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4507U -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4507U
CN205294507U CN201620008832.2U CN201620008832U CN205294507U CN 205294507 U CN205294507 U CN 205294507U CN 201620008832 U CN201620008832 U CN 201620008832U CN 205294507 U CN205294507 U CN 205294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rail
brake component
outer rail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88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88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4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4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4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线器及电气设备,其中,卷线器包括:支架、卷线装置和制动件,卷线装置安装在支架上,并可相对支架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以释放或收回电源线,卷线装置上设置有环状的轨道限位部;制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位于轨道限位部中,且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时,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反向或正向转动;其中,制动件与轨道限位部相配合,用于限制卷线装置的正向转动角度,使得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时可制动,以把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反向回转时自由转动,以实现自动收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线器,通过设置轨道限位部和制动件,使得卷线器在使用时可将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使用完毕时能够自动收线。

Description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基本上都是直接放置在整机外部,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不使用产品时,电源线均置于电气设备的外面,为了外观整齐并避免电源线绊倒用户,用户需对电源线进行整理,卷绕于电气设备的机身上,操作麻烦费时且卷绕后易松懈。而少部分设有卷线器的家用电器,如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拉线不顺畅、收线不方便等问题,甚至因可靠性问题而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线且拉线可定位的卷线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卷线器的电气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线器,用于整理电源线,包括:支架;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可相对所述支架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以释放或收回电源线,所述卷线装置上设置有环状的轨道限位部;和制动件,所述制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位于所述轨道限位部中,且所述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时,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所述轨道限位部反向或正向转动;其中,所述制动件与所述轨道限位部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卷线装置的正向转动角度,使得所述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时可制动,以把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反向回转时自由转动,以实现自动收线。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卷线器,通过设置轨道限位部和制动件,使得卷线装置在正向转动时具有制动功能,而在反向回转时不受限制,可自由转动,因而在拉线的过程中能够将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在收线时可自由回转至初始位置实现自动收线,使得卷线器更加自动化,结构也更加可靠。
具体而言,现有的电气设备的电源线整理麻烦费时且卷绕后易松懈,而少部分设有卷线器的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拉线不畅、收线不便等诸多问题;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线器,通过在卷线装置上设置轨道限位部,在支架上设置制动件,轨道限位部与制动件相配合,使得卷线器在释放电源线时可随时制动,以将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在收线时可实现自动收线,显著提高了卷线器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卷线器的使用可靠性。具体地,卷线装置在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时,轨道限位部保持同步转动,由于制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而另一端位于轨道限位部中,因而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进行反向转动或正向转动;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可进行制动,使轨道限位部停止运动,进而使得卷线装置停止转动,以使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制动件的另一端在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则没有制动功能,因而轨道限位部可自由运动,故而卷线装置也自由回转,直至转到初始位置,实现自动收线。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卷线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限位部包括:环状的外围板,固定在所述卷线装置上;环状的中围板,固定在所述卷线装置上,并位于所述外围板内,且所述中围板与所述外围板之间具有间隔,以使所述外围板与所述中围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外轨;和环状的内围板,固定在所述卷线装置上,并位于所述中围板内,且所述内围板与所述中围板之间具有间隔,以使所述中围板与所述内围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内轨;其中,所述外轨与所述内轨相连通,并形成一反向循环轨道和一正向循环轨道,使得所述卷线装置正向循环转动时,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中循环转动,所述卷线装置反向循环回转时,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在所述正向循环轨道中循环转动,且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中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可卡在所述限位部中,以限制所述卷线装置的正向转动角度。
轨道限位部包括外围板、中围板和内围板,外围板、中围板和内围板围成了外轨和内轨,形成双导轨,双导轨相连通,构成了一条反向循环轨道和一条正向循环轨道,从而限定了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反向转动和正向转动时的运动轨迹,进而保证了制动件和轨道限位部的使用可靠性;同时,通过在反向循环轨道中设置限位部,来限制制动件的反向循环转动,进而限制卷线装置的正向转动,实现制动功能。具体地,放线时,卷线装置正向转动,则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反向循环轨道中相对轨道限位部做反向循环转动;当电源线释放到需要的长度时,制动件的另一端卡在反向循环轨道中的限位部内,对卷线装置的正向转动进行制动,从而将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收线时,卷线装置反向转动,则制动件的另一端在正向循环轨道中相对轨道限位部做正向循环转动,由于没有任何的限位,因而制动件的另一端不会干涉卷线装置的反向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收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限位部中设置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通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以形成所述反向循环轨道和所述正向循环轨道,其中,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为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通过所述连通部交替连接形成,且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外轨中,所述正向循环轨道为所述内轨。
连通部连通外轨和内轨,则制动件的另一端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在外轨和内轨之间切换,进而根据需要选择进入正向循环轨道或反向循环轨道,以实现正向循环转动或反向循环转动。具体地,当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时,制动件的另一端通过连通部交替进入外轨和内轨中进行反向循环转动;当电源线释放到需要的长度时,制动件的另一端卡在外轨中的限位部中,使卷线装置停止转动;而当卷线装置反向转动时,制动件的另一端进入内轨中,并在内轨中反向循环运动,以实现自动收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部包括: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外轨和所述中围板上,且其入口端延伸至所述外围板的内板面,出口端延伸至所述中围板的内板面,其中,所述第一滑槽出口端的槽底高于所述内轨的底壁,以与所述内轨的底壁之间形成台阶,而位于所述外轨中的部分的槽底低于两侧相邻的外轨的底壁,以与两侧相邻的外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使得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只能由所述外轨单向进入所述内轨中;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内轨和所述中围板上,且其出口端延伸至所述中围板的外板面,入口端延伸至所述内围板的外板面,其中,所述第二滑槽出口端的槽底高于所述外轨的底壁,以与所述外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而位于所述内轨中的部分的槽底,其一侧低于相邻的内轨的底壁,以与该侧内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底壁直接相连,且由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指向另一侧的方向为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所述轨道限位部正向转动的方向,使得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只能由所述内轨单向进入所述外轨中,且能在所述内轨中正向循环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使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交替连接形成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使所述内轨形成所述正向循环轨道。
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配合,确定了制动件在轨道限位部中的运动轨迹,使得制动件的另一端只能交替进入外轨和内轨中实现反向循环转动,并且只能在内轨中实现正向循环转动,而不会有其他的循环转动方式,构思十分巧妙。
具体地,第一滑槽贯穿外轨和中围板,在外轨中的部分凹陷下去,与两侧相邻的外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因而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外轨中运动经过第一滑槽时,能够进入第一滑槽,但进入第一滑槽后不能越过台阶出来,只能卡在第一滑槽中或穿过第一滑槽进入内轨中运动,而不能再继续进入外轨在外轨中实现循环转动;第一滑槽的出口端高于内轨的底壁,形成台阶,故而制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槽能够进入内轨中,但在内轨中运动至该位置时,却不能越过该台阶进入第一滑槽中,因此只能在内轨中继续运动,而不能切换至外轨中。
相应地,第二滑槽贯穿内轨和中围板,在内轨中的部分,一侧凹陷下去,与相邻的内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底壁之间直接相连通,没有台阶,因而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内轨中运动经过第二滑槽时,能够进入第二滑槽,且如果是从具有台阶的一侧进入第二滑槽,则能够从另一侧滑出,以在内轨中实现循环转动,如果是从没有台阶的一侧进入第二滑槽,则能够穿过第二滑槽进入外轨中,在外轨中继续转动;而第二滑槽的出口端高于外轨的底壁,形成台阶,故而制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滑槽能够进入外轨中,但在外轨中运动至该位置时,却不能越过该台阶进入第二滑槽中,因此只能在外轨中继续运动,而不能切换至内轨中。
因此,卷线装置在正向转动时,制动件的另一端只能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交替进入外轨和内轨中以实现反向循环转动,而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时,制动件的另一端只能在内轨中按照由第二滑槽的一侧滑向另一侧的方向实现正向循环转动,故而确定了制动件的另一端在轨道限位部中的运动轨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相对所述轨道限位部的径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反向转动的方向相匹配,以使得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自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
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倾斜设置,并与制动件的另一端反向转动的方向相匹配,则制动件的另一端反向转动至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时,受到的作用力可分解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方向上,因而可直接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实现反向循环转动,而不需要设置其他的导向装置,从而简化了产品的结构。进一步地,当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外轨中正向转动至第一滑槽时,则只能进入第一滑槽卡在里面,而不能越过第一滑槽与外轨底壁之间的台阶进入外轨中实现循环转动,也不能穿过第一滑槽进入内轨中;当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内轨中正向运动至第二滑槽时,则只能从第二滑槽的另一侧滑出,继续在内轨中循环转动,而不能穿过第二滑槽进入外轨中,因此,倾斜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唯一确定了制动件正向循环转动和反向循环转动的运动轨迹,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轨道限位部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
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与轨道限位部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使得制动件从外轨进入内轨和从内轨进入外轨中的运动均比较方便顺畅。当然,也可以单独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倾斜方向,将其分别设置为其他的角度,只要便于制动件的运动,均是可以的,均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外轨中的部分即为所述限位部。
由于制动件的另一端正向转动至第一滑槽时,只能卡在第一滑槽中停止运动,因而实现了制动功能,故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其他的限位件,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具体地,当用户停止拉线时,若制动件位于外轨中,则制动件将在外轨中正向运动,直至落入第一滑槽中停止运动,实现制动;当用户停止拉线时,若制动件位于内轨中,用户只需轻轻拉一下,将制动件拉入外轨中,再松手即可实现制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和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和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依次交叉设置。
由于制动时,制动件先在外轨中正向运动一段距离,至落入第一滑槽中才停止运动,故制动时电源线需回收一段距离,然后才能实现制动,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滑槽和两个第二滑槽,能够缩短制动件在进入第一滑槽前的正向运动的路程,进而缩短制动时电源线回收的长度,使得电源线的长度定位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当然,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也可以设置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和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外轨中的部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为所述外轨的底壁向上凸起形成,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轨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的顶端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滑槽与两侧相邻的所述外轨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台阶;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内轨中的部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过渡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三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和所述第三过渡部为所述内轨底壁向上凸起形成,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的顶端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与相邻的内轨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台阶,所述第三过渡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直接相连,以使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的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底壁直接相连。
由于第一滑槽相对外轨的底壁向下凹陷,第二滑槽相对内轨的底壁向下凹陷,通过设置凸起的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和第三过渡部,则不需要在外轨或内轨的底壁上向下挖,从而避免了造成外轨或内轨的底壁过薄导致产品强度过低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得轨道限位部可以设置在卷线装置相对较薄的部件上,降低了轨道限位部对卷线装置的要求,便于产品的成型和加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渡部包括: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轨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和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部包括: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和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过渡部包括:第三倾斜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直接相连。
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侧壁的顶端相连接,连接处的位置相对较高,因此设置一段倾斜的部分和一段平直的部分,便于制动件平稳地落入槽内,既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又提高了用户体验;而第三过渡部直接与第二滑槽的槽底相连接,因此连接处的位置相对较低,故而只设置一段倾斜的部分即可实现平稳过渡。优选地,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和第三倾斜部与外轨或内轨的底壁之间采用平滑连接,使得制动件的另一端在轨道限位部中运动时更加平滑,这样用户在拉线时的手感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收线时的卡顿时间,提高了收线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制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槽伸入所述轨道限位部中。
定位槽的设置,对制动件的另一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制动件的另一端运动至轨道限位部以外的地方,从而提高了制动件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地,定位槽的位置、尺寸和形状,与轨道限位部的位置、尺寸和形状相适配,使得制动件的另一端只能在轨道限位部中运动,且能够在外轨和内轨之间切换。至于制动件与支架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上,也可以通过铆钉等其他方式固定在支架上,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的固定作用只是为了避免制动件脱离支架,因此只限定了制动件在垂直支架表面方向上的运动,并没有限制制动件在平行支架表面方向上的运动,因此制动件的另一端可在定位槽中做少许运动,以实现内轨和外轨之间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包括:本体;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线器,所述卷线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用于释放和收回电源线;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卷线器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设备,因设置有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卷线器,因而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自由顺畅地拉出电源线,并将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使用完毕时,电源线可自动收回至卷线器中,不需要用户手动处理,既美观又方便,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显著提高了电气设备的使用方便性,增加了电气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卷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铜环固定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支架,11定位槽,20卷线装置,21卷线盘轴,22卷簧盖板,23卷簧,24卷线盘左轮,25卷线盘右轮,26铜环固定盘,27导电接触铜盘,28轨道限位部,281外围板,282中围板,283内围板,284外轨,2840第一过渡部,2841第一倾斜部,2842第一平直部,285内轨,2850第二过渡部,2851第二倾斜部,2852第二平直部,2853第三过渡部,2854第三倾斜部,286连通部,2861第一滑槽,2862第二滑槽,30制动件,40螺钉,50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卷线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卷线器,用于整理电源线50,包括:支架10、卷线装置20和制动件30。
具体地,卷线装置20安装在支架10上,并可相对支架10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以释放或收回电源线50,卷线装置20上设置有环状的轨道限位部28;制动件30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0上,另一端位于轨道限位部28中,且卷线装置20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28反向或正向转动;其中,制动件30与轨道限位部28相配合,用于限制卷线装置20的正向转动角度,使得卷线装置20正向转动时可制动,以把电源线50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反向回转时自由转动,以实现自动收线。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卷线器,通过在卷线装置20上设置轨道限位部28,在支架10上设置制动件30,轨道限位部28与制动件30相配合,使得卷线器在释放电源线50时可随时制动,以将电源线50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在收线时可实现自动收线,显著提高了卷线器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卷线器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卷线装置20在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时,轨道限位部28保持同步转动,由于制动件30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0上,而另一端位于轨道限位部28中,因而制动件30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28进行反向转动或正向转动;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可进行制动,使轨道限位部28停止运动,进而使得卷线装置20停止转动,以使电源线50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则没有制动功能,因而轨道限位部28可自由运动,故而卷线装置20也自由回转,直至转到初始位置,实现自动收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轨道限位部28包括:环状的外围板281、环状的中围板282和环状的内围板283。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外围板281固定在卷线装置20上;中围板282固定在卷线装置20上,并位于外围板281内,且中围板282与外围板281之间具有间隔,以使外围板281与中围板282之间形成环状的外轨284;内围板283固定在卷线装置20上,并位于中围板282内,且内围板283与中围板282之间具有间隔,以使中围板282与内围板283之间形成环状的内轨285;其中,外轨284与内轨285相连通,并形成一反向循环轨道和一正向循环轨道,使得卷线装置20正向循环转动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反向循环轨道中循环转动,卷线装置20反向循环回转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正向循环轨道中循环转动,且反向循环轨道中设置有限位部,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可卡在限位部中,以限制卷线装置20的正向转动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轨道限位部28包括外围板281、中围板282和内围板283,外围板281、中围板282和内围板283围成了外轨284和内轨285,形成双导轨,双导轨相连通,构成了一条反向循环轨道和一条正向循环轨道,从而限定了制动件30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28反向转动和正向转动时的运动轨迹,进而保证了制动件30和轨道限位部28的使用可靠性;同时,通过在反向循环轨道中设置限位部,来限制制动件30的反向循环转动,进而限制卷线装置20的正向转动,实现制动功能。
具体地,放线时,卷线装置20正向转动,则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反向循环轨道中相对轨道限位部28做反向循环转动;当电源线50释放到需要的长度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卡在反向循环轨道中的限位部内,对卷线装置20的正向转动进行制动,从而将电源线50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收线时,卷线装置20反向转动,则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正向循环轨道中相对轨道限位部28做正向循环转动,由于没有任何的限位,因而制动件30的另一端不会干涉卷线装置20的反向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收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轨道限位部28中设置有连通部286,连通部286连通外轨284和内轨285,以形成反向循环轨道和正向循环轨道,其中,反向循环轨道为外轨284和内轨285通过连通部286交替连接形成,且限位部设置在外轨284中,正向循环轨道为内轨285。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通部286连通外轨284和内轨285,则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在外轨284和内轨285之间切换,进而根据需要选择进入正向循环轨道或反向循环轨道,以实现正向循环转动或反向循环转动。
具体地,当卷线装置20正向转动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通过连通部286交替进入外轨284和内轨285中进行反向循环转动;当电源线50释放到需要的长度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卡在外轨284中的限位部中,使卷线装置20停止转动;而当卷线装置20反向转动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进入内轨285中,并在内轨285中反向循环运动,以实现自动收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连通部286包括: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滑槽2861开设在外轨284和中围板282上,且其入口端延伸至外围板281的内板面,出口端延伸至中围板282的内板面,其中,第一滑槽2861出口端的槽底高于内轨285的底壁,以与内轨285的底壁之间形成台阶,而位于外轨284中的部分的槽底低于两侧相邻的外轨284的底壁,以与两侧相邻的外轨284底壁之间形成台阶,使得制动件3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滑槽2861只能由外轨284单向进入内轨285中;如图4所示,第二滑槽2862开设在内轨285和中围板282上,且其出口端延伸至中围板282的外板面,入口端延伸至内围板283的外板面,其中,第二滑槽2862出口端的槽底高于外轨284的底壁,以与外轨284底壁之间形成台阶,而位于内轨285中的部分的槽底,其一侧低于相邻的内轨285的底壁,以与该侧内轨285底壁之间形成台阶,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285底壁直接相连,且由第二滑槽2862的一侧指向另一侧的方向为制动件30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28正向转动的方向,使得制动件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滑槽2862只能由内轨285单向进入外轨284中,且能在内轨285中正向循环转动;其中,第一滑槽2861与第二滑槽2862相配合,使外轨284和内轨285交替连接形成反向循环轨道,使内轨285形成正向循环轨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相配合,确定了制动件30在轨道限位部28中的运动轨迹,使得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只能交替进入外轨284和内轨285中实现反向循环转动,并且只能在内轨285中实现正向循环转动,而不会有其他的循环转动方式,构思十分巧妙。
具体地,第一滑槽2861贯穿外轨284和中围板282,在外轨284中的部分凹陷下去,与两侧相邻的外轨284底壁之间形成台阶,因而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外轨284中运动经过第一滑槽2861时,能够进入第一滑槽2861,但进入第一滑槽2861后不能越过台阶出来,只能卡在第一滑槽2861中或穿过第一滑槽2861进入内轨285中运动,而不能再继续进入外轨284在外轨284中实现循环转动;第一滑槽2861的出口端高于内轨285的底壁,形成台阶,故而制动件3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槽2861能够进入内轨285中,但在内轨285中运动至该位置时,却不能越过该台阶进入第一滑槽2861中,因此只能在内轨285中继续运动,而不能切换至外轨284中。
相应地,第二滑槽2862贯穿内轨285和中围板282,在内轨285中的部分,一侧凹陷下去,与相邻的内轨285底壁之间形成台阶,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285底壁之间直接相连通,没有台阶,因而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内轨285中运动经过第二滑槽2862时,能够进入第二滑槽2862,且如果是从具有台阶的一侧进入第二滑槽2862,则能够从另一侧滑出,以在内轨285中实现循环转动,如果是从没有台阶的一侧进入第二滑槽2862,则能够穿过第二滑槽2862进入外轨284中,在外轨284中继续转动;而第二滑槽2862的出口端高于外轨284的底壁,形成台阶,故而制动件3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滑槽2862能够进入外轨284中,但在外轨284中运动至该位置时,却不能越过该台阶进入第二滑槽2862中,因此只能在外轨284中继续运动,而不能切换至内轨285中。
因此,卷线装置20在正向转动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只能通过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交替进入外轨284和内轨285中以实现反向循环转动,而卷线装置20正向转动时,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只能在内轨285中按照由第二滑槽2862的一侧滑向另一侧的方向实现正向循环转动,故而确定了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轨道限位部28中的运动轨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均相对轨道限位部28的径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反向转动的方向相匹配,以使得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自动穿过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均倾斜设置,并与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反向转动的方向相匹配,则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反向转动至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时,受到的作用力可分解到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的方向上,因而可直接穿过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实现反向循环转动,而不需要设置其他的导向装置,从而简化了产品的结构。进一步地,当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外轨284中正向转动至第一滑槽2861时,则只能进入第一滑槽2861卡在里面,而不能越过第一滑槽2861与外轨284底壁之间的台阶进入外轨284中实现循环转动,也不能穿过第一滑槽2861进入内轨285中;当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内轨285中正向运动至第二滑槽2862时,则只能从第二滑槽2862的另一侧滑出,继续在内轨285中循环转动,而不能穿过第二滑槽2862进入外轨284中,因此,倾斜设置的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唯一确定了制动件30正向循环转动和反向循环转动的运动轨迹,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与轨道限位部28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与轨道限位部28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使得制动件30从外轨284进入内轨285和从内轨285进入外轨284中的运动均比较方便顺畅。
当然,也可以单独设置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的倾斜方向,将其分别设置为其他的角度,只要便于制动件30的运动,均是可以的,均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槽2861位于外轨284中的部分即为限位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制动件30的另一端正向转动至第一滑槽2861时,只能卡在第一滑槽2861中停止运动,因而实现了制动功能,故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其他的限位件,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的结构。
具体地,当用户停止拉线时,若制动件30位于外轨284中,则制动件30将在外轨284中正向运动,直至落入第一滑槽2861中停止运动,实现制动;当用户停止拉线时,若制动件30位于内轨285中,用户只需轻轻拉一下,将制动件30拉入外轨284中,再松手即可实现制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通部286包括两个第一滑槽2861和两个第二滑槽2862,两个第一滑槽2861和两个第二滑槽2862依次交叉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制动时,制动件30先在外轨284中正向运动一段距离,至落入第一滑槽2861中才停止运动,故制动时电源线50需回收一段距离,然后才能实现制动,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滑槽2861和两个第二滑槽2862,能够缩短制动件30在进入第一滑槽2861前的正向运动的路程,进而缩短制动时电源线50回收的长度,使得电源线50的长度定位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当然,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也可以设置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和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槽2861位于外轨284中的部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渡部2840,第一过渡部2840为外轨284的底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一过渡部2840的一端与外轨284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槽2861的侧壁的顶端相连接,以使第一滑槽2861与两侧相邻的外轨284的底壁之间形成台阶;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滑槽2862位于内轨285中的部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过渡部2850,另一侧连接有第三过渡部2853,第二过渡部2850和第三过渡部2853为内轨285底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二过渡部2850的一端与内轨285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槽2862的侧壁的顶端相连接,以使第二滑槽2862的一侧与相邻的内轨285底壁之间形成台阶,第三过渡部2853的一端与内轨285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槽2862的槽底直接相连,以使第二滑槽2862的槽底的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285底壁直接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滑槽2861相对外轨284的底壁向下凹陷,第二滑槽2862相对内轨285的底壁向下凹陷,通过设置凸起的第一过渡部2840、第二过渡部2850和第三过渡部2853,则不需要在外轨284或内轨285的底壁上向下挖,从而避免了造成外轨284或内轨285的底壁过薄导致产品强度过低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得轨道限位部28可以设置在卷线装置20相对较薄的部件上,降低了轨道限位部28对卷线装置20的要求,便于产品的成型和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过渡部2840包括:第一倾斜部2841和第一平直部2842。具体地,第一倾斜部2841的一端与外轨284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第一平直部2842的一端与第一倾斜部2841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槽2861的侧壁顶端相连接。
如图4所示,第二过渡部2850包括:第二倾斜部2851和第二平直部2852。具体地,第二倾斜部2851的一端与内轨285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第二平直部2852的一端与第二倾斜部2851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槽2862的侧壁顶端相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三过渡部2853包括:第三倾斜部2854,第三倾斜部2854的一端与内轨285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槽2862的槽底直接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部2840和第二过渡部2850分别与第一滑槽2861和第二滑槽2862侧壁的顶端相连接,连接处的位置相对较高,因此设置一段倾斜的部分和一段平直的部分,便于制动件30平稳地落入槽内,既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又提高了用户体验;而第三过渡部2853直接与第二滑槽2862的槽底相连接,因此连接处的位置相对较低,故而只设置一段倾斜的部分即可实现平稳过渡。
优选地,第一倾斜部2841、第二倾斜部2851和第三倾斜部2854与外轨284或内轨285的底壁之间采用平滑连接,使得制动件30的另一端在轨道限位部28中运动时更加平滑,这样用户在拉线时的手感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收线时的卡顿时间,提高了收线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架10上设置有定位槽11,制动件30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0上,另一端穿过定位槽11伸入轨道限位部28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槽11的设置,对制动件30的另一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制动件30的另一端运动至轨道限位部28以外的地方,从而提高了制动件3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定位槽11的位置、尺寸和形状,与轨道限位部28的位置、尺寸和形状相适配,使得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只能在轨道限位部28中运动,且能够在外轨284和内轨285之间切换。
至于制动件30与支架1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通过螺钉40固定在支架10上,也可以通过铆钉等其他方式固定在支架10上,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的固定作用只是为了避免制动件30脱离支架10,因此只限定了制动件30在垂直支架10表面方向上的运动,并没有限制制动件30在平行支架10表面方向上的运动,因此制动件30的另一端可在定位槽11中做少许运动,以实现内轨285和外轨284之间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设备(图中未示出),包括:本体,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卷线器和电源线50。
具体地,卷线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本体上,用于释放和收回电源线50;电源线50卷绕在卷线器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设备,因设置有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卷线器,因而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自由顺畅地拉出电源线50,并将电源线50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使用完毕时,电源线50可自动收回至卷线器中,不需要用户手动处理,既美观又方便,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显著提高了电气设备的使用方便性,增加了电气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卷线器的卷线装置20具体包括:卷线盘轴21、卷簧盖板22、卷簧23、卷线盘左轮24、卷线盘右轮25、铜环固定盘26和导电接触铜盘27。具体地,卷线盘轴21依次穿过卷簧盖板22、卷簧23、卷线盘左轮24、卷线盘右轮25、铜环固定盘26和导电接触铜盘27,并固定在支架10上,卷簧盖板22的一板面抵在卷线盘轴21上,另一板面抵在卷簧23上,以把卷簧23压在卷线盘左轮24上,卷线盘左轮24和卷线盘右轮25之间组成容纳空间,电源线50容置于容纳空间内,且容纳空间具有出线孔,电源线50从出线孔中拉出,铜环固定盘26固定在卷线盘右轮25上,导电接触铜盘27插接在铜环固定盘26上,并小于铜环固定盘26;其中,轨道限位部28设置在铜环固定盘26的右侧板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卷线盘轴21连接了卷线器的各个部件;卷簧盖板22把卷簧23压在卷线盘左轮24上,避免卷簧23松脱;卷簧23的复位弹力,使得卷线装置20能够反向回转,进而实现自动收线;卷线盘左轮24和卷线盘右轮25装配在一起形成容置电源线50的容纳空间,电源线50从容纳空间的出现孔中拉出,提拉电源线50时,电源线50带动卷线盘左轮24和卷线盘右轮25转动,实现放线功能,同时卷线盘左轮24带动卷簧23收紧;回收电源线50时,卷簧23释放复位弹力,带动卷线盘左轮24和卷线盘右轮25反向回转,将电源线50收回容置空间内,实现收线功能;铜环固定盘26固定在卷线盘右轮25上,并跟卷线盘右轮25保持同步转动,其右侧板面上设置有轨道限位部28,右侧支架10上的制动件30恰好插入轨道限位部28中,与轨道限位部28相配合进行制动。
当然,根据卷线装置20结构的不同,轨道限位部28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件上,只要轨道限位部28能够与制动件30相配合,起到制动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结合图1至图4简述该具体实施例中的卷线器的操作过程:
拉线时,电源线50带动卷线装置20正向转动以释放电源线50,制动件30的另一端则交替进入外轨284和内轨285中进行反向循环转动;当电源线50释放到需要的长度时,松手停止拉线,若此时制动件30位于外轨284中,则制动件30将正向运动少许距离后卡在外轨284的第一滑槽2861中停止运动,使得卷线器也不再转动,拉出的线将不再收回,若此时制动件30位于内轨285中,则只需再适当提拉电源线50,将制动件30拉到外轨284中,再松手停止拉线即可实现制动;当使用完毕时,轻轻短拉电源线50,将制动件30从外轨284的第一滑槽2861中拉入内轨285,然后制动件30将在内轨285中正向循环转动至卷线装置20收线完毕;如果只是需要缩短电源线50的长度,则先轻轻短拉电源线50,使制动件30从外轨284的第一滑槽2861中进入内轨285中,松手后制动件30将在内轨285中正向转动,而卷线装置20反向回转进行收线,当电源线50缩短到所需长度时,再拉电源线50,使制动件30由内轨285中进入外轨284中,然后松手即可,制动件30将正向转动至外轨284的第一滑槽2861中停止运动,拉出的线将不再收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线器,通过设置轨道限位部和制动件,使得卷线装置在正向转动时具有制动功能,而在反向回转时不受限制,可自由转动,因而在拉线的过程中能够将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在收线时可自由回转至初始位置实现自动收线,使得卷线器更加自动化,结构也更加可靠。
具体而言,现有的电气设备的电源线整理麻烦费时且卷绕后易松懈,而少部分设有卷线器的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拉线不畅、收线不便等诸多问题;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线器,通过在卷线装置上设置轨道限位部,在支架上设置制动件,轨道限位部与制动件相配合,使得卷线器在释放电源线时可随时制动,以将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在收线时可实现自动收线,显著提高了卷线器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卷线器的使用可靠性。具体地,卷线装置在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时,轨道限位部保持同步转动,由于制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而另一端位于轨道限位部中,因而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轨道限位部进行反向转动或正向转动;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可进行制动,使轨道限位部停止运动,进而使得卷线装置停止转动,以使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制动件的另一端在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则没有制动功能,因而轨道限位部可自由运动,故而卷线装置也自由回转,直至转到初始位置,实现自动收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卷线器,用于整理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可相对所述支架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以释放或收回电源线,所述卷线装置上设置有环状的轨道限位部;和
制动件,所述制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位于所述轨道限位部中,且所述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或反向回转时,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所述轨道限位部反向或正向转动;
其中,所述制动件与所述轨道限位部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卷线装置的正向转动角度,使得所述卷线装置正向转动时可制动,以把电源线定位在需要的长度,而反向回转时自由转动,以实现自动收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限位部包括:
环状的外围板,固定在所述卷线装置上;
环状的中围板,固定在所述卷线装置上,并位于所述外围板内,且所述中围板与所述外围板之间具有间隔,以使所述外围板与所述中围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外轨;和
环状的内围板,固定在所述卷线装置上,并位于所述中围板内,且所述内围板与所述中围板之间具有间隔,以使所述中围板与所述内围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内轨;
其中,所述外轨与所述内轨相连通,并形成一反向循环轨道和一正向循环轨道,使得所述卷线装置正向循环转动时,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中循环转动,所述卷线装置反向循环回转时,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在所述正向循环轨道中循环转动,且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中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可卡在所述限位部中,以限制所述卷线装置的正向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限位部中设置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通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以形成所述反向循环轨道和所述正向循环轨道,其中,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为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通过所述连通部交替连接形成,且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外轨中,所述正向循环轨道为所述内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部包括:
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外轨和所述中围板上,且其入口端延伸至所述外围板的内板面,出口端延伸至所述中围板的内板面,其中,所述第一滑槽出口端的槽底高于所述内轨的底壁,以与所述内轨的底壁之间形成台阶,而位于所述外轨中的部分的槽底低于两侧相邻的外轨的底壁,以与两侧相邻的外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使得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只能由所述外轨单向进入所述内轨中;和
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所述内轨和所述中围板上,且其出口端延伸至所述中围板的外板面,入口端延伸至所述内围板的外板面,其中,所述第二滑槽出口端的槽底高于所述外轨的底壁,以与所述外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而位于所述内轨中的部分的槽底,其一侧低于相邻的内轨的底壁,以与该侧内轨底壁之间形成台阶,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底壁直接相连,且由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指向另一侧的方向为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相对所述轨道限位部正向转动的方向,使得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只能由所述内轨单向进入所述外轨中,且能在所述内轨中正向循环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使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交替连接形成所述反向循环轨道,使所述内轨形成所述正向循环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相对所述轨道限位部的径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反向转动的方向相匹配,以使得所述制动件的另一端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自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轨道限位部的径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外轨中的部分即为所述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和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和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依次交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外轨中的部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为所述外轨的底壁向上凸起形成,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轨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的顶端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滑槽与两侧相邻的所述外轨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台阶;
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内轨中的部分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过渡部,另一侧连接有第三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和所述第三过渡部为所述内轨底壁向上凸起形成,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的顶端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与相邻的内轨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台阶,所述第三过渡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的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直接相连,以使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的另一侧与相邻的内轨底壁直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渡部包括:
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轨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和
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顶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过渡部包括:
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和
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顶端相连接;
所述第三过渡部包括:
第三倾斜部,所述第三倾斜部的一端与所述内轨底壁的低洼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直接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制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槽伸入所述轨道限位部中。
12.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线器,所述卷线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用于释放和收回电源线;和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卷线器上。
CN201620008832.2U 2016-01-04 2016-01-04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205294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8832.2U CN205294507U (zh) 2016-01-04 2016-01-04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8832.2U CN205294507U (zh) 2016-01-04 2016-01-04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4507U true CN205294507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8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8832.2U Active CN205294507U (zh) 2016-01-04 2016-01-04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45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321A (zh) * 2020-07-24 2020-09-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干性保存功能的吸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321A (zh) * 2020-07-24 2020-09-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干性保存功能的吸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4507U (zh) 卷线器及电气设备
CN109592511A (zh) 一种具有自动收纳电缆的转盘
CN203310196U (zh) 底部抽屉型冰箱
CN108438307B (zh) 一种新型包装设备
CN203246975U (zh) 车载清洗机的水管自动排管装置
CN108433619A (zh) 一种可自动裁切纸巾的壁挂式卷纸筒
CN203897714U (zh) 自动橱柜
CN205391191U (zh) 便于收集锐器的锐器盒
CN202103284U (zh) 卷线器的收放线结构
CN208954590U (zh) 一种数字媒体教学用展示台
CN207283350U (zh) 一种管状电机
CN215305398U (zh) 一种用于公益纸巾机的智能控制柜
CN206705378U (zh) 一种包芯线自动放线机
CN107127665B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204280908U (zh) 一种电线收纳盒
CN211089835U (zh) 一种车载影像播放装置
CN203645076U (zh) 卷线装置及电气设备
CN208575414U (zh) 一种管道焊接双机头转动装置
CN208955354U (zh) 一种插座
CN206887521U (zh) 洗衣机
CN11197334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紧急救援救援箱装置
CN112478958A (zh) 一种整机柜服务器及其自动收线机构
CN207457571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通信设备的光纤整理器
CN206491754U (zh) 吸尘器
CN204441648U (zh) 电源线收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