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4386A -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4386A
CN109144386A CN201810861630.6A CN201810861630A CN109144386A CN 109144386 A CN109144386 A CN 109144386A CN 201810861630 A CN201810861630 A CN 201810861630A CN 109144386 A CN109144386 A CN 109144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mobile terminal
state
control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16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4386B (zh
Inventor
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16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4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4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4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4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4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所述触摸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合理控制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可进一步提升用户对触摸屏操作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不断智能化,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现有的终端设备上一般会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正面做一层TP(Touch Panel,触摸屏)结构实现触摸功能。用户可使用手指在触摸屏上灵活、快捷地进行各种操作以控制终端设备,这给用户带了不错的用户体验。
但是,在用户实际通过终端设备的触摸屏进行控制操作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TP和LCD制作在一起,人手操作TP时会对LCD的显示进行遮挡,用户存在瞬时的视觉盲点,特别是在玩游戏时,这种缺陷更为明显。此外,当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单手控制操作时,由于人手特性,大拇指较短,很难触摸到触摸屏的正面四角区域,这种问题随着触摸屏尺寸越大越明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可以优化移动终端中触摸屏的控制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控制装置,包括:
事件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工作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摸屏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触摸屏,第二触摸屏,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摸屏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配件,所述终端配件包括:触控单元、柔性电路板、驱动电路;
所述触控单元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与移动终端耳机接口或USB接口连接,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控制主板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处于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摸屏控制方案,当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时,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并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合理控制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可进一步提升用户对触摸屏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摸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移动终端的后盖侧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第二触摸屏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按键在第一触摸屏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第二触摸屏时,第二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的位置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摸屏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触摸屏控制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移动终端中装载有操作系统。
示例性的,触摸屏控制事件的触发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在检测到用户的动作满足预设条件(如拿起移动终端、输入屏幕解锁操作或输入移动终端解锁操作等)时,触发触摸屏控制事件;或者可以在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发生变更时,触发触摸屏控制事件;或者可以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与触发触摸屏控制事件对应的控制按键,当与触发触摸屏控制事件对应的控制按键被按下时,触发触摸屏控制事件。当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后,系统可以通过读取标志位或接收触发指令等方式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已被触发,具体的检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做限定。
步骤102、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也即,判断移动终端当前是处于横屏状态,还是竖屏状态。示例性的,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内部的重力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所处的姿势,并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姿势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可选的,还可通过读取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倾斜角度值,并根据该倾斜角度值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得移动终端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在x,y,z轴三轴上的分量大小,并根据x,y,z轴三轴上的分量大小,可计算出移动终端的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在90度和270附近变化时,可确定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当倾斜角度在0度和360度附近变化时,可确定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的判断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103、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两个触摸屏: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其中,第一触摸屏为移动终端上的常规触摸屏,也就与显示屏集成到一起的正面触摸屏。第二触摸屏为设置在与第一触摸屏的相反面的背面触摸屏,例如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后盖上;或者,第二触摸屏设置于移动终端的终端配件中,终端配件与移动终端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触摸屏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后盖上时,移动终端仅仅包含一个后盖,而该后盖是具备触控功能的,此时,用户既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当第二触摸屏设置于移动终端的终端配件中时,需将该终端配件与移动终端电连接。也即,终端配件具有触控功能,通过移动终端与该终端配件的配套连接,可以实现移动终端具有第二触摸屏的效果。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包含两个后盖层,如第一后盖层和第二后盖层,其中,第一后盖层位于第二后盖层与显示屏中间,第二后盖层设置有触摸屏,也即第二后盖层具有触摸功能,同时第二后盖层是可拆卸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二后盖层可理解为终端配件。
示例性的,以后盖上设置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摸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201表示移动终端的第二触摸屏。其中,常规的移动终端的后盖是表面玻璃层和内侧PET层组成的,而在后盖上设置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可在移动终端的后盖夹层中增加一层触控单元,也即在后盖的表面玻璃层和内侧PET层间增加一层触控单元层。可选的,该触控单元层可为ITO传感单元层。图3为图2中移动终端的后盖侧壁20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后盖的表面玻璃层301和内侧PET层302间增加ITO传感单元层303,以实现移动终端的后盖具有触控功能,也即移动终端具有第二触摸屏,这样还可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轻薄度。
图4为移动终端第二触摸屏的内部结构透视图。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内的柔性电路板402(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的一端与ITO传感单元层的出线区域401连接,以将ITO的信号引出来。ITO传感单元层的驱动电路403全部贴装在FPC上,并进行点胶封装起来,FPC的另一端为BTB连接器404,并通过该连接器404与移动终端的控制主板(其中控制主板并未在图中示出)连接,以实现控制主板对应的控制信号与第二触摸屏接收的触控信号间的通信,进而可使主板通过I2C接口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屏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指令。其中,第二触摸屏的操作原理与常规的触摸屏的操作原理一致,当第二触摸屏为电容式触摸屏时,通过TX/RX通道检测人手接触触摸屏时,产生的电容变换所带来的信号变化,进而实现触摸屏操作功能。
可选的,在对第二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时,由于会出现人手大面积接触触摸屏的情况,因此,可对将第二触摸屏设置为电阻式触摸屏,因为电阻式触摸屏的触控操作依赖于一定的触控压力,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大面积接触第二触摸屏,产生误触的情况发生。当然,还可对将第二触摸屏设置为电容式触摸屏,并增大第二触摸屏的响应阈值,其中,响应阈值可根据大面积接触区对应的响应值进行设置,这样也可规避人手大面积接触第二触摸屏,导致误触的情况发生。
示例性的,根据步骤102确定的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控制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示例性的,当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也即,此时整个第一触摸屏不具备触控功能),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例如,可控制整个第二触摸屏均处于工作状态,也可控制第二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处于工作状态,而其他区域处于关闭状态,还可仅控制第二触摸屏中预设数量的触控点处于工作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并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可包括:控制整个第一触摸屏和整个第二触摸屏均处于工作状态;也可控制整个第一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二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处于工作状态,而其他区域处于关闭状态;还可控制第一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处于工作状态,而整个第二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当然,也可以分别控制第一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和第二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一触摸屏的部分区域与第二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对应的位置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及第三工作模式不做限定,这三种工作模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还可部分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摸屏控制方法,当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时,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并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合理控制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可进一步提升用户对触摸屏操作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第一触摸屏或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输入的预设手势时,对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示例性的,常规模式下,可仅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二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当接收到用户在第一触摸屏输入的第一预设手势时(如输入对勾手势,或者输入“F”手势),控制第一触摸屏关闭,并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当接收到用户在正触摸屏输入的第二预设手势时(如输入圆圈手势时,或者输入“S”手势),控制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同时处于工作状态;若仅第二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则当接收到用户在第二触摸屏输入的第三预设手势(如水平方向的滑动操作,或者输入“Z”手势),则可控制第二触摸屏关闭,并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当然,还可以根据用户在第一触摸屏或第二触摸屏输入的不同预设手势,控制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对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进行快捷、灵活地切换。当然,还可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正反触摸屏工作模式的切换按键,通过切换按键实现对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步骤502、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当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执行步骤503,当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执行步骤505。
步骤503、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程序是否处于前台运行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504,否则执行步骤50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判断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程序是否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可选的,预设应用程序可包括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其中,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可以包括王者荣耀网络游戏、吃鸡游戏等。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网络游戏状态。
步骤504、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且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可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可选的,控制方面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可包括:控制整个第二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或者,控制第二触摸屏的部分区域处于工作状态,或者,控制第二触摸屏的预设数量个触控点处于工作状态。
可选的,当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可将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并且以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如王者荣耀)处于前台运行状态为例,也即移动终端处于横屏游戏状态,对此进行说明。将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也可理解为在移动终端显示屏显示的虚拟按键),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第二触摸屏上,其中,预设投射关系可以为系统默认的投射关系,也可为根据用户习惯设定的投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的投射关系不做限定。例如,用户在横屏玩网络游戏时,如王者荣耀或者吃鸡游戏时,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对应的控制界面,通常在第一触摸屏的左侧为虚拟的方向控制键,右侧为虚拟的技能键,可按照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的位置对应的投射关系,将方向控制键对应投射到第二触摸屏的左侧区域,将技能键对应投射到第二触摸屏的右侧区域。示例性的,图6为虚拟按键在第一触摸屏上的位置示意图;图7为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第二触摸屏时,第二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的位置意图。如图6所示,601为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虚拟按键,如为方向控制键,602为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二虚拟按键,如为技能键。如图7所示,701为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一虚拟按键601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第二触摸屏的第一虚拟按键,702为第一触摸屏上的第二虚拟按键602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第二触摸屏的第二虚拟按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使用户直接对第二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来对移动终端中预设应用程序进行控制操作,尤其是通过第二触摸屏对网络游戏进行控制,可使游戏界面完整地呈现给用户,避免在第一触摸屏操作时,被手指遮挡造成的视觉盲区,可大大提高用户的游戏体验。
可选的,当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显示用户在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操作路径。考虑到用户在第二触摸屏上进行触控操作时为盲操作,因此,可在第一触摸屏上显示用户在第二触摸屏上的操作路径,以使用户清楚地了解在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控操作是否正确。可选的,可根据将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投射到第二触摸屏上的投射关系,使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根据用户在第二触摸屏上的操作显示操作路径。例如,用户在第二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上进行上划操作时,对应的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则会同步显示所述上划操作。其实现方式可通过将第二触摸屏上的操作数据反向映射到第一触摸屏上,并基于与反向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对应的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进行动作还原。
步骤505、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单双手握持状态,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执行步骤506,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双手握持状态时,执行步骤508。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多点检测的方式来确定移动终端所处的单双手握持状态。可选的,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单双手握持状态,包括:确定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当所述触摸点数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当所述触摸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双手握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示例性的,根据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常用握持方式以及人手特性,可将第一预设阈值设置为5,第二预设阈值设置为10。检测用户在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的总数量,当触摸点的总数量小于5时,可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即用户对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操作状态;当触摸点的总数量大于5且小于10时,可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双手握持状态,即用户对移动终端处于双手操作状态。
步骤506、确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中与手掌接触的第一目标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且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确定第二触摸屏中与用户手掌接触的第一目标区域。其中,第一目标区域可为用户手掌接触的不规则区域,也可以为用户手掌接触区域对应的规则区域,如手掌接触区域外接的矩形区域。
步骤507、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第二目标区域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与第三目标区域对应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三目标区域为第二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四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
示例性的,第一目标区域为手掌接触区域外接的矩形区域。图8为第一触摸屏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示意图,图9为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触摸屏包括第二目标区域801和第四目标区域802,其中,第二目标区域801处于关闭状态,第四目标区域802处于工作状态。如图9所示,第二触摸屏包括第一目标区域901和第三目标区域902,其中,第一目标区域901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目标区域902处于工作状态。结合图8和图9,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终端处于竖屏、单手操作状态时,可仅控制第一触摸屏的第四目标区域(也即第一触摸屏的下半部分区域)和第二触摸屏的第三目标区域(也即第二触摸屏的上半部分区域)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在单手操作时,用户可通过大拇指对第一触摸屏的下半部分区域进行触控操作,并通过食指对第二触摸屏的上部分区域进行触控操作。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单手操作时,无法触控到第一触摸屏的四角区域的技术问题,可使用户在单手操作时也能对移动终端进行灵活控制。其中,因为在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上具有一定的图形设计和规则设定,另外,RX/TX信号也是分为规则的行列设计,因此可以通过将目标区域(如检测到的第二触摸屏中的手掌覆盖区域)对应的传感单元关闭,或目标区域对应的RX/TX通道关闭,可使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的局部区域处于工作状态。
可选的,当检测到手掌与第二触摸屏不存在接触区域,也即检测到手掌不紧贴第二触摸屏时,可控制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同时处于工作状态。
可选的,当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如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第二目标区域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处于工作状态)时,可将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所述第二触摸屏上。可选的,当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第二目标区域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处于工作状态)时,也可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显示用户在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操作路径。
步骤508、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但并非移动终端中预设应用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如非网络游戏应用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则可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第二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也即控制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处于常规使用状态。例如,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但当前视频类应用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由于用户对视频类应用程序的触控操作不是很频繁,或者不会像对网络游戏应用程序进行频繁地触控操作,对用户造成的视觉盲区的情况较少,因此,可只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
当移动终端处于竖屏、双手握持状态时,由于用户可用双手自由对第一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不容易出现无法对第一触摸屏的四角区域进行触控操作的情况,因此,可只控制第一触摸屏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二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也能够使用户对触摸屏进行更直观地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控制方法,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并且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并且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控制第二触摸屏中与手掌接触的第一目标区域及第二目标区域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与第三目标区域对应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三目标区域为第二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四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用户通过第二触摸屏对网络游戏进行控制,可使游戏界面完整地呈现给用户,避免在第一触摸屏操作时,被手指遮挡造成的视觉盲区,可大大提高用户的游戏体验,另外,还可用户单手操作时,无法触控到第一触摸屏的四角区域的技术问题,可使用户在单手操作时也能对移动终端进行灵活控制。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可通过执行触摸屏控制方法来对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进行控制。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事件检测模块1001,用于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状态确定模块1002,用于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工作模式控制模块1003,用于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摸屏控制装置,当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时,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并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合理控制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可进一步提升用户对触摸屏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触摸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上;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配件中,所述终端配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工作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第二工作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控制单元,用于: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程序是否处于前台运行状态;
当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包括网络游戏应用程序。
可选的,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控制单元,用于: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单双手握持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中与手掌接触的第一目标区域;
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第二目标区域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与第三目标区域对应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三目标区域为第二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四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
可选的,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单双手握持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
当所述触摸点数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
当所述触摸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双手握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虚拟按键投射模块,用于当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时,将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所述第二触摸屏上。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操作路径显示模块,用于当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时,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显示用户在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操作路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工作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第一触摸屏或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输入的预设手势时,对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触摸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RAM、SRAM、EDO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触摸屏控制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控制装置。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1100可以包括:第一触摸屏1101,第二触摸屏1102,存储器1103,处理器1104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104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触摸屏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合理控制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可进一步提升用户对触摸屏操作的便捷性。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存储器12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202(又称处理器,以下简称CPU)、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和电源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CPU1202和所述存储器12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CPU1202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12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12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205、音频电路1206、扬声器1211、电源管理芯片12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1209、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210、触摸屏12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210以及外部端口12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12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12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12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触摸屏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1201,所述存储器1201可以被CPU1202、外设接口12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12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1203,所述外设接口12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1202和存储器1201。
I/O子系统1209,所述I/O子系统12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12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210,连接到外设接口1203。I/O子系统12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12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2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2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2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2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2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2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12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1212,所述触摸屏1212是用户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1209中的显示控制器12091从触摸屏12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12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12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12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12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12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12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12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12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12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12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12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1211。
扬声器12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12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1208,用于为CPU12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摸屏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控制方法。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配件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配件可被配置于配套的移动终端,用于对触摸屏进行控制。如图13所示,该终端配件包括触控单元1301、柔性电路板1303、驱动电路1302;其中,所述触控单元1301与所述驱动电路1302连接;所述驱动电路1302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303上;所述柔性电路板1303的连接器(未在图中示出)与移动终端耳机接口或USB接口连接,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控制主板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处于工作状态。可选的,所述触控单元包括ITO传感单元,这样可以使终端配件更加轻巧,灵活。可选的,终端配件为终端的保护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配件,可通用于与该终端配件配套的移动终端,壳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地将终端配件通过移动终端的耳机接口或者USB接口配套连接,可达到使移动终端具有第二触摸屏的效果,并通过对移动终端第一触摸屏和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的控制,可有效提升用户对触摸屏操作的便捷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摸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后盖上;或者,所述第二触摸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终端配件中,所述终端配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横屏状态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中的预设应用程序是否处于前台运行状态;
当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处于前台运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应用程序包括网络游戏应用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触摸屏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三工作模式,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单双手握持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时,确定所述第二触摸屏中与手掌接触的第一目标区域;
控制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及第二目标区域处于关闭状态,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处于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与第三目标区域对应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三目标区域为第二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所述第四目标区域为第一触摸屏中除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外的触摸屏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单双手握持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触摸点数量;
当所述触摸点数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单手握持状态;
当所述触摸点数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双手握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时,将所述第一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按照预设投射关系投射到所述第二触摸屏上。
9.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控制所述第二触摸屏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三工作模式时,在所述第一触摸屏上显示用户在所述第二触摸屏上的操作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第一触摸屏或所述第二触摸屏上输入的预设手势时,对所述第一触摸屏和所述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
11.一种触摸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事件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触摸屏控制事件被触发;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的横竖屏状态;
工作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横竖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触摸屏和/或第二触摸屏的工作模式。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触摸屏控制方法。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触摸屏,第二触摸屏,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触摸屏控制方法。
14.一种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配件包括:触控单元、柔性电路板、驱动电路;
所述触控单元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器与移动终端耳机接口或USB接口连接,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控制主板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处于工作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包括ITO传感单元。
CN201810861630.6A 2018-08-01 2018-08-01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Active CN109144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1630.6A CN109144386B (zh) 2018-08-01 2018-08-01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1630.6A CN109144386B (zh) 2018-08-01 2018-08-01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4386A true CN109144386A (zh) 2019-01-04
CN109144386B CN109144386B (zh) 2021-03-05

Family

ID=64799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1630.6A Active CN109144386B (zh) 2018-08-01 2018-08-01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43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2313A (zh) * 2019-08-28 2019-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36675A (zh) * 2021-03-04 2022-09-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配件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9476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Oleksiy Bragi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with touch sensitive input
CN203759667U (zh) * 2014-03-07 2014-08-06 天津大学 一种双触摸屏移动终端
CN106125845A (zh) * 2016-06-30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797747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屏的屏幕操控方法、装置和终端
CN207652499U (zh) * 2017-12-14 2018-07-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背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2780A (zh) * 2016-06-06 2016-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9476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Oleksiy Bragi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with touch sensitive input
CN203759667U (zh) * 2014-03-07 2014-08-06 天津大学 一种双触摸屏移动终端
CN106125845A (zh) * 2016-06-30 2016-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797747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屏的屏幕操控方法、装置和终端
CN207652499U (zh) * 2017-12-14 2018-07-24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背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2313A (zh) * 2019-08-28 2019-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36675A (zh) * 2021-03-04 2022-09-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配件及移动终端
CN115036675B (zh) * 2021-03-04 2023-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配件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4386B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990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reventing false-touch on touch screen
WO2018107897A1 (zh) 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EP311455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sture control
CN106708263A (zh)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5507494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携帯式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1243657B2 (en) Ico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07901A1 (zh) 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63792A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及终端
CN106775405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199604A (zh) 一种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09558061A (zh) 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6257836B (zh)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8762634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502470A (zh) 防止触摸按键误触发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8214742A1 (zh)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463290A (zh) 触摸操作的响应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728923A (zh) 一种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65033A (zh) 一种应用更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44386A (zh) 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终端配件
CN107179849A (zh) 终端及其输入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1937A (zh) 一种屏幕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84062A (zh)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终端
TW201205362A (en) Operation method of touch type mouse device
CN10461537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242120B1 (ko) 터치스크린 운영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전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