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2859U -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 Google Patents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2859U
CN205252859U CN201520912864.0U CN201520912864U CN205252859U CN 205252859 U CN205252859 U CN 205252859U CN 201520912864 U CN201520912864 U CN 201520912864U CN 205252859 U CN205252859 U CN 205252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enerator
air inlet
oxidation furnace
cas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28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huan Sheng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UANF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UANF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UANF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128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2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2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2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多个蓄热体,箱体包括至少两个蓄热室,以及连接并连通至少两个蓄热室的连接部,蓄热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及出风口均位于侧壁邻近蓄热室的底壁的区域,连接部上开设有与蓄热室相连通的加热孔;多个蓄热体间隔设置于箱体的内部。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由于具有多个蓄热室,令待处理气体能够充分氧化分解,进而提高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由于出风口及进风口均设置于蓄热室的侧壁上,相比传统设置于底壁上,减少了箱体的高度,从而方便放置,并且还降低了设备阻力,令气体更流畅。

Description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背景技术
废气净化(Fluegaspurification)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氧化炉是一种常见的净化装置,然而,目前的氧化炉占用空间较大,不易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污染低、占用空间较小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一种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蓄热体,
所述箱体包括至少两个蓄热室,以及连接并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蓄热室的连接部,所述蓄热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侧壁邻近所述蓄热室的底壁的区域,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的加热孔;
所述多个蓄热体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还包括缓冲箱,所述缓冲箱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接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孔位于所述连接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蓄热体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室及所述连接部内均设有蓄热体,多个所述蓄热体层叠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室的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观察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区域邻近所述蓄热室的底壁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室为两个,两个所述蓄热室及所述连接部围成一U形箱体。
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由于具有多个蓄热室,令待处理气体能够充分氧化分解,进而提高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由于出风口及进风口均设置于蓄热室的侧壁上,相比传统设置于底壁上,减少了箱体的高度,从而方便放置,并且还降低了设备阻力,令气体更流畅。此外,多个蓄热体能够储存足够热量以分解待处理气体,从而节约了能源,无需时刻通过加热孔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热交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废气处理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
废气处理系统10包括:顺序依次连接的过滤器100、多个转轮设备200、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以及与转轮设备200及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连接的热交换设备400。
过滤器100用于对待处理气体初步过滤。例如,顺序设置若干过滤器,待处理气体依次通过各过滤器后进入第一个转轮设备;又如,顺序设置若干转轮设备,待处理气体依次通过各转轮设备后进入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转轮设备200包括转轮箱210、设置于转轮箱210内的转轮体220,具体的,转轮箱210具有吸附区211、脱附区212及冷却区213,转轮体220位于吸附区211内,用于净化待处理气体。其中,吸附区211与过滤器100相连接,以使初步过滤后的待处理气体进入到吸附区211内,脱附区212与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相连接,用于脱附转轮体220上的挥发性污染物。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用于净化脱附后的挥发性污染物,热交换设备400与冷却区213相连接,用于交换热量。
其他实施例中,热交换设备400也可以省略,此时无需进行热交换。并且转轮设备200中的冷却区213也可以省略。
使用上述废气处理系统10时,先令待处理气体进入过滤器100,进行初步过滤。初步过滤后,待处理气体进入到一个转轮设备200内的吸附区211内,并通过转轮体220进行第一次净化,大部分的挥发性污染物被转轮体220吸附除去;第一次进化后的待处理气体进入到与之前转轮设备200连接的另一转轮设备200内,进行再次净化;经过多次净化后的待处理气体通过烟囱排出。转轮设备200净化后,对吸附于转轮体220上的挥发性污染物进行脱附,具体的,通过热风处理,令挥发性污染物脱附、并浓缩,之后进入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内。进入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内的气体进行高温氧化分解,以净化挥发性污染物,净化后的挥发性污染物排出废气处理系统10。转轮设备200脱附挥发性气体后,在冷却区213进行冷却,以使其进入到下一待处理气体净化循环。热交换设备400与冷却区213、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相连接,用于交换冷却区213及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内排出气体的温度,以为其他设备提供热量。
上述废气处理系统10,由于进行多次净化过程,令待处理气体净化更加彻底,排除后对空气污染更低。此外,热交换设备400令废气处理系统10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量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转轮设备200为两个,两个转轮设备200邻近设置,并相连通。具体的,转轮设备200的转轮厚度为0.3~0.7m,优选为0.4m,进入其内的风速为2~4m/s,优选为2m/s,风阻小于180Pa。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两个转轮设备200的规格、参数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例如,其中一个转轮设备200的转轮体220厚度为0.35m,另一个为0.5m,风速分别为2.5m/s,3m/s。这样,令待处理气体位于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净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或者多个轮转设备也可以具有不同厚度的转轮体220,但具有相同的风速及风阻。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转轮设备200为多个时,多个转轮设备200可同时进行不同的处理步骤。例如,当转轮设备200为四个时,其中的两个转轮设备200用于净化气体,进行吸附,另外两个转轮设备200脱附转轮体220上的挥发性污染物,此时,多个转轮设备200之间设有阀门,用于控制彼此连通或断开。或者,多个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转换管连接,用于切换连接不同的设备。这样,废气处理系统10可持续净化废气,提高了其处理能力。
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系统10还包括若干引风机500,若干引风机500与转轮设备200、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相连通,用于引导气体流动。具体的,废气处理系统10中每一设备附近均设有一引风机500。并且,废气处理系统内的各设备通过多个管道相连接,管道上设有压力表及温度表,用于监控废气处理系统10内的温度及压强。例如,每个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及温度表。此外,多个管道上均设有控制阀。例如,废气处理系统内的过滤器、多个转轮设备、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分别通过多个管道相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部分引风机与转轮设备相连通,其余引风机与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相连通。例如,各引风机并排设置。或者,各引风机共用一根引风管。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其分别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10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的结构示意图,及其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包括箱体310以及设置于箱体310内的多个蓄热体320。其中,箱体310包括至少两个蓄热室311,以及连接并连通至少两个蓄热室311的连接部312。具体的,蓄热室31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311A及出风口311B,进风口311A及出风口311B均位于侧壁邻近底壁的区域,蓄热室311及/或连接部312上开设有与蓄热室311相连通的加热孔,用于通过其对箱体310内的空气加热。多个蓄热体320间隔设置于箱体310的内表面上,用于蓄热。
本实施例中,蓄热室311为三个,三个蓄热室311及连接部312围成一M形箱体310,其中连接部312位于蓄热室311远离放置面的一端。其他实施例中,蓄热室311也可以为多个,多个蓄热室311均与连接部312相连接,例如多个蓄热室311均位于连接部312的一侧,且多个蓄热室311并列间隔设置。又或者,蓄热室311为两个,两个蓄热室311与连接部312围成U形箱体310。
使用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时,先令待处理气体由其中一蓄热室311上的进风口311A进入到箱体310内,以使待处理气体经由连接部312传递到另一蓄热室311内。通过加热孔对箱体310内的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令其氧化分解。加热后,温度较高的待处理气体及处理后的气体穿过多个蓄热体320,并将热量传递到蓄热体320上。待处理气体分解后,经由多个蓄热体320传递到另一蓄热室311的出风口311B,并排出。当蓄热体320的温度达到能够氧化分解待处理气体时,关闭加热孔,令待处理气体经由其中一个进风口311A进入到箱体310内,进入到箱体310内的待处理气体通过多个蓄热体320加热后,氧化分解,并从另一个出风口排出。
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由于具有多个蓄热室311,令待处理气体能够充分氧化分解,进而提高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由于出风口311B及进风口311A均设置于蓄热室311的侧壁上,相比传统设置于底壁上,减少了箱体310的高度,从而方便放置,并且还降低了设备阻力,令气体更流畅。此外,多个蓄热体320能够储存足够热量以分解待处理气体,从而节约了能源,无需时刻通过加热孔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每个蓄热室31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口311A及出风口311B。并且,进风口311A及出风口311B位于蓄热室311相异的表面上。这样,当待处理气体通过其中一个蓄热室311的进风口311A进入时,由另一个出风口311B排出,令待处理气体反应充分,并且能够将更多地热量交换到蓄热体320上。
为了方便实用,蓄热室3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观察区域311C,用于观察蓄热室311内的情况。具体的,观察区域311C邻近蓄热室311的底壁设置,且与进风口311A、出风口311B分别位于蓄热室311不同的表面上。例如,所述观察区域311C为矩形观察区域。
本实施例中,加热孔设置于连接部312的中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孔也可以设置于蓄热室311上;或者加热孔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加热孔同时设置于蓄热室311及连接部312上。
根据实际需要,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还包括缓冲箱330,缓冲箱330与出风口311B相连接并连通,以使分解后的气体经由缓冲箱330排出。具体的,缓冲箱330具有缓冲出风口及缓冲进风口,缓冲进风口与出风口相连通,以使分解后的气体,经由出风口311B、缓冲进风口、缓冲出风口排出。其中,缓冲出风口与出风口311B所在平面垂直,并且缓冲出风口位于缓冲箱330的顶端。这样,令气体更加流畅。又如,出风口311B的面积小于缓冲进风口的面积,缓冲进风口的面积小于缓冲出风口的面积,这样,有利于使分解后的气体降速排出。
需要指出的是,缓冲箱330可拆卸地设置于箱体310上。例如缓冲箱330与箱体310卡接、插接、螺接等。例如,还设置有安装套,缓冲箱330固定设置于安装套上,安装套套置于箱体310的套接位处,这样易于安装和拆卸缓冲箱330,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多个蓄热体320层叠间隔设置。并且,蓄热室311及连接部312内均设有蓄热体320,其中,蓄热体320的周缘与箱体310内壁相连接。其他实施例中,蓄热体320也可以仅设置于蓄热室311内,或者仅设置于连接部312内。
请一并参阅图4,其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10另一实施例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1的结构示意图。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1包括:包括箱体310、设置于箱体310内的多个蓄热体320,以及设置于蓄热体320上的滤气层340。其中,箱体310包括至少两个蓄热室311,以及连接并连通至少两个蓄热室311的连接部312,蓄热室311开设有进风口311A及出风口311B,蓄热室311及/或连接部312上开设有与蓄热室311相连通的加热孔,即加热孔既可以单独开设于蓄热室311或者连接部312上,也可以同时开设于蓄热室311及连接部312上;多个蓄热体320间隔设置于箱体310的内表面上;滤气层340层叠设置于蓄热体320上,并遮盖蓄热体320,滤气层340用于过滤通过蓄热体320的气体。
使用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1时,先令待处理气体由其中一蓄热室311上的进风口311A进入到箱体310内,以使待处理气体经由连接部312传递到另一蓄热室311内。通过加热孔对箱体310内的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令其氧化分解。加热后,温度较高的待处理气体及处理后的气体穿过多个蓄热体320,并将热量传递到蓄热体320上,具体的,气体先通过与蓄热体320连接的滤气层340,进行过滤,之后再通过蓄热体320。待处理气体分解后,经由多个蓄热体320传递到另一蓄热室311的出风口311B,并排出。当蓄热体320的温度达到能够氧化分解待处理气体时,关闭加热孔,令待处理气体经由其中一个进风口311A进入到箱体310内,进入到箱体310内的待处理气体通过多个蓄热体320加热后,氧化分解,并从另一个出风口排出。
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1,滤气层340能够滤去待处理气体中的微小颗粒,令蓄热体320不易堵塞,进而保证了箱体310内气体流动的流畅性,并且能够辅助处理气体,提高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1的处理效果。此外,多个蓄热体320能够储存足够热量以分解待处理气体,从而节约了能源,无需时刻通过加热孔进行加热。
请一并参阅图5,其为图4所示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1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蓄热体320包括炉栅321以及设置于炉栅321上的本体322,其中,炉栅321设置于箱体310的内壁上,滤气层340设置于炉栅321上,并与本体322分别位于炉栅321的两侧。
其他实施例中,每个蓄热体320上也可以设置多个滤气层340,例如,每个蓄热体320上设有两个滤气层340,且分别位于炉栅321的两侧,即炉栅位于两个滤气层之间。又如,炉栅321的一侧设有多个层叠设置的滤气层340,多个滤气层340的材质相异,用于滤去不同的杂质及废气。这样,令滤气层340的过滤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滤气层340可拆卸地设置于蓄热体320上。具体的,炉栅321上设有挂钩323,滤气层340包括挂盘341以及设置于挂盘341内的滤气主体,挂盘341与挂钩323挂接,以使滤气层340与挂钩323挂接。其中,挂钩323为多个,多个挂钩323均匀分布于炉栅321上。
进一步的,挂钩323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连接体323A及第二连接体323B,其中,第一连接体323A设置于炉栅321上,第二连接体323B卡接挂盘341,具体的,挂盘341上开设有挂接孔,第二连接体323B穿设挂接孔,并与挂盘341开设挂接孔的区域卡接。挂钩323呈L形,并且第一连接体323A与第二连接体323B的连接区域具有圆角,以增强挂钩323的强度,避免断裂。根据实际情况,第一连接体323A与第二连接体323B之间可形成直角,或者锐角,例如30~80度,优选为70度。这样,不仅令挂钩连接更加稳定,并且不宜断裂。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炉栅321可拆卸地设置于箱体310内壁上。例如,炉栅321与箱体310卡接、螺接、插接等。例如,还设置有插接套,炉栅321固定设置于插接套上,插接套插置于箱体310内壁上的插接位处,这样易于安装和拆卸炉栅321,使用非常方便。
请一并参阅图6,其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10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2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2包括箱体310、设置于箱体310内的多个蓄热体320,以及设置于箱体310上的防爆装置350。其中,箱体310包括至少两个蓄热室311,以及连接并连通至少两个蓄热室311的连接部312,蓄热室31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311A及出风口311B,蓄热室311及/或连接部312上开设有与蓄热室311相连通的加热孔;多个蓄热体320间隔设置于箱体310的内表面上;防爆装置350包括均设置于箱体310上的防爆门以及报警部,防爆门活动设置于箱体310上,以触发报警部。
使用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2时,先令待处理气体由其中一蓄热室上的进风口311A进入到箱体310内,以使待处理气体经由连接部312传递到另一蓄热室内。通过加热孔对箱体310内的待处理气体进行加热,令其氧化分解。加热后,温度较高的待处理气体及处理后的气体穿过多个蓄热体320,并将热量传递到蓄热体320上。待处理气体分解后,经由多个蓄热体320传递到另一蓄热室的出风口311B,并排出。当蓄热体320的温度达到能够氧化分解待处理气体时,关闭加热孔,令待处理气体经由其中一个进风口311A进入到箱体310内,进入到箱体310内的待处理气体通过多个蓄热体320加热后,氧化分解,并从另一个出风口排出。当箱体310内的温度过高,进而造成压力过高时,防爆门被高压气体推动,以使其远离箱体310运动,当运动到预警位置时,防爆门触发报警部,报警部报警,以警示使用者。
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2,由于具有多个蓄热室311,令待处理气体能够充分氧化分解,进而提高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2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多个蓄热体320能够储存足够热量以分解待处理气体,从而节约了能源,无需时刻通过加热孔进行加热。此外,报警装置能够提前预警,避免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2爆炸,提高了安全性能。
报警部包括设置于箱体310上的报警主体,以及与报警主体电连接的限位开关。其中,限位开关用于当防爆门远离箱体310并到达限位开关的位置时被触发,也可以理解为,当箱内压力过大时,防爆门远离箱体310运动,当防爆门触碰到限位开关后,触发限位开关,进而开启报警主体。
根据是需要,本实施例中,报警部还包括与限位开关相连接的指示灯,指示灯位于蓄热室311上,用于指示限位开关是否被触发,例如,指示灯位于蓄热室311的进风口311A区域。其他实施例中,报警部还包括与限位开关相连接的蜂鸣器,蜂鸣器位于箱体310上,当限位开关被触发后,用于发出警报声,以警示使用者。
本实施例中,防爆门位于连接部312上,并位于连接部312的顶端。其他实施例中,防爆门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例如,防爆门位于蓄热室311上。又如,防爆门为多个,多个防爆门设置于箱体310的不同区域上,具体的,连接部312及蓄热室311上均设有防爆门。
箱体310开设防爆口,防爆门与防爆口扣合,封闭防爆口,并与箱体310内相连通。根据需要,防爆门上设有连接链,连接链连接防爆门与箱体310,以避免防爆门喷出后遗失。
需要指出的是,防爆口的周缘还设有缓冲垫,防爆门与缓冲垫相抵接,用于减少防爆门来回碰撞箱体310的噪音。本实施例中,防爆门覆盖部分缓冲垫,这样,令缓冲性能更佳。
请一并参阅图7,其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10过滤器100的结构示意图。
过滤器100包括壳体110、设置于壳体110内的连接装置120,以及设置于连接装置120上的多个过滤层130。具体的,壳体110开设有过滤进风口111及过滤出风口112,过滤出风口112与进风口311A相连接,以使过滤后的气体经由进风口311A进入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内。连接装置120与壳体110围成通风道,且通风道与过滤出风口112、进风口311A相连通;多个过滤层130层叠间隔设置于通风道内,且过滤层130与通风方向形成夹角。也可以理解为,过滤层130与通风方向非平行设置。
其他实施例中,又如,多个过滤层130层叠间隔设置于通风道内,且相邻过滤层130之间设置有若干挡风槽,其凸置于通风道内的壳体110上,用于减缓风速且形成朝向过滤层130中部位置的风向,令待处理气体过滤更加彻底;例如,挡风槽具有楔形截面。又如,过滤层130的边缘处增厚设置。
需要说明的时,过滤器100也可以位于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与轮转设备之间,以过滤气体。
上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由于过滤器100对待处理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滤去其中易凝结的微粒物质及粉尘,继而减小待处理气体对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轮转设备内通风效果的影响,令其通风更顺畅,进而减小安全隐患。由于多个过滤层130层叠设置,一方面令待处理气体的过滤效果更佳,提高净化效率,另一方面减小了过滤器100的占地面积。
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20包括连接隔板121、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二连接件123。其中,第一连接件122设置于隔板上,第二连接件123设置于壳体110上,并与隔板相对设置。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23设置于围成通风道的壳体110内壁上,每一第二连接件123均与一第一连接件122对应,并且每个过滤层130的两端均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二连接件123相连接,以固定过滤层130。这样,令过滤层130更稳定地设置于壳体110内。
需要指出的是,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第二连接件123,此时,过滤层130仅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23上。
根据实际情况,过滤层13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二连接件123上,具体的,过滤层130卡接于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二连接件123上。这样方便更换过滤层130、清洗及维修过滤器100。需要指出的是,过滤层130也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二连接件123上。
本实施例中,隔板将壳体110分隔成缓冲区域101及通风区域102,其中,通风道、进风口311A位于通风区域102内,出风口311B位于缓冲区域101内。也可以理解为,隔板,部分壳体110侧壁围成通风道,即通风区域102与通风道重合。
待处理气体通过通风道后,进入到缓冲区域101中,缓冲区域101减缓气体的流速,从而令其更平缓的进入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内,减少对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的冲击。
本实施例中,过滤层130的周缘侧壁与通风道的内壁相抵接,也可以理解为,过滤层130的周缘与壳体110及隔板相抵接。多个过滤层130平行设置,并且多个过滤层130与通风方向垂直。这样,令待处理气体过滤更加彻底。
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层130也可以一侧与通风道抵接,另一侧与通风道的内壁间隔设置。或者过滤层130也可以与通风方向形成锐角,例如60度等。
进一步的,过滤层130包括过滤网,以及设置于过滤网上用于过滤的功能层。具体的,过滤网围成过滤腔,功能层容置于过滤腔内。本实施例中,多个过滤层130结构相同,规格相同。
其他实施例中,多个过滤层130也可以结构相异,例如,过滤网上的网孔规格相异,并且功能层材料相异。又如,多个功能层的厚度相异,且自过滤进风口111到过滤出风口112方向,厚度逐渐增加。此外,每个过滤层130也可以包括多个功能层。
请一并参阅图8,其为图1所示废气处理系统10热交换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
热交换设备400包括热交换器410、循环加热部420以及加热区域430。其中,热交换器410与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的出风口311B、以及轮转设备的冷却区213相连接,用于热量转换,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410为水汽热交换器410。循环加热部420与热交换器410相连接,以使热交换器410为循环加热部420提供热量。加热区域430与循环加热部420相连接,以使循环加热部420为加热区提供能量。
上述废气处理系统10,冷却区213以及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300出风口311B中温度较高的气体能够将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410内,并进行热交换,以使其通过热交换器410后,提高热交换器410内的温度。之后热交换器410将能量传递到循环加热部420,并为循环加热部420提供能量,以减少循环加热部420加热到指定温度的需要外部的能量。最后,循环加热部420将能量传递到加热区域430,并对其加热。这样,节约了能源,令废气处理系统10充分利用余热,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循环加热部420为恒温循环加热部420,其温度为95℃。并且,循环加热部420包括加热水箱421,以及与加热水箱421相连接的蒸汽管422,热交换器410与加热水箱421相连接。具体的,热交换器410中的高温气体为加热水箱421内的水加热,同时蒸汽管422内的气体也为加热水箱421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使循环加热部420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
本实施例中,加热区域430为多个,多个加热区域430顺序与循环加热部420相连接,并且在循环加热部420的能量传递方向上,各加热区域430的加热温度递减。例如,加热区域430为四个,四个加热区域430的温度分别为57~60℃,55~60℃,55~60℃,29~49℃。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循环加热部420的能量为其加热。进一步的,每个加热区域430上均设有一调节阀,用于调节循环加热部420的流量,以控制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热加热区还与交换器相连接,以循环使用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氧化炉,即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蓄热体,
所述箱体包括至少两个蓄热室,以及连接并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蓄热室的连接部,所述蓄热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侧壁邻近所述蓄热室的底壁的区域,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的加热孔;
所述多个蓄热体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还包括缓冲箱,所述缓冲箱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接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位于所述连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蓄热体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及所述连接部内均设有蓄热体,多个所述蓄热体层叠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的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观察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区域邻近所述蓄热室的底壁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为两个,两个所述蓄热室及所述连接部围成一U形箱体。
CN201520912864.0U 2015-11-13 2015-11-13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Active CN205252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2864.0U CN205252859U (zh) 2015-11-13 2015-11-13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2864.0U CN205252859U (zh) 2015-11-13 2015-11-13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2859U true CN205252859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2864.0U Active CN205252859U (zh) 2015-11-13 2015-11-13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2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847A (zh) * 2021-09-16 2021-11-30 合肥市义禾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rto有机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847A (zh) * 2021-09-16 2021-11-30 合肥市义禾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rto有机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系统
CN113719847B (zh) * 2021-09-16 2023-11-10 合肥市义禾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rto有机废气蓄热式氧化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2836U (zh) 转轮吸附浓缩rto废气处理系统
CN110585855A (zh) 移动式废气处理装置
CN105327589A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205252859U (zh) 具有优异进出风系统的氧化炉
CN205252727U (zh) 具有报警防爆门的氧化炉
CN205252866U (zh) 具有前端过滤系统的氧化炉
CN205252726U (zh) 具有新型炉栅的氧化炉
CN205261960U (zh) 用于加热循环水的rto余热处理系统
CN205909311U (zh) 蓄热式氧化炉
CN214513648U (zh) 一种可再生无动力废气处理系统
CN214223130U (zh) 一种voc高效处理设备
CN207831334U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锅炉
CN214345405U (zh) 一种活性炭解吸再生系统
CN210373484U (zh) 烫印和表处废气催化氧化处理及热能回收装置
CN108126473A (zh) 一种吸收塔氮气保护系统
CN113731111A (zh)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高效净化关键技术集成及成套一体化治理装备
CN210717591U (zh) 环保型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CN209968115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有机气体催化净化装置
CN207317250U (zh) 一种无烟环保锅炉
CN104958975A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装置
CN104941365A (zh) 一种工业锅炉废气净化装置
CN201973727U (zh) 一种蓄热炉
CN109237497A (zh) 一种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装置
CN205640944U (zh) 环保蓄热焚烧炉
CN218281020U (zh)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9

Address after: Room 407, Building 288, Dongcheng Section, Qifeng Road,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ihuan Shengf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two West Road, Dayawan District, Guangdong, Longhai, 309, Huizhou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HUANF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