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4954U - 正反插usb插头 - Google Patents

正反插usb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4954U
CN205264954U CN201521142731.6U CN201521142731U CN205264954U CN 205264954 U CN205264954 U CN 205264954U CN 201521142731 U CN201521142731 U CN 201521142731U CN 205264954 U CN205264954 U CN 205264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usb plug
positive anti
groov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427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凯
尚岸奇
姚耀钦
李彦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 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t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t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t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427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4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4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49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反插USB插头,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两侧面的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包覆在电路板一端的壳体,以及支架;壳体插装在支架上;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分别外露于壳体的两侧面;支架上开设有通槽;壳体安装在通槽中。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正反插USB插头采用设置在电路板两侧面的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以正插或反插的方式将所述正反插USB插头插接于对接连接器中,且连接可靠紧密;再者,所述正反插USB插头采用壳体插装在支架上的结构,能够提高所述正反插USB插头插接端的结构强度,有效地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断裂,进而能够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正反插USB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正反插USB插头。
背景技术
USB插头作为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线缆、电路板和其他电路元件的连接装置,已广泛地运用于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现有的USB插头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该USB插头与对接连接器相互插接时,必须保持正确的插入方向。若USB插头不慎插反,则无法顺利地插入,必须重新进行插接的动作,从而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再者,现有的USB插头的插接端采用包覆在电路板上的壳体的结构,壳体的结构强度通常较低,长时间使用或使用不当时容易造成断裂,其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以正插或反插的方式插接于对接连接器,且使用寿命长的正反插USB插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正反插USB插头,包括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两侧面的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包覆在所述电路板一端的壳体,以及支架;所述壳体插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分别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面;所述支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卡持在所述通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开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上的安装槽,以及多个贯穿开设在所述壳体本体的两侧面上的插接孔;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分别对应插接在多个所述插接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凸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两侧边的滑接部;所述通槽的两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接部相适配的滑接槽;所述滑接部与所述滑接槽相互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壳体本体在其插接方向的前端凸设有卡接部;所述通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相互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多个所述插接孔的孔径均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壳体本体与第二壳体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支架包括插接部以及容纳部;所述通槽由所述容纳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插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通槽靠近所述容纳部的一侧内壁跨设有限位件;所述壳体本体在其插接方向的末端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部相互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插接部的两侧边缘凸设有延伸部;所述壳体本体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延伸部相互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中,所述正反插USB插头还包括套装在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端的外壳,以及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指示灯;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指示灯的光线射出的灯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正反插USB插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正反插USB插头采用设置在电路板两侧面的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以正插或反插的方式将所述正反插USB插头插接于对接连接器中,且连接可靠紧密;再者,所述正反插USB插头采用壳体插装在支架上的结构,能够提高所述正反插USB插头插接端的结构强度,有效地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断裂,进而能够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正反插USB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正反插USB插头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正反插USB插头中的壳体包覆在电路板上的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正反插USB插头中的壳体的结构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正反插USB插头中的支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正反插USB插头,其包括电路板1、第一端子组2、第二端子组3、壳体4、支架5、外壳6以及指示灯7。
具体地,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电路板1大致为长方形结构,其一端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电路板1上远离第一端子组2、第二端子组3的一端设置有电子元器件(未标号)。该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的结构相同,两者关于电路板1呈对称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均包含电源端子、第一数据端子、第二数据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的构造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增加或减少端子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的端子上镀有耐磨的金属层,从而增加其耐磨度。
如图4并参阅图2以及图3所示,该壳体4包覆在电路板1的一端,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分别外露于壳体4的两侧面,以实现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连接。该壳体4包括壳体本体41、安装槽42、插接孔43、滑接部44、卡接部45以及限位部46。其中,该壳体本体41大致为长方体结构,本实施例中,壳体本体41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壳体本体411与第二壳体本体412,该第一壳体本体411与该第二壳体本体412相对电路板1呈对称结构。
该安装槽42开设在壳体本体41上,安装槽42与电路板1上设置有第一端子组2的一端的外形相适配,电路板1设置有第一端子组2的一端安装在该安装槽42内。该插接孔43用于使得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能够外露于壳体4的两侧面,插接孔43贯穿开设在壳体本体41的两侧面上。插接孔43设置有多个,多个插接孔43的孔径均相同,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分别对应插接在多个插接孔43中。本实施例中,插接孔43设置有四个,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中的电源端子、第一数据端子、第二数据端子以及接地端子分别对应位于四个插接孔43中。优选地,第一端子组2、第二端子组3与插接孔43的开口齐平,也即第一端子组2和第二端子组3的接触部的高度与插接孔43的深度相等。
该滑接部44凸设在壳体本体41的两侧边,采用该滑接部44的结构,便于将壳体4插装在支架5中。该卡接部45凸设在壳体本体41的插接方向的前端,采用该卡接部45的结构,能够使得壳体4稳固地插装在支架5中。该限位部46凸设在壳体本体41的插接方向的末端,采用该限位部46的结构,能够限制壳体4在支架5中的安装位置。
如图5并参阅图2、图3以及图4所示,该支架5用于提高所述正反插USB插头的插接端的结构强度。该支架5包括插接部51与容纳部52。该支架5上开设有通槽511,壳体4抵持在该通槽511中。本实施例中,通槽511由容纳部52远离插接部51的端面延伸至插接部51。该通槽511的两侧壁开设有与滑接部44相适配的滑接槽512,滑接部44与滑接槽512相互抵持。采用上述滑接槽512与滑接部44的结构,组装时,将壳体4中的滑接部44对准支架5中的滑接槽512,即可便于将壳体4插装在支架5中。该实施例中,插接部51的两侧边缘凸设有延伸部515,壳体本体41两侧边分别与延伸部515相互抵持。壳体4与支架5组装时形成一平整表面。
该实施例中,通槽51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卡接部45相适配的卡接槽513,卡接部45与卡接槽513相互抵持。采用上述卡接槽513与卡接部45的结构,使得壳体4与支架5能够稳固地进行卡接。优选地,通槽511靠近容纳部52的一侧内壁跨设有限位件514,限位件514与限位部46相互抵持。采用上述限位件514与限位部46的结构,组装壳体4与支架5时,限位件514与限位部46相互抵持时能够限制壳体4在支架5中的安装位置。
如图2并参阅图1所示,该外壳6套装在支架5远离第一端子组2的一端,该指示灯7连接在电路板1上。外壳6上开设有供指示灯7的光线射出的灯孔61。采用上述结构,当所述正反插USB插头与对接连接器时,能够用于指示连接状态。
使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由于所述正反插USB插头采用设置在电路板1两侧面的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的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以正插或反插的方式将所述正反插USB插头插接于对接连接器中,且连接可靠紧密;再者,所述正反插USB插头采用壳体4插装在支架5上的结构,能够提高所述正反插USB插头插接端的结构强度,有效地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断裂,其使用寿命较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两侧面的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3)、包覆在所述电路板(1)一端的壳体(4),以及支架(5);所述壳体(4)插装在所述支架(5)上;所述第一端子组(2)与所述第二端子组(3)分别外露于所述壳体(4)的两侧面;所述支架(5)上开设有通槽(511);所述壳体(4)卡持在所述通槽(5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包括壳体本体(41)、开设在所述壳体本体(41)上的安装槽(42),以及多个贯穿开设在所述壳体本体(41)的两侧面上的插接孔(43);所述电路板(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42)内;所述第一端子组(2)与所述第二端子组(3)分别对应插接在多个所述插接孔(4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还包括凸设在所述壳体本体(41)两侧边的滑接部(44);所述通槽(511)的两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接部(44)相适配的滑接槽(512);所述滑接部(44)与所述滑接槽(512)相互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41)在其插接方向的前端凸设有卡接部(45);所述通槽(51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接部(45)相适配的卡接槽(513);所述卡接部(45)与所述卡接槽(513)相互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插接孔(43)的孔径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41)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壳体本体(411)与第二壳体本体(4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插接部(51)以及容纳部(52);所述通槽(511)由所述容纳部(52)远离所述插接部(51)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插接部(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511)靠近所述容纳部(52)的一侧内壁跨设有限位件(514);所述壳体本体(41)在其插接方向的末端凸设有限位部(46);所述限位件(514)与所述限位部(46)相互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51)的两侧边缘凸设有延伸部(515);所述壳体本体(41)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延伸部(515)相互抵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正反插USB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插USB插头还包括套装在所述支架(5)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组(2)的一端的外壳(6),以及连接在所述电路板(1)上的指示灯(7);所述外壳(6)上开设有供所述指示灯(7)的光线射出的灯孔(61)。
CN201521142731.6U 2015-12-31 2015-12-31 正反插usb插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4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2731.6U CN205264954U (zh) 2015-12-31 2015-12-31 正反插usb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2731.6U CN205264954U (zh) 2015-12-31 2015-12-31 正反插usb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4954U true CN205264954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6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4273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4954U (zh) 2015-12-31 2015-12-31 正反插usb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4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035A (zh) * 2020-05-06 2020-09-25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Usb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035A (zh) * 2020-05-06 2020-09-25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Usb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3067A (zh) 卡缘连接器
CN10242037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20110269335A1 (en) Plug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Plug
CN101110508A (zh) 供电插座
CN203850492U (zh)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TWM479495U (zh) 追蹤跳線結構
CN201946773U (zh) 一种可双面插接的usb插头
CN102931538A (zh) 连接器结构
CN203387009U (zh) 电力和数据管理轨道
CN205264954U (zh) 正反插usb插头
CN205828727U (zh) 一种具有固定压盖结构的fpc连接器
CN102222838A (zh) 水晶头
CN205724204U (zh) 电子接插件
CN207938911U (zh) 防反插的连接器及其接插座、插接头
CN204011872U (zh) 利用横杆定位端子的连接器
CN202404906U (zh) 装配方便的usb3.0储存组件和usb3.0储存盘
CN203071361U (zh) 连接器
CN109149250B (zh) 一种板间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WO2014194628A1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插座
CN105958274B (zh) 电子接插件
CN204349102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424595U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CN20483494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969211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低压大电流同极对接器
CN210443692U (zh) 一种耐高电压的dc电源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1

Address after: Room 906, Wei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Yuehai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ong Yu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610, International Mayor's Exchange Center, Shahe Ea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TO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