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0070U -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10070U CN205310070U CN201620066418.7U CN201620066418U CN205310070U CN 205310070 U CN205310070 U CN 205310070U CN 201620066418 U CN201620066418 U CN 201620066418U CN 205310070 U CN205310070 U CN 2053100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fixing
- housing
- carriag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包括壳体、工作台装置、控制装置、管道装置、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及出气装置,壳体上设有握持环、方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一堵塞块及第一握持部,工作台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第二堵塞块、第二握持部及第一过滤网,控制装置包括溢流管、第一阀门、排污管及第二阀门,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三阀门、水泵、第一横杆、第一支架、第二管道及第二支架,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第一挡板、三角块、第三过滤网,第二过滤装置包括集中斗、固定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抛光机在进行打磨时产生的灰尘进行充分的吸收净化,防止其散播到空气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背景技术
根据市场调研,目前抛光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抛光打磨设备,在机械零部件的加工、雕刻中,都需要对加工、雕刻的物件进行抛光、打磨以提高光洁度。然而在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灰尘,进而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危害工人的健康,并且会影响生产的安全,污染环境。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所述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左侧的工作台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控制装置右侧的管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上方的第二过滤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上方的出气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左侧的握持环、位于左表面的方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的第二通孔、位于下表面的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方的第四通孔、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上方的第五通孔、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内的第一堵塞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堵塞块右侧的第一握持部,所述工作台装置包括工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左侧的第二支撑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上的第二堵塞块、位于所述第二堵塞块下方的第二握持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内的第一过滤网,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溢流管、设置于所述溢流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溢流管下方的排污管及设置于所述排污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三阀门、水泵、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管道及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三角块上方的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集中斗、位于所述集中斗下方的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集中都上的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集中斗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斗、位于所述出气斗上方的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风机、位于所述出气斗内的滚轮及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刷毛。
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方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堵塞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堵塞块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中且与所述壳体摩擦连接,所述第一握持部呈T字形,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塞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工作台呈长方体,所述工作台水平放置,所述工作台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框呈空心状,所述第一支撑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七通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八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框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堵塞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堵塞块收容于所述第八通孔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摩擦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呈T字形,所述第二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堵塞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溢流管呈水平状,所述溢流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排污管呈水平状,所述排污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二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挡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所述集中斗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集中斗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集中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出气斗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出气斗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斗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出气管呈竖直状,所述出气管的下端对准所述开口且与所述出气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水平放置,所述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上,所述刷毛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抛光机在进行打磨时产生的灰尘进行充分的吸收净化,防止其散播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并且可以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净化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左侧的工作台装置2、位于所述壳体1右侧的控制装置3、位于所述控制装置3右侧的管道装置4、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第一过滤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5上方的第二过滤装置6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上方的出气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竖直放置,所述壳体1上设有位于左侧的握持环11、位于左表面的方孔12、位于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3上方的第二通孔14、位于下表面的第三通孔15、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4上方的第四通孔16、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16上方的第五通孔17、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16内的第一堵塞块18及位于所述第一堵塞块18右侧的第一握持部19。所述握持环11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11的两端与所述壳体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方孔12呈长方体状,所述方孔12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三通孔15、第四通孔16及第五通孔17呈圆柱体状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堵塞块18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堵塞块18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16中且与所述壳体1摩擦连接,并且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第一握持部19呈T字形,所述第一握持部1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塞块18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工作台装置2包括工作台21、位于所述工作台21下方的第一支撑框2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22左侧的第二支撑框2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22上的第二堵塞块24、位于所述第二堵塞块24下方的第二握持部25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22内的第一过滤网26。所述工作台21呈长方体,所述工作台21水平放置,所述工作台21的右端与所述壳体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2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211,所述第六通孔2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六通孔211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框22呈空心状,所述第一支撑框22呈L型,所述第一支撑框22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22的右端对准所述方孔12且与所述壳体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22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支撑框22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七通孔221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八通孔222,所述第七通孔221及第八通孔222与所述第一支撑框2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支撑框23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支撑框23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2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通孔2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22及第二支撑框23的上方。所述第二堵塞块24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堵塞块24收容于所述第八通孔222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框22摩擦连接,并且起到了密封的作用。所述第二握持部25呈T字形,所述第二握持部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堵塞块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26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一过滤网26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框2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溢流管31、设置于所述溢流管31上的第一阀门32、位于所述溢流管31下方的排污管33及设置于所述排污管33上的第二阀门34。所述溢流管31呈水平状,所述溢流管31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4且与所述壳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溢流管31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32设置于所述溢流管31上,用于控制所述溢流管31中水的流量。所述排污管33呈水平状,所述排污管33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3且与所述壳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排污管33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34设置于所述排污管33上,用于控制所述排污管33中水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管道装置4包括第一管道41、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41上的第三阀门42、水泵43、第一横杆44、位于所述第一管道41上方的第一支架45、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第二管道46及位于所述第二管道41下方的第二支架47。所述第一管道41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15且与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41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41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17且与所述壳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阀门4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41中液体的流量。所述水泵43用于将壳体1内的溶液吸入到第一管道41内,然后输送到壳体1内。所述第一横杆4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44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44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41贯穿所述第一横杆4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管道4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支架45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45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46呈水平状,所述第二管道46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17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41的内部与所述第二管道4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支架47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47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5包括第二过滤网51、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51上方的第一挡板52、位于所述第一挡板52上方的三角块53、位于所述三角块53上方的第三过滤网54。所述第二过滤网51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过滤网5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51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过滤网51挡住所述方孔12,使得从所述方孔12进入到壳体1内的气体经过第二过滤网51的过滤。所述第一挡板5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板5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挡板52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5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5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53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5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过滤网54呈倾斜状,所述第三过滤网54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54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包括集中斗61、位于所述集中斗61下方的固定块62、设置于所述集中都61上的第四过滤网63、位于所述集中斗61下方的第一支撑杆64。所述集中斗61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集中斗61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6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固定块62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2的上表面与所述集中斗61的洗白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63呈水平状,所述第四过滤网63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斗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4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64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斗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装置7包括出气斗71、位于所述出气斗71上方的出气管72、设置于所述出气管72上的风机73、位于所述出气斗71内的滚轮74及设置于所述滚轮74上的刷毛75。所述出气斗71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出气斗71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斗71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出气管72呈竖直状,所述出气管72的下端对准所述开口且与所述出气斗71的上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气管72的内部与所述出气斗7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73设置于所述出气管72上,用于将出气斗71内的气体吸入到出气管72内。所述滚轮74呈圆柱体,所述滚轮74水平放置,所述滚轮74可以旋转。所述刷毛75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74上,所述刷毛75与所述滚轮74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使用时,首先在工作台21上产生灰尘时,首先启动风机73,使得工作台21上方的灰尘经过第六通孔211进入到第一支撑框22及第二支撑框23内,然后进入到壳体1内,首先经过第二过滤网51的过滤,然后壳体1内部的底端放置有溶液,比如水等。然后启动水泵43,使得壳体1内的水进入到第一管道41内,然后经过第五通孔17进入到第二管道46内,然后喷出,进过第二过滤网51过滤后的气体向上流动,从第一挡板52的右侧向上流动,从第二管道46喷出的液体流到第三过滤网54上,并在第三过滤网54上形成水膜,然后气体经过第三过滤网54时可以对气体进行有效的过滤,同时滴下的水可以对气体进行净化。然后气体经过集中斗61进入到集中斗61上方,经过第四过滤网63的过滤后继续向上流动,然后启动滚轮74,使得刷毛75可以旋转,进而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然后经过出气管73排出。至此,本实用新型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左侧的工作台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控制装置右侧的管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上方的第二过滤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上方的出气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左侧的握持环、位于左表面的方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的第二通孔、位于下表面的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方的第四通孔、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上方的第五通孔、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内的第一堵塞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堵塞块右侧的第一握持部,所述工作台装置包括工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左侧的第二支撑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上的第二堵塞块、位于所述第二堵塞块下方的第二握持部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内的第一过滤网,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溢流管、设置于所述溢流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溢流管下方的排污管及设置于所述排污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管道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三阀门、水泵、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管道及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三角块上方的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集中斗、位于所述集中斗下方的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集中都上的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集中斗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斗、位于所述出气斗上方的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风机、位于所述出气斗内的滚轮及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刷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方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堵塞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堵塞块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中且与所述壳体摩擦连接,所述第一握持部呈T字形,所述第一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塞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呈长方体,所述工作台水平放置,所述工作台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框呈空心状,所述第一支撑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七通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八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框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堵塞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堵塞块收容于所述第八通孔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摩擦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呈T字形,所述第二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堵塞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呈水平状,所述溢流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排污管呈水平状,所述排污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二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挡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斗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集中斗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集中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集中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斗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出气斗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斗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出气管呈竖直状,所述出气管的下端对准所述开口且与所述出气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水平放置,所述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上,所述刷毛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66418.7U CN205310070U (zh) | 2016-01-25 | 2016-01-25 |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66418.7U CN205310070U (zh) | 2016-01-25 | 2016-01-25 |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10070U true CN205310070U (zh) | 2016-06-15 |
Family
ID=5620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6641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0070U (zh) | 2016-01-25 | 2016-01-25 |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1007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37088A (zh) * | 2017-01-22 | 2017-05-31 | 温州富华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除尘抛光一体机 |
CN106799668A (zh) * | 2017-01-11 | 2017-06-06 | 温州富华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除尘抛光一体机 |
WO2019028951A1 (zh) * | 2017-08-10 | 2019-02-14 | 南通耀龙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抛光设备用通风除尘装置 |
-
2016
- 2016-01-25 CN CN201620066418.7U patent/CN2053100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99668A (zh) * | 2017-01-11 | 2017-06-06 | 温州富华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除尘抛光一体机 |
CN106737088A (zh) * | 2017-01-22 | 2017-05-31 | 温州富华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除尘抛光一体机 |
WO2019028951A1 (zh) * | 2017-08-10 | 2019-02-14 | 南通耀龙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抛光设备用通风除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69795U (zh) | 一种医疗设备维修用砂轮打磨机 | |
CN205310070U (zh) |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除尘一体式工作台 | |
CN104998503B (zh) | 一种净化效率高的环保型废气净化设备 | |
CN105311910A (zh) | 一种工业气体净化除尘设备 | |
CN205252789U (zh) | 一种工业气体净化除尘设备 | |
CN105289096B (zh) | 一种石油钻井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5951412A (zh) | 一种吸绒器 | |
KR20170006088A (ko) | 물을 이용한 공기청정기 | |
CN205310069U (zh) | 一种除尘打磨工作台 | |
CN105171612A (zh) | 一种湿式打磨台 | |
CN104308742B (zh) | 一种砂轮机除尘装置 | |
KR20160071081A (ko) | 공기 정화 장치 | |
CN210818894U (zh) | 一种数控设备防尘装置 | |
CN104139339A (zh) | 一种打磨除尘工作台粉尘收集系统 | |
CN204209559U (zh) | 一种砂轮机除尘装置 | |
KR20150117382A (ko) | 물세척식 공기청정기 | |
CN205630325U (zh) | 板材打磨台 | |
CN105536420B (zh) | 一种环保型粉尘回收处理装置 | |
CN204748343U (zh) | 一种湿式打磨台 | |
CN211384332U (zh) | 水帘式打磨除尘装置 | |
CN211384406U (zh) | 一种无尘净化车间用降尘装置 | |
CN203918788U (zh) | 一种打磨除尘工作台 | |
CN204058626U (zh) | 轮毂电泳系统 | |
CN105536366A (zh) | 一种建筑装饰空气净化设备 | |
CN107309807A (zh) | 砂轮机除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