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3076U -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3076U
CN205273076U CN201521033058.2U CN201521033058U CN205273076U CN 205273076 U CN205273076 U CN 205273076U CN 201521033058 U CN201521033058 U CN 201521033058U CN 205273076 U CN205273076 U CN 205273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mandrel
lug boss
lining
ar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30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林
郭国盛
吴保玉
王黎明
王景超
陆革威
赵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30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3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3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30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下摆臂本体,所述下摆臂本体上设有前衬套、后衬套及球头总成,所述前衬套包括衬套外管、橡胶内管及芯轴,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衬套外管内,所述衬套外管的内壁沿衬套外管的径向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芯轴沿径向方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对应,所述橡胶内管设于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芯轴之间,所述橡胶内管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衬套外管的内壁及芯轴的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衬套外管的内壁上设置凹陷部,并在芯轴上设置凸起部,减小了下摆臂前衬套沿轴向方向的变形量,增加了前衬套沿轴向方向的位移刚度,增加了前衬套的寿命,保证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下摆臂总成是车辆悬架的主要导向杆件,同时具有推力杆作用,能够承受启动、制动及转弯时的纵向力与横向力,是决定整车性能的关键部件之一。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本体,在下摆臂本体上设有前衬套、后衬套及球头总成,下摆臂通过球头总成与转向节或转向导向机构相连,并通过前衬套及后衬套与车辆的副车架相连。图1为现有技术中前衬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前衬套包括衬套外管11、芯轴12以及橡胶内管13,芯轴12穿设于衬套外管11内,橡胶内管13设于衬套外管11与芯轴12之间。根据下摆臂的受力特性,前衬套沿轴向方向及沿径向方向均需具有一定的旋转刚度,在设计中,通过使衬套外管11的轴线与芯轴12的轴线重合,能够使下摆臂相对于芯轴12旋转,来满足前衬套沿轴向方向的旋转刚度,通过在芯轴12与衬套外管11之间设计橡胶内管13,能够使芯轴12在沿径向转动时挤压橡胶,来满足前衬套沿径向方向的旋转刚度,然而在车辆的实际运行中,前衬套也会受到沿轴向方向的力,使芯轴12相对于前衬套沿轴向滑动,现有技术中,衬套外管11内壁的表面与芯轴12的表面均较为光滑,这就使前衬套在沿轴向方向的位移刚度较低,当前衬套受到轴向的力时,橡胶内管13会沿轴向斜切产生变形,甚至会脱出衬套外管11,造成前衬套的变形,甚至造成前衬套的损坏,而前衬套的损坏对车辆的安全性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该下摆臂总成能够防止前衬套的变形,提高前衬套的寿命,保证车辆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本体,所述下摆臂本体上设有前衬套、后衬套及球头总成,所述前衬套包括衬套外管、橡胶内管及芯轴,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衬套外管内,所述衬套外管的内壁沿衬套外管的径向方向向所述衬套外管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芯轴沿径向方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对应,所述橡胶内管设于所述衬套外管与所述芯轴之间,所述橡胶内管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衬套外管的内壁及芯轴的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侧壁与所述橡胶内管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接触面,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与所述橡胶内管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在所述衬套外管的圆周方向上呈圆环形,所述凸起部在所述芯轴的圆周方向上也呈圆环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芯轴的凸起部的两侧设有连接段及过渡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芯轴的两个端部,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凸起部之间,所述凸起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渡段的直径,所述过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宽度,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过渡段之间以及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凸起部之间均通过斜坡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外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上凸起部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与所述衬套外管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与所述凹陷部底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副车架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任意一种下摆臂总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衬套外管的内壁上设置凹陷部,并在芯轴上设置凸起部,可以使芯轴通过凸起部对橡胶内管及衬套外管进行支撑,并通过对橡胶内管进行挤压,使凸起部与凹陷部之间的橡胶内管发生形变来缓冲衬套外管与芯轴之间的冲击,在不改变衬套沿轴向的旋转刚度及沿径向的旋转刚度的情况下,减小了下摆臂前衬套沿轴向方向的变形量,增加了前衬套沿轴向方向的位移刚度,增加了前衬套的寿命,保证车辆的整体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前衬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摆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前衬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摆臂总成,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摆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前衬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本体,下摆臂本体上设有球头总成20、前衬套30及后衬套40,下摆臂总成可以通过前衬套30及后衬套40与副车架相连,通过球头总成20与转向节相连。
前衬套30包括衬套外管31、芯轴32及橡胶内管33,芯轴32穿设于衬套外管31内,衬套外管31的内壁沿衬套外管31的径向方向向衬套外管31的内部凹陷形成有凹陷部311,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311在衬套外管31的圆周方向上呈圆环形,芯轴32沿芯轴32的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321,凸起部321与凹陷部311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311在衬套外管31的圆周方向上呈圆环形,与之相应的,凸出部321在芯轴32的圆周方向也呈圆环形。橡胶内管33可以通过浇铸成型等工艺形成于衬套外管31与芯轴32之间,橡胶内管3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衬套外管31的内壁及芯轴32的表面接触,由于芯轴32上设有凸起部321,衬套外管31内设有凹陷部311,因此橡胶内管33在与凸起部321及凹陷部311对应处也会发生弯折,凹陷部311的侧壁与橡胶内管3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接触面34,凸起部321的侧壁与橡胶内管33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接触面35。
进一步地,芯轴32上凸起部321的两侧设有连接段322与过渡段323,连接段322位于芯轴32的两个端部,过渡段323位于连接段322与凸起部321之间,凸起部321的直径大于过渡段323的直径,过渡段323的直径大于连接段322的宽度,在连接段322与过渡段323之间以及过渡段323与凸起部321之间均通过斜坡面32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衬套外管31的内径大于芯轴32上凸起部321的直径,以方便芯轴32穿入衬套外管31中,当芯轴32穿设于衬套外管31内时,芯轴32上过渡段323与衬套外管31内壁的距离等于凸起部321的顶部与凹陷部311底部之间的距离,也即当橡胶内管33通过浇铸工艺形成于衬套外管31与芯轴32之间是,橡胶内管33各部分的厚度相等,芯轴32的轴线与衬套外管31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在连接段322上还开设有用于连接副车架的连接孔325,连接螺栓(图未示)穿设于连接孔325上,并与副车架相连。
进一步地,在下摆臂总成上还设有用于与悬挂上滑柱总成相连的连接衬套50以及减重孔60。
在装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摆臂总成时,先将芯轴32穿设于衬套外管31内,然后通过浇铸成型等工艺在芯轴32与衬套外管31之间形成橡胶内管33。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衬套外管31内凹陷部311以及芯轴32上凸起部321的存在,当下摆臂总成受到沿芯轴32的轴向方向的力时,橡胶内管33除了承受沿芯轴32轴向的斜切力外,芯轴32可以通过凸起部321对橡胶内管33进行支撑,并且可以通过对橡胶内管33的挤压,使第一接触面34与第二接触面35之间橡胶内管33产生形变来缓冲衬套外管31与芯轴32之间的冲击,因此就大大限制了前衬套30的变形,增加了前衬套30沿轴向方向的位移刚度,增加前衬套30的寿命,同时此种结构由于橡胶内管33的厚度没有发生变化,且衬套外管31的轴线与芯轴32轴线仍然重合,因此,衬套沿轴向的旋转刚度及沿径向的旋转刚度均不会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摆臂总成,关于该车辆的其它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衬套外管的内壁上设置凹陷部,并在芯轴上设置凸起部,可以使芯轴通过凸起部对橡胶内管及衬套外管进行支撑,并通过对橡胶内管的挤压,使凸起部与凹陷部之间的橡胶内管产生形变来缓冲衬套外管与芯轴之间的冲击,在不改变衬套沿轴向的旋转刚度及沿径向的旋转刚度的情况下,减小了下摆臂前衬套沿轴向方向的变形量,增加了前衬套沿轴向方向的位移刚度,增加了前衬套的寿命,保证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本体,所述下摆臂本体上设有球头总成(20)、前衬套(30)及后衬套(40),所述前衬套(30)包括衬套外管(31)、芯轴(32)及橡胶内管(33),所述芯轴(32)穿设于所述衬套外管(3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外管(31)的内壁沿衬套外管(31)的径向方向向所述衬套外管(31)的内部凹陷形成有凹陷部(311),所述芯轴(32)沿径向方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部(321),所述凸起部(321)与所述凹陷部(311)相对应,所述橡胶内管(33)设于所述衬套外管(31)与所述芯轴(32)之间,所述橡胶内管(3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衬套外管(31)的内壁及芯轴(32)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11)的侧壁与所述橡胶内管(3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接触面(34),所述凸起部(321)的侧壁与所述橡胶内管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接触面(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11)在所述衬套外管(31)的圆周方向上呈圆环形,所述凸起部(321)在所述芯轴(32)的圆周方向上也呈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轴(32)的凸起部(321)的两侧设有连接段(322)及过渡段(323),所述连接段(322)位于所述芯轴(32)的两个端部,所述过渡段(323)位于所述连接段(322)与所述凸起部(321)之间,所述凸起部(321)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渡段(323)的直径,所述过渡段(323)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段(322)的宽度,所述连接段(322)与所述过渡段(323)之间以及所述过渡段(323)与所述凸起部(321)之间均通过斜坡面(3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外管(31)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32)上凸起部(32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323)与所述衬套外管(31)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凸起部(321)的顶部与所述凹陷部(311)底部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22)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副车架的连接孔(325)。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摆臂总成。
CN201521033058.2U 2015-12-10 2015-12-10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3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058.2U CN205273076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058.2U CN205273076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3076U true CN205273076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305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3076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307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190A (zh) * 2017-03-10 2017-06-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衬套安装结构
CN110039965A (zh) * 2019-04-22 2019-07-2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下摆臂总成及车辆
CN110185735A (zh) * 2019-05-17 2019-08-3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复合衬套
CN113074215A (zh) * 2021-03-30 2021-07-06 厦门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的stm测量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4190A (zh) * 2017-03-10 2017-06-2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衬套安装结构
CN110039965A (zh) * 2019-04-22 2019-07-2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下摆臂总成及车辆
CN110185735A (zh) * 2019-05-17 2019-08-3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复合衬套
CN113074215A (zh) * 2021-03-30 2021-07-06 厦门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的stm测量装置
CN113074215B (zh) * 2021-03-30 2022-04-26 厦门大学 一种高稳定性的stm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3076U (zh) 下摆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020460U (zh) 一种橡胶衬套总成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06242835U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控制臂衬套
CN203018605U (zh) 模具导柱
CN202545578U (zh) 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
CN203318482U (zh) 一种转向衬套
CN204716848U (zh) 一种汽车上横臂衬套
CN204030794U (zh) 电机端盖止口结构
CN204506352U (zh) 一种汽车后桥结构
CN201566691U (zh) 一种盘式制动器前桥转向节机构
CN202779408U (zh) 一种三片罐缩颈模具
CN207549886U (zh) 汽车悬架控制臂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06636969U (zh) 一种橡胶衬套
CN203093360U (zh) 一种新型印刷版辊
CN104389906A (zh) 一种橡胶衬套
CN202428599U (zh) 一种等分弧段窗垫模芯
CN204486618U (zh) 动态模具的薄壁焊接圆筒的缩颈装置
CN202345288U (zh) 带台阶筒形半轴套管毛坯件
CN205270768U (zh) 解决车轮钢套定位和浇注流道问题的下模装置
CN206569205U (zh) 摩托车后叉装配结构
CN203130878U (zh) 电动车底盘
CN204901156U (zh) 一种汽车管路连接扣压结构
CN203803580U (zh) 一种球磨机的等强度中空轴及端盖组合体
CN204022237U (zh) 自动扶梯驱动主轴
CN201866447U (zh) 一种防止扣铆时硬管变形的油管总成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