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4120U -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4120U
CN203764120U CN201420185391.4U CN201420185391U CN203764120U CN 203764120 U CN203764120 U CN 203764120U CN 201420185391 U CN201420185391 U CN 201420185391U CN 203764120 U CN203764120 U CN 203764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
water
chamber
pressure type
remov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53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庆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Bentle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BENTLE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BENTLE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BENTLE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853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64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4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41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包括塔体,塔体上端敞口,塔体包括自下而上联接的喷淋室和至少一个旋风室;喷淋室中设置水平筛网,筛网下方设置喷淋器,喷淋器下方的喷淋室侧壁上开设进风口,与进风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出水口;旋风室中固定旋风叶轮,旋风叶轮上方的旋风室侧壁上设置一圈接水槽,接水槽底部开设排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脱硫和除尘同时进行,降低水的耗用量;筛网将喷淋器喷出的水打散并在高速废气鼓吹下产生“沸腾”现象,形成大量水珠充满整个塔体内部,大大增加了水与废气的接触几率,使得吸附效果更为彻底;旋风叶轮使塔体内的混合流质以螺旋形态上升,增加了运动行程,进一步增加两者的混合效果,实现彻底净化。

Description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工业化已经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许多工业细分行业中,所制造出的产品不仅极大满足了国内用户的生产消费需要,同时还能供应其他国家用于发展建设。然而伴随着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尤其是采矿、化工、冶金等粗犷式、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其所排放的“三废”物也对周边地区造成一定影响。又加之我国监管制度不完善,给许多企业无视法律以可乘之机。
工业废气是“三废”之一,其中成分主要包含各种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废气的大量排放既是导致酸雨的主因也是造成雾霾的成因之一。因此国家政策及法律规定工业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排到大气中。针对该规定,许多脱硫除尘设备应运而生。常见脱硫除尘设备是采用喷淋方式将废气中的细小颗粒和有害气体用水吸附分离,从而得到较为干净的废气。这种除尘设备往往将吸附过程分为脱硫和除尘两个步骤,即先脱硫后除尘或者先除尘后脱硫。这种分步吸附方式的缺点是增加了水的耗用量,并且吸附效果较差,往往要设置多级吸附单元才能达到排放要求,这样一来便增加了设备投入。
由此可见,传统脱硫除尘设备难以满足工业规模不断增大的现实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包括塔体,塔体上端敞口,塔体包括自下而上联接的喷淋室和至少一个旋风室;喷淋室中设置水平筛网,筛网下方设置喷淋器,喷淋器下方的喷淋室侧壁上开设进风口,与进风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出水口;旋风室中固定旋风叶轮,旋风叶轮上方的旋风室侧壁上设置一圈接水槽,接水槽底部开设排水口。
优选的,旋风室的数量为两个,并自上而下联接。
优选的,还包括集水管,集水管联通接水槽的排水口和喷淋室的出水口。
优选的,喷淋室中与进风口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弧形的缓风板。
优选的,旋风室上部侧壁的直径大于下部侧壁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脱硫和除尘同时进行,降低水的耗用量;筛网将喷淋器喷出的水打散并在高速废气鼓吹下产生“沸腾”现象,形成大量水珠充满整个塔体内部,大大增加了水与废气的接触几率,使得吸附效果更为彻底;旋风叶轮使塔体内的混合流质以螺旋形态上升,增加了运动行程,进一步增加两者的混合效果,实现彻底净化。
2、两个旋风室能够增加流质运动行程,提高吸附净化的效果,并且是水全部回收而不随废气排出。
3、集水管将从出水口流出的水统一收集到集水池中,以便重复使用,降低水的耗用量。
4、缓风板的设置将直接吹向喷淋式侧壁的废气转为吹入上方的旋风室,不仅改变了废气原来的运动方向,还削弱了废气对侧壁直接冲击,避免冲蚀危害。
5、旋风室上部侧壁直径大于下部侧壁直径,使得流质在通过较宽敞的部位时发生旋流,从而降低运动速度,使大量的水更易沾附在旋风室内壁上,进而成股流入接水槽中,大大提高了水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图;
图5是图4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D-D线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喷淋室;1.1进风口;1.2出水口;1.3喷淋管插孔;2第一旋风室;2.1第一接水槽;2.2第一排水口;3第二旋风室;3.1第二接水槽;3.2第二排水口;4喷淋器;4.1喷淋水管;4.2喷头;5筛网;6集水管路;6.1顶部接口;6.2中部接口;6.3底部接口;7缓风板;8第一旋风叶轮;9第二旋风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该设备为塔式结构,塔体自下而上依次为喷淋室1、第一旋风室2和第二旋风室3,三者内部联通,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喷淋室1的侧壁开设进风口1.1,废气由风机输送并从进风口1.1进入塔体中。喷淋室1的侧壁其它位置还开设出水口1.2,吸附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水从出水口1.2排出。喷淋室1的内部设置水平的筛网5,在筛网5下方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喷淋管插孔1.3。喷淋器4的喷淋水管4.1从喷淋管插孔1.3处伸入喷淋室1中,喷淋水管4.1上安装有喷头4.2,喷头4.2朝斜上方喷水。喷淋水管4.1位于喷淋室1外的部分采用法兰连接与喷淋室1侧壁固定,当需要更换喷头4.2时,仅需要拧掉法兰连接处的螺栓即可将喷淋水管4.1抽出即可,非常快捷方便。由于从进风口1.1进入的废气的运动方向是水平的,因此废气进入喷淋室1中会对喷淋室1的内壁直接冲击。这样不仅会导致废气的流速大大降低,还会造成侧壁侵蚀影响设备寿命。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在喷淋室1中,与进风口1.1相对的位置设置一块弧形的缓风板7,缓风板7的弧形结构将废气的运动方向由水平变为垂直,并大大削弱了废气对侧壁的冲击。
由图3、4、5、6可知,第一旋风室2和第二旋风室3的外部形状和内部构造大体相似,均为上粗下细式结构,即上半部分的直径大于下半部分的直径,由此可以产生旋流,使流质与侧壁接触并形成成股的水流流下。第一旋风室2的下半部分向上延伸至上半部分中,延伸部分的外壁与上半部分的内壁形成第一接水槽2.1,第一接水槽2.1的底部开设第一排水口2.2。同理,第二旋风室3的,下半部分也向上延伸至上半部分中,延伸部分的外壁与上半部分的内壁形成第二接水槽3.1,第二接水槽3.1的底部开设第二排水口3.2。在第一旋风室2中靠近其底部的地方固定第一旋风叶轮8,在第二旋风室3中靠近其底部的地方固定第二旋风叶轮9。第一旋风叶轮8和第二旋风叶轮9的叶片旋向均一致,由此保证塔体内部的流质的运动轨迹能够呈螺旋线型。
为了能够使吸附后并流下来的水能够回收利用,还设置有集水管路6,集水管路6的顶部接口6.1与第二排水口3.2连接,中部接口6.2与第一排水口2.2连接,底部接口6.3与出水口1.2连接。水从三个出口进入集水管路6中,并由底部另一出口排入水池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外部风机将废气从进气口输入喷淋室1中,与喷头4.2喷出的水接触,并在筛网5处混合同时出现“沸腾”现象,形成大量液滴,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水直接流下从出水口1.2处排出。液滴及其它废气向上升起并通过第一旋风叶轮8,在叶片的作用下产生螺旋运动。在上升的液滴中,有一部分在经过第一旋风室2上半部分时速度变缓并与内壁发生接触,由于整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因此会有更多的液滴沾附到内壁上并形成成股的水流,流到下方的第一接水槽2.1中,然后从第一排水口2.2进入集水管路6中。继续上升的液滴和废气还会通过第二旋风叶轮9,同样会产生螺旋运动轨迹并最终从顶部敞口处排到大气中。在第二旋风室3中同样会发生部分液滴从内壁流下的现象。由于两个旋风室均增加了液滴和废气的运动路径,因此废气与水的混合较为充分,最终排出的气体只含有极为微量的颗粒和有害物质。而由喷头4.2喷出的水也大都通过集水管路6回收,回收后的水经过过滤和中和继续输入喷淋器4中用于吸附废气,做到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包括塔体,塔体上端敞口,其特征在于:塔体包括自下而上联接的喷淋室和至少一个旋风室;
喷淋室中设置水平筛网,筛网下方设置喷淋器,喷淋器下方的喷淋室侧壁上开设进风口,与进风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出水口;
旋风室中固定旋风叶轮,旋风叶轮上方的旋风室侧壁上设置一圈接水槽,接水槽底部开设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旋风室的数量为两个,并自上而下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管,集水管联通接水槽的排水口和喷淋室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喷淋室中与进风口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弧形的缓风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旋风室上部侧壁的直径大于下部侧壁的直径。
CN201420185391.4U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4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5391.4U CN203764120U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5391.4U CN203764120U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4120U true CN203764120U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8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53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4120U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641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131A (zh) * 2019-07-03 2019-09-06 杭路 一种双级冷却除尘器及其垃圾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131A (zh) * 2019-07-03 2019-09-06 杭路 一种双级冷却除尘器及其垃圾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7439U (zh) 喷涂废气高效净化设备
CN2765660Y (zh) 多级可调式脱硫除尘器
CN201192614Y (zh) 烟气湿法净化装置
CN201320442Y (zh) 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CN204637929U (zh) 一种复合型冲击式除尘脱硫设备
CN205760339U (zh) 一种高效节能涡流雾化除尘器
CN203764120U (zh) 一种下喷淋、内正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CN204147706U (zh) 印染定型机废气两级喷淋高压静电处理装置
CN204429029U (zh) 风动式粉尘废气净化器
CN203829853U (zh) 一种上喷淋、内负压式脱硫除尘设备
CN207270984U (zh) 油气漆物处理器
CN203577474U (zh) 除尘器的沉降室
CN203635016U (zh) 工业烟囱蒸汽除尘罩
CN206152969U (zh) 一种非金属板式湿式除尘器
CN205760503U (zh) 一种燃煤脱硫装置
CN204952542U (zh) 一种新型熔块炉烟气除尘装置
CN205199211U (zh) 一种对旋湿式除尘器
CN204034502U (zh) 水膜脱硫除尘装置
CN203458954U (zh) 旋流净化器
CN207012727U (zh) 一种耐腐蚀组合式电除尘器
CN209049181U (zh) 管式旋流除尘吸收塔
CN208406498U (zh) Uv光固化清漆喷涂废气回收处理设备
CN207445858U (zh) 旋流式空气净化系统
CN206950879U (zh) 一种锻造车间用除尘环保装置
CN205815381U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尾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igh village Feng Shui town of Zhangdian District West 255000 Shandong city of Zibo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ibo Bentle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5000 Shandong province Zibo city Zhangdian District West Village high Feng Shui Zhen Zibo Bentley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ibo Bentley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