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3548U -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3548U
CN205243548U CN201521040346.0U CN201521040346U CN205243548U CN 205243548 U CN205243548 U CN 205243548U CN 201521040346 U CN201521040346 U CN 201521040346U CN 205243548 U CN205243548 U CN 205243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transverse passage
way
main hole
cro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403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得胜
武群虎
王新亮
岐峰军
杜申会
赵晓春
林恒杰
张玉龙
吴旭亮
杨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403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3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3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3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包括两个并排布设布设于隧道主洞内的轴流式通风机、两个风管和多个均布设在平行导洞内的第一排污风风机,隧道主洞与平行导洞之间设置有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横通道,位于最前侧的横通道为平导端头横通道且其连接于平行导洞的端头与隧道主洞之间;多个横通道中除平导端头横通道之外的各横通道与隧道主洞之间的交叉口处均设置有挡风墙,平导端头横通道为排污风通道;两个风管均布设于隧道主洞内且其前端与隧道主洞掌子面的间距均小于5m;隧道主洞内布设有左右两组送风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及使用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满足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掌子面通风需求。

Description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瓦斯隧道分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及瓦斯突出隧道三种,瓦斯隧道的类型按隧道内瓦斯工区的最高级进行确定。瓦斯隧道工区分为非瓦斯工区、低瓦斯工区、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四类。其中,低瓦斯工区和高瓦斯工区可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进行判定:当全工区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时,为低瓦斯工区;当全工区的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0.5m3/min时,为高瓦斯工区。瓦斯隧道只要有一处有突出危险,该处所在的工区即为瓦斯突出工区。
隧道施工过程中,虽然会尽可能地避免煤层地区,但往往代价巨大,有时也不得不从煤田穿过,这就必然会遇到高瓦斯隧道以及穿越煤层隧道的施工。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通风至关重要。但目前在国内高瓦斯隧道通风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多为借鉴煤矿安全技术方面的规定进行施工。因而,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的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能满足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不断向前推进的通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及使用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满足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不断向前推进的通风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均布设于所施工高瓦斯隧道的隧道主洞内的轴流式通风机、两个分别与三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的送风口连接的风管和多个均布设在平行导洞内的第一排污风风机,两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并排布设且二者分别为隧道主洞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两个所述风管分别为与第一轴流风机的送风口连接的第一风管和与第二轴流风机的送风口连接的第二风管;所述平行导洞位于隧道主洞右侧且其与隧道主洞呈平行布设,所述隧道主洞与平行导洞之间设置有多个横通道,多个所述横通道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个所述横通道中位于最后侧的横通道为第一横通道,且多个所述横通道中位于最前侧的横通道为平导端头横通道,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连接于平行导洞的端头与隧道主洞之间;多个所述横通道中除平导端头横通道之外的各横通道与隧道主洞之间的交叉口处均设置有挡风墙,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为排污风通道,所述第一横通道与隧道主洞之间的交叉口为第一交叉口,且平导端头横通道与隧道主洞之间的交叉口为前端交叉口;所述隧道主洞的掌子面位于所述前端交叉口前侧,所述平行导洞为已开挖成型的隧道洞;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均布设于隧道主洞内且二者的前端与隧道主洞的掌子面之间的间距D1均小于5m,两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与所述第一交叉口之间的距离D2≥30m;多个所述第一排污风风机由前向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其均为射流风机;所述隧道主洞内布设有左右两组送风风机,两组所述送风风机均位于所述第一交叉口与所述前端交叉口之间,每组所述送风风机均包括多个由后向前布设在同一直线上的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为射流风机。
上述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隧道主洞与平行导洞之间所设置横通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横通道由后向前分别为第一横通道、第二横通道和平导端头横通道,第二横通道与隧道主洞之间的交叉口为第二交叉口,所述第一交叉口处和所述第二交叉口处均设置有挡风墙。
上述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是:两组所述送风风机分别布设在隧道主洞的左右两侧。
上述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均沿隧道主洞的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
上述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内布设有第二排污风风机,所述第二排污风风机为射流风机。
上述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内所布设第二排污风风机的数量为一个且该第二排污风风机布设在靠近平行导洞一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
2、安装布设方便、使用操作简便且通风效果好,能满足高瓦斯隧道的通风需求,并且对隧道施工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3、所采用的通风设备位置布设合理、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由两个均布设于所施工高瓦斯隧道的隧道主洞内的轴流式通风机、多个均布设在平行导洞内的第一排污风风机和一个布设在平导端头横通道内的第二排污风风机组成,实际使用时通过两个轴流式通风机向掌子面送入新鲜空气,通过排污风通道和平行导洞排除污浊空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及使用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满足高瓦斯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不断向前推进的通风需求。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隧道主洞;2-1—第一轴流风机;2-2—第二轴流风机;
3—平行导洞;4—第一排污风风机;5—第一横通道;
6—第二横通道;6-1—第一风管;6-2—第二风管;
7—挡风墙;8—送风风机;9—平导端头横通道;
10—第二排污风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均布设于所施工高瓦斯隧道的隧道主洞1内的轴流式通风机、两个分别与三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的送风口连接的风管和多个均布设在平行导洞3内的第一排污风风机4,两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并排布设且二者分别为隧道主洞1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轴流风机2-1和第二轴流风机2-2。两个所述风管分别为与第一轴流风机2-1的送风口连接的第一风管6-1和与第二轴流风机2-2的送风口连接的第二风管6-2。所述平行导洞3位于隧道主洞1右侧且其与隧道主洞1呈平行布设,所述隧道主洞1与平行导洞3之间设置有多个横通道,多个所述横通道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个所述横通道中位于最后侧的横通道为第一横通道5,且多个所述横通道中位于最前侧的横通道为平导端头横通道9,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连接于平行导洞3的端头与隧道主洞1之间;多个所述横通道中除平导端头横通道9之外的各横通道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处均设置有挡风墙7,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为排污风通道,所述第一横通道5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为第一交叉口,且平导端头横通道9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为前端交叉口。所述隧道主洞1的掌子面位于所述前端交叉口前侧,所述平行导洞3为已开挖成型的隧道洞;所述第一风管6-1和第二风管6-2均布设于隧道主洞1内且二者的前端与隧道主洞1的掌子面之间的间距D1均小于5m,两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与所述第一交叉口之间的距离D2≥30m。多个所述第一排污风风机4由前向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其均为射流风机。所述隧道主洞1内布设有左右两组送风风机8,两组所述送风风机8均位于所述第一交叉口与所述前端交叉口之间,每组所述送风风机8均包括多个由后向前布设在同一直线上的送风风机8,所述送风风机8为射流风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隧道主洞1与平行导洞3之间所设置横通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横通道由后向前分别为第一横通道5、第二横通道6和平导端头横通道9,第二横通道6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为第二交叉口,所述第一交叉口处和所述第二交叉口处均设置有挡风墙7。
实际布设安装时,两组所述送风风机8分别布设在隧道主洞1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排污风风机4均布设在平行导洞3的左侧。
并且,所述第一风管6-1和第二风管6-2均沿隧道主洞1的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内布设有第二排污风风机10,所述第二排污风风机10为射流风机。
并且,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内所布设第二排污风风机10的数量为一个且该第二排污风风机10布设在靠近平行导洞3一侧。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第二排污风风机10的数量和各第二排污风风机10在平导端头横通道9内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均布设于所施工高瓦斯隧道的隧道主洞(1)内的轴流式通风机、两个分别与三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的送风口连接的风管和多个均布设在平行导洞(3)内的第一排污风风机(4),两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并排布设且二者分别为隧道主洞(1)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轴流风机(2-1)和第二轴流风机(2-2);两个所述风管分别为与第一轴流风机(2-1)的送风口连接的第一风管(6-1)和与第二轴流风机(2-2)的送风口连接的第二风管(6-2);所述平行导洞(3)位于隧道主洞(1)右侧且其与隧道主洞(1)呈平行布设,所述隧道主洞(1)与平行导洞(3)之间设置有多个横通道,多个所述横通道由前至后进行布设,多个所述横通道中位于最后侧的横通道为第一横通道(5),且多个所述横通道中位于最前侧的横通道为平导端头横通道(9),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连接于平行导洞(3)的端头与隧道主洞(1)之间;多个所述横通道中除平导端头横通道(9)之外的各横通道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处均设置有挡风墙(7),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为排污风通道,所述第一横通道(5)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为第一交叉口,且平导端头横通道(9)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为前端交叉口;所述隧道主洞(1)的掌子面位于所述前端交叉口前侧,所述平行导洞(3)为已开挖成型的隧道洞;所述第一风管(6-1)和第二风管(6-2)均布设于隧道主洞(1)内且二者的前端与隧道主洞(1)的掌子面之间的间距D1均小于5m,两个所述轴流式通风机与所述第一交叉口之间的距离D2≥30m;多个所述第一排污风风机(4)由前向后布设在同一直线上且其均为射流风机;所述隧道主洞(1)内布设有左右两组送风风机(8),两组所述送风风机(8)均位于所述第一交叉口与所述前端交叉口之间,每组所述送风风机(8)均包括多个由后向前布设在同一直线上的送风风机(8),所述送风风机(8)为射流风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洞(1)与平行导洞(3)之间所设置横通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横通道由后向前分别为第一横通道(5)、第二横通道(6)和平导端头横通道(9),第二横通道(6)与隧道主洞(1)之间的交叉口为第二交叉口,所述第一交叉口处和所述第二交叉口处均设置有挡风墙(7)。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送风风机(8)分别布设在隧道主洞(1)的左右两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6-1)和第二风管(6-2)均沿隧道主洞(1)的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内布设有第二排污风风机(10),所述第二排污风风机(10)为射流风机。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导端头横通道(9)内所布设第二排污风风机(10)的数量为一个且该第二排污风风机(10)布设在靠近平行导洞(3)一侧。
CN201521040346.0U 2015-12-12 2015-12-12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Active CN205243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40346.0U CN205243548U (zh) 2015-12-12 2015-12-12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40346.0U CN205243548U (zh) 2015-12-12 2015-12-12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3548U true CN205243548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2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40346.0U Active CN205243548U (zh) 2015-12-12 2015-12-12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354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0781A (zh) * 2017-03-29 2017-07-07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隧道通风方法及其结构
CN107339117A (zh) * 2017-08-16 2017-11-1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系统
CN111305892A (zh) * 2020-03-30 2020-06-19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坑道风动力瓦斯排放系统及方法
CN113622997A (zh) * 2021-08-30 2021-11-0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综合型电缆隧道
WO2024022005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施工的供氧、降温和除尘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0781A (zh) * 2017-03-29 2017-07-07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瓦斯隧道通风方法及其结构
CN107339117A (zh) * 2017-08-16 2017-11-1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系统
CN107339117B (zh) * 2017-08-16 2023-08-1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系统
CN111305892A (zh) * 2020-03-30 2020-06-19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坑道风动力瓦斯排放系统及方法
CN113622997A (zh) * 2021-08-30 2021-11-09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综合型电缆隧道
CN113622997B (zh) * 2021-08-30 2022-08-1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综合型电缆隧道
WO2024022005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施工的供氧、降温和除尘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3548U (zh) 高瓦斯隧道巷道式通风施工结构
CN104314600B (zh) 三条平行隧道的施工通风方法
CN203097922U (zh) 一种长大隧道多作业面通风结构
CN205189926U (zh) 高瓦斯隧道通风施工结构
CN100595420C (zh) 隧道辅助导坑洞内调压分配室通风施工方法
CN108561169B (zh) 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的组合式通风设计方法
CN110439604B (zh) 特长隧洞施工用长距离通风方法
CN102102527A (zh) 单斜井双正洞射流通风技术
CN106930781A (zh) 一种瓦斯隧道通风方法及其结构
CN108301859A (zh) 一种大型地下水封洞库群推挽式施工通风方法及其系统
CN201963330U (zh) 机械化盘区通风系统
CN111365056B (zh) 基于复杂洞室群施工的分阶段通风方法
CN203769824U (zh) 一种隧道内多施工掌子面供风系统
CN110318799B (zh) 一种大长隧道施工通风方法
CN201593439U (zh) 斜井中隔板施工通风装置
CN203797894U (zh) 一种长风管均匀送、回风装置
CN107605774B (zh) 一种风管和风机系统
CN205189927U (zh) 高瓦斯隧道施工用压风排除瓦斯施工结构
CN104990101A (zh) 一种瓦斯锅炉导流布风板
CN205477703U (zh) 隧道通风结构
CN108756989A (zh) 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
CN209689131U (zh) 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库的通风排烟系统
CN207420916U (zh) 一种风管和风机系统
CN203908335U (zh) 工业除尘系统
CN217632529U (zh) 一种特长隧道施工的巷道通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