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4909U -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4909U
CN205294909U CN201521129187.1U CN201521129187U CN205294909U CN 205294909 U CN205294909 U CN 205294909U CN 201521129187 U CN201521129187 U CN 201521129187U CN 205294909 U CN205294909 U CN 205294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
current regeneration
regeneration exchanger
pressing board
top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291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ichuan Energy Co Ltd
Jiangyou Power Plant of Shenhua Sichua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ichuan Energy Co Ltd
Jiangyou Power Plant of Shenhua Sichu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ichuan Energy Co Ltd, Jiangyou Power Plant of Shenhua Sichua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291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4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4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4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刚性顶压逆流再生交换器。该逆流再生交换器包括直壁壳体(1)、位于直壁壳体(1)上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上封头(6)、位于直壁壳体(1)下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下封头(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设置有位于上方的上顶压板(2)和位于下方的下顶压板(3),所述上顶压板(2)和所述下顶压板(3)为能够阻拦树脂通过的刚性板组件,并且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不设有中间排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逆流再生交换器无需设置中间排水装置,再生操作时不需进水或压缩空气顶压,而是利用刚性的顶压板直接顶压防止树脂乱层。

Description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刚性顶压逆流再生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设备中,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为防止再生操作时树脂乱层,通常需要顺流送入水或压缩空气进行顶压,并设置用于排出再生液的鱼骨状的中间排水装置,这种柔性顶压模式有以下缺点:(1)中间排水装置因浮力作用极易损坏;(2)中间排水装置因受力和介质原因,要求既能防腐又要机械强度高,材质选择困难;(3)再生操作复杂,在自动顺序控制时,逻辑复杂;(4)自用水耗水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逆流再生交换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本实用新型的逆流再生交换器无需设置中间排水装置,再生操作时不需进水或压缩空气顶压,而是利用本发明的顶压板防止树脂乱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该逆流再生交换器包括直壁壳体、位于直壁壳体上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上封头、位于直壁壳体下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下封头,其中,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设置有位于上方的上顶压板和位于下方的下顶压板,所述上顶压板和所述下顶压板为能够阻拦树脂通过的刚性板组件,并且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不设有中间排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上顶压板和所述下顶压板分别由多孔板和将孔覆盖的覆孔元件组成。
优选地,构成所述上顶压板的覆孔元件安装在对应多孔板的下方,构成所述下顶压板的覆孔元件安装在对应多孔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覆孔元件为叠片和/或水帽。
优选地,所述水帽为狭缝式水帽。
优选地,所述多孔板上的孔密度为20-50个/m2,孔的中心距为150-250mm,孔径为20-40mm。
优选地,所述上封头和所下封头为球型封头。
优选地,所述上顶压板设置于所述直壁壳体与所述上封头相连的部位的内侧,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
优选地,所述下顶压板设置于所述直壁壳体与所述下封头相连的部位的内侧,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
优选地,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外部侧面设有输脂门,该输脂门位于逆流再生交换器的直壁壳体的1/2~2/3高度处。
与现有的逆流再生交换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逆流再生交换器的优势在于:
(1)无中间排水装置运行损坏故障;
(2)无操作不当引起的树脂乱层;
(3)再生操作简单,十分有利于自动顺序控制;
(4)配水均匀,无偏流;
(5)因不设置反洗时树脂的膨胀空间,交换器高度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减少;
(6)自用水耗水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逆流再生交换器。
附图标记说明
1-直壁壳体2-上顶压板3-下顶压板4-覆孔元件
5-输脂门6-上封头7-下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内、外,使用的连接术语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如图1所示,该逆流再生交换器包括直壁壳体1、位于直壁壳体1上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上封头6、位于直壁壳体1下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下封头7,其中,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设置有位于上方的上顶压板2和位于下方的下顶压板3,所述上顶压板2和所述下顶压板3为能够阻拦树脂通过的刚性板组件,并且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不设有中间排水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顶压板和所述下顶压板可以为各种能够阻拦树脂通过的刚性板组件,例如可以由多孔板和将孔覆盖的覆孔元件组成,所述覆孔元件为水帽,其中所述水帽例如可以为叠片和/或狭缝式,水帽优选为叠片式。所述覆孔元件上的孔隙或缝隙,或者覆孔元件与多孔板形成的缝隙的尺寸使得逆流再生交换器中的树脂无法通过。逆流再生交换器中树脂的粒径通常大于0.30mm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覆孔元件上的孔隙或缝隙,或者覆孔元件与多孔板形成的缝隙的尺寸应当满足:孔隙的直径或缝隙的宽小于0.30mm,优选为0.2-0.2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构成所述上顶压板的覆孔元件安装在对应多孔板的下方,构成所述下顶压板的覆孔元件安装在对应多孔板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孔板的型号没有特别的限定,其强度能够满足工业要求即可,其上的孔的大小和数目能够满足逆流再生交换器对液体流通量和均匀补水的要求即可。例如孔的孔径可以为20-40mm,优选为20-30mm,孔的密度可以为20-50个/m2,优选为30-40个/m2,孔中心距可以为150-250mm,优选为180-220mm。孔的排列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排列成正方形、菱形和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孔板上的每个孔均覆盖有所述覆孔元件,覆孔元件的大小和流通量可以根据孔的大小和处理的水量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封头6和所下封头7优选为球型封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顶压板和所述下顶压板的位置可以在较为靠近两端的地方,以使得中间可以存放足够多的树脂,优选地,所述上顶压板设置于所述直壁壳体与所述上封头相连的部位的内侧,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所述下顶压板设置于所述直壁壳体与所述下封头相连的部位的内侧,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其他组件没有特别的限定,按照本领域常规的逆流再生交换器设计即可,例如,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顶端和底端各设置有一个进料口;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上部设有输脂门,并且所述输脂门优选位于逆流再生交换器的直壁壳体1的1/2~2/3高度处,保证树脂离线清洗时,留在交换器内进行反洗操作的树脂有足够的膨胀空间,即输出进行体外反洗清洗操作的树脂体积量占总量的1/3~1/2。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如图1所示,该逆流再生交换器包括直壁壳体1、位于直壁壳体1上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球型上封头6、位于直壁壳体1下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球型下封头7,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顶端和底端各设置有一个进料口,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直壁壳体1的1/2~2/3高度处设有输脂门。另外,在该逆流再生交换器中,在所述直壁壳体1与所述上封头6相连的部位的内侧设置有上顶压板2,该上顶压板2水平设置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所述直壁壳体1与所述下封头7相连的部位的内侧设置有下顶压板3,该下顶压板3水平设置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所述上顶压板2和所述下顶压板3分别由多孔板和将孔覆盖的覆孔元件4组成,所述覆孔元件4为叠片和/或狭缝式水帽,其上的缝隙使得逆流再生交换器中的树脂无法通过,所述多孔板上的孔径为20-40mm,孔的密度为20-50个/m2,孔中心距为150-250mm。该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不设有中间排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从输脂门5输入交换树脂使其基本充满整个交换器空间,再生操作时不需进水或压缩空气顶压,而是利用刚性的多孔板直接顶压防止树脂乱层。当交换器因树脂破碎等原因运行差压升高时,从输脂门5输出部分或全部树脂在专门的清洗塔中进行反冲擦洗。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该逆流再生交换器包括直壁壳体(1)、位于直壁壳体(1)上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上封头(6)、位于直壁壳体(1)下部且与之密封相连的下封头(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设置有位于上方的上顶压板(2)和位于下方的下顶压板(3),所述上顶压板(2)和所述下顶压板(3)为能够阻拦树脂通过的刚性板组件,并且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部不设有中间排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压板(2)和所述下顶压板(3)分别由多孔板和将孔覆盖的覆孔元件(4)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上顶压板(2)的覆孔元件(4)安装在对应多孔板的下方,构成所述下顶压板(3)的覆孔元件(4)安装在对应多孔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孔元件为水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帽为叠片和/或狭缝式水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上的孔密度为20-50个/m2,孔的中心距为150-250mm,孔径为20-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6)和所下封头(7)为球型封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压板(2)设置于所述直壁壳体(1)与所述上封头(6)相连的部位的内侧,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压板(3)设置于所述直壁壳体(1)与所述下封头(7)相连的部位的内侧,并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内壁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再生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再生交换器的外部侧面设有输脂门(5),该输脂门(5)位于逆流再生交换器的直壁壳体(1)的1/2~2/3高度处。
CN201521129187.1U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Active CN205294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9187.1U CN20529490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29187.1U CN20529490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4909U true CN205294909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6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29187.1U Active CN205294909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49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4998A (zh) * 2017-06-23 2017-10-03 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离子交换柱用筛网式水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4998A (zh) * 2017-06-23 2017-10-03 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离子交换柱用筛网式水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47693U (zh) 具有柱状物的蒸汽发生器
CN106805345B (zh) 一种防中暑型头盔结构
CN205294909U (zh) 一种逆流再生交换器
CN203760530U (zh) 摩托车用蓄电池盖
KR101601743B1 (ko) 원자로 격납 설비
CN109029039A (zh) 非对称相变蓄热温差蓄冷两用槽
CN101404341B (zh) 阀控富液式铅酸蓄电池
CN208561923U (zh) 一种变电站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2658017A (zh) 烟道气净化装置
CN203830022U (zh) 一种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
CN207208998U (zh) 一种变电站往复式事故油池
CN104847148B (zh) 地下立体停车库自然通风系统
CN202575968U (zh) 一种组合吸收器
CN107721035A (zh) 一种野外水质净化设备
CN20834395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客栈
CN204987587U (zh) 自动排水冷凝干燥器
CN202146830U (zh) 内牙起泡型节水水嘴
CN201791509U (zh) 一种造粒塔
CN205913814U (zh) 事故油池油水分离装置
CN211036102U (zh) 一种油箱清洗磷化固定架
CN205609626U (zh) 一种分隔式蓄电池外壳
CN102583247A (zh) 一种组合吸收器
CN201701847U (zh) 节能卧式水膜除尘器
CN215059814U (zh) 一种改进型eh油外置式呼吸器
CN218924243U (zh) 一种气流阻力小活性炭吸附脱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