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1515U - 一种锅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1515U
CN205261515U CN201521138637.3U CN201521138637U CN205261515U CN 205261515 U CN205261515 U CN 205261515U CN 201521138637 U CN201521138637 U CN 201521138637U CN 205261515 U CN205261515 U CN 205261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reheater
pressure cylinder
high pressure
generato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86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元坤
冀顺林
陈亮
徐荣田
韩平
康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Ningxia Co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Ningxia Co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roup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Group Corp Ltd, Shenhua Guoneng Ningxia Co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86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1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1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1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换领域,公开了一种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总成(10)、汽轮机(20)、给水系统(30)和辅汽联箱(40),所述锅炉总成包括过热器(11)和再热器(12),所述汽轮机具有高压缸(21)、中压缸(22)和低压缸(23),所述过热器连接所述高压缸,所述高压缸通过高压缸排放管路(25)连接所述再热器,所述再热器(12)通过中压蒸汽管路(26)连接所述中压缸,所述低压缸的蒸汽排出口通过所述给水系统连接于所述锅炉总成,所述辅汽联箱(40)和所述再热器(12)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辅汽联箱向所述再热器输送蒸汽的补汽通道(50)。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换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在稳定运行时,进入锅炉的过热器的蒸汽在炉膛中被加热形成高压蒸汽,高压蒸汽进入汽缸的高压缸做功,做功后的蒸汽从高压缸进入到锅炉的再热器再次被加热形成中压蒸汽,中压蒸汽进入汽缸的中压缸做功后再进入低压缸做功,从低压缸中排出的蒸汽冷凝形成工作介质(水),在给水系统的加热和驱动下进入锅炉,从而循环往复。
锅炉在冷态启动时,过热器中还没有形成蒸汽,因而没有蒸汽流动,在此情况下,也没有蒸汽从汽缸进入到再热器,因此在锅炉的冷态启动的点火阶段,再热器将较长时间处于没有工作介质流动的“干烧”状态,再热器的容器壁容易与空气中氧气作用产生氧化,从而影响锅炉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降低锅炉的寿命。
因此,需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以避免再热器在锅炉冷态启动时发生“干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系统,该锅炉系统能够避免在冷态启动时再热器发生“干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总成、汽轮机、给水系统和辅汽联箱,所述锅炉总成包括过热器和再热器,所述汽轮机具有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所述过热器通过高压蒸汽管路连接所述高压缸,所述高压缸通过高压缸排放管路连接所述再热器,所述再热器通过中压蒸汽管路连接所述中压缸,所述低压缸的蒸汽排出口通过所述给水系统连接于所述锅炉总成,所述辅汽联箱和所述再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辅汽联箱向所述再热器输送蒸汽的补汽通道。
优选地,所述再热器设置有排空管路和/或再热器疏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低压缸的蒸汽排出口通过所述给水系统连接于所述锅炉总成的省煤器。
优选地,所述辅汽联箱和所述再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再热器向所述辅汽联箱输送蒸汽的供汽气路。
优选地,所述补汽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高压缸排放管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辅汽联箱。
优选地,所述补汽通道上设置有补汽逆止阀和补汽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补汽通道上连接有补汽疏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补汽通道上靠近所述辅汽联箱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闸阀,靠近所述高压缸排放管路的部分设置有第二闸阀,所述补汽逆止阀和补汽调节阀位于该第一闸阀和第二闸阀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闸阀和所述第二闸阀之间还设置有作为所述供汽气路的供汽通道,所述供汽通道设置为从所述第二闸阀向所述第一闸阀的方向输送蒸汽。
优选地,所述供汽通道中设置有供汽逆止阀和供汽调节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辅汽联箱和再热器之间设置有补汽通道,在锅炉冷态启动时所述辅汽联箱向所述再热器输送蒸汽,从而使得再热器中存在流动的蒸汽,避免了再热器干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锅炉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锅炉总成11过热器
11a分隔屏过热器11b后屏过热器
11c末级过热器12再热器
12a高温再热器12b低温再热器
13省煤器14排空管路
15再热器疏水管路20汽轮机
21高压缸22中压缸
23低压缸24高压蒸汽管路
25高压缸排放管路26中压蒸汽管路
30给水系统40辅汽联箱
50补汽通道51补汽逆止阀
52补汽调节阀53补气疏水管路
54第一闸阀55第二闸阀
56供汽通道57供汽逆止阀
58供汽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总成10、汽轮机20、给水系统30和辅汽联箱40,所述锅炉总成10包括过热器11和再热器12,所述汽轮机20具有高压缸21、中压缸22和低压缸23,所述过热器通过高压蒸汽管路24连接所述高压缸21,所述高压缸21通过高压缸排放管路25连接所述再热器12,所述再热器12通过中压蒸汽管路26连接所述中压缸22,所述低压缸23的蒸汽排出口通过所述给水系统30连接于所述锅炉总成10,所述辅汽联箱40和所述再热器12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辅汽联箱40向所述再热器12输送蒸汽的补汽通道50。
锅炉总成10中,过热器11通常包括分隔屏过热器11a、后屏过热器11b和末级过热器11c,各过热器先后串联设置,布置在炉膛的不同位置,用于将汽水分离器中产生的蒸汽逐步加热成用于做功的高温蒸汽;再热器12通常包括低温再热器12b和高温再热器12a,分别用于接收高压缸做功后的蒸汽和输出再次加热后的蒸汽。给水系统通常包括排汽装置、低压加热器、除氧器、高压加热器以及驱动泵,用于将低压缸23排出的蒸汽冷凝成水(工作介质),并将冷凝水加热到预定温度后输入锅炉总成10,以使工作介质循环运行。锅炉总成10还包括有省煤器13,优选所述低压缸23的蒸汽排出口通过所述给水系统30连接于所述省煤器13。辅汽联箱40通过补汽通道50与再热器12连通,优选补气通道50连接低温再热器12b,蒸汽进入低温再热器12b后再进入高温再热器12a。
在本实用新型的锅炉系统中,由于在辅汽联箱40和再热器12之间设置有补汽通道50,在锅炉冷态启动时所述辅汽联箱40向再热器12输送蒸汽,从而使得再热器中存在流动的蒸汽,避免了锅炉点火时再热器“干烧”,从而防止了因“干烧”而产生氧化,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为了便于向再热器12中输入蒸汽,以及排除再热器12中的空气,可以在在再热器12上设置排空管路14,排空管路14上可以设置相应的控制阀,以根据需要控制排气。
为了便于向再热器12中输入蒸汽以及通过输入的蒸汽加热再热器,可以在再热器12上设置再热器疏水管路15。
优选在辅汽联箱40和再热器12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再热器12向所述辅汽联箱40输送蒸汽的供汽气路。设置该供汽气路后,在锅炉系统正常运行时,再热器12中蒸汽充足,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蒸汽输入辅汽联箱40,以向辅汽联箱40提供蒸汽源,便于其它用途;在锅炉启动阶段则关闭供汽气路,同时开通补汽通道50,以通过辅汽联箱40向再热器12提供蒸汽。
所述补汽通道50可以设置为独立的管路,连接在辅汽联箱40和再热器12之间。优选地,所述补汽通道50的一端连接于高压缸排放管路25,从而通过高压缸排放管路25连接到再热器12,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辅汽联箱40。该结构使得管路结构简单,并且节省设施成本。
所述补汽通道50上可以设置补汽逆止阀51和补汽调节阀52,通过设置补气逆止阀51可以保证蒸汽从辅汽联箱40向再热器12流动,补汽调节阀52则可以调节蒸汽流动量的大小。为了便于疏水,所述补汽通道50上还可以设置补汽疏水管路53。
所述补汽通道50上靠近辅汽联箱40的部分还可以设置第一闸阀54,靠近所述高压缸排放管路25的部分还可以设置第二闸阀55,所述补汽逆止阀51和补汽调节阀52位于该第一闸阀54和第二闸阀55之间。设置第一闸阀54和第二闸阀55可以更方便地控制补汽通道50的开通或截止,方便进行检修等工作。
所述供汽气路可以设置为连接在辅汽联箱40和再热器12之间的独立管路。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可以在第一闸阀54和所述第二闸阀55之间设置作为所述供汽气路的供汽通道56,该供汽通道56设置为从所述第二闸阀55向所述第一闸阀54的方向输送蒸汽。这样设置的供汽气路利用了补气通道50的一部分,使得整体的管路结构简化,降低了设施成本。供汽通道56中可以设置供汽逆止阀57和供汽调节阀58,以方便控制供汽通道56中蒸汽流通的方向和蒸汽的流通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总成(10)、汽轮机(20)、给水系统(30)和辅汽联箱(40),所述锅炉总成(10)包括过热器(11)和再热器(12),所述汽轮机(20)具有高压缸(21)、中压缸(22)和低压缸(23),所述过热器(12)通过高压蒸汽管路(24)连接所述高压缸(21),所述高压缸(21)通过高压缸排放管路(25)连接所述再热器(12),所述再热器(12)通过中压蒸汽管路(26)连接所述中压缸(22),所述低压缸(23)的蒸汽排出口通过所述给水系统(30)连接于所述锅炉总成(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汽联箱(40)和所述再热器(12)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辅汽联箱(40)向所述再热器(12)输送蒸汽的补汽通道(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器(12)设置有排空管路(14)和/或再热器疏水管路(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缸(23)的蒸汽排出口通过所述给水系统(30)连接于所述锅炉总成(10)的省煤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汽联箱(40)和所述再热器(12)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再热器(12)向所述辅汽联箱(40)输送蒸汽的供汽气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汽通道(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高压缸排放管路(2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辅汽联箱(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汽通道(50)上设置有补汽逆止阀(51)和补汽调节阀(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汽通道(50)上连接有补汽疏水管路(5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汽通道(50)上靠近所述辅汽联箱(40)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闸阀(54),靠近所述高压缸排放管路(25)的部分设置有第二闸阀(55),所述补汽逆止阀(51)和补汽调节阀(52)位于该第一闸阀(54)和第二闸阀(5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阀(54)和所述第二闸阀(55)之间还设置有作为所述供汽气路的供汽通道(56),所述供汽通道(56)设置为从所述第二闸阀(55)向所述第一闸阀(54)的方向输送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汽通道(56)中设置有供汽逆止阀(57)和供汽调节阀(58)。
CN201521138637.3U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锅炉系统 Active CN205261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8637.3U CN20526151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锅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8637.3U CN20526151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锅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1515U true CN205261515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8637.3U Active CN20526151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锅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1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4503A (zh) * 2020-07-27 2020-10-02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增加供汽量调节范围的联合循环抽汽补汽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4503A (zh) * 2020-07-27 2020-10-02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增加供汽量调节范围的联合循环抽汽补汽系统
CN111734503B (zh) * 2020-07-27 2024-05-17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增加供汽量调节范围的联合循环抽汽补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9058B (zh) 联合循环发电设备以及操作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的方法
CN104763485B (zh) 一种补热型超高压/亚临界背压供热机组热力系统
CN107747503A (zh)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与运行方法
CN207815281U (zh) 供热机组汽机锅炉异步负荷深度调峰系统
CN205605255U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锅炉组联合发电系统
CN207261057U (zh) 核电站热力联合循环系统
CN103344124A (zh) 带副产煤气补燃的石灰窑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CN109386325A (zh) 核电站热力联合循环系统和方法
CN104420995A (zh) 联合循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及对应的热回收蒸汽发生器
CN104533554B (zh) 一种用于一次再热机组的新型高效给水回热系统
CN205332246U (zh) 一种直流炉稳压吹管系统
CN103711532B (zh) 具有蒸汽涡轮机抽汽控制的蒸汽发电设备
KR20140024335A (ko) 배열 회수 보일러 및 발전 플랜트
CN105781631B (zh) 一种燃煤发电厂汽轮机冲转启动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CN105953216A (zh)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再热器的减温结构
CN205261515U (zh) 一种锅炉系统
CN204986958U (zh) 二次再热机组冲管系统
KR102003136B1 (ko) 보일러, 콤바인드 사이클 플랜트 및 보일러의 증기 냉각 방법
CN207795326U (zh) 汽轮机发电机组
KR101690384B1 (ko) 연소로 폐열회수장치 및 연소로 폐열회수방법
RU2528190C2 (ru) Парогазов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12673163U (zh) 一种直流锅炉蒸汽加热启动系统
CN104594964A (zh) 一种新型单轴天然气联合循环供热机组系统
CN108072026A (zh) 一种新型超临界直流三压再热余热锅炉
CN209876968U (zh) 一种燃机电厂启动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