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1569U -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1569U
CN205241569U CN201521071923.2U CN201521071923U CN205241569U CN 205241569 U CN205241569 U CN 205241569U CN 201521071923 U CN201521071923 U CN 201521071923U CN 205241569 U CN205241569 U CN 205241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level
tower
isobutyryl chloride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19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东
刘传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i engineering Tsukito design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I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I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I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719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1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1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156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异丁酸导入管、第一级反应釜、第一级转料泵、第一级冷却器、第一级分层塔、亚磷酸导出管、三氯化磷导入管、第二级反应釜、第二级转料泵、第二级冷却器、第二级分层塔、异丁酰氯导出管、循环泵;异丁酸导入管、第一级反应釜、第一级转料泵、第一级冷却器依次连通至第一级分层塔中间位置;第一级分层塔顶端连通第二级反应釜,第一级分层塔底端连通亚磷酸导出管;第二级反应釜、第二级转料泵、第二级冷却器依次连接至第二级分层塔中间位置;第二级分层塔顶端连接异丁酰氯导出管,底端连接循环泵,该循环泵还与第一级反应釜连通;第二级反应釜上还连通有三氯化磷导入管。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对异丁酰氯进行连续生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异丁酰氯进行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目前异丁酰氯制备为间歇化生产,若要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需要多釜同时生产。间歇化反应,无法连续生产,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分层不彻底会增加后续处理工序,原料不能充分反应,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解决如何对异丁酰氯进行连续生产的技术问题。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异丁酸导入管、第一级反应釜、第一级转料泵、第一级冷却器、第一级分层塔、亚磷酸导出管、三氯化磷导入管、第二级反应釜、第二级转料泵、第二级冷却器、第二级分层塔、异丁酰氯导出管、循环泵;异丁酸导入管、第一级反应釜、第一级转料泵、第一级冷却器依次连通至第一级分层塔中间位置;第一级分层塔顶端连通第二级反应釜,第一级分层塔底端连通亚磷酸导出管;第二级反应釜、第二级转料泵、第二级冷却器依次连接至第二级分层塔中间位置;第二级分层塔顶端连接异丁酰氯导出管,底端连接循环泵,该循环泵还与第一级反应釜连通;第二级反应釜上还连通有三氯化磷导入管。
所述异丁酸导入管和三氯化磷导入管上均具有一个流量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先在异丁酸导入管导入过量的异丁酸,这样异丁酸与三氯化磷在第一级反应釜内反应生成异丁酸、异丁酰氯、和亚磷酸;这三种物质经过冷却器和分层塔分离后,亚磷酸从分层塔底部的亚磷酸导出管进行精炼处理;异丁酸、异丁酰氯进入到第二级反应釜内,第二级反应釜内这时通入过量的三氯化磷,这时在第二级反应釜内就会生成异丁酰氯、中间体、亚磷酸,这些物质同时还混有剩余的三氯化磷;这时将这些物质送入第二级分层塔,异丁酰氯就从分层塔顶部流出并从异丁酰氯导出管导出去精馏提炼;剩余的中间体、亚磷酸、三氯化磷进入到第一级反应釜内与过量的异丁酸反应,这样循环下去对异丁酰氯进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间歇化反应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中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异丁酸导入管、2.第一级反应釜、3.第一级转料泵、4.第一级冷却器、5.第一级分层塔、6.亚磷酸导出管、7.三氯化磷导入管、8.第二级反应釜、9.第二级转料泵、10.第二级冷却器、11.第二级分层塔、12.异丁酰氯导出管、13.循环泵、14.管道、15.流量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图中的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一个异丁酸导入管1、一个第一级反应釜2、一个第一级转料泵3、一个第一级冷却器4、一个第一级分层塔5、一个亚磷酸导出管6、一个三氯化磷导入管7、一个第二级反应釜8、一个第二级转料泵9、一个第二级冷却器10、一个第二级分层塔11、一个异丁酰氯导出管12、一个循环泵13、多个对上述设备进行连通的管道14。
异丁酸导入管1用于将过量的异丁酸导入到第一反应釜2内,第一级反应釜2用于过量的异丁酸与少量的三氯化磷反应;第一级转料泵3用于将第一反应釜2内反应后的物质经第一级冷却器4导入到第一分层塔5这样对亚磷酸进行回收及将异丁酸和异丁酰氯导入到第二级反应釜8内与过量的三氯化磷反应,待第二级反应釜8内的物料反应后,第二级转料泵9将生成的物质经第二级冷却器10冷却后导入到第二级分层塔11内,第二级分层塔11的顶部就将异丁酰氯从异丁酰氯导出管12导出,剩下的亚磷酸、中间体、三氯化磷就由循环泵13再次导入到第一级反应釜2内,这时就再次通入过量的异丁酸,这样依次循环反应。为了对异丁酸导入管2和三氯化磷导入管7导出的物料进行控制,在对应的导入管上安装有流量阀15。
本实施例的设备采用异丁酸和三氯化磷在反应开始时将其中一种物质过量,带反应后再将另一种物质过量,这样实现异丁酰氯的连续生产。

Claims (2)

1.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异丁酸导入管、第一级反应釜、第一级转料泵、第一级冷却器、第一级分层塔、亚磷酸导出管、三氯化磷导入管、第二级反应釜、第二级转料泵、第二级冷却器、第二级分层塔、异丁酰氯导出管、循环泵;异丁酸导入管、第一级反应釜、第一级转料泵、第一级冷却器依次连通至第一级分层塔中间位置;第一级分层塔顶端连通第二级反应釜,第一级分层塔底端连通亚磷酸导出管;第二级反应釜、第二级转料泵、第二级冷却器依次连接至第二级分层塔中间位置;第二级分层塔顶端连接异丁酰氯导出管,底端连接循环泵,该循环泵还与第一级反应釜连通;第二级反应釜上还连通有三氯化磷导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丁酸导入管和三氯化磷导入管上均具有一个流量阀。
CN201521071923.2U 2015-12-21 2015-12-21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41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1923.2U CN205241569U (zh) 2015-12-21 2015-12-21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1923.2U CN205241569U (zh) 2015-12-21 2015-12-21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1569U true CN205241569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1923.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41569U (zh) 2015-12-21 2015-12-21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1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1569U (zh)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CN202569630U (zh) 外加剂反应釜蒸汽冷凝装置
CN202830523U (zh) 一种匀水分配系统
CN103626281A (zh) 一体式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布水布气装置
CN202683176U (zh) 用于凝脂油加热的水槽
CN203648518U (zh) 节能型循环水冷却系统
CN105399618B (zh) 异丁酰氯合成的连续生产装置
CN203235480U (zh) 化工用冷却冷凝反应釜
CN206610481U (zh) 一种调合操作实训系统
CN204816514U (zh) 生产负荷可调节式反应釜
CN204480073U (zh) 恒温冷却源顶温控制装置
CN204485849U (zh) 一种胶粘剂生产系统
CN204359182U (zh) 一种水循环处理系统
CN205035849U (zh) 一种生产用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7904265U (zh) 一种用于杀虫剂生产的发酵装置
CN203043978U (zh) 一种消泡剂反应釜温度调节系统
CN101759714B (zh) 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制备工艺
CN202490456U (zh) 一种化工高效节能精馏塔
CN202961940U (zh) 一种塔顶蒸汽的二次回收装置
CN202671393U (zh) 一种锡槽保护气体的循环利用装置
CN202968254U (zh) 一种厌氧生化-好氧生化联动试验装置
CN201223792Y (zh) 一种合成釜供热装置
CN201946389U (zh) 集成式漆包线表面润滑剂涂覆装置
CN203187447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的进水系统
CN204412874U (zh) 三通管件液压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2300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city Shangyu District Baiguan Street Fortune Plaza No. 3 Building 9 floor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yi engineering Tsukito design Inc

Address before: 312300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city Shangyu District Baiguan Street Fortune Plaza 3 Building 9 floor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yi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