21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与所述十字针同轴设置;
所述上针的针尖正对所述盖板中心;
所述盖板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小于所述上针外径,所述上针的针尖位于所述通孔内但不穿过所述通孔。
23.一种带混药器的硬双接口,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一所述的混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药器的所述基座上相对于所述混药通道的另一侧,设有一输液通道;
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基座一体成型;
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混药通道并排平行设置。
24.一种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软袋包括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硬双接口;
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一所述的混药器
所述混药器或所述硬双接口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软袋接合在一起。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输液软袋,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输液接口,所述输液接口设置在所述混药器同侧,或者设置在与所述混药器相对的另一侧。
CN201520908866.2U 2015-11-13 2015-11-13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Active CN205339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8866.2U CN205339562U (zh) 2015-11-13 2015-11-13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8866.2U CN205339562U (zh) 2015-11-13 2015-11-13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9562U true CN205339562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67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08866.2U Active CN205339562U (zh) 2015-11-13 2015-11-13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9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0522A1 (zh) * 2015-11-13 2017-05-18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0522A1 (zh) * 2015-11-13 2017-05-18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2850B (zh) 单针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WO2017080522A1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105232331B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105232329B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US20090264834A1 (en) Rigid double-port tube with medicine dispensing nozzle for the big transfusion soft bag
CN205359992U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103501750A (zh) 给药容器
CN205339562U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205339561U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203107704U (zh) 一种输液容器用密封盖
JPS5815383B2 (ja) 薬液びん及びその細菌不透密封方法
CN105232330B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205549013U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205339560U (zh) 单针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KR20150014474A (ko) 침 부착 접속 부재, 약제 용해 키트
CN206334117U (zh) 混药器、硬双接口及输液软袋
CN204723399U (zh) 一种医疗用多腔容器
CN206822848U (zh) 一种混药接头、组合式混药器和输液软袋
WO2016196632A1 (en) Package fitment comprising dual port
JP2013039292A (ja) 弾性栓体、医療用キャ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061081U (zh) 输液包装
CN202027918U (zh) 输液包装
CN201578575U (zh) 有压破膜的装药混药管以及带该混药管的两用输液瓶
CN202207357U (zh) 带双针的加药仪
CN206120736U (zh) 可多次直配的带双输液咀的输液容器组合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