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2660U - 铝合金中立柱扶手 - Google Patents
铝合金中立柱扶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92660U CN205292660U CN201520946430.2U CN201520946430U CN205292660U CN 205292660 U CN205292660 U CN 205292660U CN 201520946430 U CN201520946430 U CN 201520946430U CN 205292660 U CN205292660 U CN 205292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rail
- tube
- connecting plate
- square tub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包括:上部安装座、中间扶手、下部安装座;上部安装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铝管、第一安装体、第一铝块,第一铝管的上端与第一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铝管的下端与第一铝块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铝块上设置有横向安装孔,第一安装体分别与第一铝管的侧面和第一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中间扶手包括第一安装插件、扶手管和第二安装插件,扶手管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插件连接,扶手管的下端与第二安装插件连接;第一安装插件与第一铝块的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第二安装插件与下部安装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中立柱扶手无法应用到具有弧形中顶的列车上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机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中立柱扶手。
背景技术
中立柱扶手是地铁车辆上的必需设备,给旅客站立提供支撑,因此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及需与车辆的结构可以匹配安装,比如北京S1线磁浮列车具有圆弧的中顶,需要特定的中立柱扶手安装方式与圆弧的中顶匹配。
现有技术中的中立柱扶手主要包括上部安装座、中间扶手、下部安装座,中间扶手的两端为矩形壳体。上部安装座由底板和螺杆焊接而成,在底板上开有四个长圆孔,底板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安装骨架进行固定连接,上部安装座预先安装于安装骨架上,螺杆穿过中顶预先开好的圆孔。中间扶手的上部具有内螺纹,与上部安装座穿过中顶的螺杆匹配连接。
但是,由于中间扶手的两端为矩形壳体,当将中间扶手和上部安装座连接时,需要将中间扶手以旋入的方式与螺杆连接。由于中间扶手两端的壳体为矩形结构,而北京S1线磁浮列车的弧形中顶的开孔也为矩形,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中立柱扶手的结构与该开孔结构不匹配,导致现有技术中的中立柱扶手无法应用到具有弧形中顶的列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中立柱扶手,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立柱扶手无法应用到具有弧形中顶的列车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包括上部安装座、中间扶手、下部安装座;
所述上部安装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铝管、第一安装体、第一铝块,所述第一铝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铝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块上设置有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铝管的侧面和所述第一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扶手包括第一安装插件、扶手管和第二安装插件,所述扶手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插件连接,所述扶手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插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插件与所述上部安装座的第一铝块的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插件与所述下部安装座连接。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扶手管包括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和所述第二U型管对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第一安装插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方管、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与所述环形结构的第一U型管侧的环形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方管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方管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方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方管的第二侧面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安装体;
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块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面的上方设置有开口;
所述第一铝块上设置的横向安装孔包括第一横向安装孔和第二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一铝块的第一横向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铝块的第二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第二安装插件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方管、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与所述环形结构的第二U型管侧的环形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方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方管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方管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方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方管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三安装体;
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均设置在第二壳体内。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下部安装座包括第二底板、第二铝管、第四安装体、第二铝块,所述第二铝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铝管的上端与第二铝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铝块上设置有第三横向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体分别与所述第二铝管的侧面和所述第二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设置有开口;
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第二铝块的第三横向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铝块的第四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中立柱扶手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
所述上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体和第二安装体连接,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所述下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体和第四安装体连接,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扶手管的内部设置有芯棒,所述芯棒位于所述第一U型管和所述第二U型管的对接处。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壳体均通过塞焊连接;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块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方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螺钉连接。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均通过塞焊连接;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及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二安装块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方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螺钉连接。
如上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所述第一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二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三横向安装孔、所述第四横向安装孔均为台阶型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包括上部安装座、中间扶手和下部安装座;上部安装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铝管、第一安装体、第一铝块,第一铝管的上端与第一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铝管的下端与第一铝块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铝块上设置有横向安装孔,第一安装体分别与第一铝管的侧面和第一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中间扶手包括第一安装插件、扶手管和第二安装插件,扶手管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插件连接,扶手管的下端与第二安装插件连接;第一安装插件与上部安装座的第一铝块的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第二安装插件与下部安装座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插件和上部安装座中第一铝块的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中间扶手在上下方向上以旋入的方式与上部安装座连接,从而避免了中间扶手不能旋入弧形中顶的开孔造成的中立柱扶手不能应用到具有弧形中顶的列车中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上部安装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扶手的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扶手的第一安装插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第一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上部安装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包括上部安装座11、中间扶手12、下部安装座13;
上部安装座11包括第一底板111、第一铝管112、第一安装体113、第一铝块114,第一铝管112的上端与第一底板111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铝管112的下端与第一铝块114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铝块114上设置有横向安装孔115,第一安装体113分别与第一铝管112的侧面和第一铝块114的侧面固定连接;
中间扶手12包括第一安装插件121、扶手管122和第二安装插件123,扶手管122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插件121连接,扶手管122的下端与第二安装插件123连接;第一安装插件121与上部安装座11的第一铝块114的横向安装孔115匹配连接,第二安装插件123与下部安装座13连接。
上部安装座11的第一底板111、第一铝管112、第一安装体113和第一铝块114拼焊而成;第一底板111上开有四个长圆孔,用于第一底板111通过紧固件与列车的内装骨架相连,为中间扶手12提供上部支撑;第一铝管112为方形的空心铝管,可以减轻中立柱扶手的重量。
优选地,第一安装插件121中具有与第一铝块114的横向安装孔115相应的结构螺纹孔,第一底板111固定在内装骨架上后,第一铝管112从弧形中顶的开孔伸出,第一安装体113和第一铝块114自然也在弧形中顶的下部,螺钉穿过第一铝块114的横向安装孔115及第一安装插件121上的螺纹孔将第一安装插件121和上部安装座11连接,从而实现中间扶手12和上部安装座11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包括上部安装座、中间扶手和下部安装座;上部安装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铝管、第一安装体、第一铝块,第一铝管的上端与第一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铝管的下端与第一铝块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铝块上设置有横向安装孔,第一安装体分别与第一铝管的侧面和第一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中间扶手包括第一安装插件、扶手管和第二安装插件,扶手管的上端与第一安装插件连接,扶手管的下端与第二安装插件连接;第一安装插件与上部安装座的第一铝块的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第二安装插件与下部安装座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插件和上部安装座中第一铝块的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中间扶手在上下方向上以旋入的方式与上部安装座连接,从而避免了中间扶手不能旋入弧形中顶的开孔造成的中立柱扶手不能应用到具有弧形中顶的列车中的技术问题。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中立柱扶手采用铝合金材质,重量比不锈钢材质减轻70%左右,可以适用于对重量要求严格的磁浮列车。
为了使铝合金材质的中立柱扶手强度可以满足乘客的扶靠要求,需要中间扶手具有特定的结构,下面结合图5所示的实施例对上一实施例中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扶手管的结构作详细的说明。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参见图5-6,本实施例的扶手管包括第一U型管51和第二U型管52,第一U型管51和第二U型管52对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结构;优选地,扶手管的内部设置有芯棒53,芯棒53位于第一U型管51和所述第二U型管52的对接处。
为进一步加强铝合金扶手管的强度,扶手管由内部加筋的挤压铝合金型材制成,在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的对接部位,增加芯棒,不但可以增加扶手管的强度,还可以作为焊接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时的衬板,使得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的焊接变形量减小。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扶手的去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扶手的第一安装插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第一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7-图11,本实施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第一安装插件包括第一连接块701、第一连接板702、第二连接板703、第一方管704、第一安装块705和第一壳体706组成;
第一连接块701的下端与环形结构的第一U型管51侧的环形端连接,第一连接块701的上端与第一方管704的下端连接;第一连接板702与第一方管704的第一侧面连接,第二连接板703与第一方管704的第二侧面连接;第一方管704的上端与第一安装块705的下端连接;第一方管704的第二侧面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安装体707;
第一连接块701、第一连接板702、第二连接板703、第一方管704和第一安装块705均设置在第一壳体706内,第一壳体706的第一侧面的上方设置有开口708;
第一铝块114上设置的横向安装孔包括第一横向安装孔和第二横向安装孔,第一安装块705与第一铝块114的第一横向安装孔和第一铝块114的第二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
具体地,第一横向安装孔和第二横向安装孔均为台阶式长圆孔,第一安装块705上具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暴露于第一壳体706的开口侧,同时第二安装体707也暴露于第一壳体706的开口侧;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第一螺钉穿过第一横向安装孔和第一螺纹孔,第二螺钉穿过第二横向安装孔和第二螺纹孔将第一铝块114和第一安装块705连接在一起,实现中间扶手和上部安装座的连接。台阶式长圆孔可以使螺钉头部沉入孔内部;此外,台阶式长圆孔直径设计相比螺钉的尺寸有一定的余量,可以调节由于内装骨架高低可能不完全一致造成的中立柱扶手的安装误差,原理如下:若内装骨架在某处的位置高一些,此时上部安装座的安装高度比设定高度会高一些,若台阶式长圆孔的直径刚好可以使螺钉穿过,将中间扶手和上部安装座连接,会造成中间扶手离地面的高度高于设定值,从而无法与下部安装座匹配连接,但是若台阶式长圆孔的直径设计相比螺钉的尺寸有一定的余量,当安装人员为了使中间扶手离地面的高度为设定值,而向下移动中间扶手,第一安装块705的位置也向下移动,此时,台阶式长圆孔的直径余量仍然可以使螺钉穿过并插到螺纹孔中。
为满足外观需求,第一壳体706优选为矩形,其底部具有与扶手管相匹配的弧形,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塞焊孔709,第一连接块701、第一连接板702、第二连接板703与第一壳体706均通过塞焊连接。可选地,第一方管704和第一壳体706通过螺钉连接,第一方管704和第一连接板702及第二连接板703通过铆钉连接,第一方管704和第一安装块705通过焊接连接。
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壳体通过塞焊连接,可以减小第一壳体直接与扶手管焊接时产生焊接变形。
其中,第一连接块701由实心铝块加工而成,下端具有与扶手管环形端相匹配的弧面,与扶手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与第一方管704之间采用螺钉连接。
由于铝合金中立柱扶手是通过下部安装座安装在地面上的,地面为水平结构,不存在弧形中顶的限制,所以下部安装座与中间扶手的第二安装插件的设计比较灵活,为了保证结构的对称性及加工的方便性,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中间扶手的第二安装插件的结构设计为与第一安装插件对称相同,下部安装座的结构与上部安装的结构对称相同,下面结合图7对第二安装插件和下部安装座的结构作详细的说明,由于下部安装座与上部安装座结构相同,固不再给出下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安装插件包括第二连接块710、第三连接板711、第四连接板712、第二方管713、第二安装块714和第二壳体715组成;
第二连接块710的上端与环形结构的第二U型管52侧的环形端连接,第二连接块710的下端与第二方管713的上端连接;第三连接板711与第二方管713的第一侧面连接,第四连接板712与第二方管713的第二侧面连接;第二方管713的下端与第二安装块710的上端连接;第二方管713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三安装体716;第二连接块710、第三连接板711、第四连接板712、第二方管713,第二安装块714均设置在第二壳715内。
下部安装座包括第二底板、第二铝管、第四安装体、第二铝块,第二铝管的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第二铝管的上端与第二铝块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铝块上设置有第三横向安装孔和第四横向安装孔,第四安装体分别与第二铝管的侧面和第二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设置有开口717,第二安装块与第二铝块的第三横向安装孔和第二铝块的第四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
具体地,第三横向安装孔和第四横向安装孔也均为台阶式长圆孔,第二安装块714上具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且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暴露于第二壳体715的开口侧,第三安装体716也暴露于第二壳体715的开口侧;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第三螺钉穿过第三横向安装孔和第三螺纹孔,第四螺钉穿过第四横向安装孔和第四螺纹孔将第二铝块和第二安装块714连接在一起,实现中间扶手和下部安装座的连接。台阶式长圆孔可以使各螺钉头部沉入孔内部;此外,台阶式长圆孔还可以调节由于内装骨架高低可能不完全一致造成的中立柱扶手的安装误差,具体原理不再赘述。
为满足外观需求,第二壳体715优选为矩形,其底部具有与扶手管相匹配的弧形,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塞焊孔718,第二连接块710、第三连接板711、第四连接板712与第二壳体715均通过塞焊连接。可选地,第二方管713和第二壳体715通过螺钉连接,第二方管713和第三连接板711及第四连接板712通过铆钉连接,第二方管713和第二安装块714通过焊接连接。第二壳体715的结构与第一壳体704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与第二壳体通过塞焊连接,可以避免第二壳体直接与扶手管焊接时产生焊接变形。
其中,第二连接块710也是由实心铝块拼焊而成,下端具有与扶手管环形端相匹配的凹槽,与扶手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与第二方管713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第二连接块710的结构与第一连接块701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三,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中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还包括上盖板14和下盖板15;
上盖板14分别与第一安装体113和第二安装体707连接,用于覆盖第一壳体706的开口708;下盖板15分别与第三安装体716和第四安装体连接,用于覆盖第二壳体715的开口71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安装座、中间扶手、下部安装座;
所述上部安装座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铝管、第一安装体、第一铝块,所述第一铝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铝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铝块上设置有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铝管的侧面和所述第一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扶手包括第一安装插件、扶手管和第二安装插件,所述扶手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插件连接,所述扶手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插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插件与所述上部安装座的第一铝块的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插件与所述下部安装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管包括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和所述第二U型管对接,构成封闭的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插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方管、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与所述环形结构的第一U型管侧的环形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方管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方管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方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方管的第二侧面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安装体;
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块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面的上方设置有开口;
所述第一铝块上设置的横向安装孔包括第一横向安装孔和第二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一铝块的第一横向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铝块的第二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插件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方管、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与所述环形结构的第二U型管侧的环形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方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方管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方管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方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方管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三安装体;
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均设置在第二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安装座包括第二底板、第二铝管、第四安装体、第二铝块,所述第二铝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铝管的上端与第二铝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铝块上设置有第三横向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体分别与所述第二铝管的侧面和所述第二铝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面的下方设置有开口;
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第二铝块的第三横向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铝块的第四横向安装孔匹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立柱扶手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
所述上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体和第二安装体连接,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所述下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体和第四安装体连接,用于覆盖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管的内部设置有芯棒,所述芯棒位于所述第一U型管和所述第二U型管的对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壳体均通过塞焊连接;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一安装块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方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螺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均通过塞焊连接;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及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二安装块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方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螺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中立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二横向安装孔、所述第三横向安装孔、所述第四横向安装孔均为台阶式长圆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46430.2U CN205292660U (zh) | 2015-11-24 | 2015-11-24 | 铝合金中立柱扶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46430.2U CN205292660U (zh) | 2015-11-24 | 2015-11-24 | 铝合金中立柱扶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92660U true CN205292660U (zh) | 2016-06-08 |
Family
ID=5646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46430.2U Active CN205292660U (zh) | 2015-11-24 | 2015-11-24 | 铝合金中立柱扶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9266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8007A (zh) * | 2018-08-21 | 2019-01-11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扶手安装装置和车辆 |
CN110509942A (zh) * | 2019-09-17 | 2019-11-29 | 张国繁 | 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 |
CN111661089A (zh) * | 2020-06-12 | 2020-09-1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城轨车辆扶手结构 |
-
2015
- 2015-11-24 CN CN201520946430.2U patent/CN2052926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8007A (zh) * | 2018-08-21 | 2019-01-11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扶手安装装置和车辆 |
CN110509942A (zh) * | 2019-09-17 | 2019-11-29 | 张国繁 | 一种轨道交通车用厢内扶手装置 |
CN111661089A (zh) * | 2020-06-12 | 2020-09-1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城轨车辆扶手结构 |
CN111661089B (zh) * | 2020-06-12 | 2021-10-26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城轨车辆扶手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92660U (zh) | 铝合金中立柱扶手 | |
CN102983387A (zh) | 一种天线安装件 | |
CN207747882U (zh) | 贯通道及轨道工程车 | |
CN206092607U (zh) | 一种对接面板连接结构 | |
CN203131374U (zh) | 投影机吊装架 | |
CN205549536U (zh) | 过山车用轨道支撑架 | |
CN206282591U (zh) | 一种带纠偏功能的广告字结构 | |
CN108277759A (zh) | 角度可调式组合护栏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1143695U (zh) | 一种用于辅助装配式塔吊拆装的操作平台 | |
CN210489067U (zh) | 一种揭牌仪式架 | |
CN203650468U (zh) | 便携式工作台 | |
CN209570694U (zh) | 一种全息雷达安装装置 | |
CN203810679U (zh) | 螺杆并联机组框架及具有该框架的螺杆并联机组 | |
CN20537719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高层建筑用集线器 | |
CN206448414U (zh) | 一种悬挂式单元式幕墙系统 | |
CN205239038U (zh) | 一种快速拆装拖车装置 | |
CN208354952U (zh) | 一种可调式课桌 | |
CN208219963U (zh) | 用于房屋整体吊顶的连接件 | |
CN201458209U (zh) | 密集架导轨的固定装置 | |
CN205071256U (zh) | 挂壁式的音箱支架 | |
CN105839979B (zh) | 一种通信铁塔的伸缩塔身 | |
CN207016306U (zh) | 一种外电梯井道与墙体固定装置 | |
CN206820397U (zh) | 一种用于保温机房的走线架 | |
CN205476189U (zh) | 一种带有罗马柱的背景墙结构 | |
CN204891048U (zh) | 一种多功能折叠蹦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