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82669U -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82669U
CN205282669U CN201520876188.6U CN201520876188U CN205282669U CN 205282669 U CN205282669 U CN 205282669U CN 201520876188 U CN201520876188 U CN 201520876188U CN 205282669 U CN205282669 U CN 205282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tationary housing
band lin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jun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61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Amphenol East Asia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61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82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82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82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包括一固定壳体、一定位壳体、一连接器本体及一上壳体,其中,该固定壳体的前后两端相互连通,以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且其顶部开设有一上开口,该定位壳体套设至该固定壳体的前端,且不会遮蔽住该上开口,其前端周缘凸设有多个定位片,这些定位片能垂直地固定至该电子装置的一插接口,并且,该连接器本体伸入至该第一容纳空间中,该上壳体则组装且遮蔽住该上开口与该连接器本体,如此,该带线连接器便能通过这些定位片,垂直地固定至该面板或电路板上,以大幅缩减其所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带线连接器,尤指一种能够将带线连接器垂直地固定至一面板或电路板上,以大幅缩减占用面板或电路板空间的带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及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指令周期不仅更快,且功能也越加强大,因此日渐普及于社会大众;然而,无论是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时下最流行的平板计算机,在用户欲使用这类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或与其他外围设备连接时,仍需要通过外围配置的信号连接器方能完成,而为了因应不同的硬设备及传输方式,各大业者无不投入心力,针对各种规格或型号的信号连接器进行改良,以符合市场的需求。
一般言,现有桌面计算机的主机的体积较大,且其后侧壳体通常会设有多个连接器,例如:USB、PS/2、RJ45、DVI、HDMI…等,用户能够将键盘、鼠标、屏幕等外围设备的传输线插接至对应的连接器上,以能通过各该外围设备操作该桌面计算机,此外,主机的前侧面板也会设有多个连接器,如此,当使用者欲使用随身碟、卡片阅读机等外围设备时,便不需特别移动到主机的后方,才能将前述外围设备的传输线插接至连接器上,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然而,对于位在主机的前侧面板上的连接器而言,由于主机的前侧与后侧会有一定距离,且电路板通常较靠近后侧的位置,因此,业者大多会采用带线连接器的设计结构,以利用带线连接器的线材长度,而能使位在主机的前侧面板上的连接器能够确实地电气连接至电路板上,以能传递信号或电力。
然而,目前的带线连接器在使用上仍存有诸多缺失,说明如下:
(1)首先,当带线连接器1为插座部的结构时,其大多是直接固设于电路板1A上,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该带线连接器1的前端设有一插接部,其底部则设有多支连接端子,如此,该带线连接器1即可通过这些连接端子固定于电路板1A,意即,该带线连接器1是以“水平方式”布设于电路板1A上,如此,当该带线连接器1的体积较大时,便会占用电路板1A上的大量空间,此举,对于追求“轻、薄、短、小”的设计理念的电子装置而言,无疑会增加电路设计上的空间配置难度,不利于电子装置的小型化;
(2)其次,再请参阅图1所示,当该带线连接器1欲固设于电子装置的面板上时,其通常会额外焊接多个金属元件,才足以使该带线连接器1组装于面板上,但是,由于带线连接器1主要由一绝缘座体11及一金属壳体13相组装而成,其中,该绝缘座体11通常会塑性材料,且会固定于该金属壳体13中,因此,当各该金属元件焊接至金属壳体13时,因焊接作业所产生的高温,便会经由该金属壳体13而传导至该绝缘座体11上,造成该绝缘座体11融化变形而受损,导致该带线连接器1无法正常地与其它连接器相连接。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的带线连接器的结构仍不尽理想,因此,为能在连接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与此相关的业者无不全力对连接器的各个零件的细部结构,进行分离设计或优化,以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故,如何针对前述缺失进行改良,并提供一种崭新的连接器的结构,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带线连接器的整体结构,仍有诸多缺失,因此,创作人凭借着多年来的实务经验,并经过多次的实验及测试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期能有效改善前述的诸多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包括一固定壳体、一定位壳体、一连接器本体及一上壳体,其中,该固定壳体为金属材质制成,其前端设有一第一前开口,其后端则设有一第一后开口,该第一前开口与第一后开口相互连通,以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该固定壳体邻近后端的顶部还开设有一上开口,该上开口与该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另,该定位壳体为金属材质制成,其前端设有一第二前开口,其后端则设有一第二后开口,该第二前开口与第二后开口相互连通,以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该定位壳体套设于该固定壳体的前端,以使该固定壳体定位于该第二容纳空间,且该定位壳体不会遮蔽住该上开口,并且,该定位壳体的前端对应于该第二前开口的周缘还凸设有多个定位片,这些定位片能垂直地固定至该电子装置的一面板或电路板上,以使该插接头能对应于电子装置的面板或电路板上开设的一插接口,再者,该连接器本体的前端设有至少一插接头,其后端则设有一传输线,该连接器本体伸入且固定至该固定壳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中,且该插接头对应于该第一前开口,该传输线则自该第一后开口延伸而出,最后,该上壳体会组装至该固定壳体对应于该上开口的位置,以遮蔽住该上开口与该连接器本体。如此,当业者在电子装置前侧的面板或电路板上开设有该插接口时,该带线连接器便能通过该定位壳体上的这些定位片,垂直地固定至该面板上,以能大幅缩减该带线连接器在该面板或电路板上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该带线连接器还设有一金属框体,该金属框体的前后两端共同设有一贯穿空间,当该固定壳体组装至该定位壳体时,该固定壳体的前端会超出该定位壳体的该第二前开口,且伸入至该贯穿空间,以使该金属框体套设至该固定壳体的前端,令该金属框体被定位在该面板或电路板与该定位壳体之间,如此,即能达到降低电磁干扰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带线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线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线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带线连接器……1
电路板……1A
绝缘座体……11
金属壳体……1…
本实用新型:
带线连接器……2
固定壳体……21
第一容纳空间……210
第一前开口……211
第一后开口……212
上开口……213
定位壳体……23
第二容纳空间……230
第二前开口……231
第二后开口……232
定位片……233
组装部……234
连接器本体……25
插接头……251
传输线……252
上壳体……27
金属框体……29
贯穿空间……290
弹性片体……292
面板………
插接口………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请参阅图2所示,为便于说明,以图2的上方为元件的上方,图2的下方为元件的下方,图2的左上方为元件的左方,图2的右下方为元件的右方,图2的左下方为元件的前方,图2的右上方为元件的后方,在一实施例中,该带线连接器2包括一固定壳体21、一定位壳体23、一连接器本体25及一上壳体27,其中,该固定壳体21为金属材质制成,其前端开设有一第一前开口211,其后端则开设有一第一后开口212,该第一前开口211与第一后开口212彼此相互连通,以在该固定壳体21内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210,又,在该实施例中,该固定壳体21的顶部开设有一上开口213,该上开口213对应于该固定壳体21的中间与后端位置,并与该第一容纳空间210相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业者能够视设计需求而调整该上开口213的长度,只要该固定壳体21邻近后端的顶部开设有该上开口213,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开口213,合先陈明。
再请参阅图2所示,该定位壳体23同样为金属材质制成,其前端开设有一第二前开口231,其后端则开设有一第二后开口232,该第二前开口231与第二后开口232相互连通,以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230,该固定壳体21的前端能伸入至该第二容纳空间230,以使该定位壳体23套设于该固定壳体21的前端,而且,工作人员能以焊接方式,将该定位壳体23焊接固定于该固定壳体21上,又,该定位壳体23仅会覆盖于该固定壳体21的前端,但不会遮蔽住该上开口213,另,该定位壳体23的前端对应于该第二前开口231的周缘凸设有多个定位片233,在该实施例中,该定位壳体23被冲压成形时,一并制作出这些定位片233,即,这些定位片233与该定位壳体23一体成形,而且,这些定位片233朝远离该第二前开口231的方向延伸,且与该定位壳体23的周缘保持垂直。
再请参阅图2所示,该连接器本体25的前端设有至少一插接头251,其后端则设有一传输线252,当该定位壳体23已组装至该固定壳体21上后,该连接器本体25能伸入且固定至该固定壳体21的第一容纳空间210,其中,该插接头251会位在对应于该第一前开口211的位置,该传输线252则自该第一后开口212延伸而出,最后,该上壳体27能组装至该固定壳体21对应于该上开口213的位置,以遮蔽住该上开口213与该连接器本体25,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当一面板3垂直地设在电子装置上,且其上开设有一插接口30时,若工作人员欲将该带线连接器2组装至该面板3上,在该实施例中,这些定位片233还分别设有一组装部234,且该组装部234为一孔洞,使得这些定位片233能透过一铆钉而固定至该面板3上,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业者能够根据设计需求,而更改该组装部234的结构,使得该组装部234为卡合柱、螺孔、嵌卡片体…等,甚至能够不设有该组装部234,而采用焊接方式将这些定位片233固定于该面板3上,合先陈明。
综上所述可知,再请参阅图第2及图3所示,通过这些定位片233的设计,该带线连接器2整体即能垂直地固定至该面板3,同时,该插接头251会对应于该插接口30,以供另一连接器能够经由该插接口30而与该插接头251相电气连接,而且,该传输线252也能够电气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内位在后侧的电子线路,如此,由于该带线连接器2与前侧面板3两者间的组装方式为“垂直方式”,即,该带线连接器2的体积的延伸方向,相对于该面板3而言,即为垂直方向,而不会占用到该面板3上过多的空间,故能大幅缩减该带线连接器2在该面板3上所占用的空间,令业者能更容易在该面板3上设计与排列多个插接口30的位置。
另,为能降低带线连接器2在运作中所受到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问题,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带线连接器2还设有一金属框体29,该金属框体29的前后两端相连通,以形成一贯穿空间290,且其后端的周缘设有多片弹性片体292,这些弹性片体292呈弧形且会朝远离该金属框体29的方向弯折,当该固定壳体21组装至该定位壳体23上时,该固定壳体21的前端会超出该定位壳体23的第二前开口231,而外露出来,该金属框体29能套设至该固定壳体21的前端,以使该固定壳体21的前端伸入且定位于该贯穿空间290中,而且,当该带线连接器2组装至该面板3的插接口30时,该金属框体29的这些弹性片体292能贴靠至该插接口30,令该金属框体29能确实被定位在该面板3与该固定壳体21之间,以达到降低电磁干扰与形成接地等功效。
再请参阅图2所示,由于该固定壳体21设有该上开口213,因此,业者能够先行将定位壳体23焊接于该固定壳体21上,之后,再将连接器本体25经由该上开口213而置入于该固定壳体21中,故,前述焊接作业所产生的热量并不会对连接器本体25产生任何影响,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带线连接器2除能避免占用面板或电路板的空间外,还能提高带线连接器2的生产良率,在此特别一提者,前述实施例中,虽然以电子装置的面板为例,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业者同样能够在电路板上开设有插接口,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特征,以减少该带线连接器2所占用的电路板空间,合先叙明。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带线连接器包括:
一固定壳体,为金属材质制成,其前端设有一第一前开口,其后端则设有一第一后开口,该第一前开口与第一后开口相互连通,以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该固定壳体邻近后端的顶部还开设有一上开口,该上开口与该第一容纳空间相连通;
一定位壳体,为金属材质制成,其前端设有一第二前开口,其后端则设有一第二后开口,该第二前开口与第二后开口相互连通,以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该定位壳体套设于该固定壳体的前端,以使该固定壳体定位于该第二容纳空间,且该定位壳体不会遮蔽住该上开口,该定位壳体的前端对应于该第二前开口的周缘还凸设有多个定位片,这些定位片能垂直地固定至该电子装置上,以使该第一前开口与该第二前开口能对应于该电子装置上开设的一插接口;
一连接器本体,其前端设有至少一插接头,其后端则设有一传输线,该连接器本体伸入且固定至该固定壳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中,且该插接头对应于该第一前开口,该传输线则自该第一后开口延伸而出;及
一上壳体,组装至该固定壳体对应于该上开口的位置,以遮蔽住该上开口与该连接器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固定壳体组装至该定位壳体的状态下,该固定壳体的前端会超出该定位壳体的该第二前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带线连接器还设有一金属框体,该金属框体的前后两端相连通,以形成一贯穿空间,该固定壳体的前端能伸入至该金属框体的该贯穿空间,以使该金属框体套设至该固定壳体的前端,令该金属框体被定位在该电子装置与该定位壳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框体的后端周缘设有多片弹性片体,这些弹性片体呈弧形且朝远离该金属框体的方向弯折,在该金属框体被定位在该电子装置与该定位壳体间的状态下,这些弹性片体会贴靠至该插接口。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定位片分别设有一组装部,各该组装部与该电子装置相互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口设在该电子装置的一面板上,且该面板垂直地设在该电子装置上,以使该金属框体能被定位在该面板与该固定壳体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口设在该电子装置的一电路板上,且该电路板垂直地设在该电子装置上,以使该金属框体能被定位在该电路板与该固定壳体之间。
CN201520876188.6U 2015-11-05 2015-11-05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Active CN205282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6188.6U CN205282669U (zh) 2015-11-05 2015-11-05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6188.6U CN205282669U (zh) 2015-11-05 2015-11-05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82669U true CN205282669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7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6188.6U Active CN205282669U (zh) 2015-11-05 2015-11-05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826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998A (zh) * 2019-05-20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998A (zh) * 2019-05-20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0324998B (zh) * 2019-05-20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3074U (zh) 插头电连接器及插座电连接器
CN204834979U (zh) 插座电连接器之壳体结构
CN202076609U (zh) 电连接器
CN109256647A (zh) 插座电连接器
US10622767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4481256U (zh) 电连接器
CN205282669U (zh) 能垂直定位于电子装置中的带线连接器
CN2932675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6180177U (zh) 防短路一体式Type‑C PLUG连接器
CN201754436U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206097760U (zh) 一种桌面广告机
CN202564700U (zh)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薄型电子装置
CN205657270U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CN204858056U (zh) 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02076487U (zh) 电连接器
CN202167750U (zh) 连接器的溅镀治具
CN208444976U (zh) 利用接地金属外壳有效提高抗emi表现的高频连接器
CN201995211U (zh) 无线网卡
CN201364984Y (zh) 电连接器
CN205960274U (zh) 一种线对板高速传输连接器
CN205178120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3040Y (zh) 电连接器
CN201639003U (zh) 显示端口连接器
CN202749582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0092368U (zh) 一种全面屏电子设备及其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 361, Fuxing Road, Taoyuan,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1, Fuxing Road, Taoyuan, Taiwan, China, No. 4,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Hong Kong Amphenol (Asia Eas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