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8377U - 一种石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8377U
CN205288377U CN201521000593.8U CN201521000593U CN205288377U CN 205288377 U CN205288377 U CN 205288377U CN 201521000593 U CN201521000593 U CN 201521000593U CN 205288377 U CN205288377 U CN 205288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metal
lower cover
coa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05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斌
刘晓东
刘仍礼
孙建军
缪世阳
陈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05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8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8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837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反应釜,该石墨反应釜包括石墨上封头、石墨筒体、石墨下封头和金属保护层;将冷却液或者蒸汽通入圆环凹槽和圆形凹槽内,通过筒体金属保护层与石墨筒体之间留有的间隙以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留有的间隙进行流通,对石墨反应釜进行冷却或者加热,使其加热或者冷却处理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速率,最终冷却液或者蒸汽通过底端排污口排出,避免冷却液残留在石墨反应釜中;人孔采用椭圆形型结构,使得石墨上封头的管道和投料孔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很多行业都使用防腐反应釜。现市场中使用最多的防腐反应釜有搪瓷反应釜、塑料反应釜及不锈钢反应釜等。石墨反应釜与搪瓷反应釜、塑料反应釜及不锈钢反应釜相比,有如下优点:
不透性石墨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02w/m.℃,普通搪瓷的导热系数为1.5w/m.℃,各种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在10-30w/m.℃之间,各种塑料的导热系数在0.04-0.42w/m.℃之间,石墨的导热系数比其他几种材料都大很多,导热效果较好。最主要的原因,由于介质物性的原因(比如氟化氨、三氟乙酸水溶液等),都不能使用搪瓷、不锈钢反应釜,而石墨由于耐腐蚀性能比较好,可以耐酸、碱及其他有机溶剂等。因此,需要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反应釜,以提高生产效率。
普通的石墨反应釜其排污口安装在侧面,其缺点是:在石墨反应釜进行冷却操作时,冷却液从侧面排出,位于排污口下侧一些冷却液不易排出,会残留在石墨反应釜中;一般的石墨反应釜的石墨下封头底端直接连接在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上,两者之间没有加热或冷却的凹槽,其缺点是:造成石墨反应釜的底端不能加热或者冷却处理,使其加热或者冷却处理不均匀,降低反应速率,普通的石墨反应釜人孔采用圆形结构,特殊情况下圆孔的人孔直径过大,会与其他的管口产生干涉,妨碍其他管道的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反应釜,该石墨反应釜能够使冷却液排出的更加干净,且底端也能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反应釜,该石墨反应釜包括石墨上封头、石墨筒体、石墨下封头和金属保护层;石墨上封头位于石墨筒体的上端,石墨下封头位于石墨筒体的底端,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上封头、石墨筒体和石墨下封头的外表面;
所述石墨上封头包括封盖、搅拌孔和人孔;该石墨上封头呈圆形结构,封盖的顶端开有圆柱形搅拌孔和人孔,搅拌孔位于封盖的中间位置,搅拌孔的四周辐射分布有安全阀口、视镜口、放气口、温度计套管口、压力表口和备用口,所述人孔分布于搅拌孔的一侧;
所述石墨筒体呈圆柱筒型结构;石墨筒体的外侧壁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有若干环形凹槽;
所述石墨下封头的上端面呈倒圆台型结构,在石墨下封头的中心位置有一通孔为排料孔,石墨下封头的底面呈水平结构,该石墨下封头的底面开有一圆形凹槽;
所述金属保护层包括上封头金属保护层、筒体金属保护层和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上封头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上封头的外表面,上封头金属保护层的外侧面底端有一上法兰,筒体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筒体的外表面,该筒体金属保护层的外侧面上端有一下法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用组合螺栓连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下封头的外表面,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呈凹形结构,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筒体金属保护层之间用焊接连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底端有一排污口,下封头金属保护层的中心有一排料孔;
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有一石墨筒柱体,该石墨筒柱体的上端与石墨下封头中心的排料孔相连接,石墨筒柱体的底端有一连接法兰;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有一金属支撑架,金属支撑架的上端连接在石墨下封头的底端,金属支撑架底端连接在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还有一金属隔板,金属隔板呈倒碗型结构与石墨下封头以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形成密闭的空腔。
所述筒体金属保护层与石墨筒体之间留有间隙,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也留有间隙,间隙是用于通过冷却液或者蒸汽,用来对石墨反应釜进行加热或者冷却处理。
所述人孔呈椭圆形结构,以椭圆形人孔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会与人孔两侧圆柱形管道产生干涉,为了配合圆柱形管道的安装,人孔采用椭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石墨反应釜进行冷却操作时,冷却液从底端面排出,使得冷却液体全部排出石墨反应釜中,避免冷却液残留在石墨反应釜中;石墨反应釜的底端有加热和冷却圆形凹槽,使得石墨反应釜的底端能够进行加热或者冷却处理,使其加热或者冷却处理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速率;人孔采用椭圆形型结构,使得石墨上封头的管道和投料孔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石墨反应釜的剖视图。
图2为石墨反应釜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1、石墨上封头;2、石墨筒体;3、石墨下封头;4、封盖;5、搅拌孔;6、人孔;7、安全阀口;8、环形凹槽;9、圆形凹槽;10、上封头金属保护层;11、筒体金属保护层;12、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3、上法兰;14、下法兰;15、排污口;16、排料孔;17、石墨筒柱体;18、金属支撑架;19、视镜口;20、放气口;21、温度计套管口;22、压力表口;23、备用口;24、金属隔板;25、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石墨反应釜,该石墨反应釜包括石墨上封头1、石墨筒体2、石墨下封头3和金属保护层;石墨上封头1位于石墨筒体2的上端,石墨下封头3位于石墨筒体2的底端,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上封头1、石墨筒体2和石墨下封头3的外表面;
所述石墨上封头包括封盖4、搅拌孔5和人孔6;该石墨上封头1呈圆形结构,封盖4的顶端开有圆柱形搅拌孔5和人孔6,搅拌孔5位于封盖4的中间位置,搅拌孔5的四周辐射分布有安全阀口7、视镜口19、放气口20、温度计套管口21、压力表口22和备用口23,所述人孔6分布于搅拌孔5的一侧;
所述石墨筒体2呈圆柱筒型结构;石墨筒体2的外侧壁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有若干环形凹槽8;
所述石墨下封头3的上端面呈倒圆台型结构,在石墨下封头3的中心位置有一通孔为排料孔16,石墨下封头3的底面呈水平结构,该石墨下封头3的底面开有一圆形凹槽9;
所述金属保护层包括上封头金属保护层10、筒体金属保护层11和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上封头金属保护层10置于石墨上封头1的外表面,上封头金属保护层10的外侧面底端有一上法兰13,筒体金属保护层11置于石墨筒体2的外表面,该筒体金属保护层11的外侧面上端有一下法兰14,上法兰13与下法兰14之间用组合螺栓连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置于石墨下封头3的外表面,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呈凹形结构,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与筒体金属保护层11之间用焊接连接,下封头金属保护12层底端有一排污口15,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的中心有一排料孔16;
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与石墨下封头3之间有一石墨筒柱体17,该石墨筒柱体17的上端与石墨下封头3中心的排料孔16相连接,石墨筒柱体17的底端有一连接法兰25;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与石墨下封头3之间还有一金属支撑架18,金属支撑架18的上端连接在石墨下封头3的底端,金属支撑架18底端连接在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与石墨下封头3之间还有一金属隔板24,金属隔板24呈倒碗型结构与石墨下封头3以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形成密闭的空腔。
所述筒体金属保护层11与石墨筒体2之间留有间隙,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与石墨下封头3之间也留有间隙,间隙是用于通过冷却液或者蒸汽,用来对石墨反应釜进行加热或者冷却处理。
所述人孔6呈椭圆形结构,以椭圆形人孔6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会与人孔两侧圆柱形管道产生干涉,为了配合圆柱形管道的安装,人孔6采用椭圆形结构。
该石墨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是:将冷却液或者蒸汽通入圆环凹槽8和圆形凹槽9内,通过筒体金属保护层11与石墨筒体2之间留有的间隙以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12与石墨下封头3之间留有的间隙进行流通,对石墨反应釜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最终冷却液或者蒸汽通过排污口排出,通过这样的循环实现对石墨反应釜的冷却或者加热处理。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石墨反应釜包括石墨上封头、石墨筒体、石墨下封头和金属保护层;石墨上封头位于石墨筒体的上端,石墨下封头位于石墨筒体的底端,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上封头、石墨筒体和石墨下封头的外表面;
所述石墨上封头包括封盖、搅拌孔和人孔;该石墨上封头呈圆形结构,封盖的顶端开有圆柱形搅拌孔和人孔,搅拌孔位于封盖的中间位置,搅拌孔的四周辐射分布有安全阀口、视镜口、放气口、温度计套管口、压力表口和备用口,所述人孔分布于搅拌孔的一侧;
所述石墨筒体呈圆柱筒型结构;石墨筒体的外侧壁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有若干环形凹槽;
所述石墨下封头的上端面呈倒圆台型结构,在石墨下封头的中心位置有一通孔为排料孔,石墨下封头的底面呈水平结构,该石墨下封头的底面开有一圆形凹槽;
所述金属保护层包括上封头金属保护层、筒体金属保护层和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上封头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上封头的外表面,上封头金属保护层的外侧面底端有一上法兰,筒体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筒体的外表面,该筒体金属保护层的外侧面上端有一下法兰,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用组合螺栓连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置于石墨下封头的外表面,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呈凹形结构,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筒体金属保护层之间用焊接连接,下封头金属保护层底端有一排污口,下封头金属保护层的中心有一排料孔;
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有一石墨筒柱体,该石墨筒柱体的上端与石墨下封头中心的排料孔相连接,石墨筒柱体的底端有一连接法兰;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有一金属支撑架,金属支撑架的上端连接在石墨下封头的底端,金属支撑架底端连接在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还有一金属隔板,金属隔板呈倒碗型结构与石墨下封头以及下封头金属保护层形成密闭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金属保护层与石墨筒体之间留有间隙,下封头金属保护层与石墨下封头之间也留有间隙;所述人孔呈椭圆形结构,以椭圆形人孔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会与人孔两侧圆柱形管道产生干涉。
CN201521000593.8U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石墨反应釜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88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0593.8U CN205288377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石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0593.8U CN205288377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石墨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8377U true CN205288377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3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0593.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88377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石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83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4298A (zh) * 2015-12-07 2016-02-24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反应釜
CN106380528A (zh) * 2016-11-17 2017-02-08 江苏联众肠衣有限公司 一种肠衣制取肝素钠用石墨醇沉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4298A (zh) * 2015-12-07 2016-02-24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反应釜
CN106380528A (zh) * 2016-11-17 2017-02-08 江苏联众肠衣有限公司 一种肠衣制取肝素钠用石墨醇沉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88377U (zh) 一种石墨反应釜
CN204346214U (zh) 内外螺旋盘管换热器
CN204359191U (zh) 一种换热器折流板
CN104180688B (zh) 一种列管式石墨换热器
CN207681176U (zh) 一种冷却轧辊
CN203648530U (zh) 一种换热均匀的搪瓷反应罐
CN204352850U (zh) 一种多组分层式浸没撞击流反应器
CN206168435U (zh) 一种用于化学反应的换热装置
CN209131447U (zh) 一种高效耐用的换热器
CN204583130U (zh) 一种高效多功能反应釜
CN105344298A (zh) 一种石墨反应釜
CN204193943U (zh) 自动控温反应釜
CN206638073U (zh) 一种圆形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CN203837530U (zh) 高效节能列管式换热器
CN205192296U (zh) 超临界氧化污泥换热器
CN202630739U (zh) 列管式反应器壳程流体进口外置式防冲导流结构
CN202893353U (zh) 反应釜
CN207102577U (zh) 一种生产聚苯硫醚的聚合釜
CN204115528U (zh) 一种下支撑式石墨换热器
CN207907740U (zh) 一种凹面换热管套管式换热器
CN206980496U (zh) 一种稀硫酸生产设备
CN204380671U (zh) 一种强氧化反应搅拌反应釜
CN107213852B (zh) 一种换热反应器及其应用
CN206583335U (zh) 一种新型钛材换热器
CN201912928U (zh) 一种氯化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