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3766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3766U
CN205263766U CN201520779742.9U CN201520779742U CN205263766U CN 205263766 U CN205263766 U CN 205263766U CN 201520779742 U CN201520779742 U CN 201520779742U CN 205263766 U CN205263766 U CN 205263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anel
cpu
mobile terminal
butt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97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海
穆思难
李惠晨
范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797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3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3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37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中央处理器CPU和功能模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信息处理按键;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壳体中包含容置空间,所述CPU和所述功能模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CPU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和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按键检测触控操作,并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CPU,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所述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简移动终端的功能按键,优化屏幕的屏占比,同时方便用户单手握持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屏幕尺寸越来越大,例如5寸、5.5寸、6寸以上等,大屏幕的移动终端虽然非常适合观看电影、玩游戏等各种娱乐活动,但是一旦移动终端的屏幕尺寸达到4.7寸以上后,单手握持移动终端进行操作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对于女生而言,更是如此。
目前,市面上移动终端的按键功能比较单一,使得按键数量较多,给用户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并且按键的分布较为分散,例如,在移动终端屏幕的下方设置指纹识别按键,在移动终端的顶部设置锁屏按压按键,不仅影响屏幕的屏占比,还影响用户的单手握持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能够精简功能按键,优化屏幕的屏占比,同时方便用户单手握持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中央处理器CPU和功能模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信息处理按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壳体中包含容置空间,所述CPU和所述功能模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CPU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和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按键检测触控操作,并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CPU,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所述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包括触控面板、按键模组以及连接件;
所述触控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触控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所述按键模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CPU相连接;
所述触控面板检测所述触控操作,并在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时触发所述按键模组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所述触控信号,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按键模组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环形弹性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贴合,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相贴合,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
其中,所述按键模组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CPU相连接;
当所述触控面板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触摸操作时,触发所述指纹识别器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生成所述指纹信号,所述指纹信号经所述指纹识别器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指纹信号对应的验证功能。
其中,所述按键模组还包括距离测量器,所述距离测量器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CPU相连接;
当所述触控面板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触发所述距离测量器测量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并触发所述距离检测器根据所述滑动方向和所述滑动距离生成所述滑动信号,所述滑动信号经所述距离测量器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滑动信号对应的调节功能。
其中,当所述触控面板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按压操作时,所述触控面板在所述按压操作带动下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并带动所述连接件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的方向拉伸;
所述触控面板触发所述按键模组根据所述按压操作生成所述按压信号,所述按压信号经所述按键模组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按压信号对应的电源键功能。
其中,所述按键模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将移动后的所述触控面板恢复至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的初始位置。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按键还包括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置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金属环的一侧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贴合,所述金属环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相贴合,所述金属环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
其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触摸屏模组、基本操作模组、通话模组、游戏模组和影音模组,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触摸屏模组、所述基本操作模组、所述通话模组、所述游戏模组和所述影音模组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壳体的侧边设置隐藏式的信息处理按键,即信息处理按键与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且信息处理按键检测触控操作,并根据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传输至CPU,触控信号经CPU传输至功能模组以执行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使得移动终端上的信息处理按键同时具有指纹验证功能、调节功能和按压功能,从而精简了移动终端上的功能按键,将信息处理按键设置在壳体的侧边,有利于优化屏幕的屏占比,方便用户单手握持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正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按键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按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中央处理器CPU、功能模组以及信息处理按键。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壳体中包含容置空间,所述CPU和所述功能模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CPU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和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按键检测触控操作,并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CPU,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所述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做成隐藏式,即所述信息处理按键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使得所述信息处理按键未凸出于所述壳体表面,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在整体上更加美观与精致,有利于所述移动终端向更薄的方向发展。并且所述信息处理按键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侧边,有利于优化移动终端屏幕的屏占比,方便用户单手握持操作。同时所述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使得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具有多种功能,即指纹验证功能、调节功能和按压功能,从而精简了移动终端上的功能按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AD(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电子设备。
下面将结合附图1a-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由侧视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所述移动终端1的侧边上设置了信息处理按键11,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在所述移动终端1的侧边上的位置为用户单手握持时触摸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的最佳体验位置,以方便用户单手握持操作,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的具体位置由所述移动终端1的尺寸大小决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未凸出于所述移动终端1的外表面,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从整体上看上去更加美观与精致,有利于所述移动终端1向更薄的方向发展。
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终端1包括信息处理按键11、中央处理器CPU12、功能模组13以及壳体14。
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固定于所述壳体14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14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壳体14中包含容置空间,所述CPU12和所述功能模组13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CPU12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和所述功能模组13相连接。
具体实现中,所述壳体14包裹在所述移动终端1的四周,以使所述壳体14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其中,所述CPU12和所述功能模组13为所述移动终端1的内部结构,未在图1a和图1b中标明,并且所述CPU12和所述功能模组13置于所述壳体14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固定于所述壳体14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14的侧边表面相平齐,即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未凸出于所述移动终端1的外表面。所述CPU12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案件11和所述功能模组13相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检测触控操作,并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CPU12,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CPU12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13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所述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
具体实现中,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检测用户输入的触控操作,所述触控操作包括触摸操作、滑动操作、按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并将所述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CPU12,所述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所述触控操作中的每种操作分别对应于所述触控信号中的每种信号,例如,所述触控操作为所述滑动操作,对应的所述触控信号为所述滑动信号。所述CPU12在接收到所述触控信号时将所述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13,以使所述功能模组13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包括验证功能、调节功能、电源键功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信息处理按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
请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按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包括连接件111、触控面板112和按键模组113。其中,所述按键模组113包括指纹识别器1131、距离检测器1132和弹性件1133。请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信息处理按键的局部剖视图,即沿着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1屏幕的剖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包括所述连接件111、所述触控面板112、所述按键模组113以及所述壳体14的第一部分141和第二部分142。下面将结合图3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进行介绍。
所述触控面板112固定于所述壳体14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14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触控面板112通过所述连接件111与所述壳体14相连接。
具体实现中,所述触控面板112固定于所述壳体14的侧边,将所述壳体14分为所述第一部分141和所述第二部分142,并且所述触控面板112的材质与所述壳体14的材质一样。所述触控面板112与所述壳体14的侧边表面相平齐,即所述触控面板112未凸出于所述壳体,使得所述壳体14的侧边光滑,所述移动终端1更加美观与精致。所述触控面板112通过所述连接件111与所述壳体14相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111为环形弹性连接件,所述连接件111的一侧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贴合,所述连接件111的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相贴合,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由于图4为局部剖视图,因此在图4中未能看出所述连接件111为一个整体的环形弹性连接件。所述连接件111的一侧与所述触控面板112相贴合,紧密相连;所述连接件11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部分141和所述第二部分142相贴合,紧密相连,这样便使得所述连接件111与所述触控面板112之间没有空隙,所述连接件111与所述壳体14之间没有空隙,并且所述连接件111与所述壳体14的侧边表面相平齐,使得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与所述壳体14融为一体,进而所述移动终端1的侧边能够有效的防尘、防水,同时能够防止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与所述壳体14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的使用寿命。所述连接件111的材质与所述壳体14的材质一样,不过所述连接件111的材质具有弹性、可拉伸产生形变,当有外力作用在所述触控面板112上时,所述触控面板112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同时带动所述连接件111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的方向拉伸。
所述按键模组113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112和所述CPU12相连接。
具体实现中,如图4所示,所述按键模组113置于所述触控面板112的下方,并与所述触控面板112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即所述按键模组113置于所述壳体14包含的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且所述按键模组113的高度与所述触控面板112的高度一致。电路上,所述按键模组113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112和所述CPU12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按键模组113与所述触控面板112通过软性电路板相连接。
所述触控面板112检测所述触控操作,并在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时触发所述按键模组113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所述触控信号,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按键模组113传输至所述CPU12,再经所述CPU12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13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
具体实现中,由图3可知,所述按键模组113包括所述指纹识别器1131、所述距离检测器1132和所述弹性件1133。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器1131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112和所述CPU12相连接,所述距离检测器1132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112和所述CPU12相连接,所述弹性件1133与所述触控面板112相连接。
当所述触控面板112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所述触摸操作时,触发所述按键模组113中的所述指纹识别器1131采集所述触摸操作中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识别器1131根据所述指纹信息生成所述指纹信号,并将所述指纹信号传输至所述CPU12,然后所述CPU12将所述指纹信号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13,所述功能模组13根据所述指纹信号执行对所述指纹信息的验证功能,以验证用户针对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输入的指纹信息的合法性,进而验证用户的合法性。
当所述触控面板112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所述滑动操作时,触发所述按键模组113中的所述距离测量器1132测量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所述距离测量器1132根据所述滑动方向和所述滑动距离生成所述滑动信号,并将所述滑动信号传输至所述CPU12,然后所述CPU12将所述滑动信号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13,所述功能模组13根据所述滑动信息执行所述滑动信号对应的调节功能。所述调节功能包括调节音量的大小、调节页面的移动距离、切换页面等。所述滑动信号包括调节幅度和调节方向,所述调节幅度与所述滑动距离对应,所述调节方向与所述滑动方向一致,例如,所述滑动方向为向下,则所述功能模组13将音量减小,减小的幅度与所述滑动距离对应。
当所述触控面板112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所述按压操作时,所述触控面板112在所述按压操作带动下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并带动所述连接件111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的方向拉伸。所述触控面板112触发所述按键模组113根据所述按压操作生成所述按压信号,然后所述按键模组113将所述按压信号传输至所述CPU12,然后所述CPU12将所述按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13,所述功能模组13根据所述按压信息执行所述按压信号对应的电源键功能,例如,锁屏、亮屏、关机等。当所述触控面板112上的所述按压操作中断时,所述弹性件1133驱动移动后的所述触摸面板112恢复至所述触摸面板112与所述壳体14的侧边表面相平齐的初始位置,即未输入所述按压操作所述触摸面板112所处的位置,同时所述连接件111从被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
其中,所述功能模组13包括触摸屏模组、基本操作模组、通话模组、游戏模组和影音模组,所述CPU12分别与所述触摸屏模组、所述基本操作模组、所述通话模组、所述游戏模组和所述影音模组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不仅可以检测单一的所述触控操作,还可以检测叠加的所述触控操作,例如,同时检测所述按压操作和所述触摸操作,使得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能够实现的功能更加丰富,从而精简移动终端1上其他功能按键的设置,使得所述移动终端1更加美观与精致,同时也方便用户操作。
请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的信息处理按键的局部剖视图,同图4一样,为沿着平行于所述移动终端1屏幕的剖线的局部剖视图。图5在图4的基础上增加了金属环114,所述金属环用于增加指纹识别率。所述金属环114置于所述触控面板112与所述连接件111之间,所述金属环114的一侧与所述触控面板112相贴合,所述金属环114的另一侧侧与所述连接件111相贴合,所述金属环114与所述壳体14的侧边表面相平齐。同理,所述金属环114与所述连接件111之间没有空隙,与所述触控面板112之间也没有空隙。当有外力作用在所述触控面板112上时,所述金属环114随所述触控面板112一起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置于的侧边可以为所述壳体14的左右两侧,也可以为所述壳体14的上下两侧。所述信息处理按键11可以实现指纹验证功能、音量调节功能、页面调节功能、电源键功能或者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的叠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移动终端壳体的侧边设置隐藏式的信息处理按键,即信息处理按键与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且信息处理按键检测触控操作,并根据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传输至CPU,触控信号经CPU传输至功能模组以执行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使得移动终端上的信息处理按键同时具有指纹验证功能、调节功能和按压功能,从而精简了移动终端上的功能按键,将信息处理按键设置在壳体的侧边,有利于优化屏幕的屏占比,方便用户单手握持操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中央处理器CPU和功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信息处理按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壳体中包含容置空间,所述CPU和所述功能模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CPU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和所述功能模组相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按键检测触控操作,并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触控信号传输至所述CPU,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所述触控信号包括指纹信号、滑动信号、按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按键包括触控面板、按键模组以及连接件;其中,
所述触控面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边,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所述触控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所述按键模组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CPU相连接;
所述触控面板检测所述触控操作,并在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时触发所述按键模组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所述触控信号,所述触控信号经所述按键模组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触控信号对应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环形弹性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贴合,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相贴合,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组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CPU相连接;
当所述触控面板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触摸操作时,触发所述指纹识别器根据所述触摸操作生成所述指纹信号,所述指纹信号经所述指纹识别器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指纹信号对应的验证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组还包括距离测量器,所述距离测量器分别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CPU相连接;
当所述触控面板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滑动操作时,触发所述距离测量器测量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并触发所述距离检测器根据所述滑动方向和所述滑动距离生成所述滑动信号,所述滑动信号经所述距离测量器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滑动信号对应的调节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触控面板检测到的所述触控操作为按压操作时,所述触控面板在所述按压操作带动下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并带动所述连接件向所述容置空间凹陷的方向拉伸;
所述触控面板触发所述按键模组根据所述按压操作生成所述按压信号,所述按压信号经所述按键模组传输至所述CPU,再经所述CPU传输至所述功能模组以执行所述按压信号对应的电源键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将移动后的所述触控面板恢复至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的初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按键还包括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置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金属环的一侧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贴合,所述金属环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相贴合,所述金属环与所述壳体的侧边表面相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触摸屏模组、基本操作模组、通话模组、游戏模组和影音模组,所述CPU分别与所述触摸屏模组、所述基本操作模组、所述通话模组、所述游戏模组和所述影音模组相连接。
CN201520779742.9U 2015-10-08 2015-10-08 一种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3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9742.9U CN205263766U (zh) 2015-10-08 2015-10-08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9742.9U CN205263766U (zh) 2015-10-08 2015-10-08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3766U true CN205263766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974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3766U (zh) 2015-10-08 2015-10-08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376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0019A (zh) * 2015-10-08 2016-0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9902240A (zh) * 2019-02-28 2019-06-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键实现导航功能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814672A (zh) * 2020-07-08 2020-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电子设备、按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0019A (zh) * 2015-10-08 2016-01-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260019B (zh) * 2015-10-08 2019-04-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9902240A (zh) * 2019-02-28 2019-06-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键实现导航功能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902240B (zh) * 2019-02-28 2024-05-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识别键实现导航功能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814672A (zh) * 2020-07-08 2020-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电子设备、按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00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信息处理方法
US20120007822A1 (en) Detachable back mounted touchpad for a handheld computerized device
US2012004421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iding touch control function and sliding touch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80185281A1 (en) Touch input device
US9240299B2 (en) Pivotable key structure
CN102566911A (zh) 移动终端设备的解锁装置与方法
CN102221916A (zh) 可动式触控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526376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150193010A1 (en) Hardware keyboard for display keyboard
CN108390984A (zh) 具备游戏操纵按键的手机
CN203775289U (zh) 一种带有键盘的手机保护外壳
CN201804308U (zh) 触摸鼠标
US9468268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7764779U (zh) 电子设备
CN109144386A (zh)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US8228313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115373522A (zh) 一种触控键帽、键盘及键盘触控输入组件
CN201369018Y (zh) 触控板式键盘
KR20150068883A (ko) 휴대단말기용 키패드
CN204496456U (zh) 一种含有手机键盘的防他人操作式无线鼠标
CN110917631B (zh) 移动游戏控制系统
CN112614720A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3135804A (zh) 鼠标装置
CN114153334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4856387U (zh) 智能型键盘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