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4246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4246U
CN205334246U CN201620095868.9U CN201620095868U CN205334246U CN 205334246 U CN205334246 U CN 205334246U CN 201620095868 U CN201620095868 U CN 201620095868U CN 205334246 U CN205334246 U CN 205334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onductive structure
power supply
conducti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958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媛
杨炜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958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4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4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4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安装显示器时由于无法精确调整显示器的水平度而造成操作繁琐的问题。其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水平度检测器和电机;水平度检测器包括设置于显示器上的条形绝缘壳体、壳体内左侧的第一导电结构、壳体内右侧的第二导电结构和导电体,第一导电结构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二导电结构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端,电机能够在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时带动显示器在显示平面上顺时针转动,且能够在接收到第二电源信号时带动显示器在显示平面上逆时针转动。所述显示装置用于进行画面的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器可以有多种安装方式,比如:可将显示器安装于一基座上,将基座放置于桌面上,这种安装方式的优点在于安装时的操作简单,安装后可随意调整显示器的位置;再如:可将显示器安装于墙壁上,这种安装方式可以节省放置显示器的空间;再如:可将显示器通过一可折叠的连杆安装于墙壁上,这种安装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放置显示器的空间,还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显示器的位置。
对于后两种安装方式而言,在安装前需要首先调整好显示器的水平度,即将显示器的上边和下边调整至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然后再将调整好水平度的显示器固定于显示器的安装位置处。
目前,通常是通过人眼的观察来对显示器的水平度进行调整,因此很容易因人为判断的误差而出现显示器倾斜的现象,若固定好显示器后,发现显示器未处于水平状态,就需要将显示器从墙壁上或者连杆上拆卸下来,重新调整显示器的水平度,再重新安装,造成安装时的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安装显示器时由于无法精确调整显示器的水平度而造成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水平度检测器和电机;其中,所述水平度检测器包括壳体、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结构和导电体;所述壳体为条形结构,所述壳体绝缘,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上,且所述壳体的条形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器的上边和下边相平行;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右侧,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均包括相对的两个导电垫;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中的一个导电垫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另一个导电垫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中的一个导电垫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端,另一个导电垫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随着所述壳体水平度的变化,所述导电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之间运动,所述导电体运动至所述第一导电结构时能够将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电连接,且所述导电体运动至所述第二导电结构时能够将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电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显示器的安装位置之间,所述电机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时带动所述显示器在显示平面上顺时针转动,且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时带动所述显示器在显示平面上逆时针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当显示器向左侧倾斜时,设置于显示器上的壳体也向左侧倾斜,从而使导电体向壳体左侧运动至第一导电结构,将第一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电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所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能够传导至电机上,进而电机带动显示器在显示平面内顺时针转动,直至显示器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导电体离开第一导电结构,处于壳体内的中心区域,从而第一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之间断电,无法继续为电机提供第一电源信号,电机停止转动。同样的原理,当显示器向右侧倾斜时,在水平度检测器和电机的作用下,显示器也能够自动调整至水平状态。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对显示器的水平度进行自动调整,从而避免了安装显示器时由于无法精确调整显示器的水平度而造成的操作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平度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
10-显示器;11-安装位置;20-水平度检测器;
21-壳体;211-中心区域;22-第一导电结构;
221-导电垫;23-第二导电结构;24-导电体;
30-电机;31-主轴;41-第一电源信号端;
42-第二电源信号端;50-凸台;51-安装孔;
5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是指显示器的显示面朝向操作者时,操作者的左侧和右侧;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是指显示器的显示面朝向操作者时,对于操作者而言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而“左侧”“右侧”“顺时针”和“逆时针”仅作为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参考方向,并不能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的限定。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10、水平度检测器20和电机30。水平度检测器20安装在显示器10上,电机30连接在显示器10与显示器10的安装位置11之间,水平度检测器20与电机30相连,水平度检测器20能够对显示器10的水平度进行检测,且可根据检测结果为电机30的转动提供相应的电源信号,以使电机30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上进行相应方向的转动,从而实现对显示器10水平度的调整。基于上述原理,参见图1和图2,水平度检测器20包括壳体21、第一导电结构22、第二导电结构23及导电体24,其中:
壳体21绝缘,壳体21为条形结构,壳体21设置于显示器10上,且壳体21的条形延伸方向与显示器10的上边和下边相平行,以使显示器10所显示的画面处于水平状态,从而水平度检测器20可根据壳体21的水平度,来检测显示器10所显示的画面的水平度,即显示器10的水平度。
第一导电结构22位于壳体21内部的左侧,第一导电结构22包括相对的两个导电垫221,其中一个导电垫221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41,另一个导电垫221连接电机30。
第二导电结构23位于壳体21内部的右侧,第二导电结构23包括相对的两个导电垫221,其中一个导电垫221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端42,另一个导电垫221连接电机30。
导电体24位于壳体21的内部,当壳体21的水平度发生变化时,导电体24能够随着该变化在第一导电结构22与第二导电结构23之间运动。具体的,当壳体21处于水平状态时,导电体24位于壳体21内的中心区域211;当壳体21处于非水平状态时,导电体24运动至第一导电结构22,或者导电体24运动至第二导电结构23,导电体24运动至第一导电结构22时能够将第一导电结构22的两个导电垫221电连接,且导电体24运动至第二导电结构23时,能够将第二导电结构23的两个导电垫221电连接。
上述水平度检测器20可设置在显示器10的内部,以使显示器10的外观整齐,也可设置在显示器10的外部,以方便对水平度检测器20进行维修等,具体的,可将水平度检测器20放置在显示器10上侧面或者显示器10的下侧面。
结合上述水平度检测器20的结构,并通过设置,使电机30能够在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时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上顺时针转动,即向显示器10的右侧转动,且使电机30能够在接收到第二电源信号42时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上逆时针转动,即向显示器10的左侧转动,从而实现对显示器10水平度的调整。
上述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显示器10处于水平状态时,壳体21处于水平状态,导电体24位于壳体24内的中心区域,绝缘壳体24两侧的导电结构均为断电状态,因而水平度检测器20无法为电机30提供电源信号,电机30处于静止状态。
当显示器10向左侧倾斜时,壳体21向左倾斜,导电体2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壳体21左侧运动至第一导电结构22,并将第一导电结构22的两个导电垫221电连接,因而第一电源信号端41所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能够通过导通的两个导电垫221传导至电机30上,为电机30提供第一电压,第一电压控制电机30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内顺时针转动,即向显示器10的右侧转动,直至显示器10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导电体24离开第一导电结构22,处于壳体21内的中心区域,从而第一导电结构22的两个导电垫221之间断电,第一电源信号端41无法继续为电机30提供电源信号,电机30停止转动。
同样的原理,当显示器10向右侧倾斜时,水平度检测器20右侧的第二导电结构23的两个导电垫221导通,因而第二电源信号端42所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能够通过导通的两个导电垫221传导至电机30上,为电机30提供第二电压,第二电压控制电机30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即向显示器10的左侧转动,直至显示器10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导电体24离开第二导电结构23,处于壳体21内的中心区域,从而第二导电结构23的两个导电垫221之间断电,第二电源信号端42无法继续为电机30提供电源信号,电机30停止转动。
由上述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通过设置水平度检测器20和电机30,可不受显示器10的安装影响,随时对已安装好的显示器10的水平度进行调整,使显示器10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实现了对显示器水平度的自动调整,避免了安装显示器10时由于无法精确调整显示器的水平度而造成的操作繁琐的问题。
从上述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当壳体21处于水平状态,导电体24位于壳体21内的中心区域211时,导电体24应满足既不与第一导电结构22相接触,也不与第二导电结构23相接触,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水平度检测器20检测显示器10水平度的精准度,即当显示器10略倾斜时,导电体24就可向壳体21一侧运动,并导通第一导电结构22或者第二导电结构23,因此可适当缩短中心区域211的左边缘到第一导电结构22的距离,以及适当缩短中心区域211的右边缘到第二导电结构23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水平度检测器20与电机30相连,具体可连接至电机30的正极,对于这种连接方式,电机30的负极可接地。此外,向电机30所传导的第一电源信号和第二电源信号的大小可以调整,以实现对显示器10转动速度的调整。
优选的,导电体24可为具有粘滞性的导电液体,这种导电体24具有如下特点:由于形成导电体24的导电液体具有粘滞性,因此导电液体能够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分散,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形状的导电体;而且导电液体具有导电性,从而可将相对的两个导电垫221电连接;同时导电液体具有流动性,不仅能够在壳体21内流动,实现导电体24在第一导电结构22和第二导电结构23之间运动,且导电体24在运动过程中,可随着周围物体的变化而发生形变,从而当导电体24运动至导电结构(即第一导电结构22或第二导电结构23)时,易与导电结构的相对的两个导电垫221相接触。
因液体的粘滞性会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如大气压强等外界因素,为了避免因液体的粘滞性改变而导致水平度检测器20的检测结果不精准,可将壳体21内设置为真空环境,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壳体21优选为密闭的。
对于上述导电体24为具有粘滞性的导电液体的方案,导电体24优选的可为液态汞。
导电体24还可为由导电壁材包覆液体所形成的柔性球体。由于液体被导电壁材包覆,因此液体不会在壳体21内分散;由于包覆液体的壁材为导电壁材,因此导电体24具有导电性;由于导电壁材包覆液体之后形成球体形状,因此导电体24能够在壳体21内运动;并且,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导电体24为柔性球体,因此导电体24的形状能够随着周围壳体21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导电体24不仅能够运动,还能够在运动至导电结构时,与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221产生更好地电接触效果。优选的,导电壁材为柔性大的壁材,以更好地保证导电体24的形状能够随着周围壳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导电体24也可为刚性导电球体,从而既保证了当导电体24运动至第一导电结构22(或第二导电结构23)时,能够将第一导电结构22(或第二导电结构23)的两个导电垫221电连接,又保证了导电体24能够在第一导电结构22与第二导电结构23之间自由运动。
导电体24还可为导电滑块,对于这种方案,为了保证导电体24能够在第一导电结构22和第二导电结构23之间自由的运动,进而保证水平度检测器2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将导电体24与壳体21内壁相接触的表面尽量设置得光滑,以使导电体24在壳体21内壁上滑动时的摩擦力较小。
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可根据壳体21两侧的导电结构中两个相对的导电垫221之间的距离、导电结构与壳体21内中心区域211之间的距离、壳体21内中心区域211的宽度和高度等,来确定导电体24的尺寸和体积,以完成对显示器10水平度的自动调整。
优选的,第一导电结构22和第二导电结构23可相对于壳体21的中心对称,这一方面使得在壳体21处于水平状态时,导电体24位于壳体21内的中心区域,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导电结构22与壳体21的中心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导电结构23与壳体21的中心之间的间距,提高了水平度检测器20检测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导电体24能够在第一导电结构22和第二导电结构23之间运动,且导电体24运动至第一导电结构22或第二导电结构23时,可将相对的两个导电垫221电连接,第一导电结构22和第二导电结构23可为多种结构。示例性的,第一导电结构22和第二导电结构23的结构可为:第一导电结构22的两个导电垫221分别设置在壳体21内相对的两侧壁上,且第二导电结构23的两个导电垫221分别设置在壳体21内相对的两侧壁上;或者,第一导电结构22的两个导电垫221分别设置在壳体21内的顶部和底部上,且第二导电结构22的两个导电垫221分别设置在壳体21内的顶部和底部上。
第一电源信号端41和第二电源信号端42可分别通过对应的导电结构将电源信号传导至电机30,以为电机30提供不同的电压,从而使电机30朝向不同的方向转动,进而电机30可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较佳的,可使第一电源信号为正向电压信号,第二电源信号为负向电压信号,这种方案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为:
方式一:第一电源信号端41连接供电电源的正极,第二电源信号端42连接该供电电源的负极,通过同一个供电电源分别为电机30提供不同的电压,节省了制作成本。
方式二:第一电源信号端41连接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第一供电电源的负极接地,第二电源信号端42连接第二供电电源的负极,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接地,从而通过两个不同的供电电源可为电机30提供不同的电压信号,实现了对电机30相对独立的控制。
在方式一和方式二中,所述正向电压信号可控制电机30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顺时针转动,所述负向电压信号可控制电机30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逆时针转动。
也可使第一电源信号为负向电压信号,第二电源信号为正向电压信号,这种方案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为:
方式三:第一电源信号端41连接供电电源的负极,第二电源信号端42连接该供电电源的正极。
方式四:第一电源信号端41连接第一供电电源的负极,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接地,第二电源信号端42连接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第二供电电源的负极接地。
在方式三和方式四中,负向电压信号可控制电机30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顺时针转动,正向电压信号可控制电机30带动显示器10在显示平面逆时针转动。
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可以为外部的电源装置,以使水平度检测器20和显示器10分别使用不同的电源,避免干扰影响。供电电源也可以直接利用设置在显示器10内的电源装置,从而减少显示装置所占空间,且使显示装置的外观整洁。供电电源还可以直接利用显示器10的电路板中的电源信号,从而可节省设置电源装置需要占用的空间,使显示装置更加轻薄化。
本实施例中,电机30连接在显示器10与显示器10的安装位置11之间,下面提供两种具体的安装电机30的方案,以供参考。
方案一:参见图3,在显示器10的背面设有凸台50,并在凸台50上设有安装孔51,电机30安装在显示器10的安装位置11上,通过将电机30的主轴31插装在安装孔51内,使电机30的主轴31与安装孔5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电机30的主轴31与显示器10的固定连接。本方案中,采用的电机可为内转子电机,即电机内的转子和电机的主轴一起转动,电机的外壳是固定的,具体到本方案中,电机30的外壳固定于显示器10的安装位置11上,转子同主轴31一起转动,主轴3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显示器10一起转动,从而实现显示器10水平度的自动调整。
方案二:参见图4,在显示器10的安装位置11上设有凸台50,并在凸台50上设有安装孔51,电机30安装显示器10的背面,通过将电机30的主轴31插装在安装孔51内,使电机30的主轴31与安装孔5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电机30的主轴固定安装在显示器10的安装位置11上。本方案中,采用的电机可为外转子电机,即电机内的转子和电机的外壳一起转动,电机的主轴是固定的,具体到本方案中,电机30的外壳安装在显示器10的背面,转子同电机的外壳一起转动,电机的外壳带动显示器10一起转动,从而实现显示器10水平度的自动调整。
对于方案二,若自由度检测器20中的导电结构与电机30是采用导线相连的,则由于自由度检测器20和电机30均安装在显示器10上,二者相隔距离较近,因此所需导线长度较短,从而节省了导线的用量,同时可将导线设置于显示器10的内部,或者贴紧于显示器10的背面,使显示器10的外观整洁美观。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显示器10的尺寸,来选择合适的电机30,在可实现对显示器10的水平度进行自动调整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尺寸较小的电机,以方便安装,同时使显示器10外形美观。
在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中,为了使电机30的主轴31固定于安装孔51内,优选的,可在电机30的主轴31上环设一圈凸起,并且在安装孔51内设置与主轴31上的凸起相匹配的凹槽511(参见图3和图4),凸起对应的卡装在凹槽511内。基于上述结构,可选的,在电机30的主轴31上安装齿轮,齿轮边缘的轮齿对应卡装在安装孔51的凹槽511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完成主轴31与齿轮之间的动力传动,同时为了避免因主轴31与齿轮之间的摩擦而引起主轴31的磨损,可在主轴31上套装一轴承,并将齿轮安装于轴承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11”所表示的安装位置为一底座,但是该安装位置仅作为参考安装位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安装位置为底座的情形,还适用于其它任何需要调整显示器水平度的情形,尤其适用于显示器直接安装在墙壁上或者通过支撑部件安装在墙壁上的情形。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可折叠的连杆,连杆的一端安装在显示器10的安装位置11上,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在电机30上,显示器10与电机30相连。通过调整可折叠的连杆,来对显示器10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找到合适的观赏角度。在调整过程中,显示器10的位置不停地被改变,因而显示器10极易出现倾斜的现象,而本实施例中的水平度检测器20和电机30会自动对显示器10的水平度进行调整,以使显示器10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水平度检测器和电机;其中,所述水平度检测器包括壳体、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结构和导电体;
所述壳体为条形结构,所述壳体绝缘,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上,且所述壳体的条形延伸方向与所述显示器的上边和下边相平行;
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左侧,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右侧,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均包括相对的两个导电垫;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中的一个导电垫连接第一电源信号端,另一个导电垫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中的一个导电垫连接第二电源信号端,另一个导电垫连接所述电机;
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随着所述壳体水平度的变化,所述导电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之间运动,所述导电体运动至所述第一导电结构时能够将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电连接,且所述导电体运动至所述第二导电结构时能够将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电连接;
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显示器的安装位置之间,所述电机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时带动所述显示器在显示平面上顺时针转动,且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时带动所述显示器在显示平面上逆时针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具有粘滞性的导电液体;或者,
所述导电体为由导电壁材包覆液体所构成的柔性球体;或者,
所述导电体为刚性导电球体;或者,
所述导电体为导电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导电体为具有粘滞性的导电液体,则所述导电体为液态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导电体为具有粘滞性的导电液体,则所述壳体内为真空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心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或者,
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顶部和底部上,且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两个导电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顶部和底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连接供电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连接该供电电源的负极;或者,
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连接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连接第二供电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连接供电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连接该供电电源的正极;或者,
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连接第一供电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连接第二供电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负极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的背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显示器的安装位置上,所述电机的主轴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或者,
所述显示器的安装位置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机安装所述显示器的背面,所述电机的主轴插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主轴上环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起卡装在所述凹槽内。
CN201620095868.9U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334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5868.9U CN205334246U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95868.9U CN205334246U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4246U true CN205334246U (zh) 2016-06-22

Family

ID=56316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5868.9U Active CN205334246U (zh) 2016-01-29 2016-01-29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42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018A (zh) * 2018-12-21 2019-04-23 佳木斯大学 一种影像摄取装置
CN113395562A (zh) * 2020-03-13 2021-09-1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开机动画显示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018A (zh) * 2018-12-21 2019-04-23 佳木斯大学 一种影像摄取装置
CN113395562A (zh) * 2020-03-13 2021-09-1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开机动画显示方法
CN114827707A (zh) * 2020-03-13 2022-07-2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开机动画显示方法
CN114827707B (zh) * 2020-03-13 2024-03-2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开机动画显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89831A1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064549A1 (en) Speaker modu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251372B (zh) 支架装置
CN104537968A (zh) 一种电子迎宾牌、电子白板及电子讲台
CN20533424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310108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motion detector
CN208522496U (zh) 终端设备
CN206021122U (zh) 摇杆机构及使用该摇杆机构的控制装置
WO2022007048A1 (zh) 一种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08076170B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6974461B (zh) 一种多自由度vr座椅驱动装置及vr座椅
CN113849036A (zh) 电子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02573340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7396283U (zh) 一种全方位的防水膜测试机
CN102879687B (zh) 触摸屏自动检测装置
CN209201158U (zh) 一种手机屏组件测试防呆断电装置
CN106896868A (zh) 电子设备
CN104094333A (zh) 显示设备
WO2021258309A1 (zh) 超声设备
CN205326962U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系统
CN10367708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245638U (zh) 一种储能电站用电脑固定装置
CN203414809U (zh) 一种基于dsp的三向运动平台的驱动控制系统
CN109491039A (zh) 镜头驱动装置、相机及移动设备
US1178867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