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9271U -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 Google Patents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9271U
CN205299271U CN201620025675.6U CN201620025675U CN205299271U CN 205299271 U CN205299271 U CN 205299271U CN 201620025675 U CN201620025675 U CN 201620025675U CN 205299271 U CN205299271 U CN 205299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substrate
thin film
concentration piece
optical 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56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广麟
吴宗宪
许力仁
林彦邵
张幼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YAO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UANGYAO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YAO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GUANGYAO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0256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9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9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92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整合型光学薄膜,包含一扩散片及一聚光片。该扩散片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一具黏性且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具有一扩散微结构的扩散层。该聚光片包括一黏附于该扩散层的第二基板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并具有多个棱柱的聚光层。该扩散片及该聚光片是透过该扩散层本身的黏性而相互紧密黏附,在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两者不会因相互摩擦而导致该聚光片因刮伤使得其光学特性受到影响。此外,该整合型光学薄膜是由该扩散片及该聚光片贴合形成的复合结构,整体结构强度相对提高,较不容易因受到外力而产生薄膜形变,使得薄膜质量下降。

Description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背景技术
在平面显示器中,背光模块的作用为提供平面显示器一个具有高亮度以及高均匀度的面光源。现有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屏蔽罩、一设置于该反射屏蔽罩内的光源、一连接该反射屏蔽罩且设置于该光源一侧的导光板、一设置于该导光板底部的反射片,以及自该导光板依序排列设置的一扩散片、一聚光片,以及一上聚光片。
自该光源发出的光经由该导光板照射至该扩散片时,该扩散片会将光均匀扩散后,再透过该聚光片与该上聚光片修正光线的方向,以达成聚光及提高亮度的目的。然而,此背光模块的聚光片因入光面未作硬化或是雾化处理,在组装过程中易与扩散片摩擦而导致刮伤,影响其光学特性。此外,背光模块的光学薄膜,例如聚光片,通常会朝薄型化的方向作设计以达到轻量化以及提高产品适用性。然而,较薄的聚光片因结构强度不佳,容易因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薄膜形变,导致聚光片的聚光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在背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中,能避免因摩擦而导致聚光片刮伤的整合型光学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在背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中,能避免因摩擦而导致聚光片刮伤且配合一聚光片使用时能使聚光片较不容易因受到外力而产生薄膜形变的扩散片。
本实用新型整合型光学薄膜包含一扩散片以及一黏附于该扩散片的聚光片。该扩散片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一具黏性且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且具有一扩散微结构的扩散层。该聚光片包括一黏附于该扩散层的第二基板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并且具有多个棱柱的聚光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该扩散微结构具有多个朝该聚光片凸起形成的峰部,及多个朝该第一基板凹陷形成的谷部,该聚光片的第二基板黏附于部分的所述峰部并且未接触所述谷部,而与所述峰部及所述谷部共同界定出多个漫射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该扩散层是由紫外线硬化树脂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该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是介于0.5微米与2.0微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该扩散层的折射率是介于1.4与1.6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较佳的,该扩散层的折射率是介于1.45与1.55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自该聚光片撕除该扩散层所需的拉力值大于200gf/2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的材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两者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该扩散片配合一聚光片使用,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一扩散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具黏性以供黏附于该聚光片,且具有一扩散微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该扩散微结构具有多个朝该聚光片凸起形成以供黏附于该聚光片的峰部,及多个朝该第一基板凹陷形成且不接触该聚光片的谷部。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扩散片是透过本身的黏性与聚光片相互紧密黏附,在背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中,两者不会因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移、相互摩擦而导致聚光片因刮伤使得其光学特性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功效在于:扩散片以及聚光片贴合成单一整合型光学薄膜因厚度增加,使得整体结构强度相对地提高,故较不容易因受到外力而产生薄膜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合型光学薄膜的一实施例的一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扩散微结构的多个峰部以及多个谷部经由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所拍摄而得出的影像;
图3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包含部分该实施例的一背光模块;及
图4是一局部侧视示意图,说明光线进入一扩散片的入光面后的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整合型光学薄膜之一实施例包含一扩散片1以及一黏附于该扩散片1的聚光片2。该扩散片1包括一第一基板11,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1上并且具有一扩散微结构121的扩散层12。该第一基板11包括相反的一入光面111以及一出光面112,可在该入光面111设置一保护膜,以在运输、储存扩散片1时提供保护功能,但在使用扩散片1时则必须将其去除。该扩散层12是设置在该第一基板11的出光面112并且由一具有黏性的紫外线硬化树脂所构成,本身既是光学结构也是黏贴结构,其折射率是介于1.4与1.6之间,较佳为介于1.45与1.55之间。该扩散层12的扩散微结构121具有多个朝远离该出光面112方向凸起形成的峰部122,以及多个朝该出光面112方向凹陷形成的谷部123,所述峰部122及所述谷部123是在紫外线硬化树脂的加工过程中所形成,能让扩散片1提供光线漫射的功效。
该聚光片2包括一黏附于该扩散层12的第二基板21,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板21并且具有多个棱柱221的聚光层22。该第二基板21黏附于部分的所述峰部122并且未接触所述谷部123,因而与所述峰部122、所述谷部123共同界定出多个漫射空间124。如此一来,该第二基板21与该扩散层12之间因为所述漫射空间124形成的间隙而未完全紧密贴合,能确保光线从该扩散层12透出时会先改变行进路径再入射至该第二基板21,以实现该扩散片1的光线漫射功能。
参阅图2,为经由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所拍摄而得出的由所述峰部122以及所述谷部123所构成的粗糙表面,其表面粗糙度是控制在0.5微米与2.0微米之间。若表面粗糙度小于0.5微米,容易使该扩散片1与该聚光片2贴合后所形成的所述漫射空间124数量不足,导致该扩散片1的扩散效果降低;而表面粗糙度若是大于2.0微米则会降低该扩散片1自该聚光片2撕除所需的拉力值,导致贴合后的稳定性下降。
为防止该扩散片1与该聚光片2贴合后轻易剥落或者两者之间会产生相对移动、摩擦,制作该扩散层12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必须选用黏性较强的类型,较佳地是要让自该聚光片2撕除该扩散层12所需的拉力值是控制在大于200gf/25mm。该第一基板11以及该第二基板21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为PET)或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为PC)制备而成。但是不以上述所提及的材料为限制,也可在不影响该扩散片1以及该聚光片2的进光效率下,选用其他可挠性透明材料,而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11以及第二基板21是采用PET所制备。因该扩散片1以及该聚光片2是借由扩散层12本身的黏性相互紧密黏附,故两者不会因相互摩擦而导致该聚光片2刮伤,使得其光学特性受到影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扩散层12是由一具有黏性的紫外线硬化树脂所构成,故不需另外使用贴合胶,即可直接黏附于该第二基板21,并不会有因贴合胶填满所述漫射空间124而影响该扩散片1的漫射效果的情形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该扩散片1以及该聚光片2是从二张膜片贴合形成一张整合型光学薄膜,于出货装运前仅需在扩散片1的第一基板11的该入光面111以及聚光片2的聚光层22的所述棱柱221表面分别设置保护膜,比起未贴合的薄膜节省了二张保护膜。此外,这种贴合成单一光学薄膜的形式因厚度增加,整体结构强度相对地提高,故较不容易因受到外力而产生薄膜形变。再者,就组装上的工序数来考虑,未贴合的扩散片1以及聚光片2在平面显示器的组装过程中需经两道工序,使用本实用新型整合型光学薄膜可省略扩散片1及聚光片2的贴合工序,能减少组装工时。
参阅图3、4,以下透过一侧光式背光模块3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整合型光学薄膜的具体应用。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组装于该侧光式背光模块3时,在出货装运时设置在该扩散片1以及该聚光片2的保护膜是已被撕除的。该侧光式背光模块3包含一反射屏蔽罩31、一设置于该反射屏蔽罩31内的光源32、一连接该反射屏蔽罩31且设置于该光源32一侧的导光板33、一设置于该导光板33底部的反射片34,以及自该导光板33依序排列设置的该扩散片1、该聚光片2,以及一上聚光片35。自该光源32发出的光皆由该导光板33导出后进入该扩散片1的入光面111,并且由该出光面112进入该扩散层12,该扩散层12的折射率是介于1.4与1.6之间,较佳为介于1.45与1.55之间;光接着自所述峰部122以及所述谷部123折射而出,并且在由所述峰部122、所述谷部123,以及该第二基板21共同界定出的多个漫射空间124内散射,达到雾化的效果;最后,该聚光片2以及该上聚光片35修正光的行进方向,达到聚光增亮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该第二基板21邻近该扩散片1的一面以及该第一基板11的入光面111是不具扩散结构的平整表面,但在其他实施态样中,上述的两个表面皆可以涂布扩散结构层,以使光在进入该入光面111以及所述漫射空间124进行第一以及第二次漫射后,借由涂布于第二基板21邻近扩散片1的一面的扩散结构层,再进行一次漫射以增加光漫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合型光学薄膜的扩散片1以及聚光片2是借由相互黏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两者不会因相互摩擦而导致该聚光片2刮伤,使得其光学特性受到影响,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此外,扩散片1以及聚光片2彼此贴合后使得整体结构强度相对地提高,较不容易因受到外力而产生薄膜形变。另外就组装上的工序数来考虑,未贴合的扩散片1以及聚光片2在背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中需经两道工序,贴合成一张整合型薄膜后,可省略扩散片1及聚光片2的贴合工序,能减少组装工时。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整合型光学薄膜,包含:
一扩散片,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一具黏性且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具有一扩散微结构的扩散层;及
一聚光片,包括一黏附于该扩散层的第二基板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并具有多个棱柱的聚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微结构具有多个朝该聚光片凸起形成的峰部,及多个朝该第一基板凹陷形成的谷部,该聚光片的第二基板黏附于部分的所述峰部并且未接触所述谷部,而与所述峰部及所述谷部共同界定出多个漫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是由紫外线硬化树脂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是介于0.5微米与2.0微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的折射率是介于1.4与1.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的折射率是介于1.45与1.5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自该聚光片撕除该扩散层所需的拉力值大于200gf/2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的材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两者其中之一。
9.一种扩散片,配合一聚光片使用,该扩散片包括:
一第一基板;及
一扩散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具黏性以供黏附于该聚光片,且具有一扩散微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微结构具有多个朝该聚光片凸起形成以供黏附于该聚光片的峰部,及多个朝该第一基板凹陷形成且不接触该聚光片的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是由紫外线硬化树脂所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的表面粗糙度是介于0.5微米与2.0微米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的折射率是介于1.4与1.6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层的折射率是介于1.45与1.55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散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的材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两者其中之一。
CN201620025675.6U 2016-01-12 2016-01-12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9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5675.6U CN205299271U (zh) 2016-01-12 2016-01-12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5675.6U CN205299271U (zh) 2016-01-12 2016-01-12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9271U true CN205299271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5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567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9271U (zh) 2016-01-12 2016-01-12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92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7407A (zh) * 2016-07-29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改变光线指向的膜及背光模组
CN109085670A (zh) * 2018-09-11 2018-12-25 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5249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株式会社Lms 光学薄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7407A (zh) * 2016-07-29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改变光线指向的膜及背光模组
CN109085670A (zh) * 2018-09-11 2018-12-25 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5249A (zh) * 2018-10-15 2020-04-21 株式会社Lms 光学薄膜
CN111045249B (zh) * 2018-10-15 2022-12-13 株式会社Lms 光学薄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2325B2 (en) Optical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270266B (zh) 双面胶带
WO2016173026A1 (zh) 用于液晶显示模组的双面胶以及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CN205299271U (zh)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CN203336480U (zh)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1018973A (en) Light guide device
CN101821649A (zh) 背光源的光控制层、背光源、液晶显示装置、和背光源的光控制层的制造方法
US10649132B2 (en) Diffusion sheet,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30921B (zh) 导光模组、全反射式显示装置和制造导光模组的方法
TW201033660A (en) Light guide plate combination
WO2016127442A1 (zh) 背光模组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14496A (zh) 光学膜和包括光学膜的液晶显示器
CN205374784U (zh) 整合型光学薄膜及其扩散片
CN206421127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015159A (en) Structure for multi-layer coating composite optical film
CN109164630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面板
US8840296B2 (en) Light guide plate with light entranc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792645A (zh) 一种微结构胶带
CN207318773U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201926771U (zh) 多层反射片
CN107121724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CN212675317U (zh) 直下式背光高亮光学膜微结构
CN112987150A (zh) 复合棱镜模块以及图像获取模块
TW201024804A (en) Light-gathering optical composite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220509160U (zh) 复合型增亮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