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9311U - 蓄热式氧化炉 - Google Patents
蓄热式氧化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09311U CN205909311U CN201620421596.7U CN201620421596U CN205909311U CN 205909311 U CN205909311 U CN 205909311U CN 201620421596 U CN201620421596 U CN 201620421596U CN 205909311 U CN205909311 U CN 2059093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enerator
- oxidation furnace
- blow vent
- accumulating type
- combu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氧化炉,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主风机、补风机、风管、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三个蓄热室依次并排设置且其内均设置有蓄热陶瓷;燃烧室设置在三个蓄热室的上方,且燃烧室与三个蓄热室均连通,点火装置设置在燃烧室内;三个蓄热室的底部均设置有通气口,主风机通过风管分别与三个蓄热室底部的通气口连通,主风机还与排气管连接,补风机通过管道与燃烧室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在三个蓄热室内周期循环,保证每个室体温度在可控范围,确保了处理效果的稳定和高效,且安全系数高,且还设置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使得炉内温度和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蓄热式氧化炉。
背景技术:
蓄热式氧化炉,是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设备,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将可燃废气氧化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从而净化废气。与传统的催化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相比,具有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能处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等特点,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但是现有的蓄热式氧化炉蓄热室一般设置一到两个处理室,没有处理完成的废气无法吹扫出来继续处理,只设置一两个处理室无法达到较高的废气处理率,且由于蓄热室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氧化炉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率较高、不容易泄露且安全系数高的蓄热式氧化炉。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蓄热式氧化炉,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主风机、补风机、风管、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内均设置有蓄热陶瓷;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的上方,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均连通;所述点火装置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的底部均设置有通气口,所述主风机通过风管分别与三个蓄热室底部的通气口连通,所述主风机还与所述排气管连接,排出洁净气体,所述补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燃烧室连接,为所述燃烧室补入新风。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底部的通气口上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蓄热室底部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炉内的压力。
优选的是,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炉内的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蓄热室氧化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蓄热室氧化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废气在主风机的作用下从风管中经过第一蓄热室底部的进气口进入到第一蓄热室中,有机废气吸收蓄热陶瓷上的热量,在燃烧内被点火装置点火燃烧,有机废气成分被分解成CO2和H2O;经充分燃烧氧化后的清洁气体从第二蓄热室底部的出气口第二通气口排出,并将热量释放至第二蓄热室内的蓄热陶瓷上,热量得以回收。同时开启主风机,从第三蓄热室底部的第三通气口进风吹扫,吹扫出来的残余未处理的有机废气在燃烧室内继续被燃烧氧化。如此反复将多个蓄热室互相逐次交替切换,使有机废气在高温环境里充分分解干净,处理效率高;有机废气在3个蓄热室内周期循环,可以保证每个室体温度在可控范围之内,确保了处理效果的稳定和高效。且该氧化炉设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使得炉内温度和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蓄热室,10、第一通气口,2、第二蓄热室,20、第二通气口,3、第三蓄热室,30、第一通气口,4、燃烧室,5、点火装置,6、主风机,7、风管,8、补风机,9、排气管,11、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见图1,一种蓄热式氧化炉,包括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第三蓄热室3、主风机6、风管7、补风机8、排气管9、燃烧室4以及点火装置5。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第三蓄热室3依次并排设置,使得两两相邻的蓄热室之间不连通。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以及第三蓄热室3内均设置有蓄热陶瓷,蓄热陶瓷平铺叠置在蓄热室内。燃烧室4设置在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第三蓄热室3的上方,与第一蓄热室1、第二蓄热室2、第三蓄热室3均连通,这样只要设置一个燃烧室就可以对三个蓄热室内的废气进行氧化燃烧处理。燃烧室4内设置有点火装置5,该点火装置5用于对燃烧室内的废气点火燃烧氧化。
第一蓄热室1底部设置有第一通气口10。第一通气口10上设置有进气阀门,便于控制气体的进入。第二蓄热室2底部设置有第二通气口20。第二通气口20上也设置有进气阀门。第三蓄热室3底部设置有第三通气口30,第三通气口30上设置有进气阀门。第一通气口10、第二通气口20以及第三通气口30均通过风管7与主风机6连接,废气源由主风机6提供动力,从风管7管口处吸入。排气管9与主风机6相连,排出洁净气体,第一个周期,打开第一通气口10上的阀门,关闭第二通气口20和第三通气口30上的阀门,废气从第一蓄热室1的底部进入经过蓄热陶瓷在燃烧室4内氧化处理,当处理完成后,关闭第一通气口10上的阀门,开启第二通气口20上的阀门,同时打开第三通气口30上的阀门,主风机6对第三蓄热室3进行送风吹扫,将氧化炉内残余未处理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继续氧化处理。第二周期是,打开第二通气口20上的阀门,关闭第一通气口10和第三通气口30上的阀门,废气从第二蓄热室1的底部进入经过蓄热陶瓷在燃烧室4内氧化处理,当处理完成后,关闭第二通气口20上的阀门,开启第三通气口30上的阀门,同时打开第一通气口10上的阀门,主风机6对第一蓄热室1一进行送风吹扫,将氧化炉内残余未处理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继续氧化处理。第三周期是,打开第三通气口30上的阀门,关闭第一通气口10和第二通气口20上的阀门,废气从第三蓄热室3的底部进入经过蓄热陶瓷在燃烧室4内氧化处理,当处理完成后,关闭第三通气口30上的阀门,开启第一通气口10上的阀门,同时打开第二通气口20上的阀门,对第二蓄热室2进行送风吹扫,将氧化炉内残余未处理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继续氧化处理。如此反复将多个蓄热室互相逐次交替切换,使有机废气在高温环境里充分分解干净,这样三级蓄热室的结构分解率能达到99.6%以上,热交换陶瓷效率大于95%,经过处理的废气出口VOC浓度甲苯小于40mg/Nm3,符合国家环保相关排放标准。从排气管排出。净化后的补风机8与燃烧室4相连接。当燃烧室4温度过高时,补风机8对燃烧室4进行补入冷风降温,防止危险事故发生。
为了便于控制氧化炉内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其内的安全工作,该氧化炉还包括控制器11、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报警器14。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报警器14均与控制器11电连接。控制器11固定在氧化炉外壁上。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第一蓄热室1的进气口10处,用于感应炉内的压力,当炉内压力过高时,压力传感器1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启动报警器14报警。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燃烧室4内,用于感应燃烧室4内的温度,当燃烧室4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控制报警器14报警,这时开启补风机8对燃烧室4补入冷风降温。
工作时,先将第一蓄热室1升温至815℃(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燃烧点)以上之后,有机废气在主风机6的作用下从风管7中经过第一蓄热室1底部的进气口10进入到第一蓄热室1中,有机废气吸收蓄热陶瓷上的热量,在燃烧室4内被点火装置5点火燃烧,有机废气成分被分解成CO2和H2O;经充分燃烧氧化后的清洁气体从第二蓄热室2底部的出气口第二通气口20排出,并将热量释放至第二蓄热室2内的蓄热陶瓷上,热量得以回收。同时开启主风机6,从第三蓄热室3底部的第三通气口30进风吹扫,吹扫出来的残余未处理的有机废气在燃烧室内继续被燃烧氧化。如此反复将多个蓄热室互相逐次交替切换,使有机废气在高温环境里充分分解干净,处理效率高;有机废气在3个蓄热室内周期循环,可以保证每个室体温度在可控范围之内,确保了处理效果的稳定和高效。且该氧化炉设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使得炉内温度和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安全系数高。
Claims (6)
1.一种蓄热式氧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第三蓄热室、主风机、补风机、风管、燃烧室以及点火装置,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内均设置有蓄热陶瓷;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的上方,且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均连通;所述点火装置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的底部均设置有通气口,所述主风机通过风管分别与三个蓄热室底部的通气口连通,所述主风机还与排气管连接,排出洁净气体,所述补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燃烧室连接,为所述燃烧室补入新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所述第二蓄热室以及所述第三蓄热室底部的通气口上均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底部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炉内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炉内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氧化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氧化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21596.7U CN205909311U (zh) | 2016-05-11 | 2016-05-11 | 蓄热式氧化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21596.7U CN205909311U (zh) | 2016-05-11 | 2016-05-11 | 蓄热式氧化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09311U true CN205909311U (zh) | 2017-01-25 |
Family
ID=57815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2159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09311U (zh) | 2016-05-11 | 2016-05-11 | 蓄热式氧化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0931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53436A (zh) * | 2018-03-05 | 2018-07-06 | 南通贝思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涂装用节能蓄热式多塔室焚烧炉rto系统 |
CN109442440A (zh) * | 2018-12-03 | 2019-03-08 |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燃烧蓄热模块化处理装置 |
CN110793045A (zh) * | 2019-12-09 | 2020-02-14 | 江阴市汇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三室有机废气蓄热氧化炉 |
CN110864312A (zh) * | 2019-12-09 | 2020-03-06 | 江苏兆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三箱rto废气处理装置和方法 |
CN114427686A (zh) * | 2022-02-11 | 2022-05-03 | 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装置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
-
2016
- 2016-05-11 CN CN201620421596.7U patent/CN2059093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53436A (zh) * | 2018-03-05 | 2018-07-06 | 南通贝思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涂装用节能蓄热式多塔室焚烧炉rto系统 |
CN108253436B (zh) * | 2018-03-05 | 2023-09-15 | 南通贝思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涂装用节能蓄热式多塔室焚烧炉rto系统 |
CN109442440A (zh) * | 2018-12-03 | 2019-03-08 | 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燃烧蓄热模块化处理装置 |
CN110793045A (zh) * | 2019-12-09 | 2020-02-14 | 江阴市汇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三室有机废气蓄热氧化炉 |
CN110864312A (zh) * | 2019-12-09 | 2020-03-06 | 江苏兆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式三箱rto废气处理装置和方法 |
CN114427686A (zh) * | 2022-02-11 | 2022-05-03 | 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装置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09311U (zh) | 蓄热式氧化炉 | |
CN201706514U (zh) | 蓄热式废气焚烧炉 | |
CN206469276U (zh) | 一种蓄热式催化焚烧装置 | |
CN202762274U (zh) | 一种有机废气净化与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5878190U (zh) | 一种蓄热式热力氧化设备 | |
CN102607267A (zh) |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节能环保型梭式窑炉 | |
KR101448434B1 (ko) | 개장유골 화장 설비 | |
CN102519049A (zh) | 低能耗有害废气净化焚烧系统 | |
CN209279177U (zh) | 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炉 | |
CN206771385U (zh) | 一种采用有机废气作燃料的蓄热燃烧装置 | |
CN210979883U (zh) | 两室高效蓄热燃烧装置 | |
CN109737435A (zh) |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205535842U (zh) | 生活垃圾双室蓄热二次燃烧装置 | |
CN2682293Y (zh) | 医疗废物热解焚烧处理装置 | |
CN213746781U (zh) | 一种三室rto交换蓄热式废气焚烧装置 | |
CN209840118U (zh) | 一种节能的rto蓄热式焚烧炉 | |
CN218154256U (zh) | 一种高温式蓄热焚烧炉 | |
CN206669761U (zh) | 蓄热式氧化系统 | |
CN215982553U (zh) | 一种蓄热式焚烧装置 | |
CN103994449A (zh) | 一种复合型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9893411U (zh) | 一种沥青烟专用焚烧炉无污染清扫系统 | |
CN109579554B (zh) | 化工催化剂煅烧及分解气体焚烧一体炉 | |
CN211847828U (zh) | 电石干法生产乙炔工艺中含乙炔电石渣尾气处理系统 | |
CN107497261A (zh) | 保险粉生产低温甲醇洗废气的高温氧化装置 | |
CN106705073A (zh) | 电加热式蓄热焚烧废气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