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4643U -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4643U
CN205264643U CN201520965057.5U CN201520965057U CN205264643U CN 205264643 U CN205264643 U CN 205264643U CN 201520965057 U CN201520965057 U CN 201520965057U CN 205264643 U CN205264643 U CN 205264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boss
contact
fixed pa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650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琼
胡建国
岳喜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650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4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4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4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触桥;所述触桥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跟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包括用于推动触桥形变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动触点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触点上移或将推杆下移,动触点所在接触桥的片簧部分去掉,推杆直接作用在动触点下方的接触桥上,不仅减少作用过程中接触桥的变形,而且由于支点在下部铆接位置和片簧的变形作用,推开片簧加大触点的开距,让开空挡距离,实际超程更大,从而增加辅助触头之间超程。

Description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和工控领域,涉及一种热继电器,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热继电器用于保护电动机,通常包括发热组件、主双金弯曲机构、位移传递装置和脱扣机构及外壳。当流经电机的工作电流过载时,主双金弯曲通过位移传递装置传递到脱扣机构,热继电器脱扣,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现有热继电器的辅助触头结构,不通电或者稳定电流状态时,辅助常闭触头闭合,辅助常开触头断开;当推摆受到来自位移装置作用时,带动推杆移动,推杆作用在接触桥片簧处,带动整个接触桥运动,使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如图1所示,推杆作用在与动触点一侧的片簧处,由于推杆作用部分与动静触点在相同高度的一个垂直面上,作用过程中接触桥易变形,使触头间无超程或者超程不足,易导致辅助触头不通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现有机构辅助触头超程不足问题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触桥100;所述触桥100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跟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推杆300;所述推杆300包括用于推动触桥100形变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动触点的下方位置。
优选的,所述触桥100包括左触桥110和右触桥120;动触点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的第一动触点210和设置在右触桥120的第二动触点230;静触点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的第一静触点220和设置在右触桥120的第二静触点240;推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和右触桥120侧面的横杆310,以及设置在横杆310两端的用于推动左触桥110的第二推动杆330和用于推动右触桥120的第一推动杆320。
优选的,所述左触桥110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矩形的第一摆片111、第一连接片112和第一固定片113;所述第一连接片112宽度小于第一摆片111;所述第一固定片113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右触桥120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矩形的第二摆片121、第二连接片122和第二固定片125;所述第二固定片125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片122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板123;所述侧板123的端部设有弯曲的与壳体上停止按钮配合的挡板124。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杆320包括与右触桥120配合的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21设置在第二凸台322上,第一凸台321的宽度小于第二凸台322且高度超过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21面向所述右触桥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杆320还包括第一基座323,所述第一基座323包括第一固定部324和与脱扣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部325;所述第一固定部324与所述横杆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25与第一固定部324延伸出横杆31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设置在第一固定部324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杆330包括第三凸台331和与左触桥110配合的第四凸台332,第四凸台332设置在第三凸台331上,所述第四凸台332的宽度小于第三凸台331且高度超过第三凸台331,所述第四凸台332面向所述左触桥110。
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杆330还包括第二基座333,所述第二基座333包括第三固定部334和第四固定部335;所述第三固定部334和第四固定部335并列固定在横杆310上,所述第四固定部335的高度超过第三固定部334;所述第三凸台331和第四凸台332设置在第四固定部335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接触板400;接触板400包括矩形的电导板410,与电导板410连接的一个连接板420,所述电导板410通过连接板420与接线板(500)连接,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电导板410上;所述的接线板500成U型结构,接触板400与接线板500的U型结构中的长侧壁510的侧边连接,接触板400垂直于长侧壁510。
优选的,第二连接片122两侧的侧板123的端部的两个挡板124的侧边吻合,并面向第二连接片122,两个挡板124高于侧板123处设有面向第二连接片122的弯折。
本实用新型热继电器脱扣机构辅助触头结构主要由静触点、接触桥、动静触点、推杆组成,让推杆直接作用在动触点下方的接触桥部分,由于支点在下部铆接位置和片簧的变形作用,推开片簧加大触点的开距,让开空挡距离,实际超程更大,从而增加辅助触头之间超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的接触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和触桥配合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触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触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10、左触桥;111、第一摆片;112、第一连接片;113、第一固定片;120、右触桥;121、第二摆片;122、第二连接片;123、侧板;124、挡板;125、第二固定片;210、第一动触点;220、第一静触点;230、第二动触点;240、第二静触点;300、推杆;310、横杆;320、第一推动杆;321、第一凸台;322、第二凸台;323;第一基座;324、第一固定部;325、第二固定部;330、第二推动杆;331、第三凸台;332、第四凸台;333、第二基座;334、第三固定部;335、第四固定部;400、接触板;410、电导板;42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2-4所示,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触桥100;所述触桥100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跟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推杆300;所述推杆300包括用于推动触桥100形变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动触点的下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动静触点上移或将推杆下移,动触点所在接触桥100的片簧部分去掉,推杆300直接作用在动触点下方的接触桥100上,不仅减少作用过程中接触桥100的变形,而且由于支点在下部铆接位置和片簧的变形作用,推开片簧加大触点的开距,让开空挡距离,实际超程更大,从而增加辅助触头之间超程。
具体的,如图3-7所示,触桥100包括左触桥110和右触桥120;动触点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的第一动触点210和设置在右触桥120的第二动触点230;静触点包括分别与第一动触点210和第二动触点230对应设置的第一静触点220和第二静触点240;推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和右触桥120侧面的横杆310,以及设置在横杆310两端的用于推动右触桥120的第一推动杆320和用于推动左触桥110的第二推动杆330,第一推动杆320和第二推动杆330与横杆310垂直设置。第一推动杆320作用在右触桥120上的位置到第二动触点230的距离小于右触桥120长度的20%;第二推动杆330作用在左触桥110上的位置到第一动触点210的距离小于左触桥110长度的20%。
所述左触桥110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矩形的第一摆片111、第一连接片112和第一固定片113;所述第一连接片112宽度小于第一摆片111;所述第一固定片113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孔。
所述右触桥120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矩形的第二摆片121、第二连接片122和第二固定片125;所述第二固定片125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片122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板123;所述侧板123的端部设有弯曲的与壳体上停止按钮配合的挡板124;两个挡板124的侧边吻合,并面向第二连接片122,两个挡板124高于侧板123处设有面向第二连接片122的弯折。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停止按钮作用在右触桥120的挡板124处,以断开常闭触头。
如图3、5、11所示,所述第一推动杆320包括与右触桥120配合的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21设置在第二凸台322上,第一凸台321的宽度小于第二凸台322且高度超过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21面向所述右触桥120。所述第一推动杆320还包括第一基座323,所述第一基座323包括第一固定部324和与脱扣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部325;所述第一固定部324与所述横杆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25与第一固定部324延伸出横杆31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设置在第一固定部324上表面。第二固定部325上设有与脱扣机构作用配合的作用点,当电动机过载时其过载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双金属片产生弯曲,使脱扣机构脱扣,脱扣过程中使推杆运动,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所述第二推动杆330包括第三凸台331和与左触桥110配合的第四凸台332,第四凸台332设置在第三凸台331上,所述第四凸台332的宽度小于第三凸台331且高度超过第三凸台331,所述第四凸台332面向所述左触桥110。所述第二推动杆330还包括第二基座333,所述第二基座333包括第三固定部334和第四固定部335;所述第三固定部334和第四固定部335并列固定在横杆310上,所述第四固定部335的高度超过第三固定部334;所述第三凸台331和第四凸台332设置在第四固定部335上表面。
静触点所在接触板400结构也进行了修改,静触点上移,静触点下方接触板多余部分去掉。具体的,接触板400包括矩形的电导板410,与电导板410连接的一个连接板420,所述电导板410通过连接板420与接线板500连接,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电导板410上。所述的接线板500成U型结构,接触板400与接线板500的U型结构中的长侧壁510的侧边连接,接触板400垂直于长侧壁510。
现有的推杆300与片簧作用点与动静触点在一个垂直面上,由于接触桥100和片簧的变形,推杆300推动片簧移动一定的距离,动触点实际移动的距离比片簧移动距离小。而本实用新型的推杆300直接作用在动触点下方的接触桥100上,由于支点在下部铆接位置和片簧的变形作用,推开片簧加大触点的开距,让开空挡距离,实际超程更大,从而增加辅助触头之间超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触桥(100);所述触桥(100)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跟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推杆(300);所述推杆(300)包括用于推动触桥(100)形变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动触点的下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100)包括左触桥(110)和右触桥(120);动触点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的第一动触点(210)和设置在右触桥(120)的第二动触点(230);静触点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的第一静触点(220)和设置在右触桥(120)的第二静触点(240);推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左触桥(110)和右触桥(120)侧面的横杆(310),以及设置在横杆(310)两端的用于推动左触桥(110)的第二推动杆(330)和用于推动右触桥(120)的第一推动杆(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触桥(110)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矩形的第一摆片(111)、第一连接片(112)和第一固定片(113);所述第一连接片(112)宽度小于第一摆片(111);所述第一固定片(113)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触桥(120)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矩形的第二摆片(121)、第二连接片(122)和第二固定片(125);所述第二固定片(125)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片(122)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板(123);所述侧板(123)的端部设有弯曲的与壳体上停止按钮配合的挡板(1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0)包括与右触桥(120)配合的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21)设置在第二凸台(322)上,第一凸台(321)的宽度小于第二凸台(322)且高度超过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21)面向所述右触桥(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0)还包括第一基座(323),所述第一基座(323)包括第一固定部(324)和与脱扣机构配合的第二固定部(325);所述第一固定部(324)与所述横杆(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25)与第一固定部(324)延伸出横杆(31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台(321)和第二凸台(322)设置在第一固定部(324)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杆(330)包括第三凸台(331)和与左触桥(110)配合的第四凸台(332),第四凸台(332)设置在第三凸台(331)上,所述第四凸台(332)的宽度小于第三凸台(331)且高度超过第三凸台(331),所述第四凸台(332)面向所述左触桥(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杆(330)还包括第二基座(333),所述第二基座(333)包括第三固定部(334)和第四固定部(335);所述第三固定部(334)和第四固定部(335)并列固定在横杆(310)上,所述第四固定部(335)的高度超过第三固定部(334);所述第三凸台(331)和第四凸台(332)设置在第四固定部(335)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接触板(400);接触板(400)包括矩形的电导板(410),与电导板(410)连接的一个连接板(420),所述电导板(410)通过连接板(420)与接线板(500)连接,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电导板(410)上;所述的接线板(500)成U型结构,接触板(400)与接线板(500)的U型结构中的长侧壁(510)的侧边连接,接触板(400)垂直于长侧壁(51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片(122)两侧的侧板(123)的端部的两个挡板(124)的侧边吻合,并面向第二连接片(122),两个挡板(124)高于侧板(123)处设有面向第二连接片(122)的弯折。
CN201520965057.5U 2015-11-27 2015-11-27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Active CN205264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5057.5U CN205264643U (zh) 2015-11-27 2015-11-27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5057.5U CN205264643U (zh) 2015-11-27 2015-11-27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4643U true CN205264643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65057.5U Active CN205264643U (zh) 2015-11-27 2015-11-27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46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566A (zh) * 2016-12-14 2017-03-22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过载继电器停止按钮功能的动触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566A (zh) * 2016-12-14 2017-03-22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过载继电器停止按钮功能的动触头结构
CN106531566B (zh) * 2016-12-14 2019-10-08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过载继电器停止按钮功能的动触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64643U (zh) 热继电器辅助触头结构
CN204497168U (zh)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3882902U (zh) 一种常开式继电器
KR101356551B1 (ko) 진공차단기의 moc 스위치
CN104282463A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锁扣脱扣装置
CN205881749U (zh) 一种微动开关的防水结构以及烹饪电器
CN208922995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
CN208570484U (zh) 一种单磁铁灭弧继电器
CN106328446A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5828325U (zh) 设备用断路器的复位机构
CN202454514U (zh) 一种预付费小型断路器
CN206163371U (zh) 一种交流调速开关
CN203386665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205789759U (zh) 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
CN203536311U (zh) 轨道式传动电磁继电器
CN104517788A (zh) 微型断路器
CN209266319U (zh) 一种簧片式真空触点机构
CN202712077U (zh) 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04480985U (zh) 微型断路器
CN103325626A (zh) 一种具有分断口的无弧交流接触器
CN202940182U (zh) 一种自带紧急分闸装置的永磁断路器操动机构
CN209045448U (zh) 接触器辅助触头
CN214674691U (zh) 一种分体式电动执行机构
CN203521294U (zh) 中置落地式真空断路器的合分闸控制机构
CN206727025U (zh) 热继电器的辅助触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