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8676U -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8676U
CN205308676U CN201620066558.4U CN201620066558U CN205308676U CN 205308676 U CN205308676 U CN 205308676U CN 201620066558 U CN201620066558 U CN 201620066558U CN 205308676 U CN205308676 U CN 205308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loud
separating mechanism
deflection plate
water
head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65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IDAT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DAT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DAT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DATE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665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8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8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8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漆雾分离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油漆与混合循环水充分接触与搅拌,漆渣和混合循环水在旋转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的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包括抽风机构、箱体、水槽、漆雾分离通道、水幕系统,所述漆雾分离通道设置于水箱与风机之间,所述漆雾分离通道下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被水幕系统形成的水幕封闭,所述漆雾分离机构内部设置有使漆渣和混合循环水下落的折流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漆雾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类对空气,土壤及水的污染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最近一些年,雾霾频发,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涂装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在涂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为了维持涂装所需要的恒温恒湿的条件,涂装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化石燃料。
传统的喷涂行业使用的普通水帘柜不能将油漆的漆雾、漆渣等高附着力的固态污染物拦截在水帘柜中,当这些污染物进入抽风管道后,会附着在管道内壁上;长时间积少成多就会将抽风管道堵塞,造成整个喷漆房不能正常使用,影响生产力;最严重的是这些有害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使企业环保不达标,无法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循环水中加入本公司引进的特殊去漆剂,当油漆与水接触时改变油漆的性能,使其失去附着力,并且絮凝成团,漂浮于漆雾分离装置捞渣区域,便于打捞处理。然而,要实现上述工艺,就必须保证油漆与混合循环水的充分接触与搅拌,如何实现油漆与混合循环水充分接触成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油漆与混合循环水充分接触与搅拌,漆渣和混合循环水在旋转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的新型漆雾分离机构,从而减少有害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机构、箱体、水槽、漆雾分离通道、水幕系统,所述抽风机构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水槽设置于箱体底部,所述漆雾分离通道设置于水箱与风机之间,所述漆雾分离通道下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被水幕系统形成的水幕封闭,所述漆雾分离机构内部设置有使漆渣和混合循环水下落的折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漆雾分离通道包括背板、前板、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折流板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背板与前板之间的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第三折流板,所述第一折流板和第三折流板安装在前板内部,所述第二折流板安装在背板内部;所述前板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背板为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幕系统包括电机、水管、溢流槽,所述电机安装在水槽内,所述溢流槽设置在前板顶端,所述水管的进口与电机相连,所述水管的出口设置于溢流槽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溢流槽的边缘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于前板上边缘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窥视窗口,所述窥视窗口由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槽设置有捞渣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抽风机构为风机,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风机通风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水幕系统,水幕系统中的水泵将混合循环水输送到溢流槽,由溢流槽的溢水口流经前板,沿前板经过进风口回到箱体的水箱中。混合循环水流经前板时,形成的水幕将进风口封闭,从而,漆雾从进风口进入时能与混合循环水充分混合,漆渣被水吸附在其中,从而起到漆雾漆渣分离的作用。
水箱与风机之间设置了漆雾分离通道,漆雾分离机构内部设置有使漆渣和混合循环水下落的折流板,当漆雾进入漆雾分离通道后,依次经过三个折流板所分别形成的三个旋风区域。在旋风区域中漆雾、漆渣与混合循环水充分接触混合,使漆渣和混合循环水在旋转离心力和重力的影响下形成下落,返回到水箱中,漆雾漆渣在水箱中絮凝成团,漂浮于水箱的捞渣区域,进一步实现漆雾漆渣的分离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风机构,2-箱体,3-水槽,4-漆雾分离通道,5-水幕系统,41-进风口,42-背板,43-前板,44-第一折流板,45-第二折流板,46-第三折流板,47-第一旋风区域,48-第二旋风区域,49-第三旋风区域,51-水幕,52-电机,53-水管,54-溢流槽,421-窥视窗口,541-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实用新型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包括抽风机构1、箱体2、水槽3、漆雾分离通道4、水幕系统5,所述抽风机构1设置于箱体2顶部,所述水槽3设置于箱体2底部,所述漆雾分离通道4设置于水箱与风机之间,所述漆雾分离通道4下端设置有进风口41,所述进风口41被水幕系统5形成的水幕51封闭,所述漆雾分离机构内部设置有使漆渣和混合循环水下落的折流板。所述漆雾分离通道4包括背板42、前板43、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折流板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背板42与前板43之间的第一折流板44、第二折流板45、第三折流板46,所述第一折流板44和第三折流板46安装在前板43内部,所述第二折流板45安装在背板42内部;所述前板43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背板42为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所述水幕系统5包括电机52、水管53、溢流槽54,所述电机52安装在水槽3内,所述溢流槽54设置在前板43顶端,所述水管53的进口与电机52相连,所述水管53的出口设置于溢流槽54上方。所述溢流槽54的边缘设有溢流口541,所述溢流口541处于前板43上边缘位置。
工作原理:前板43、背板42、水幕51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当抽风口加以18000m3/h流量的风机向外抽风时,由前板43与水幕51形成一个进风口41,因为调整水箱的水位高度即可调整进风口41的截面积,从而控制进风口41的风速。水泵将混合循环水输送到溢流槽54,由溢流槽54的溢水口流经前板43,沿前板43经过进风口41回到箱体2的水箱中。当风速达到15-20m/s时,经过进风口41的混合循环水大部分被风提升到箱体2内部的第一旋风区域47,在第一旋风区域47中漆雾、漆渣与混合循环水充分接触混合,漆渣和混合循环水在旋转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水箱中。经过第一旋风区域47后的气流中还含有少量的漆雾、漆渣,再依次经过第二旋风区域48和第三旋风区域49进一步处理,使剩余漆渣和混合循环水在下落返回到水箱中,从而实现漆雾漆渣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喷漆房的污染问题,使工厂的漆雾、漆渣等有害固废的排放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外,还做好了喷漆房抽风管道系统的清洁,解决了风管因漆渣附着而堵塞的问题,充分保障了喷漆房后级的有害气体净化装置的正常使用,是工厂要达到国家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装置之一。在国家大力抓环保和新环保法出台后,本实用新型产品销售的市场与前景非常可观。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背板42上设置有窥视窗口421,所述窥视窗口421由透明材料制成。在背板42上设置窥视窗口421,便于工人员观察漆雾分离通道4内部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便于及时处理。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水槽3设置有捞渣区域。漆渣和混合循环水在旋转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水箱中,漆渣在水箱中絮凝成团,设置捞渣区域,便于集中处理漂浮的漆渣。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抽风机构1为风机,所述箱体2顶部设有风机通风口。

Claims (7)

1.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机构(1)、箱体(2)、水槽(3)、漆雾分离通道(4)、水幕系统(5),所述抽风机构(1)设置于箱体(2)顶部,所述水槽(3)设置于箱体(2)底部,所述漆雾分离通道(4)设置于水箱与风机之间,所述漆雾分离通道(4)下端设置有进风口(41),所述进风口(41)被水幕系统(5)形成的水幕(51)封闭,所述漆雾分离机构内部设置有使漆渣和混合循环水下落的折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漆雾分离通道(4)包括背板(42)、前板(43)、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折流板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在背板(42)与前板(43)之间的第一折流板(44)、第二折流板(45)、第三折流板(46),所述第一折流板(44)和第三折流板(46)安装在前板(43)内部,所述第二折流板(45)安装在背板(42)内部;所述前板(43)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背板(42)为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系统(5)包括电机(52)、水管(53)、溢流槽(54),所述电机(52)安装在水槽(3)内,所述溢流槽(54)设置在前板(43)顶端,所述水管(53)的进口与电机(52)相连,所述水管(53)的出口设置于溢流槽(54)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54)的边缘设有溢流口(541),所述溢流口(541)处于前板(43)上边缘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2)上设置有窥视窗口(421),所述窥视窗口(421)由透明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设置有捞渣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构(1)为风机,所述箱体(2)顶部设有风机通风口。
CN201620066558.4U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Active CN205308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6558.4U CN205308676U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66558.4U CN205308676U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8676U true CN205308676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20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6558.4U Active CN205308676U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867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0545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杭州洁皇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进风水旋式水帘柜
CN109078418A (zh) * 2017-06-13 2018-12-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10030652A (zh) * 2019-04-03 2019-07-19 广东科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
CN114226131A (zh) * 2021-12-20 2022-03-25 广东凡海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漆雾分离水帘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0545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杭州洁皇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进风水旋式水帘柜
CN106140545B (zh) * 2016-08-29 2019-04-30 杭州洁皇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进风水旋式水帘柜
CN109078418A (zh) * 2017-06-13 2018-12-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10030652A (zh) * 2019-04-03 2019-07-19 广东科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
CN114226131A (zh) * 2021-12-20 2022-03-25 广东凡海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漆雾分离水帘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8676U (zh) 一种新型漆雾分离机构
CN105413442A (zh) 立式脱硫塔
CN204074679U (zh) 一种下回风喷淋通风柜
CN102151451B (zh) 多功能废气净化塔
CN104474868B (zh) 一种除烟尘系统
CN107913559A (zh) 一种无泵水帘过滤室
CN203303793U (zh) 烟尘捕捉净化装置
CN205498441U (zh) 一种英语教学黑板干湿两用导流除尘装置
CN205760503U (zh) 一种燃煤脱硫装置
CN201940160U (zh) 等离子导风板式废气净化装置
CN201505597U (zh) 高压吸卷式喷漆处理设备
CN204996266U (zh) 一种水箱式简易除尘装置
CN206613311U (zh) 一种漆雾处理装置
CN204486031U (zh) 一种电除雾器
CN203764120U (zh)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CN205796638U (zh) 一种环保污水沉淀罐
CN204395706U (zh) 除烟尘系统
CN104759173A (zh) 用于除尘、除硫的烟气处理设备
CN204329189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5435443U (zh) 一种工业用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CN212468618U (zh) 一种木工喷漆台侧排风加漆雾分离装置
CN204522747U (zh) 垃圾转运站废气治理系统
CN206343040U (zh) 一种吸管式漆雾过滤器
CN205109304U (zh) 喷漆房废气处理装置
CN214159160U (zh) 一种无动力叶片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