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5853U -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45853U CN205245853U CN201521120414.4U CN201521120414U CN205245853U CN 205245853 U CN205245853 U CN 205245853U CN 201521120414 U CN201521120414 U CN 201521120414U CN 205245853 U CN205245853 U CN 2052458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ethylenediamine
- vaporization
- vaporization section
-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包括位于下部的汽化段和位于上部的沉降段,汽化段和沉降段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汽化段内包括若干换热列管,换热列管的末端与乙二胺入口相连通,换热列管的顶端穿过隔板、连通至沉降段;汽化段在高度方向上还设置多片折流板;在汽化段的中心处设置连通汽化段和沉降段的溢流管,溢流管贯穿折流板,其直径是换热列管直径的8~10倍;所述沉降段的直径大于汽化段的直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沉降段底部的隔板呈漏斗状。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彻底,液体乙二胺重新回到汽化段底部进行汽化,降低原料损耗;换热均匀,有效避免乙二胺在换热列管内聚合、炭化,换热列管不易堵塞、使用寿命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化器,具体涉及一种乙二胺汽化器。
背景技术
三乙烯二胺(TEDA),化学名称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分子式为N(CH2CH2)3N,分子量112.18。三乙烯二胺为对称的笼状分子,是一种无色、易吸湿的晶体,常温下升华,宜贮存于密闭及干燥容器内。TEDA广泛用于聚氨酯泡沫、弹性体与塑料制品及成型工艺,此外,还可用作乙烯聚合催化剂及环氧乙烷烃聚合催化剂,其衍生物可用作腐蚀抑制剂、乳化剂等,应用十分广泛。
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目前合成三乙烯二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由哌嗪及其衍生物合成,(2)由二乙醇胺合成,(3)由乙二胺合成,(4)由乙二胺和乙醇胺共同合成,(5)由乙醇胺合成,(6)由环氧乙烷合成。其中,以乙二胺作为原料合成三乙烯二胺,是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乙二胺通过气相脱氨杂环化一步合成三乙烯二胺。在这个路线中,需要将乙二胺汽化、并将气态乙二胺升温到250℃以上的高温,才能进行环合反应。
乙二胺,又名乙撑二胺,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或水样液体,呈强碱性,熔点8.5℃,沸点116~117.2℃。乙二胺在高热情况下,会发生聚合生成粘性聚合物,继续高温会发生炭化。
目前工厂多采用列管式汽化器对乙二胺进行汽化。乙二胺由汽化器底部进入换热列管内,在换热列管外部流动高温导热油,乙二胺吸收高温导热油的热量汽化。但是,乙二胺汽化过程中难免发生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乙二胺气体和液体夹带严重;受热不均会导致乙二胺的聚合、炭化,粘性聚合物和炭化物常常会堵塞换热列管,必须停机后更换新的换热列管。乙二胺气体夹带液体一起进入催化脱氨装置,液体乙二胺不仅无法被催化,而且还会存留在催化脱氨装置中,影响气体的正常反应。
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乙二胺汽化器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化效率高、气液分离效果好、换热列管使用寿命长的乙二胺汽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包括位于下部的汽化段和位于上部的沉降段,汽化段和沉降段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汽化段内包括若干换热列管,换热列管的末端与乙二胺入口相连通,换热列管的顶端穿过隔板、连通至沉降段;汽化段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片折流板;在汽化段的中心处设置一连通汽化段和沉降段的溢流管,溢流管贯穿折流板,其直径是换热列管直径的8~10倍;所述沉降段的直径大于汽化段的直径,其顶部设置有乙二胺气体出口;沉降段底部的隔板呈便于液体从溢流管流下的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汽化段下部、上部分别设置有导热油入口、导热油出口;导热油入口、导热油出口均与汽化段的管间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汽化段下部设置用于排净导热油的导淋口,其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残渣的排残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折流板的尾端垂直固定在汽化段内壁上,其前端与对面内壁有一定间隙;相邻两块折流板分别固定在相反方向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汽化段与沉降段的直径比1:1.2~1.5,沉降段的高径比为1.5~2.5: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降段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气体温度的测温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化段中心设置溢流管,增大了汽化夹带液体的循环,使气液分离更加彻底,未被汽化的乙二胺液体重新回到汽化段底部进行二次汽化,既保证排出乙二胺气体的高纯度,又增加了对原料乙二胺的利用率、降低原料损耗。本实用新型换热均匀,有效避免了乙二胺在换热列管内聚合、炭化,换热列管不易堵塞、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沉降段是一个高度大于直径的空腔,且其直径大于汽化段直径,便于被气体所夹带的乙二胺液体沉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汽化器呈负压状态,由换热列管顶端排出的夹液气体很容易被吸走,根本无法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沉降段空间较大,夹液气体进入沉降段后流速放缓,气体对液体的夹带力减弱,大部分液体乙二胺会沉降下来;沉降段的高度,保证了夹液气体沉降的时间,绝大部分液体乙二胺都得到有效分离,保证了用于反应的乙二胺气体具有高纯净度,提高了催化脱氨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汽化段和沉降段之间的隔板为漏斗状,而且换热列管的顶部高度高于隔板高度,这样沉降下的液体乙二胺能够顺利流入溢流管,而不会进入换热列管影响汽化。
本实用新型中的折流板,能够减慢高温导热油的流动速度,形成湍流,提高换热效率和汽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设置排残口。在乙二胺汽化过程中,会有一些不易液化的杂质慢慢沉积下来;当乙二胺汽化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残口进行清除,保证了乙二胺气体的纯度,并能保证乙二胺汽化器的长时连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乙二胺入口,2、乙二胺气体出口、3、导热油出口,4、导热油入口,5、导淋口,6、测温口,7、排残口,8、换热列管,9、折流板,10、溢流管,11、沉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下部的汽化段和位于上部的沉降段11,汽化段和沉降段11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乙二胺入口1设置于汽化段下部。
所述汽化段内包括若干换热列管8,换热列管8为竖直设置,其下部末端与乙二胺入口1相连通,其顶端穿过隔板、连通至沉降段11。乙二胺液体由乙二胺入口1进入换热列管8,自下向上运动。汽化段内还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层折流板9,折流板9均为水平设置,其尾端垂直固定在汽化段内壁上,其前端与对面内壁有一定间隙;相邻两块折流板9分别固定在相反方向的内壁上、使间隙相对设置。汽化段的上部、下部还分别设置有导热油出口3、导热油入口4;导热油出口3、导热油入口4均连通到汽化段内换热列管的管间。高温导热油由下部进入汽化段,沿着折流板的间隙曲折流到汽化段上部、由导热油出口3排出;在流动过程中,高温导热油的热量被换热列管中的乙二胺所吸收、实现汽化。
汽化段的中心处竖直设置溢流管10;溢流管10连通汽化段和沉降段,并贯穿数块折流板9,溢流管10与换热列管8平行但不接触。溢流管10的直径是换热列管直径的8~10倍,方便液体流下。
在汽化段下部、原料入口1的上方设置有导淋口5,设备检修时便于排净导热油;在汽化段底部、换热列管下方还设置有排残口7,用于排出残渣。
所述沉降段11是位于汽化段的上部的一个空腔,其直径大于汽化段直径,沉降段与汽化段的直径比为1.2~1.5:1,沉降段的高径比为1.5~2.5:1。在沉降段11的顶部设有乙二胺气体出口2。由于沉降段空间较大,因此汽化后的乙二胺进入沉降段后流速会降缓,夹杂的液体乙二胺在重力作用下充分沉降到隔板上,并流入隔板中央的溢流管10、回到汽化段底部,然后重新进入换热列管被加热汽化。为了保证沉降液体能够完全进入溢流管10,本实用新型沉降段底部的隔板呈漏斗状,沉降液体能够顺利流入溢流管,不产生滞留死角。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列管顶部高度高于隔板的高度,而溢流管的顶部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沉降液体不会流入换热列管,而是由溢流管流下。
在沉降段11的上部,还设置有测温口6;通过测温口6可以检测汽化后乙二胺的温度,根据所检测温度的变化对换热介质导热油的温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乙二胺液体通过乙二胺入口进入汽化器的换热列管、向上运动,高温导热油通过位于下部的导热油入口进入换热列管的管间,并沿折流板的间隙缓慢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乙二胺吸收热量、变为气态。夹液气体进入沉降段后,液体逐渐沉降到隔板上,并汇集至溢流管中流下,重新回到汽化段底部,再次进入换热列管进行汽化。纯净的乙二胺气体通过汽化器顶部的汽化出口排出、进入反应工段。换热后的导热油由下部的导热油出口排出、继续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部的汽化段和位于上部的沉降段(11),汽化段和沉降段(11)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汽化段内包括若干换热列管(8),换热列管(8)的末端与乙二胺入口(1)相连通,换热列管(8)的顶端穿过隔板、连通至沉降段(11);汽化段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片折流板(9);在汽化段的中心处设置一连通汽化段和沉降段(11)的溢流管(10),溢流管(10)贯穿折流板(9),其直径是换热列管(8)直径的8~10倍;所述沉降段(11)的直径大于汽化段的直径,其顶部设置有乙二胺气体出口(2);沉降段(11)底部的隔板呈便于液体从溢流管(10)流下的漏斗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段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导热油出口(3)、导热油入口(4);导热油入口(4)、导热油出口(3)均与汽化段的管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段下部设置用于排净导热油的导淋口(5),其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残渣的排残口(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9)的尾端垂直固定在汽化段内壁上,其前端与对面内壁有一定间隙;相邻两块折流板(9)分别固定在相反方向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段与沉降段(11)的直径比1:1.2~1.5,沉降段(11)的高径比为1.5~2.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乙二胺汽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段(11)上部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气体温度的测温口(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20414.4U CN205245853U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20414.4U CN205245853U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45853U true CN205245853U (zh) | 2016-05-18 |
Family
ID=55944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2041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45853U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458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49288A (zh) * | 2017-08-11 | 2017-12-08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氨汽化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111256497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防液体喷射的液体汽化器 |
-
2015
- 2015-12-30 CN CN201521120414.4U patent/CN2052458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49288A (zh) * | 2017-08-11 | 2017-12-08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氨汽化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111256497A (zh) * | 2018-11-30 | 2020-06-09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防液体喷射的液体汽化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44031B2 (ja) | 二酸化炭素とエポキシド化合物を用いる脂肪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の連続製造方法 | |
CN109438256A (zh) | 一种己二胺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系统 | |
EP3641912B1 (en) | Reactor systems comprising fluid recycling | |
JP2012502889A5 (zh) | ||
CN102849745B (zh) | 一种用于三氯氢硅生产的除尘工艺及系统 | |
CN105944652A (zh) | 列管式微通道烷基化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 |
WO2011120374A1 (zh) | 一种多相催化塔式碰撞流反应器 | |
CN205245853U (zh) | 一种乙二胺汽化器 | |
CN102241558A (zh) | 一种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反应装置及工艺 | |
CN110237570A (zh) | 一种己二胺碱液分离系统 | |
WO2019174063A1 (zh) | 化学反应装置及其应用 | |
RU2497805C2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ацетонциангидрина | |
CN202808647U (zh) | 粗甲醇合成系统 | |
CN101575105B (zh) | 制取药用碳酸氢钠的设备 | |
CN202047018U (zh) | 一种苯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烯反应装置 | |
CN213995905U (zh) | 喷雾式气液两相反应装置 | |
CN102294206A (zh) | 一种基于空气氧化的气液相氧化反应器 | |
CN104415716B (zh) | 一种浆态床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4772102A (zh) | 一种喷射反应装置 | |
CN211246483U (zh) | 一种3,5-二甲基苯胺固定床反应装置 | |
CN102041041B (zh) | 液相循环加氢系统旋流脱液方法及装置 | |
CN205252611U (zh)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
CN105859505A (zh) | 一种脱除绿油的制备乙烯的反应系统及方法 | |
CN107235821B (zh) | 一种甲醇制烯烃的装置,方法及应用 | |
CN202315427U (zh) | 采用板式塔的催化剂成型前处理装置及催化剂成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